西方企業購并理論綜述
【 正 文】
(南京大學國際商學院經濟系魏冬)
購并理論的發展和實務的發生是緊密相聯的。早在19世紀末期美國就發生了其歷史上的第一次購并狂潮。面對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社會的購并熱潮,經濟學家們從多種角度對購并活動加以解釋,進而形成多種理論。由于有關購并理論過于龐雜,故本文只就目前西方較流行的企業購并理論作一簡要介紹與分析。
一、效率理論
效率理論認為購并活動能提高企業經營績效,增加社會福利,因而支持企業購并活動。通過購并改善企業經營績效的途徑有兩條。
第一、規模經濟。一般認為擴大經營規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從而提高利潤。因而該理論認為購并活動的主要動因在于謀求平均成本下降。這里的平均成本下降的規模經濟效應可以在兩個級別上取得:第一級在工廠,包括眾所周知的生產專門化的技術經濟、工程師規律等;第二級在工司,包括研究開發、行政管理、經營管理和財務方面的經濟效益。此外,還可以加上合并的“協同效益”,即所謂“2+2>4”效益。這種合并使合并后企業所增強的效率超過了其各個組成部分增加效率的總合。協同效益可從互補性活動的聯合中產生。如一家擁有強大的研究開發隊伍的企業和一家擁有一批優秀管理人員的企業合并,就會產生協同效應。
這一理論在70年代前的西方和目前的我國較流行。但是事實上規模經濟效應在合并中的重要性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大。紐博爾德1970年調查發現,只有18%的公司承認合并動機與規模經濟相關。1980年考林、卡賓和霍爾調查研究后認為,“很難從他們調查的公司看出合并的規模經濟效益”。惠廷頓調查后競發現獲利能力與企業規模大小不相關。這些事實都是對規模經濟效益假說的反駁和挑戰。
第二、管理。有些經濟學家強調管理對企業經營效率的決定性作用,認為企業間管理效率的高低成為企業購并的主要動力。當A公司管理效率優于B公司時,A、B兩公司合并能提高B公司效率。這一假設所隱含的是購并公司確能改善目標公司的效率。在實踐中這一假說顯得過于樂觀。有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解釋為購并公司有多余的資源和能力投入到對目標公司的管理中。此理論有兩個前提:(1)購并公司有剩余管理資源,如果其能很容易釋出,則購并是不必要的。但是,如果管理隊伍為一不可分之組合,或具有規模經濟,則必須靠購并加以利用;(2)目標公司的非效率管理可以外部管理人介入之下得以改善。
此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購并的效率的動因。它能解釋具有相關知識和信息的相關產業購并活動,卻無法解釋多角化購并。
二、代理問題及管理主義者
代理問題是Jensen和Meckling在1976年提出的,認為在代理過程中,由于存在道德風險、逆向選擇、不確定性等因素的作用而產生代理成本,他們把這種成本概括為以下幾方面:所有人與代理人訂立契約成本;對代理人監督與控制成本;限定代理人執行最佳或次佳決策所須的額外成本;剝余求償損失。
購并活動在代理問題存在的情況下,有以下幾種解釋:
(1)購并是為降低代理成本。1983年Fama和Jensen認為,公司代理問題可由適當的組織程序來解決。在公司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下,決策的擬定和執行是經營者的職權,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