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解讀商譽實質
作者:蔣基路 熊劍
摘要:本文利用勞動價值學說分析了商譽的形成原因及實質,指出商譽應該區分為“外圍商譽”和“核心商譽”,而商譽實質上沒有外購,只有自創。
人類歷史上最大宗合并案——2000年美國在線并購時代華納時核算的商譽價值高達1300億美元,而巨型并購案宣布后不久,在美國股市甚囂塵上15個月的互聯網泡沫宣告破滅。美國交互廣告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在線廣告的銷售收入2001年頭9個月比去年同期減少了8.4%,第三季度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1%,這也是在線廣告市場連續第三個季度下滑。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目前的市值還不到1350億美元,與兩年前的2900億美元相比,損失超過了1550億美元。這樁企業史上最大規模的并購案的結果可能是一加一小于二,變成企業史上代價最高的一項失誤。
當初顯赫的商譽資產到哪里去了?并購為什么只確認被購企業單方面的商譽?商譽究竟能不能在并購時隨同被購企業轉移入新的集團公司?被購企業的商譽是否存在延續性?自創商譽到底要不要確認?商譽的構成因素錯綜復雜,它的實質究竟是什么?
傳統的商譽處理方法不能回答這些問題。
傳統上認為商譽雖然不能單獨辨認,卻能在并購時隨被購企業確認,然而分析眾多并購案例,不難看出,即便買下整個企業,商譽也是買不來的,因為并購和重組將不可避免地改變被購企業的資源配置和經營理念,甚至棄置被購企業苦心經營多年的品牌,這必然導致被購企業原有的超額盈利能力受到影響。事實上,被購企業的原有核心商譽是與原企業的人力資源尤其是管理層以及原企業的整體管理效率密切相關的,它在并購當日就隨著企業產權結構的變化或者所有者的易人以及資源的重新配置而發生了變化。
有一點必須明確,商譽不是因為并購才產生的,它一直都存在而且并非一成不變,也不是簡單地攤銷就完事。外購商譽其實是在并購時點上才體現出來的被購企業單方面的自創商譽,事實上,當并購事項終結以后,它不見得能夠在并購日后的激烈競爭中得以延續,也不一定走向消亡,它將改頭換面繼續存在且繼續變動。現行商譽理論最大的矛盾就在于此,由于未確認自創商譽,外購商譽的處理陷入兩難的境地,攤銷也不是,不攤銷也不是。在某一個特殊的時點上來確認一項隨時變動的資源,被動地確認了這一資源在這一特殊時刻的價值之后,無論在會計上怎么進行后續處理,都無法再客觀反映商譽的真實價值。然而,如果設立一個完善的評估體系對企業的商譽進行評估,無論企業合并與否,都將評估的結果量化,并作為一項資產計入報表,以后各年再根據逐年評估的結果調整該項目,那么現行商譽理論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筆者以為,以人為本,一個企業的商譽歸根結底是由人的因素決定的,實際上屬于人力資源會計研究的范疇。至于并購時發生的溢價(即目前所謂商譽)或折價(目前所謂負商譽)應當作為當期損益計入費用或收益,一筆勾銷。
一、商譽性質理論研究的發展。
70年代,美國著名會計學家亨德里克森(E S.Hendriksen)在其所著的《會計理論》一書中,從會計的角度對商譽的性質作了以下三種解釋,稱作商譽的“三元理論”:(一)對企業好感的價值;(二)超額收益價值;(三)總計價賬戶論。
“好感價值論”認為商譽產生的原因是顧客對企業的好感,它可能來自有利的地理位置、獨占的特權以及良好的經營管理水平等因素;“超額收益論”認為商譽是預期未來收益的現值超過正
[1] [2] [3] [4] [5]
【解讀商譽實質】相關文章:
實質04-29
教育:閱讀的實質04-30
論中國的高考實質04-28
論虛擬范疇的實質04-29
自創商譽的形成因素研究論文04-28
教學設計的實質是問題設計04-30
透過表象看實質作文07-27
通貨緊縮的經濟實質04-28
發展倫理學的實質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