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目標的國際比較
影響財務管理目標的各種利益集團
要想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目標,必須分析究竟哪些利益關系人會對企業理財產生重要影響。究竟哪些集團對企業理財,進而會對財務管理目標產生影響呢?筆者在此提出以下三條標準:(1)必須對企業有投入,即對企業有資金、勞動或服務方面的投入;(2)必須分享企業收益,即從企業取得諸如工資、獎金、利息、股利和稅收等各種報酬;(3)必須承擔企業風險,即當企業失敗時,都會承擔一定損失。根據這三個標準,筆者認為,影響財務管理目標的利益集團有以下四個方面:
1、企業所有者。所有者對企業理財的影響主要是通過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來進行的。從理論上來講.企業重大的財務決策必須經過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的表決,企業經理和財務經理的任免也由董事會決定,因此,企業所有者對企業財務管理有重大影響。
2、工企業債權人。債權人把資金借給企業后,一般都會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以便按時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因此,債權人必須要求企業按照借款合同規定的用途使用資金,并要求企業保持完好的資金結構和適當的償債能力。當然,債權人權力的大小在各個國家有所不同,在日本,債權人尤其是銀行對企業財務決策會產生重大影響。
3、企業職工。企業職工包括一般的員工和企業經理人員,他們為企業提供了智力和體力的勞動,必然要求取得合理報酬。職工是企業財富的創造者,他們有權分享企業收益;職工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緊密相連,當企業失敗時,他們要承擔重大風險,有時甚至比股東承擔的風險還大。
4、政府。政府為企業提供了各種公共方面的服務,因此要分享企業收益,要求企業依法納稅,對企業財務決策也會產生影響。當然,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很大,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因為實行政企分離,政府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力要弱些。陸正飛博士認為,政府經常通過政策誘導的方式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財務管理目標的國際比較
從世界范圍來看,主要由兩大財務管理模式,即以美國為代表的建立發達的證券市場基礎上的財務管理模式和以日本為代表的建立在發達的銀行業基礎上的財務管理模式。下面對這兩種模式進行簡要對比。
(一)美國
1、所有者。美國以個人股東居多(見表一所示),這些個人股東不直接控制企業財權,只是通過股票的買賣來間接影響企業的財務決策。美國上市公司之間的收購和反收購經常發生,當股票價格降低到某一限度時,往往招致被兼并或收購。因而,股票市價成了財務決策所要考慮的最重要因素。由于職業經理過分地注意短期內股票的升降,因而忽略了企業的長期發展。
2、職工。美國是一個崇尚個人的社會,勞動力市場非常發達,從高級經理到普通員工,都可以通過勞動力市場來調換工作。因此,員工與企業之間沒有穩固的關系。這就使得員工很少關心企業的長遠發展,但比較關心當前工資和獎金的高低。
3、債權人。美國的法律比較健全,債權人與企業之間是一種契約關系。當企業財務狀況好時,各銀行會主動提供貸款;反之,當企業財務狀況差時,則要求企業清償到期債務,甚至可能要求企業破產還債。
4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