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成本管理改革的模式論文
在企業競爭日益激烈的客觀環境下,“低成本"己成為企業求生存,求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和優勢。因此,現代企業管理必須更加關注成本,成本管理的方法也必須更加科學和先進。但是,我囯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存在著諸多缺陷,難以滿足現代企業管理的需求.應加以改革和完善。本文擬在我囯成本管理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成本管理改革的思路和方面。
—、我國成本管理現狀簡述
建囯50年來.我國的成本管理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成本計劃、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計算等方面開創了許多新的方法?如50年代初期開展的廠部、車間、班組的三級核算;60年代開展的廠內計劃價格,資金分級管理的包、保、核;90年代出現的"邯鋼經驗”以及編制成本計劃的項目測算法、材料限制頷發放制度等等。這些經驗和方法是在新中國的企業管理實踐中為了適應降低成本的要求而逐漸摸索出來的,它們對我國的企業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值得說明的是,上述成本管理的經驗和方法是為了提高企業經營績效的需要應運而生的。蘊含于其中的管理思想可適用于不同的所有制企業,即使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也有其巨大的價值。但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隨著信息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在諸多方面顯示出了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根據現行會計制度計算出的成本只是一個抽象化的會計數據,它主要服務于企業對外報送會計資料的需要<并不能滿足企業內部成本管理的需求。這是因為,其一,隨著生產技術的迸步,成本構成中的間接費用有逐漸增大的趨勢,而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不能適應這一變化,往往導致成本數據是一個“精確的錯誤”;其二,成本計算側重于對村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核算,僅僅局限于物質領域,而無法反映知識、技術等無形資產因素。
第二,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局限于生產領域之內的成本管理,沒有全面擴展到其他經營領域,成本資料也僅僅反映生產領域內的成本構成。實際上,隨著經營環境的變化,今天的企業不僅要了解單一的生產成本數字及其構瞍,更要發展到充分掌握整個企業價值鏈的成本構成,這樣才能明白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并有針對性地作出改進。
第三,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偏重于事后的管理,忽視了事前的預測和決策,難以發揮成本管理的預防性作用,并且造成了企業在管理實踐中只重視成本目標的實現.而忽視對成本的動因的研究。因此,企業的成本目際往往只是可實現的,而不能達到滿意或最優的標準。
第四,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只重視成本控制,忽視了成本效益。實際上,每一項瞍本的發生都具有其自身的效益,成本管理隊本質上說就是要在二者的權衡中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二、建立新形勢下企業成本管理的基本模式
針對我國成本管理現狀下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認為.有從企業價值流轉的各個環節人手進行分析,才能有效地分清成本動因,掌握整個經營鏈的成本結構,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成本管理,值得說明的是,我們所采用的成本概念并不同于f專統會計制度規定的成本概念,這是因為傳統的成本概念過于狹隘,僅僅局限于生產領域的物質耗費和人力耗費,忽略了會計期間費用范疇中各成本動因的資源耗費,不適含于對企業成本的全面分析。我們認為.成本即因特定的價值活動而對企業資源的耗費=我們認為,具有現實意義的成本管理模型必須突破專統模式下過于挾隘的視界,它至少應具備以下三個特征:第一,核算出的成本下僅要反映分成本項目的信息,還要反映出經營鏈上各成本動因對產品成本形成的影響:第二,在構造經營疼程時即可考慮其對成本形成的影響,并且明確各業務程序的成本管理主體及其權力與責任,以達到事前控制的目標;第三,有效做到各業務流程之間的協調.避免片面追求部門利益而妨礙了整體成本目標的實現=籍此,我們將從采購、生產'銷軎、技術開發及各個環節協調聯系五個方面論述新的成本管理模式的內容.
三、實現各業務環節成本管理的基本途徑
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必須融合于其自身的經營管理活動中,才能發揮出積極作用,在當代中國,如何實現二者的相互融含,并確保成本管理工作切實發揮作用.我們認為以下兩點特別重要。
(一)環境保證——建設互助、理解、含怍的永久性企業文化
在新的經營形勢下.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已不能僅僅局限于設立崗位責任并據以獎懲的模式,它應當建立在各業務活動的價值分析、允其是它們之間價值協調的基礎上,因此.企業成本管理實效的取得有賴于塑造相應的企業文化,使企業整體的價值觀念深入全體職員之心。為此.必頊建設互助、理解、合作的企業文化。西方管理科學將企業文化分為如下三類>正式文化,通過規章制度告訴人員正確與錯誤、是與否的標準;非正式文化,通過非成文的職員之間私人關系對職員進行潛移默化;技術文,來自于經營技術和方法.通過人們的解釋和理性分析發揮導向作用。成本管理所依賴的文化來自于技術文化.它通過技術文化的作用逐步引導非正式文化,促使職工表現出符合企業整體目標的行為,從而促使經營績效的提高。同時,成本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有助于企業互助文化氛圍的提高,將企業經營的內在機制引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二)制度保證——建立切實執行的全面預算控制系統
企業的管理需要一條主線,它力圖將各職能部門的管理工怍串起來,并對企業價值流轉各環節的工作進行有效的協調,實踐證明.這條主線就是預算管理.預算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計劃管理的表現形式,不僅能夠指導各部門、各業務環節自身的工作.還可以有效地將它們的工作在企業戰略的層面上加以整合,從而達到企業經營成本在鉭織整體的角度達到最小^同時,一套預算制度一旦建立起來,就必須得到認真的貫徹和執行,否則不僅預算控制將會流于形成式.成本管理工作也難以正常有效地開展,甚至會導致各部門之間的沖突。因此,建立一套切實執行的全面預算制度將是我國成本管理改革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
【成本管理改革的模式論文】相關文章:
成本管理改革探討論文05-01
成本管理方法集成模式研究綜述成本管理論文04-30
淺談新模式下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論文05-02
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改革探討論文05-01
企業成本管理模式新探04-27
改革管理模的論文04-27
作業成本法與責任成本管理的論文04-27
成本責任流管理模式探索05-01
新教學模式下的教育改革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