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憲政歷程
內容提要一個國家實行憲政的歷史濃縮著這個國家民主政治的發展史和其法制建設的歷史。新中國成立40余年的社會主義憲政史,既書寫了她民主政治與法制建設的嶄新歷史篇章,也留下了發人深省的足跡。
本書以《共同綱領》和新中國四部正式憲法的醞釀、產生、發展及其歷史作用和命運為主線,緊扣它們所處的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發展變幻的歷史風云,描繪出40多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政發展的曲折而豪邁歷程,展示了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憲政的必由之路,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中國民主憲政的發展進行了大膽探索,在新的高度和視角上總結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若干重要經驗和教訓。全書內容新穎、資料豐富、體例清新、文筆生動、思辯深遂,是一部研究中國憲政史的上乘之作。
叢書前言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她的名字就叫中國。
現時代的東方有一頭醒來的睡獅,她的名字就叫中華人民共和國。
打從中國兩字之間多了“人民共和”幾個字,一個嶄新的時代——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的時代使開始了。
于是,便有了許多新的、曲曲折折的故事;便有了人們評說自己的創造的權利;便有了“本朝人不寫一朝史”的歷史慣例的結束;也便有了擺在讀者面前的這套“當代中國國是反思叢書”。
在古老的羅馬神話中,門神雅努斯的腦袋前后各有一副面孔,可以同時看著兩個不同的方向。一面明察過去以汲取歷史教訓;一面展望未來予人以美好的憧憬。唯獨無暇顧及最有意義的現在。結果,雅努斯未能屁護一度強大昌盛的羅馬帝國,留下的只是斷壁殘垣。叢書立足今天,反思既往,“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從提示歷史的真諦中探尋今天改革的道路和通向理解未來的途徑。
當我們反思既往的時候,特別當我們帶著沉痛的心情審視某些“荒唐事件”的時候,我們的耳畔經常響起中外哲人們的“箴言”: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王羲之)
“就一切可能來看,我們正差不多處在人類歷史的開端,而將來會糾正我們的錯誤的后代,大概比我們有可能經常以極為輕視糾正認識錯誤的前代要多得多。”(恩格斯)
由此,我們不敢以輕率的態度而以嚴肅的態度對待歷史;我們不敢以戲謔的態度對待歷史的過錯。我們對一切創造歷史而非戲弄歷史的人們抱有深深的敬意。我們的叢書是獻給一切在當代中國歷史舞臺上扮演過或正在扮演正劇或悲劇的角色的人們的。
劉德福
謝春濤
1993年1月
自序
新中國憲政建設幾十年來所走過的風雨歷程是不平凡的,既曲折、艱辛,又豪邁、雄渾,而且總是在不停息地追尋,即不斷追尋和探索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憲政之路,以便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創造最重要的條件。因為:憲法作為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人民的權利證書,是政府權力合法化的最高根據,所以法治國中的法律至上,首先就應表現為憲法至尊。因此,搞好憲政建設,對于搞好一個國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設,具有首要和關鍵的意義;而人民共和國的憲政歷程堪稱是其民主和法制建設發展過程的一個縮影;同時,憲政作為憲法和憲政精神在實際生活中的運行和體現,乃是憲法的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綜合反映。
所以,本書的寫作動機和宗旨就是:以所展現的共和國憲政歷程為聚集點,力求從一個新的高度和深度來總結和概括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經驗及教訓,以此作為紀念現行憲法頒布10周年奉獻的一份禮品。
現行憲法(即“八二憲法”)的頒行表征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新時期的勝利進程,它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勝利,推動著中國社會從人治向法治的轉折。雖然這是一個十分復雜而艱難的過程,但卻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在當代,法治、民主和文明這股時代潮流,是世界各國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都不可回避的。然而現行憲法的誕生實屬不易;它的有效實施和進一步完善也非等閑——前者已付出代價;后者正待努力。本書就是為此而作出的一種盡可能忠實的記載和理性分析,使之既不撓開其悲壯之處,又不減淡其奇功偉績,同時努力以探索的眼光來進行反思和審視,包括對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評價。所以,本書并不是在作結論,而是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