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三生教育教學模式分析論文
摘要: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全民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的提高,在高校實施“三生教育”成為一種必須,是完善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本文對高校“三生教育”教學模式進行理論與實踐構建,使人的生命狀態由自發走向自覺,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生命觀。
關鍵詞:三生教育;高等學校;教學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簡稱是“三生教育”。生命不保,何談教育?顯然,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尊重的需要越來越強烈。對人尊重,根本點就是對生命的尊重,教育的最高價值就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但是目前高校教育中卻相對缺乏對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關注,因此在生活節奏緊張、求職壓力加大的形勢下,大學生在學會書本知識的同時還應學會如何做事情,此外,還需要懂得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幸福生活,這就對大學生提出了較高的素質要求。“三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深化,從新的角度找到了素質教育的又一切入點、突破口和操作辦法。筆者基于目前對“三生教育”教學模式的探索基礎,結合高校學生的基本情況,在教學目標、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等各方面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模式。
一、理論認知
(一)課程性質與模式。“三生教育”作為大學生一門選修課程,力求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教學內容。“三生教育”由三方面構成,具體教學內容分為三篇:生命篇、生存篇和生活篇,三方面互為基礎、相輔相成,分別回答了三個不同方面的問題。生命教育是根本、前提,本篇分為三個專題,分別為生命存在、生命價值、生命之美,每個專題之下又分為小的模塊,分別是:生命存在——何為生命、生命存在;生命價值——生命價值、生命信仰、生命之美;生命之美——生命倫理、生命責任。本篇著重回答:“什么是生命?你的生命價值是什么?你的人生信仰是什么?”你認為生命的本質是什么,進而幫助我們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基礎、關鍵,生存篇主要分為三個專題,分別是生存智慧、心靈成長、生態文明,其中每個專題之下又分為小的模塊,分別是:生存智慧——生存智慧、學會理財;心靈成長——你我他(她)、直面挫折;生態文明——生態文明、關注民生。本篇著重回答:“你的生存能力能否適應社會?在遇到意外傷害的時候你該怎么辦?”幫助學生了解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強生存本領,掌握生存規律的教育。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標,生活篇主要分為三個專題,分別是健康生活、善惡美丑,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每個專題之下又分為小的模塊,分別是:健康生活——健康生活、生活能力;善惡美丑——感悟生活,學會放棄;懂得感恩,學會寬容;心理健康教育。本篇著重回答:“你的生活目標是什么?你是如何處理生活中的友情和愛情?你的生活方式健康嗎?在遇到生活壓力的時候,你是通過什么方式排解的呢?”,進而幫助學生掌握生活技能,確立生活目標,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樹立正確生活觀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
(三)教學形式。本課程主要在大學生剛入學的素質教學階段開展,為期一年,主要內容分為三大模塊,每個模塊之下有三個相關主題,一共九個主題,每個主題4課時,其中2課時理論,2課時實踐活動。
(四)教學考核。本學科的學習要求達到了解與識記、理解與領悟、應用與創新三個能力層次的要求,三個層次的要求是遞進等級關系,后者建立在前者基礎上。具體含義是:1.了解與識記──能知道每個主題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正確認知基本知識點和基本概念。2.理解與領悟──要全面把握主題基本思想、基本理念、基本方法,掌握有關概念、方法的區別和聯系。3.應用與創新──應用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思想理念和方法分析和判斷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并能正確科學的提出解決辦法,并能實際應用創造實際價值和效益。
二、實踐階段
通過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途徑,加強“三生教育”的情感性,讓學生的素質教育更貼近生活,努力構建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合而為一的素質教育理念,促進學校德育素養和德育能力的發展。
(一)生命篇
1.素質拓展運動會;2.其他體育類比賽活動(拔河、籃球比賽、排球比賽、羽毛球比賽、長跑、短跑比賽);3.邀請生命講壇,暢談人生規劃(新生教育內容之一);4.孤兒院、福利院、婦產科、火葬場等志愿活動,去親自體驗生命與生活的珍貴性與重要性;5.觀看電影《阿甘正傳》《生命因你動聽》《心靈捕手》等影片,了解人生的責任。
(二)生存篇
1.社會實踐增長見識,全面發展擴充才干;2.防恐、防震、防火等演習,落實安全教育知識;3.預防詐騙知識或災難知識專題講座;4.征集治理生態環境建設的方案。
(三)生活篇
1.興趣課程群的開設(插花英語口語、雙語演講等);2.校園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舞蹈大賽禮儀大賽、書法大賽等);3.感恩教育、溫暖教育等人文性教育;4.舉辦校園善惡美丑行為大搜索活動;5.設定班級讀書日。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三生教育”這三部分之間必須互相配合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握生命是前期,生存是根本,而生活最終的終極目標,以生動活潑的形式真正實現校園的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高校三生教育教學模式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5-04
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4-28
高校公共體育合作式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4-27
高校特殊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論文05-02
現代二胡教育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5-03
高校美術教育模式研究論文05-02
高校教育改革模式研究論文05-02
大學體育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4-28
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5-02
民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