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論文]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果“四式”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集科學性、實踐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體的德育課程。只有基本功扎實,表達能力強 ,思想感情豐富,教法靈活,語言幽默風趣的教師,其教學才能體現上述“四性”。多年來,我們根據自身的 教學實踐和對其他同仁的教學成功之道的總結歸納和探索,覺得要不斷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果,不妨借鑒 以下形式:一、“開放式”——聯系社會,引導實踐
統觀思想品德教材,實踐性強是它的一大特點。不少課文內容都是取自現實社會,距離學生身邊很近的實 例,因而在教學中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或帶領學生走向社會課堂,進行現場教學;或組織學生擬定實踐 主題,引導身心參與。例如《要節約水電》一課,課文中主要介紹節約水電的事例,屬于榜樣教學。為了挖掘 課文的深層思想內涵,增強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效果,我們結合本地實際,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學校附近的自來水廠和電站 參觀、訪問,進行現場教學,讓學生目睹自來水生產和發電的全過程,親身感受工人叔叔生產勞動的艱辛,再 回頭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易于增強教學效果。而在《做集體的小主人》一課的教學中,我們則參照課文的內容 ,引導學生以“慶五一,頌祖國”為主題,自行組織安排一次班級文娛活動,然后組織一次主題班會,對這一 活動進行總結,讓大家在實踐中體會怎樣做好“集體小主人”。這種教學方式,我們把它總結歸納為“開放式 ”。
二、“表演式”——增添興趣,直觀形象
思品課的內容,雖說都通俗易懂、具體、明了,但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喜好直觀的心理特點,若能按照 教材不同內容特征,輔以表演之類的形式,使教學更生動,形式更多樣,課堂氣氛更活潑,學生興趣更高,教 學自然也就更易見成效。例如:有一位二年級的思品教師在講授《集體力量大》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 “集體力量大”的內涵,她精心設計了一個小品:讓四個小學生搬一張桌子,先是四人朝四個方向用力,結果 搬不動。后來讓四人朝一個方向齊心協力,很快將桌子移動了。小品形式雖然簡單,但學生投入專注,興趣很 高。經過小品的直觀表現,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集體力量大,不等于人多力量大,發揮集體力量必須以團結 為前提。
三、“摸擬式”——生動活潑,加深理解
有些課文內容,靠單純講解說教,學生反應不很積極。教學效果就難免要打折扣。于是,我們在教學中又 嘗試了另一種教法——“模擬式”。用得好,既能變呆板為活潑,化枯燥為生動,同時也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 的理解。例如:我們在進行五年級《希望工程獻愛心》一課的教學時,剛好本縣有一個農村小學生因為得了白 血病需要巨額醫療費用,既面臨失學,更面臨著生命危險。于是,我們在授課時,以時事為背景,在課堂上模 擬了一次“獻愛心”活動,學生們配合默契,投入真誠,既體味了“獻愛心”的欣慰,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和 思想內涵的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特點采用“答記者問”、“新聞發布會”等模擬形式來活躍 課堂教學,也能收到較佳的教學效果。
四、“演講式”——鍛煉表達、提高覺悟
思品課的很多內容,不但需要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解,而且很需要學生的感情投入。只有真正牽動學生的心 靈,激發他們的真摯感情,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學才能事半功倍,效果立增。基于此,我們在具體的教學 中,引入了另一種新形式——“演講式”。例如:我們在四年級《英勇不屈的好黨員》、《在烈士紀念碑前》 、《抗日英雄吉鴻昌》等課的教學時,進行了一次小型演講會。即課前讓學生(最初是挑選,后來是輪流)引 用課文(適當結合一些課外)的典型事例,寫成短小精悍的演講稿,每節課用25分鐘時間讓學生上臺演講,然 后教師歸納、總結、勉勵。這種方式,很受學生歡迎。他們不但準備認真,而且感情投入,控訴敵人的暴行時 ,聲淚俱下;頌揚革命先輩的氣節和風范時,肅然起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