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的法則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內容提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美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可以起到開發智力、道德感化、人生導向等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善于運用美的法則,創造美的環境、展現美的人格、追求美的方法,對于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積極意義。【摘 要 題】高校思政
【關 鍵 詞】美的法則/思想政治工作/環境美/人格美/方法美
愛美是人的天性,人們愛美,也總是樂于接受美的事物或觀念。與人的愛美特性相適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覺地引導學生提高審美情趣,對于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積極意義。
一、美的法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1.開發智力的作用
學生個體通過審美修養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加聰明,更有才干,更有學習能力。蔡元培先生曾要求科學家“兼治美術”,就是因為“有了美術的興趣,不但覺得人生很有意義,很有價值,就是治科學的時候,也一定添了勇敢活潑的精神”。很多偉人都愛好和擅長文藝,這種愛好同他們的事業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馬克思愛讀文學名著,愛因斯坦常常拉小提琴,李四光譜寫了中國第一首小提琴作品,等等。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美的魅力和神奇,激發了眾多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思想家的渴望和執著;正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審美活動,培養和促進了他們的觀察力,引導他們掌握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鼓舞他們攀登科學文化的高峰。
美育對于創新人才的智力開發,對于當代大學生的創新潛能的挖掘,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心理學家依據大量的科學實驗分析告訴我們,創造型人才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直覺,卓越的文藝天賦。創造性人才不僅表現在智力上,也表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創新意識實際上也是一種好奇心,一個人有了這種好奇心,對任何未知的問題,未知的領域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嘗試沖動,美育能夠通過積極的態度,扶植和培養人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審美修養方面的確應該先走一步,更高一層。
2.道德感化的作用
古代儒家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很注重詩教,認為詩可以“興”、“觀”、“群”、“怨”。所謂“興”,就是啟發鼓舞的感染作用;所謂“觀”,就是考察社會的認識作用;所謂“群”,就是互相感化和社會凝聚的作用;所謂“怨”,就是批評不良政治的諷刺作用,可見,詩的這四種作用對人的道德發展是有幫助的。儒家還十分重視樂教,我國古代的音樂美學名著《樂記》,對藝術在社會生活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作了詳盡的闡述。《樂記》主張用樂教來陶冶人的性情,養成內心的和諧。其實,古代儒家所講的詩教、樂教就是運用美的法則來使人受到一種潛移默化的美的感染,使人自覺不自覺地變得高尚起來,起到道德感化的作用。
當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對大學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若不對其加以正確引導,就會導致社會風氣、道德情操的滑坡。而審美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則是一劑精神良藥,在審美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中,它并不強求學生必須如何行事,而是通過提供某種審美理想、范本,感召他們應該如何行事,當學生的審美情趣與道德認識相契合并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時,審美情感也就自然地內化為一種行為動力,驅動道德認識、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向道德行為轉化。這種道德行為一旦成為定勢,就會對道德意志的形成產生推動作用。因此,審美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可以輔翼道德,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
3.人生導向的作用
審美修養是從多方面發展人生價值的過程,從而使人更加珍惜和熱愛人生,生活之路也就會更加寬廣,且可以擺脫生活的種種束縛、困擾和煩悶,即使身處逆境,也能保持崇高的志向,獲得精神上的平衡。就大學生個體而言,審美修養是提高需求層次,創造人生價值和促進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有了一
[1] [2] [3]
【美的法則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關文章:
高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04-30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思考04-30
論網絡環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04-30
略論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05-01
與時俱進,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04-27
合并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探析04-30
淺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進與創新04-30
創新新形勢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04-2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