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淺析地方性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3-05-03 14:42:53 英語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析地方性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

淺析地方性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論文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英語專業成為近年來非常熱門的專業。時代的發展給地方性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對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分析,提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提高地方性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教學效果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地方性;高等師范院校;基礎英語課程改革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和項目落戶中國,國家對英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英語專業成為近年來非常熱門的專業。作為培養高層次英語人才的高校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英語是一門語言,英語人才就是語言應用型人才。《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對于當前我國高等學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規格有具體的硬性要求:英語專業人才應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寬廣的知識面、一定的相關專業知識、較強的能力和較高的素質。

  按照這一要求,高校應該為英語專業的學生打下非常堅實的語言學習基礎,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基本專業素質。地方性師范院校的學生大多來自農村,由于客觀的因素他們的英語基礎更加薄弱,如何改善這些學生入學后的英語語言局限,提高他們的水平,就成了以培養英語語言教師為目標的大多數地方性師范院校的一項課題。為此,大多數地方性師范院校都在英語專業的一二年級開設了基礎英語課程作為一門必修課程,一般基礎年級每周總學時數為14-16,而基礎英語課程就占到了6-8學時,因此,基礎英語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經過多年的教學摸索,基礎英語課程的教學在地方性師范院校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模式,對學生語言基礎五個方面——聽、說、讀、寫、譯有很大的幫助。筆者多年從事地方性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的教學工作,就傳統的基礎英語教學模式的不足以及新形勢下如何更好、更有效地進行基礎英語課程的教學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當前地方性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教學模式的分析。

  1、教學理念相對滯后。

  按照《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基礎英語課程應該使學生在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都得到提高,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實際控制者,整個課堂大部分的時間都被教師占用,用于分析課文的結構、句子的語法結構、單詞以及文章的背景資料,傳統的相對固定的基礎英語教學模式非常注重語法知識的理解,學生在課堂里鮮有機會自我表達,說的機會少,一個學期下來,很少有機會讓學生合作學習或者討論學習,學生只需要用耳朵聽就行了,基本上不用動手和動口,久而久之,學生就覺得課堂味同嚼蠟。

  2、教學手段相對落后。

  大多數基礎英語課都是在普通教室里上,教具除了黑板、粉筆、講義,最多就是一臺錄音機。基礎英語課程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從國外經典文章中選出來的原著,盡管文章具有一定的欣賞性,但相對來說,這些節選的文章缺乏時代感,與當今世界發展的腳步格格不入,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對于這些閱讀材料并沒有很大的興趣,加上大多數教師在進行講解的時候并不能運用形象的思維和直觀的視聽材料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這些文章發生的時代背景,教學手段的落后使得基礎英語課堂變成了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說”,學生“聽”的機械式課堂。基礎英語課也就失去了綜合能力培養的特點。

  3、教學環境相對單一,師生缺乏互動。

  地方性師范院校通常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對于英語學習來說,具有先天性的劣勢,加上高校擴招之后,英語基礎較好的生源基本上被重點師范院校及其他的外語院校錄取,能夠進入地方性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就讀的本科生通常英語基礎薄弱,特別是口語能力非常欠缺,甚至有的學生連基本的單詞發音都讀不準,更不用說用口語進行流利的交流了,生源水平低直接影響了教師上課的教學效果,也影響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由于缺乏英語學習的環境,很多學生無法通過正常的努力獲得英語水平的提高,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擊,他們在課堂上更不愿意用英語進行交流,迫使教師不得不改用母語來進行授課。師生配合不好,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新形勢下地方性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思路。

  1、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育思想。

  新形勢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應該立足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在基礎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轉變思維,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探索一條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輔助、為導師的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師不再只是強調語法的學習,而是真正按照人才培養目標,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來著手組織教學。基礎英語課程教學課時多,任務重,基礎性強,對教師備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聽”,教師盡量要使用英語來教學,盡可能不使用母語,這樣學生在長時間的教學過程中聽力得到了潛移默化的提高。再比如“說”,教師應該安排特定的時間讓學生有機會說英語,比如課前可以拿出5分鐘讓學生有準備的演講,每個同學都必須準備,臨時抽同學上臺,長期的任務型學習會讓同學們在準備過程中逐漸提高。再比如“譯”,教師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口譯和筆譯的教學內容穿插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講解基本的翻譯技巧,讓學生能夠有機會練習,基本的口譯和筆譯能力對于學生畢業后找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2、豐富教學手段,合理使用現代化的教學資源。

  改變傳統的教學手段,基礎英語課程的教學不一定要局限在普通教室里組織,可以有條件的使用語言實驗室,運用多媒體技術,把要講解的內容制作成課件、視聽材料,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基礎英語選用的課文多數是原版的英文材料,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旅游、歷史、科技和教育等等,這些材料大多有非常特殊的歷史背景,所以對于特定的歷史環境的介紹為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原聲的視聽材料能夠把學生帶進英語學習的真實的語境,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根據本人多年的基礎英語課程教學經驗,合理的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很好、很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擺脫了“抄”的尷尬,變得非常樂于完成教師布置的網絡教學任務,自覺的進行網絡自主學習,實現學生學習創新能力的提高。

  3、創設多元化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增進師生感情互信。

  地方性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語言基礎薄弱,自信心非常脆弱,他們的口語表達和教師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同學并不是不想開口說英語,而是覺得自己水平太低,害怕說錯了遭到教師和同學們的歧視。基礎越差越不敢說,越不敢說基礎就越差,他們逐漸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所以,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時候應該設置多元化的英語環境,因材施教,根據不同水平的同學,設置不同層次、難度的問題,使他們都能得到較好的完成。在同學們完成了布置的任務以后,教師應當給出積極的評價,極力鼓勵同學們進步,盡量不要進行負面的評價。學生在得到了教師的肯定性評價之后,在情感上容易對教師產生信任感從而對英語學習產生好感,這對于教育的延續性有關鍵的作用。

  三、結語。

  當前,地方性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教學采用的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法,這種教學法對于鞏固學生的語法知識,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教學方式表現出了其固有的局限性,表現出了其不適應教育發展規律的不足,因此我們應該在傳統課堂的基礎上更加積極的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創造寬松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不斷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和思維,合理的引導他們進行成為真正的課堂學習的主體,推進地方性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教學水平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莫錦國.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在多媒體課件設計中的運用[J].外語界,2003,6.

  [2]張紅玲.現代外語教學的發展趨勢和機輔外語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0,3.

  [3]胡穎慧.聽力理解中的學習策略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1993,03.□

【淺析地方性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英語專業科研論文的選題05-02

師范院校《大學計算機基礎》分級教學改革初探04-30

在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04-26

淺談高等師范院校鋼琴基礎教育的思索論文05-02

高校文秘專業檔案課程教學改革淺析論文05-02

《學前音樂基礎》課程課堂教學改革論文05-02

論曲劇的地方性特性論文04-30

《機械基礎》教學淺析04-30

淺析如何提高電力營銷系統基礎數據的質量論文04-30

淺析田徑課程教學改革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