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會計透明度
[摘要]普華永道關于“不透明指數”的研究報告,引發(fā)了本文對會計透明度的進一步討論。會計透明度是一個全面、綜合性的概念,它不僅同時顧及了會計信息自身的質量標準以及實現會計信息質量標準的方式,而且還豐富了會計信息質量標準和實現會計信息質量標準的方式,是一套全面的會計信息質量標準和一個進行會計信息全面質量管理的“工具箱”。本還分析了會計透明度的制度基礎,并以我國證券市場為例,討論了實現高會計透明度的方式。[關鍵詞]透明度 信息披起 會計準則
引言
2001年1月,普華永道(price Waterhouse & Coopers)發(fā)布了一份關于“不透明指數”(The Opacity Index)的調查報告。該報告以35個國家 (地區(qū))為調查對象,從腐敗、法律、財經政策、會計準則與實務、政府管制等五個方面對不透明指數進行評分和排序。在這份研究報告所調查的35個國家 (地區(qū))中,中國被列為透明度最低的國家。中國的“不透明指數”為87,位居35個國家之首,遠遠高于不透明指數最低的新加坡 (29)和美國(36)。作為會計研究者,我們還注意到:在普華永道“不透明指數”的分項調查中包括了會計準則與實務 (含公司治理與信息披露)的“不透明”研究。根據該報告,中國的“會計不透明指數”為86,僅次于南非 (90),會計透明度與其他國家相比有明顯的差距。本文引用該報告,并不表明作者贊同普華永道的研究結論。該項調查至少在受訪者的控制上,存在較大爭議。比如,對中國的調查以普華永道的員工作為主要受訪者,而其他國家的受訪對象為當地人士。盡管如此,我們仍然認為該報告對深入研究會計透明度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分析工具。
什么是會計 (信息)透明度?它的具體表現形式是什么?如何將會計透明度從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度量的評價指標?怎樣解釋會計透明度現象和在實踐中把握其度?所有這些都是本文將要研究的問題。我們希望透過會計透明度的研究,能夠對我國未來會計準則制訂和完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提供有益的參考,進而增強我國的會計透明度,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一、會計透明度概念的提出:從相關性和可靠性到透明度
會計的目的在于向企業(yè)外部主要利害關系人 (包括投資者、監(jiān)管者、社會公眾、雇員、主要的供應商和客戶)提供對投資、信貸、監(jiān)管或其他決策有用的信息。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會計信息有助于提高資本、資產和其他資源的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形成契約上的事后 (ex一post)解決機制?v觀會計 (信息)的研究發(fā)展,經歷了20世紀70和80年代的相關性與可靠性的討論,如年代對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普遍關注,到最近幾年來的會計透明度的研究。
從70年代初期開始,關于會計信息質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關性與可靠性的爭論上。FASB的第二號概念結構公告“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被認為是這一問題論爭的集大成之作。該報告從財務報告的目標出發(fā),提出了兩條最基本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相關性 (relevance)與可靠性 (reliability)。按照FASB的定義,相關性是“導致決策差別的能力”,具體指信息的預測價值、反饋價值和及時性;可靠性是指會計信息值得使用者信賴,它又分為如實反映、可驗證性和中立性。在此之后,加拿大、澳大利亞、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 (IASC)、英國等也先后關注會計信息的質量問題,提出了類似的觀點。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資本國際化流動的加劇,各國會計準則之間的差異、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及相關會計問題引起了人們更多的注意。信息披露制度成為各國證券法的核心內容之一,是確保公平、公開、公正的證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