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用新的教育理念改革課堂教學論文
本世紀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頒布吹響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號角,隨之新教材的使用又使這場教育改革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新教材全面融入嶄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把課堂教學乃至學校教育都帶入了一個新的廣闊天地。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師角色,努力構建新的教學方式,才能不被歷史的發展所淘汰。
一、教材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社會比學校的變化速度不知要快多少倍,學生學會學習比掌握知識更顯得重要。新教材密切聯系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不再過分強調學科自身的系統性、邏輯性,盡可能從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盡可能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盡可能地體現了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課程應首先服務于學生發展的功能。如: 加大語文閱讀量和口語交際環節。重視培養語感,降低對語法、修辭、邏輯的要求。(語文) 增加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圖形與空間、統計與概率等現實問題的探究,降低對運算速度、證明技巧的訓練。(數學) 通過統計家庭每天丟棄垃圾袋的數量,學生經歷數據收集、處理、呈現的過程,體會塑料垃圾對人類生活可能產生的危害。(數學) 在唱歌、繪畫、制作的過程中,共同分享創作的樂趣和喜悅,體會怎樣表達對祖國、對親人的愛。(藝術)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將研究學習內容與研究學科課程標準結合起來,全面理解教學內容、編寫目的,理解對學生發展的意義。即使是司空見慣的問題,也要用新的課程理念去重新認識它,去重新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例如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6(2001年版)有這樣幾組詞串: 駿馬秋風塞北 杏花春雨江南 椰樹驕陽海島 牦牛冰雪高原 這一教學內容中,如果簡單地把它看作看圖識字或是集中識字,那就完全背離了編者的意圖。學生通過看圖識字,認識事物,可以體會中華韻文的語言特點,可以體會祖國疆土的幅員遼闊,還可以欣賞祖國河山的美好風光。把它作為一首小詩熟讀成誦后,就以語言學習為中心,從學習語言的興趣,到朗讀想象能力的培養,從最直觀的自然風光欣賞,到潛意識里對祖國的熱愛,都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因此,課程改革的關鍵是要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
二、必須轉變教師角色。
以前,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到教學過程的“權威”,無時不是以“知識的擁有者”為中心。但隨著教育科學的不斷發展,教師必須轉變角色,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的親歷中學會學習。在課改以后的課堂上,我們聽到最多的應該是:你想知道些什么?你覺得應該怎樣理解這個問題?除了老師的這個辦法,你還有些什么其他思路……教師隱于學生的“后面”,從單向的知識灌輸者,轉變為雙向或多向的學習交流的組織者,變成學生學習的“首席助手”。
三、必須構建新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所有的教學過程必須落實到學生的發展上來,才有實際的意義。傳統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與掌握,忽視了發現與探究,從而在教學實踐中重結果輕過程,抹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新課程標準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凸顯學生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研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該走進課堂,并且成為學生學習的主流。
例如:教學小學數學乘法的簡便運算時,教師出示25×16以后,然后組織學生分組探討如何進行簡便運算。結果出現了5組不同的算法:①25×4×4 ②25×2×8 ③25×8×2 ④5×4×5×4 ⑤5×16×5,不同的算法折射出不同的思維過程和思維習慣。在這里,老師關注的就不僅僅是學生會不會,而是學生如何會?學生所知道的也并不只是一個結果,一種算法,而應是一個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內在需要,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的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使他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
【用新的教育理念改革課堂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用新的教育理念改革課堂教學04-30
審美理念教學改革美術論文05-02
鋼琴教學改革中現代教育理念的運用論文04-30
教育管理的改革論文05-02
通識教育理念下大學語文教育改革探討論文05-02
對高中課堂教學改革的體會的論文04-27
淺談高師教育學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論文04-27
新轉河新理念新技術論文04-30
新課程理念新的學習方式教學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