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教學自主學習的論文
摘 要:
關鍵詞:
自主學習方式,自在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出后,一直為教育界所推崇。一個新事物,能受此禮遇,誠然有它的獨到之處。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自主學習,即以學生主動構建為特征的高品質的有效學習。它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復的格局,倡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習成為學生內在的需求和渴望。
從理論上說,自主學習將教師從唾沫橫飛的“滿堂灌”中解放出來,就這一點,它也應該得到教師的認可。那么,幾年來,學生自主學習模式施行得怎么樣了呢?答案卻不盡如人意。在問及此事時,高年級大多數教師都有一個共識:現在的學生已經形成惰性,課堂上基本處于“啟而不發”的狀態。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學生的這種狀態?我認為,不是學生的習慣惰性,而是老師的教法使他們缺乏最起碼的激情。語文教學活動充溢著濃郁的感情色彩,而作為活動的主體——學生激情的缺失,必然導致教學的干涸。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情感,讓他們激情四射地投入語文的懷抱呢?我在教學中作了如下嘗試。
一、 給學生一個情境——激發其學習的熱情。
語文備課中的導入情境設計,很多教師都認為是一個虛頭,在平時的備課中都敷衍了事,其實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偏離了語文學科的情感軌道。讓自己的課堂教學從開始就失去了引力,丟失了磁性,這樣,也就很難讓學生進入狀態。
俗話說,“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每一節課,教師都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一個適合的導入情境方式。如故事式、音樂式、演講式課前導入等,這樣就能喚起學生的學習情趣,激起其樂學欲望。
在教學《明天,我們畢業》時,我用優美的歌曲《友誼地久天長》導入,隨著“怎能忘記舊日朋友,心中能不懷想,舊日朋友豈能相忘,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的樂曲的流淌,學生們立即感受到自己即將畢業,心中不禁涌起對母校、老師、同學的眷戀之情。帶著這樣的感情投入到這節課的學習中,學生自然而然的跟隨老師走進文本。
作文教學時,大多數教師都為導入頭疼,如何導入呢?找不到好的導入就只好按前輩的路走了,故在教案上寫上“談話導入”,即直接告訴學生今天作文的主題是什么,板書課題后就進入新的作文。當然,也有一部分教師認為作文重在寫法指導,導入沒有必要,且浪費時間。但我認為能讓學生在作文開始時“入戲”,才是作文教學的最高境界。導入的情境特別重要,能使學生隨你的導入喜而喜,悲而悲,怒而怒,憂而憂,從而進入角色,他的所書則盡是“真顏”,沒有虛掩,沒有粉飾。記得在教學“環保伴我行”主題作文時,我便采用配樂朗誦的導入形式:在驚濤駭浪、危機四伏的《十面埋伏》的樂曲聲中,我開始了痛心地陳詞:“1996年6月,一位深受環境污染傷害的青年在致電國務委員宋健同志的信中,極為沉痛地說道:‘我的家鄉有條河,在老人的故事中,它是碧波蕩漾,魚躍蛙鳴的,可是在我的詞典中,它卻是名副其實的排水溝。20年——20年的時間,我們就將其置于死地。——不知將來我們的后人,可還能看到天上的星星,可還能高唱“一條大河,波浪寬”嗎?大自然已向我們敲響了警鐘,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塞特凱達斯瀑布已經枯竭,洪水不斷沖跨農田,沙漠不斷擴大……”這時,我適時地播放了歌曲《大自然警號長鳴》,在鏗鏘的樂聲中,寫下了作文的主題——“環境伴我行”。樂曲末了,課堂已是一片激昂,自然,這次作文也取得了成功。
我想,只要教師的設計和教學內容相吻合,就可以在課堂上形成一個強大的心理場,從而作用于學生,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學習。
二、 給學生一個肯定——激勵其自信的意志。
記得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本質就在于讓兒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感受為人的自信與尊嚴。”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就必然要給他一些肯定,并以肯定促其進步,催其成長。
有些教師可能習慣于冷臉面對學生。的確,我們的身邊不缺幾個“給他陽光就燦爛”的學生。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白:每一個人都有表現自我的欲望,學生更是如此,沒有一個學生不想通過自己的表現贏得老師和同學尊重的,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如果這種正常的心理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甚至被打擊的話,它就會逐漸消失,轉化成一種根深蒂固的自卑。一個自卑的人是很難有大作為的,如果你的學生在你的教導下產生自卑心理,我覺得你難辭其咎。
作為教師,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保護學生的自信心。這種保護就是我們一次次不厭其煩地肯定、激勵。因此,我們在課堂上應多安排一些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并適當地給予肯定,讓他們在這種肯定中成長。如在教學口語交際時,要盡量使全班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記得在教六年級下練習7的口語交際“臨別贈言”時,我先讓學生想一想你想對誰說,再把想說的話寫下來,然后讓學生當眾表達出來,及時肯定他們在說話過程中表現的優點。對幾個膽小的學生我不斷鼓勵,在同學熱情的掌聲中他們也都勇敢地表達了自己美好的祝愿。
當然,給學生肯定不是毫無原則的。有的教師在課堂里對學生的所有回答、表現都是肯定,沒有一點建議,這也是不好的。這種“滿堂彩”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容易讓學生產生做作、虛假的感受,從而影響教師在他們心目中的威嚴。恰當的肯定是抓住契機,找出閃光點,有分寸的肯定。
三、給學生一些機會——激發其交流的沖動。
語文是倡導交流的,有人說:“語文語文,說話作文。”其實,交流就是說話,就是作文。如果沒有交流,語文將失去其工具的作用,將黯然失色。
如何促進學生的交流呢?我認為應注意兩點:一是建立穩定陣地,提供師生交流的平臺。我班的家庭作業本與其他人的不同,不是單純的優、良、中、下,每一個同學,每一次作業后都可能有我的評語,包括作業優點、課堂表現、心靈對話等。我的每一次評語后,學生也樂意“對”上兩句。漸漸地,它就成了我和學生的心靈交流站。
另外,我還要求學生記 “半周記”,每月選出若干篇優秀習作,請同學擔任編輯,把這些習作匯編成冊,在班級公開“發行”。雖然每次只有一本,還是手抄本,但學生都很在乎。“你看,誰誰誰的作文又發表了!”看他們熱情高漲,我知道他們把這當作一件事來做了。這可能就是激情吧?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占百分之三十,情商則占百分之七十。在我們的教學中,情感的投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有激情相伴,我們的語文會精彩!
【小學語文教學自主學習的論文】相關文章:
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論文04-27
自主性學習論文04-30
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課程探究論文04-27
語文自主探究性學習指導策略論文04-27
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論文04-27
大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論文04-27
淺析英語自主學習與自主教學04-28
自主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思考和實踐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