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程體系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
摘要:新課程體系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是一項長遠的、系統的工程,它沒有一個固定的或統一的標準模式,需要的是千千萬萬的教育教學工作者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的不斷探索和實踐.課程改革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是,只要我們以新課程標準為導向,始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主的可持續發展、個性發展和創造性發展為本位,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成功有效的教育措施,我們的智慧和熱情就能使新課程教育成為一條一浪高過一浪的澎湃長河.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語文 教學模式 自主合作 多媒體教育 與時俱進
法國著名作家貝爾納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構成我們學習上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它告訴我們,作為一種文明與科學傳承的載體,知識本身并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建立科學方法的工具和手段.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教育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既成事實的科學知識,同時形成運用這些知識解析題目的能力.以這一任務為導向,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它沒有完全使傳授知識的過程成為掌握科學研究方法、開發學生智慧、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的過程.因此,我國中小學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改革,是現代科學和科學教育觀對基礎教育的呼喚,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現代教育作為一個開放的、發展的和多元的教育方式,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學主的可持續發展、個性發展和創造性發展為本位.它不是一種新奇或另類的教育模式,而是一場以新課程標準為導向、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創造性實施的新課程改革.新課程體系改革的不僅僅是課本內容,更是教學方式和教學思想的改變,它對我們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說,語文課程改革對學生對老師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革命,正如天上閃閃發光的星星,給深邃的夜空一片晶亮的感覺.但在形式紛呈的語文教學改革浪潮中,如何踐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如何堅持改革與創新的發展方向,如何構建和諧、開放、高效的課堂教學并全面提高受教育學生的素質,尚且需要千千萬萬教育教學工作者的具體實踐和不斷探索.作為耕耘在五尺講臺上的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我們來說,確立與科學的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教育觀念,消除對素質教育的片面理解,選擇和創造適合于教育對象的教育行為方式,顯得十分重要.筆者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深知正確實施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教學實踐中注意新課改原則方向的確立以及具體教學模式與教學效果的思索探討,在獲得一些初步經驗和感悟的同時,不禁產生了對新課程體系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幾點認識與思考.
一、新課改不是全盤否定和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生活意識,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讓孩子們成為生活的富有者,成為會生活、會學習的人."這些論述告訴我們,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教師要把開放的課堂還給學生,把說話的權利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讓學生成為學習與發展的主體,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讓學生在學到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掌握學習的方法,學會自主學習,這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倚重于一種穩定的模式,其側重點在于如何完成教學任務,而新的課程觀念則更關注人,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因此,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中,教師要改變過去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要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在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新課程體系下的教學內容更加開放、靈活,我們語文教師的教學手段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變化,突破"一言堂"的教學方式.教學過程中不是固守教案,而要設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讓他們積極提出問題,真正從學生的角度開展教學,關注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我們面對的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和認知的特點,他們活潑好動、注意力短暫而有限,語言基礎薄弱,我們在改變過去的"注入式"教學方法的同時,還得要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合理布局講答時間.如果只是為了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管教學內容如何,學生懂與不懂,一味或盡量地減少"講"的機會,在課堂教學中將原來的"滿堂灌"變成"滿堂問"或"滿堂答",那么老師的角色即從傳授者變成了主持人.事實上,我們不能因為要以學生為主體就把課堂變得面目全非,學生和主體性不是簡簡單單的"滿堂問"和"滿堂答".況且,語文教學還有其自身的特點、任務和目標,傳統教學中的啟發誘導的講述法,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憑借豐富廣博的語文基礎知識,運用講述方法,創設情境,以聲傳情,將教師的思想認識、價值觀念感染、傳遞給學生,并引起學生的共鳴與認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方法.因此,我始終認為,在新課程體系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能全盤否定和拋棄講述法,該講的時候還得要講,該學生活動的時候就由學生活動.當然,教師的講必須要圍繞一個怎樣講的問題.如果說教師的講有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學生產生想象反應,有利于學生理想情操的熏陶,那么,這樣的教學方法我們是不能否定的.換句話說,我們在摒棄教師中心論的同時,也不能走到另一個極端,陷入另一個誤區.只有將傳統的和現代的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教學效果.
二、不能讓自主合作與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流于形式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提倡師生、生生、生本之間的多向合作互動.作為站在講臺上的一線教師,我們首先應該深刻認識 "自主、合作、探究"在學習語文中的意義和作用.
自主學習是指學習主體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的學習方式.按照自主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以自主發展為宗旨,并讓學生在愉快、民主的氛圍中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和分工的互動性學習".只有讓學生的自主求知與合作學習結合在一起,語文課堂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從知識權威者的"神壇"走下來,將自己的角色轉變成為學生的引導者、中介者與合作者.
"自主、合作、探究"是一個開放型的教學觀念,在這個新型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一不小心,講授可能變少了,展示的小黑板變多了,學生被分成了若干小組,選出了多名主持人;課桌的朝向也四面八方,課堂上寫的、說的、站的、走的、趴的應有盡有……另一方面,在教師營造了民主、平等、合作的學習氛圍后,部分學生增強了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但仍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因為種種原因顯得無所適從,在他們的意識中,你教我聽、你授我學的習慣性心理依然很重.與此同時,在我們放手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放飛他們自己想象的時候,如果不管不問,聽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學生進入"胡思亂想"的空間,達不到自主、探究的真實目標,同時學生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還有一部分學生,他們會把合作探究當成一種游戲,天馬行空,離題萬里……學生們合作討論學習了,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真正參與的學生不多,學到的東西很少,小組合作學習只是流于一種形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要讓學生"動"而不亂,"動"中有序.要讓學生在這種互動狀態下逐漸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表述,學會交流.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做到"有所不為,但要有所為",在課前對語文問題進行精心設計和策劃的基礎上,當好課堂的引領者、組織者和幫助者,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也要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學不離開教,才能保證自主合作與探究式的課堂教學達到課改的真正目的.
三、語文課必須要教語文
語文是語言和文字的有機統一體.葉圣陶先生說,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即語文是學生學習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學科,這就規定了語文的本質屬性是工具性,工具性則決定了語文教學要承擔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任務.語文能力是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具體而言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可見語言的學習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
就小學語文教學說來,"聽、說、讀、寫"既是形式又是內容.語文教學不管怎么改,運用什么樣的方法,最終都必然要歸結落實在"聽、說、讀、寫"這四項最基本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上,語文教育教學的成效也只有在學生的"聽、說、讀、寫"中才能得到最真實的體現.語文教學改革的根本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實現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形成過程中的"多、快、好、省",最大限度的消除以往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著的"少、慢、差、費"的現象.
語文教學也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但人文性的載體,特別是在基礎性的義務教育階段,卻離不開語文基礎知識.新課改強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三維目標"的實現,所以我們在新課程體系下的課堂上可能會增加一些揣摩與賞析,注重一些引導與討論,追求課堂的精彩與熱烈,甚至讓課堂充斥著表演和競賽.不經意中少了字詞句教學,淡漠了寫作指導,弱化了聽說讀寫的訓練地位.一節課下來,才發現語文課唯獨沒有教語文,學生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被忽視了,學生并沒有學到多少屬于語文方面的東西.
一位教育學家這樣說,"語文課堂首先要實現語文的教學性,其次才能考慮語文的教育性.語言能力教學是首要的任務,思想情感、審美教育等是次要的任務,完成語言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語文課成為語文課的前提,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底線." 我很贊同這一觀點.無論如何,語文課必須要教語文,沒有語文的課不能稱作語文課.
四、多媒體教育技術在課堂上只能適度利用,語文課應該以"文"為本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課堂教學的傳統模式,為課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多媒體教學生動直觀,它集文字、圖形、圖像、動畫和聲音于一體,能夠創設出教材難以呈現的情景.毋庸置疑,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有著顯著的優勢,語文教學也要適時、合理地使用計算機多媒體,使之更好地為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而服務.但是,語文課程畢竟存在其自身的特點,它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語言學科.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其核心是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只能是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經由學生自己長期堅持不懈地訓練、閱讀、積累、思考才會逐步形成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只能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如果我們在語文課堂上過多的使用多媒體教學,傾心于花樣繁多的各種彩色畫面的截取、粘貼、播放,并且讓林林總總的課件占據大量的語言學習的寶貴時間,那么這就有悖于語文科目的特點和語言學習的規律了.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五彩繽紛的多媒體課件一旦被無原則、無目的地使用,有的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有的則會弄得語文老師自己都忘了是在教語文了.誠然,多媒體應用于教學,是科學進步和教育發展的成果,多媒體手段如果使用得好,的確可以讓語文課大放光彩,但先進的教學條件需要科學合理地去運用,不能違反教育教學規律,不能違反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更不能違反語言學習的規律.
語文能力包括聽說讀寫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等,只有以課本為依據向課外拓展延伸,讓學生在課堂內外多讀、多寫、多練、多積累,擯棄課堂教學的形式與浮華,以文為本,才能實現這些能力的培養目標,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走上質樸、真實的軌道.
五、 新課程體系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
作為一名與時俱進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明確自己應該教給學生什么,要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的培養目標切實落到實處,將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作為自己擔負的職責.這也是教師進行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對于語文教師的素養,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和諧發展.
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從我做起,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掌握教育理論、教學方法和育人基本原則,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前提下,創造性地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探究新時期教育改革模式,大膽質疑,勇于面對問題,善于解決問題,以一個學者型、研究型的姿態參與到新課程教學改革中去,為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努力.
總而言之,新課程體系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是一項長遠的、系統的工程,它沒有一個固定的或統一的標準模式,需要的是千千萬萬的教育教學工作者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的不斷探索和實踐.課程改革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是,只要我們以新課程標準為導向,始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主的可持續發展、個性發展和創造性發展為本位,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成功有效的教育措施,我們的智慧和熱情就能使新課程教育成為一條一浪高過一浪的澎湃長河.
參考文獻:
(1)文哲,關于教學設計的若干思考,人民教育,2003.
(2)曹永鳴.構建生態課堂實現生命對話,人民教育,2003.
【新課程體系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網絡環境下小學科學教學的幾點思考的論文04-27
新課程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幾點思考04-29
小學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04-27
淺談語文新課程教學的體驗與思考的論文04-27
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教學困惑與思考04-28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論文04-27
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幾點思考的論文04-27
關于歷史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12-02
對分層教學的幾點思考的論文04-27
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