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課程標準》與識字教學
淺談新《課程標準》與識字教學煙臺市芝罘區教學研究室 張緒蓮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如何改革識字教學,使其盡快滿足學生讀寫的需要,是多少年來小語界共同研究的一個難題。根據新《課程標準》編寫的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在識字教學方面走出了一條新路。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變動很大,煥然一新。新教材更貼近教學實際,便教易學,很受師生的歡迎。我們欣喜地感到,我們幾年前就開始進行的低年級“閱讀識字,提早讀寫”的教改實驗,與新《課程標準》、新教材的指導思想,在很多方面非常吻合。下面就識字教學及其對學生讀寫方面的促進,談一下我們的認識與實踐。
一、“識字”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瓶頸”
近些年來,語文教學改革雖然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果,但從總體的普遍的角度看,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益仍未能大幅度提高。究其原因很多,但低年級語文教學少慢差費、效率低緩,不能不說是一個主要原因。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教學是理解的訓練過程;習作是運用的訓練過程;而識字教學則是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的基礎。閱讀必須要有一定的識字量才可以進行;習作也必須要有一定的識字量才可以進行。而低年級學生識字量不足,嚴重制約著讀寫能力的發展。如果說,語文教學像一個“瓶子”的話,識字教學就是“瓶頸”。識字教學的速度和質量,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速度和質量,進而影響著素質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的進程。因此,解決“瓶頸”問題,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關鍵。只有加大加粗“識字”這個“瓶頸”,學生的讀寫才能順利進行。
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在識字方面有所加強。如識字提出“認識”和“學會”兩種要求;在拼音部分,每課安排一首兒歌,讓學生及早地接觸漢字等,這都為解決“識字”這個“瓶頸”問題提供了憑借。我們幾年來的實踐也證明提早識字、認寫分開,對加快識字速度是非常有效的。
二、“閱讀識字”是提高識字效率的有效途徑
為尋求行之有效的識字教學的途徑。多少年來,小語界的仁人志士,上下求索,總結出許多識字教學的方法。如:注音識字、集中識字、分散識字、韻語識字等等,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我們芝罘區從1998年開始進行的“閱讀識字,提早讀寫”的實驗,經實踐證明也是識字的有效途徑,效果也非常顯著。
1.“閱讀識字”,能滿足學生心理的需要。
剛入學的小學生,對學校生活充滿了憧憬。他們渴望入學后能像大哥哥大姐姐們那樣,拿著課本搖頭晃腦地讀。翻開一篇課文,他們首先想知道寫了什么內容。對閱讀的渴望必然激發學生識字的欲望。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提早了學生識字的時間,在學生一入學,就進行識字教學。即在學拼音的同時,我們給學生補充了識字教材,教學生認字。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請看下面的教學片斷:
師:小朋友們,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小學生這幾個字這樣寫,(板書“小學生”)跟老師讀 ──小學生。
生:(讀)小學生,小學生。
師:小學生就是你,你就是小學生。你們這些小學生這節課要跟老師學習漢語拼音“a”……
(下課之前)
師:這節課,我們不僅學習了漢語拼音,還學習了三個字。(指“小學生”)這三個字讀什么?
生:小學生!
師:對!再讀一遍──
生:小學生──
師:下課!
一節課只需一兩分鐘,就可順便教學幾個字,學生并不感到困難。照此方法,下一節課在學拼音的同時,再學 “老師” “一年級”“語文”“數學”“鉛筆”“橡皮”等詞。每節課學一、兩個詞,學了幾個詞后,馬上連成句子讓學生讀。如“我是一年級的小學生”“我們愛老師”等。一句話就有了具體的內容,就能讀出意思來。入學幾天就能讀懂方塊字,學生心里很高興。學生認識的方塊字一天天在增加,到學生識字達到一定的量以后,老師指導學生讀《自讀課本》。在閱讀的過程中識字,識字又促進了閱讀,使學生的閱讀心理需要得到了滿足,從而激發學生去學習更多的生字。
學習心理學認為,學生最熟悉的是最不需要下功夫教的。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在學拼音階段給學生補充的識字教材都是像“小學生”“同學”“老師”“語文”這樣學生身邊的、最熟悉的事物,這些字的音、形、義三方面,音、義對他們來說,就在嘴邊,就在眼前,就在身邊,是再熟悉不過的了。現在只需把字形同字的音、義聯系起來即可。有了音義作基礎,記住字形就不難了。在枯燥的學拼音階段,學生可隨課文順手牽羊識字100多個。
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