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音樂教育培養高職學生的審美能力論文
在素質教育過程中,音樂教育在高校教學活動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對于陶冶人的情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全面提高素質、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現狀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音樂教育作為高職院校的新課程,給高職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但是,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單一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偏離了素質教育的方向,致使學生藝術素養普遍偏低,既影響了學生對專業技能的學習,也影響了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高職音樂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音樂基礎知識和理論的學習,而應當更具有針對性,將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有機地貫穿到音樂教學結構中,使高職學生在學習中培養能力,進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二、音樂教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審美能力是人們在長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一種能力。高職音樂教育的審美活動可以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還可以啟迪智慧、完善人格,使大學生自身得以全面和諧的發展和提高。
由于高職院校學生音樂基礎較差,對音樂還處在“不完善的感知”狀態,因此,在于如何培養其感受音樂語言方面的能力,強化學生審美感官的感受能力,即感受節奏、旋律、韻律、速度力度等方面的能力。音樂欣賞單就感官而言,音樂的外在形式美,能直接喚起審美主體的審美情感反應,使之產生審美愉悅,從而滿足主體的審美要求。
三、音樂教育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各個學科體系和教學思想都在不斷地調整和改善,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無疑也成為重點。因此,教師要從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著手,達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目的,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愛學、樂學。
1.用音樂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想象是思維的花朵,是藝術的精靈,是創造思維的核心。因此,音樂教育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是其他教育所不及的,它更能促進學生科學研究和創新意識的發展。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等手段,通過巧設提問、啟發、對比、討論、解析和表達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依據學生所感知的社會、自然、藝術、生活的科學態度以及學生理解掌握的音樂知識,充分調動他們的科學認知和審美情趣,使學生主動地進行創造,展示自己的個性。例如,在欣賞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時,為了更好地感受中國音樂中“意境”的美,在介紹此曲創作背景及技法的同時,教師可以利用講解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及通過幻燈片播放“月夜”、“春江花潮”等相關圖片,把音、詩、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此情此景的音樂感染中產生強烈的聯想沖動,激發想象的欲望,在音、詩、畫交融、視聽互補中,想象思維不斷升華。
2.用音樂來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
在教學中,教師采取音畫交融、視聽互補、即興創作等教學手段,把各種知覺心象和記憶心象重新化合,孕育成一個全新的心象,激發起學生更深層的情感反應,達到富有創造性的一種心理活動,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
四、音樂教育對學生社交能力的培養
在教會學生認識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時,音樂教育還可以幫助學生如何更好地適應社會。音樂教育因其獨特的優勢,成為學生更好地與自然、與社會相互溝通的一種有效手段。 因此,在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活動中,我們必須體現其社會交往價值,通過上課、組織排練、舉行演出等一系列音樂活動,不但為學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協作精神的培養提供了良好途徑,還發展了個性與特長,增強了集體合作意識,為其將來適應不同的人際組合,更好的參與社會競爭奠定了基礎。高職院校音樂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四方面著力培養學生社會交往能力。
1.培養學生自信心
自信是指一個人對自身能力、自我發展的肯定。自信是成功的社會交往的前提,但由于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不少學生缺乏自信,他們不敢在公開場合露面,更談不上落落大方地與人交往。因此,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運用音樂這門獨特的情感藝術,關注那些性格內向、不愛表露自己的學生,為他們創設寬松、和諧的音樂環境,鼓勵他們大膽嘗試,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內心的感受,從“當眾、自信、有表情地表現”開始,在自由的表現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而重新認識自己,增強自信和勇氣。教師要學會用“放大鏡”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挑剔,幫助他們找到自信的“支撐點”,為他們鼓起自信的風帆!
2.教育學生尊重他人
社會交往中,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人與人才可能平等互助,可以說,尊重是成功的社會交往的基石。而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關注自我相對較多,因此容易造成“惟我獨尊”、漠視他人甚至傲慢無禮的現象。這也是造成某些學生在社交活動中受挫的原因所在,因此,教育學生尊重他人十分重要。
音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集體活動中表述自己的審美體驗,幫助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我們還應理解文化藝術的多元性,尊重其他民族和國家的音樂文化。在這些教育觀念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生互相尊重的意識會逐步提高,能自覺地以尊重他人的態度投身到音樂活動和社會實踐中去。
3.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高職院校中,音樂教育教學的主要內容和形式也大多是以集體方式進行的,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音樂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同齡人之間的特殊情感經常組織開展合作學習、互動配合表演等集體活動,引導學生相互配合、包容,樂于交流,互為依靠。共同建立一種和諧、友好的氛圍,形成一種民主、互利的學習關系。合作學習不僅能增加學生的信息量,拓展學生的思維,鍛煉與人合作協調的能力,更讓學生充分體會合作的樂趣,體會到集體合作帶來的成就感。
4.培養學生的分享行為
為了使學生的行為適應社會交往的需要,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情境,讓學生體驗被人羨慕時的喜悅、被人拒絕時的失望、與人分享時的滿足等多種內在情感,教育學生重視別人的要求、珍惜別人的贊美,學會盡力滿足別人、主動贊美別人,共同分享成功和快樂,進而使學生認識到:分享、共享是作為集體的一分子必須具有的意識和基本的行為,這種意識和行為將伴隨他們不斷地進步和成長。
勿庸諱言,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之一,它對于開拓型人才的培養、學生個性的發展、完善人格的形成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夏碧輝.淺談高職音樂欣賞活動教學中學生情感及能力培養[J].音體美教學研究,2006,(8):131-132
【如何通過音樂教育培養高職學生的審美能力論文】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幼兒音樂審美能力05-02
音樂教學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論文11-17
拓展音樂欣賞教材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論文10-08
高職美術教學審美能力培養思考論文三篇11-02
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觀的教育理論論文10-08
小學音樂如何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論文11-29
高職學生核心能力評析論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