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增長中的低度政治發展──泰國模式分析
內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泰國在經濟的高度發展后起其政治體制依然沒有重大變化的種種因素,指出泰國獨特的官僚體制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并認為真正的政治發展比經濟發展更為困難。
關鍵詞:泰國, 經濟發展, 官僚制,政治發展。
政治發展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歷來是學術界十分關注的課題。貧窮的經濟基礎上無法建立穩定的政治秩序和民主體制,經濟發展的成就會造成政治方面的積極變化,均已成為學術界的共識。然而泰國在高速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原來的既得利益集團不僅很容易地將經濟發展的成果據為己有,而且依然大體上保持著舊有的政治體制,形成一種經濟方面的高速發展與政治方面的低度發展同時并存的奇特局面。從而對傳統的發展理論提出了挑戰。
作為東南亞新興工業化國家和"亞洲第五虎",泰國這種獨特的現象越來越引起致力于發展研究的學者的興趣。在東南亞主要的五個發展中國家,泰國的政治發展問題最為突出,其政府更迭的頻繁及軍事政變的頻率之高也令人驚異。1932年至1992年,泰國共發生了19次政變,13次成功。同一時期,20位首相相繼組建了48屆內閣,其中24屆內閣屬軍人政府,8屆是軍人為主的政府,16屆為文官政府;共通過了15部憲法;舉行了18次大選。從1932年到現在,泰國有80%的時間處在軍人的統治之下。最近的軍事政變發生在1991年,并導致了大規模的沖突。[1]
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泰國的經濟仍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并且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1951年到1961年,國民生產總值由282億銖增加到571億銖,年增長率為7.4%;1960年-1970年,泰國的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為8.4%;1970-1982年為7.1%。世界銀行《1983年世界發展報告》認為:在過去20多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泰國是發展中國家中經濟發展最為成功的國家之一。"[2]
泰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與政治的低度發展,經濟增長的持續性與政治的動蕩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經濟增長的持續性與政治的低度發展之間究竟有什么聯系?為什么泰國在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的情況下政治體制依然大體保持原樣?本文試圖從如下一些方面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索。
◎泰國的官僚行政機構
在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政治決策機構和決策實施機構的權力杠桿往往向后者傾斜。政治組織軟弱分散,其應有的政治職能多落入官僚手中。第三世界國家中軍官與文官之權力斗爭十分激烈,許多學者認為這種權力之爭將危及國家的政治穩定、經濟增長、行政效率和民主發展。在所謂的西方民主國家中政策只能由政治的、非官僚機構制定,而官僚只是政策的執行者;官僚必須受到前者的制約。發展中國家的政治觀念雖然大多來自西方,組織結構形式上大同小異,但權力和職責的分配卻與西方社會有很大差別。在一黨專政的國家,由于高度的集權,官僚完全被黨所操縱,兩者已成為一體,沒有明確的分界線。而泰國卻處在另一種極端的情況之下,軍隊一直在政治舞臺上唱著主角,偶爾有文官執政,也不過是多黨聯盟,但無論誰執政,具體的行政機構組織卻完全把握在行政官僚手中。泰國的非官僚組織,諸如佛教、工會、政黨、企業等利益集團,總體力量不強,難以對這種官僚體系構成有力的監督,更不用說對其加以控制。由此可見泰國官僚在泰國政治經濟的發展過程占有的重要地位。因此有人認為"泰國是官僚政體,官僚是泰國占有統治地位的政治精英"。[3]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么經濟發展的成就并未能對官僚的政治結構造成革命性的沖擊。
從其結構上看,泰國現在的官僚分為三個層次:中央、府(省)和地方。在中央設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