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歷史課程實施素質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

時間:2023-04-30 14:48:07 歷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歷史課程實施素質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學校教育主要是通過設置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課程來實現教育目標。要完成“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也要通過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實踐來實現。所以,學科教育就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歷史課程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在向學生傳授歷史知識的同時,充分挖掘這些知識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充分利用教學等其它方式的教育功能和社會功能,充分發揮歷史教師作為多種角色的榜樣和影響作用,使學生在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獲得能力,求得發展,促進良好個性的形成;通過歷史知識的學習,樹立科學意識和人文意識,形成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養成科學道德和科學作風;通過歷史知識的學習,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習解決問題,學會創造;通過歷史知識的學習,產生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樹立理想和信念,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科學的人生觀;通過歷史知識的學習,養成遇事具有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等意志品質,并具有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的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問題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歷史課程實施素質教育,應樹立素質教育的課程地位觀、目的任務觀、教材觀、課程結構觀、教法體系觀、教學評價觀和學習動力觀。

關于歷史課程實施素質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

一、樹立素質教育的課程地位觀

歷史課程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確保歷史課程的應有地位和課時計劃的落實。中學歷史課程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計劃中規定的必修課程,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和國家歷來重視歷史教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反復重申了對青少年進行歷史教育的重要性。國家教委頒布的中學歷史教學大綱開宗明義地強調指出:“歷史課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對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著積極作用."因此,學校領導一定要保證按照國家教委規定并由省教委進一步明確了的課時計劃開設歷史課。歷史教師應認真上好歷史課。各級歷史教研員要宣傳歷史課程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積極配合教育行政部門檢查學校開設歷史課的情況,對于隨意砍、削歷史課時的現象,要及時向教育行政部門反映,確保歷史課程應有的地位和課時計劃的落實。

二、樹立素質教育的目的任務觀

全方位地認識學科教育的功能,辯證地理解歷史教學的目的任務。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是通過多門學科的課程的實施來實現的,但并非一門課程只承擔某一種素質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任務,要求每門課程在確定目的任務的時候,應全方位地認識學科的教育功能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往,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學科教育的智育功能、德育功能以及美育功能而較少涉及到形成具有統攝作用的觀念、意識等深層次的文化教育功能和養成良好個性品質的心理培養功能。這種文化教育功能是由學科本身的文化價值所決定的。歷史學科教學內容的廣泛性、豐富性,決定了它在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價值。歷史教學作為一個實踐過程和人際交往過程,還具有心理培養的功能。因此,在確定歷史課程的目的任務時,要全面地辯證地理解歷史教學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三項任務之間的關系。上述任務,從總體上說應是同步的,要寓思想教育、能力培養于知識傳授之中,應是“打好基礎,注重能力,滲透德育,發揮

[1] [2] [3] 

【歷史課程實施素質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相關文章:

新課程實施過程的感悟與思考04-29

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考及實踐04-30

談實施新課程對中學美術教學的思考04-29

新課程實施中關于音樂教學的思考05-01

對聲樂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04-27

臨汾規劃環評實施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思考04-26

談對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思考與實踐05-01

大學英語課程實施素質教育的原則及途徑04-26

新課改下中學歷史教學素質教育的實施04-30

農藥管理若干問題的思考與建議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