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探究學習教育論文
【摘要】素質教育在中國倡導了多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究其根本原因是考試制度和教材沒有從根本上進行改革,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沒有突破傳統的地理教學誤區,新一輪課程改革給高中地理教學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
【關鍵詞】地理 課堂教學 探究學習
一、地理探究學習要充分重視外部條件
新課程是由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組成的開放課程體系,實施新課程,既要全面充分的利用國家課程,又要結合本地區、本校的具體特點,開發適合本地區本校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形成開放的課程體系,更好的適應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程下,課堂的開放度加大,它不僅僅對學生開放、也對每位家長、教師及行政管理人員開放;在這里,也不僅僅開放學生的操作活動,更開放他們的思維空間。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師生的自主探究搭建開放的平臺,創設良好的條件。否則,局限于教室、教師、課本的教學活動,也就演化為精致的室內劇。如學習西歐工業區、俄羅斯—烏克蘭工業區、北美工業區、中國—日本工業區等世界四大工業區,在分布圖上準確定位的基礎上,設問:四大工業區的形成,各具備那些優越的區位條件?這是極好的自主探究情景,本應水到渠成,學生自然得出結論。但限于初中地理知識的遺忘、手頭相關書籍資料的缺乏、課內又無法從網絡獲取資源,教師資料準備不足,良好的探究情景閑置,只能在教師的灌輸下學習,環境封閉關閉學生地理探究之門。因此,創設開放的課程體系,形成開放課堂,成為地理探究學習展開的前提。
二、在探究學習中,平臺搭建很重要
“不要擔心學生做不到,只怕老師想不到”。新課程的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展開,問題的跨學科開放性特點日趨明顯,對學科教師個人的知識結構、素質構成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也為學生團結協作、共同解決問題創造了條件。通過學生將不同學科的教師緊密的銜接在一起,共同走向成功與發展,從而要求教師依托學科知識及發展,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開發課題,搭建有利于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發展的平臺。正如陶行知所說“花草是活書,飛禽走獸微生物是活書。山川湖海,風云雪雨,天體運行都是活書。活的書,活的問題,都是活的知識寶庫”。如學習人類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專題,可組織學生開展資源利用方面的調查活動。限于我校封閉寄宿中學的特點,開展野外調查不太方便,因勢導利,可組織學生對學校的用電用水情況進行調查。在一個月的課余時間內,以宿舍為單位,室長具體負責分工,選擇用電用水情況的一個方面,完成具體用量的調查,發現問題,擬定對策,撰寫調查報告,辦展板進行校園范圍內的交流。意想不到的是,學生積極性高漲,諸如“每度電、每噸水多少錢?電視機、電腦的功率是多少?全國缺水缺電的城市有多少?是不是所有北方城市缺電缺水?乃至于如何撰寫調查報告、如何統計分析用電的數據,這樣的語文問題數學問題也出現在地理課堂。”正是這一系列的問題,將學生引向物理教師、語文教師、微機教師、數學教師,乃至管電養花的師傅。一次調查活動,幾塊展板,使學生學會調查,感悟知識的生活價值;學會數據收集處理與交流,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及合作探究意識。搭建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平臺,特別是實踐平臺,在新課程的實踐過程中,十分重要。
三、探究學習需要指導
余文森教授說“教學過程是學生自主構建與教師價值引領相統一的過程。解決教學有效性問題的關鍵是既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要努力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當前,在探究學習形式之下,“牧羊式”學習、“無效學習”、“放電影”式教學普遍存在。一節課熱熱鬧鬧,有掌聲、笑聲,學生熱情參與;同時,又缺乏深度、缺乏主干知識的構建。學生探究能力發展不足,雙基又未得到充分鞏固。實際上,探究學習有其過程,一般認為,探究學習可分為四步:提出問題或生成、提出假設、收集證據形成解釋、交流與評價。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任務,給予不同的指導,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批判精神和求證精神。在方法思路技巧方面給予指導,讓教師的長、與學生的短,教師的現實能力與學生潛能優勢互補,充分發掘,共同成長。對于封閉式寄宿學校的用電用水情況的調查,可提供如下指導:如何撰寫科學調查報告、從那些方面獲取數據、如何與同學合作交流、如何表達自己的成果(包括幻燈片的制作、展板的制作);當然,教師也可實際操作,加入到活動的某環節中去,共同收集數據、整理材料、交流成果,讓觀點的生成、技能的掌握、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轉化在過程中自主發展生成。
四、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開展探究學習,問題設計是關鍵
一是設計復雜性問題。問題太簡單直白,不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探究也就演變為簡單的問答。巧妙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復雜性問題,引導學生經過理性思維過程,用運辨證、發散、逆向、直觀等多種思維方式,參與讀圖、析文、計算、表達等多種活動;動口、動手、動腦全感官協調解決問題。經歷閃耀火花的思維競技場,而不是單調的試題訓練場,加速學生創新思維品質的培養。如學習魯爾區的發展,可依次設計下列活動:
1.展示德國及魯爾區示意圖,判讀這是哪個國家?(如果有困難,標示魯爾區位置51.50N,70E)。
2.歸納區域識別的方法,評估魯爾區在德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轉入對魯爾區的探究。
3.閱讀魯爾區示意圖,探究魯爾區發展的優越區位條件。(要求:只讀示意圖,不讀文字材料)。
4.展示背景材料,世界能源的發展歷史、世界科技發展歷史、世界政治經濟發展格局變化的圖文資料,探討魯爾區衰落的原因。
5.總結衰落原因,對比中國山西省的經濟結構,分析其異同。
6.深入探究資源(煤炭)型城市的振興之路。通過區域定位、區域分析、區域比較,深刻揭示區域特點與差異,聯系實際發展狀況,進行宏觀的預測與規劃,全方位鍛煉區域分析能力。
二是設計開放性問題。開放性問題是探究學習的沃土,有設問開放、答案開放、思路方法開放,材料開放等多種形式。地理學科區域性、綜合性、預測性等特點,適合于開放學習的特點。如全球氣候變暖、城市交通方式的選擇、區域未來的發展等內容,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誘導學生進入思維的“陷阱”,在思維掙扎中獲得成長。如針對魯爾區未來的發展,在深入分析區位條件的基礎上,可設問,假如你是一位市民、或企業家、環境保護工作者、行政領導,面對魯爾區的問題和優勢,你可提出那些合理建議?學生自然選擇角色,主動發言,氣氛熱烈,思維活躍,在多元情景中進行適度探究,在觀點的撞擊中,獲得相互認可與合作。另外,還可設計實踐性問題,在課外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獲得更快的成長。
總之,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實施探究學習,需從外部條件、搭建平臺、方式方法、師生互動、問題設計等多方面全方位考慮。我們應在有效開展探究學習上多下功夫,讓探究式學習與接受式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優勢互補,共同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朱作仁.創造教育手冊.廣西:廣西出版社,1991.
[2]梁英豪.課程·教材·教法,2001.
[3]李延林.中學教學參考.陜西:陜西師范大學中學教學參考雜志社,2008.
【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探究學習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探究式學習04-30
藝考生如何有效學習地理論文05-02
在教學中如何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04-28
物理教學中的探究自主學習教育論文05-02
在自主學習中探究用探究引領自主學習論文05-02
如何落實有效課堂教學論文04-28
如何開展初中地理的實踐教學的教育學論文05-02
如何有效地開展英語早讀課教育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