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4-10-23 14:36:1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錦集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錦集15篇]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96頁例2。

  【教學目標】:

  經歷用1格表示2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制作過程,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并回答,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難點:理解和掌握用1格代表2個單位,并能正確完成條形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教師調查了全班同學最喜歡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統計表)。這是統計的結果,從統計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嗎?教師準備了兩種條形統計圖,請你選擇一個,并把統計結果表示出來。

  學生自己選擇統計圖并涂色完成。

  二、自主探究

  1、指名展示完成的統計圖。

  2、從學生制作的兩種統計圖里各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統計圖一起展示。

  3、我們一起來看這兩個統計圖。

  (1)他們表示數據的豎條對嗎?

  (2)為什么表示同樣的數據他們所涂的豎條不是同樣高呢?下面小組討論:

  ①兩個圖的每格分別代表幾個人?

  ②如果最喜歡牛奶的是5人,在右圖中怎樣表示?

  ③你認為哪個圖表示這里的.數據比較合適?為什么?圍繞這三個問題小組內討論、交流,發表自己的觀點。

  (3)小組代表匯報各組的看法。

  (4)教師歸納小結。

  因為這里的數據比較大,為了方便我們可以用1格代表2人,用半格表示1人。

  (5)請選擇第一種圖的學生,現在用第二種圖表示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97頁“做一做”。

  (1)引導學生將例1中8月的數據和這里9月的數據正確填在一張統計表里,再把統計表里的數據分別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提醒學生注意,兩個月的數據不能看混淆了,各月的數據要在相應的統計圖里表示,并回答后面的問題。

  可以小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檢查。

  (2)比較表示8月份天氣的兩個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2、教材“練習十九”第3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把第一組和全班的調查結果用條形圖表示出來。注意比較兩種統計結果,想一想:每格代表幾人才合適?可以小組討論交流,然后學生完成統計圖,并小組交流:通過條形統計圖你獲得了什么信息。

  3、教材“練習十九”第4題。

  引導學生先觀察這個統計圖有什么不一樣?向學生說明這個統計圖是橫軸表示人數,縱軸表示統計圖的項目,這樣的統計圖是橫式條形統計圖。組織學生先調查同學的上學方式,再完成統計圖。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新的收獲嗎?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鞏固所學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掌握數位順序表,能正確地讀寫大數,掌握改寫和省略的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數的概念、讀寫數的方法、改寫和省略的方法

  教學難點:數中間和末尾有0的讀寫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本節課對“多位數的認識”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

  板書課題:復習多位數的認識

  2、打開數學書看第一單元的內容,看看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老師指導并歸納,總結在黑板上。

  問:你認為本單元哪些內容比較難?你最容易出錯?

  二、復習知識點

  1、復習數位順序表

  1)什么叫數位、計數單位、數級

  2)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10個一萬是十萬

  10個十萬是一百萬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10個一千萬是一億

  3)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十進制計數法。

  4)自然數的認識

  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問:最小的自然數是幾?有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還是有限的?

  2、多位數的讀寫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寫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較數的大小?

  三、練習內容

  1、讀出下面各數。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

  2、寫出下面各數

  三千零三萬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萬四千零二十

  二十億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億七千零八萬三千零四十

  3、改寫成以萬做單位的數。

  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

  4、改寫成以億做單位的.數

  325600000000 48000000000

  5、求近似數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

  (省略萬后面的尾數)

  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

  (省略億后面的尾數)

  6、比大小

  1650010 ○16500100 350020 ○ 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 ○ 670630

  7、用6、3、8、9和5個0按要求寫出九位數。

  1)最大的數

  2)最小的數

  3)一個0都不讀的數

  4)只讀出一個0的數

  5)要讀出2個0的數

  6)約等于3億的數

  7)約等于10億的數

  四、這節課復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五、作業:練習二十一1、2、3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課內容:以乞降為基本數目關系的兩步計算應用題(書 p51)

  教課目的:使學生理解以乞降為基本數目關系的兩步計算應 用題的構造,能用剖析法或綜合法剖析數目關系,會口述解題步驟,能正確地列式解答。

  教課步驟:

  一、準備引新

  1、秋季到了,讓我們到果園里看看吧!果園里種滿了什么 樹呀?假如老師告訴大家果園里有蘋果樹1420 棵,要求蘋果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出示準備題1)你能解答嗎?為何?誰來補一個條件呢?

  梨樹有 1000 棵 1420+1000=2420 (棵)

  3、這是一道幾步計算的應用題?誰能補一個條件,使它成 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學生口答增補:

  ( 1)梨樹比蘋果樹少 420 棵

  ( 2)梨樹比蘋果樹多 420 棵

  ( 3)蘋果樹比梨樹少 420 棵

  ( 4)蘋果樹比梨樹多 420 棵

  4、揭題:這樣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就是我們今日要學習的新課,此刻我們先一同來研究第一種

  二、研究新知:

  1、研究例 3

  ( 1) 讀題,找條件和問題,師畫出線段圖

  ( 2) 依據小黑板上的思慮提示,同桌互說這道題的解題思路

  ( 3) 學生在簿本上試做這道題,只用列出分步算式,快的同學能夠列出綜合算式。

  (4) 指名板演算式,集體溝通:指名說解題思路,1420 表示什么? 1000 表示什么?

  ( 5) 綜合算式怎么寫 ?誰還有不一樣的寫法? 1420-420 表示什么?算呢?依據思慮提示自己思慮后在簿本上列式計算。指名板演,并談談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小結:

  我們今日學習的兩步計算應用題跟從前學習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在條件上有什么不一樣?只有兩個條件的時候,此中一個條件需要用到幾次,這兩題中的`哪個條件用了兩次?第一次用它求什么?第二次用它求什么?但今日學習的兩步計算應用題跟從前學習的兩步計算應用題有一點仍是同樣的,那就是重點都是先求出中間問題。

  三、穩固深入

  1、 p52 練一練 1,請學生寫在書上,集體校正

  2、 p52 練一練 2,看線段圖列式計算

  3、 p52 練一練 3 判斷:誰的解法對?

  小剛: 240+40=280 (人)

  小明: 240+40=280 (人)

  240+280=520 (人)

  小華: 240-40=200 (人)

  240+200=440 (人)

  小青: 240+240=480 (人)

  480+40=520 (人)

  小組議論,選出正確的答案,錯的答案要談談錯在哪里?

  5、 p53 練一練 4

  “師 ”之觀點,大概是從先秦期間的 “師長、師傅、先生 ”而來。此中 “師傅 ”更早則意指春秋時國君的老師。 《說文解字》 中有注曰: “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 ”。 “師 ”之含義,此刻泛指從事教育工作或是教授知識技術也或是某方面有專長值得學習

  者。 “老師 ”的原意并不是由 “老 ”而形容 “師”。 “老”在舊語義中

  也是一種尊稱,隱喻年長且學問淵博者。 “老”“師 ”連用最先見于《史記》,有 “荀卿最為老師 ”之說法。慢慢 “老師 ”之說也不再有年紀的限制, 老小皆可合用。 不過司馬遷筆下的 “老師 ” 自然不是今日意義上的 “教師 ”,其不過 “老”和 “師”的復合構詞,所表達的含義多指對知識淵博者的一種尊稱,雖能從其身上學以 “道 ”,但其不必定是知識的流傳者。 今日看來, “教師”的必需條件不但是擁有知識, 更重于流傳知識。

  四、總結要練說,先練膽。說話膽寒是少兒語言發展的阻礙。

  許多幼兒當眾說話時顯得膽寒:有的結巴重復,面紅耳赤;有的聲音極低,自講自聽;有的低頭不語,扯衣服,扭身子。總之,說話時外面表現不自然。我抓住練膽這個重點,面向全體,傾向差生。一是和少兒成立和睦的語言溝通關系。每當和少兒發言時,我老是笑容相迎,聲音和藹,動作親昵,除去少兒恐懼心理,讓他能主動的、自由自在地和我談話。二是著重培育少兒敢于當眾說話的習慣。或在講堂教課中,改變過去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的教課模式,撤消了先舉手后發言的拘束,多采納自由議論和發言的形式,給每個少兒許多的當眾說話的時機,培育少兒愛說話敢說話的興趣,對一些說話有困難的少兒,我老是仔細地耐心地聽,熱忱地幫助和鼓舞他把話說完、說好,加強其說話的勇氣和把話說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確的說話要求,在說話訓練中不停提升,我要求每個少兒在說話時要儀態大方,口齒清楚,聲音響亮,學會用眼神。 對說得好的少兒, 即便是某一方面, 我都抓住教育,提出夸獎,并要其余少兒模擬。長久堅持,不停訓練,少兒說話膽子也在不停提升。

  今日你學會了什么?

  照本宣科是一種傳統的教課方式,在我國有悠長的歷史。但隨著素質教育的展開 ,照本宣科被作為一種僵化的、阻擋學生能力發展的教課方式 ,逐漸為人們所摒棄 ;而另一方面 ,老師們又為提升學生的語文修養嘔心瀝血。其實,只需應用適當 , “死記硬背 ”與提升學生素質其實不矛盾。相反,它正是提升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內容:國土面積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認識有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數據改寫的方法。

  3.引導學生關注較大數據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點:體會某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1.教學時師可以出示一組改寫的實例,讓學生比較、討論同樣的數據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讓學生體驗到數據改寫的必要性,體會數據單位的改寫是為了數據記錄的方便。

  2.出示一幅中國地圖,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國土的面積,讓學生讀一讀。

  (1)將上面的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2)如果要記錄方便,這些數據可以怎樣進行改寫?

  (3)可能學生會改寫成以“百”、“千”、或“萬”作單位,只要學生能改寫得正確,教師都應充分地肯定。

  (4)將一些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據放在一起,讓學生觀察這些數據改寫中的基本特點,從中發現改寫的基本方法。

  3.對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在改寫中逐步發現改寫的方法。

  二、實踐練習。

  第10頁“練一練”中第1題,數據單位的改寫是實際生活中記錄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選擇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實例,而不要將數據單位的改寫成為單純的.為改寫而改寫的局面。

  練習本題時,先請學生說一說我國西部各省市的情況以及它們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體的各地區土地面積,在學生讀一讀的基礎上再請學生改寫成以“萬”作單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區的其他信息,以供學生間互相進行改寫。

  第2題,在練習“海洋資源”時,先讓學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識,特別是我國海洋的區域等。接著出示有關的數據,讓學生讀一讀。然后討論這些數據如何進行改寫?在此基礎上,學生會體會到這些數據改寫成以“億”作單位比較方便。

  板書設計:

  大數的改寫

  為了讀數、寫數方便,有時需要把整萬、整億數

  寫成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

  9600000=960萬

  10000000000=100億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折線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應用;

  2.使學生能根據數據進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具準備:未完成的統計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明的媽媽記錄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

  (師出示P110例2的統計表)

  引導學生看到統計表想提什么問題,激發學生繪制折線統計圖的興趣。

  二、動手制作折線統計圖

  1.學生獨立完成折線統計圖

  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統計表內的數據,獨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統計表折線統計圖。

  教師先演示其中一個數據的畫法,然后再讓學生動手畫。

  分為兩個層次動手實踐:第一層次為學生練習2分鐘,教師將巡視發現的問題組織學生分析,再推進第二個層次的練習。

  師指導個別學生。

  2.小組交流作品,欣賞折線統計圖

  A學生根據折線統計圖說說發現了哪些信息?

  解決以下問題:小明幾歲到幾歲長得最快?(師小結:折線中線段最長的那條就是長得最快的那段時間,也可以通過計算所有差值得出結果。)長了多少厘米?是怎么發現的?

  小明115厘米時幾歲?

  5歲半時小明身高大約多少?

  師引導學生從前幾年身高的增長情況來猜測小明5歲半時的身高。

  B學生小組評價優秀作品;

  C全班交流優秀作品。

  3.根據折線統計圖進行合理推測:小明身高的發展趨勢。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書中P111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師組織學生進行評析、交流。

  2.完成書中P112練習十九第二小題的問題解答;

  四、小結評價。

  五、作業:完成書中P113練習十九第3小題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收集、記錄數據并計算,掌握有關數據,體會什么情況下圓柱形物體能滾得比較遠 。

  2、在與他人的合作中,感受合作的快樂,動手實踐的樂趣 。

  教學重難點:

  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收集、記錄數據并計算,掌握有關數據,體會什么情況下圓柱形物體能滾得比較遠。

  教具準備:

  木板、尺、圓柱形物體等

  教學過程:

  一、介紹活動要求:

  1、今天這節數學課,我們要學習的是實踐活動課:怎樣滾得遠

  說到“滾”,你想到了什么?(圓柱形物體)

  書上要求我們利用木板搭建一個一定角度的斜坡,然后用圓柱形物體在一定高度滾下來。

  想一想:在這個滾動過程中,哪些因素會影響滾的距離?

  (圓柱形物體的重量、滾動的高度、木板的角度、地面的光滑度……)

  為了使實驗的.數據,更具有可比性,所以我們同一組的同學在實驗的時候要采用同一的標準,如:在同一塊地面上用同一個圓柱形物體,從同一個高度來進行。

  2、具體操作方法:

  介紹搭斜坡:用三角板上的某個角去搭成一定度數的斜坡,在這塊板上可事先每10cm處做一個記號。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可以提醒自己每次滾的高度都應該從同一處,二是可以把它作為一把尺,進行簡單的測量等量距離:量的時候應該從木板的底部開始測量。如果圓柱形物體在滾動的時候遇到障礙物了,那該次實驗就不能算了,所以要找比較闊的地方。

  3、選擇具體地點:教室太小了,不適合做實驗。下面有三種地面供選擇:

  水泥地、瓷磚地、操場

  想一想:這三種地面,哪一種更利于滾動?

  4、教師演示,教給學生實驗方法。

  5、分組:可以自由選擇,但要利于學習。

  6、記錄方面的要求:

  書上第99頁,自己通過實驗,完成書上的4份表格。

  二、學生分組活動

  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中出現的不規范操作,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

  三、全班交流反饋

  完整的數據得到后,思考:比較每次得到的平均數,你發現了什么?

  四、回顧反思

  提問:在上面的活動中,問題是怎樣提出的,研究的過程是怎樣展開的,結論是怎樣獲得的,通過這一活動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教學反思: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鞏固商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及有關綜合練習;

  3、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

  (一)練習十六第5題,不用堅式計算,判斷商是幾位數。

  1、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討論怎樣能很快判斷出商是幾位數?

  2、師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商的位數與被除數位數有什么關系?

  3、師根據學生的討論歸納概括: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如果被除數的前兩位夠除,則商的位數等于被除數的位數減1;如果被除數的前兩位數不夠除,則商的位數等于被除數位數減2。注意培養學生形成做除法題先確定商的位數的良好習慣。

  (二)練習十六第3題,開放題。

  1、先讓學生根據表中信息,獨立計算并把表填完整。之后,交流檢查(在小組內完成)。

  2、請學生根據表中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所提出的問題(提高學生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三)練習十六填空練習。

  1、第6題。

  先指名說出每道題的商是幾位數,再讓學生獨立完成,并填寫在書本上,小組內交流并檢查。

  2、第7題。

  ①讓學生把計算結果填在書上,并說說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的`關系。

  ②請學生幫助王平選擇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

  3、第11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在書本上,并討論對比第一組數與第二組數的異同點。

  4、第13題估算。

  讓學生口答出估算結果,并在書上給出估算方法,在全班交流,然后用計算器算出準確商。

  (四)問題解決。

  1、練習十六第10題。

  ①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并在小組內交流檢查。

  ②讓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并在選擇的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全班交流。

  2、練習十六第12題。

  ①讓學生借助畫面和文字,用自己的語言表述題意(滲透擁軍、熱心助人等教育)。

  ②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③想一想還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④組織交流,請學生把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說給同學聽,讓學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課堂練習。

  練習十六第8、9題。

  (六)總結: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我國的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2.使學生經歷認識和使用計算工具的過程,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1.掌握用計算器計算的方法。

  2.利用計算器計算發現規律,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制造沖突,引出課題

  1.出示口算題1354×367,要求30秒鐘內完成。

  2.師:這么大的數目的計算,要在30秒內算完,你們感到怎樣呢?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及用計算器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鞏固,為學習新知實現知識的遷移。給學生留下問題,制造懸念,提高學生的學習勁頭。

  二、介紹幾種計算工具

  1。認識算盤。

  (1)介紹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

  (2)介紹算盤的組成;算盤的上軸上每顆珠子代表5,下軸上每顆珠子代表1。

  (3)關于算盤你還知道什么?運用算盤計算要根據珠算的口訣,正確地撥珠。

  (4)完成教材24頁看算盤,你能分別寫出下面的數嗎?(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集體訂正答案。)

  2。認識電子計算器。

  (1)現在人們常用的計算工具是電子計算器。

  (2)拿出自己的電子計算器,結合第24頁圖示,了解各個鍵的名稱及使用的.方法。

  On/c:誰知道這個鍵有什么作用?

  Off:誰知道這個鍵有什么作用?

  (3)運用計算器計算要按題目的計算順序來按鍵計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介紹計算器上一些常用鍵的名稱和作用,能很好地促進學生互相交流和學習,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

  三、用計算器計算

  1。教學例1。

  (1)板書386+179 825—138

  先估算這道題大約得幾?怎樣估算?引導學生按步驟按鍵計算出結果,試一試CE鍵有什么作用。

  練一練:4468+1792 32010—8925

  (2)自己試一試:26×39 312÷8估算大約得幾?怎樣估算?再用計算器計算。

  (3)練習用計算器計算:63×7842 365×734 327180÷492

  (4)完成教材26頁做一做第1題。

  2。教學例2。

  (1)用計算器算出例2幾個算式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嗎?

  小組討論。(從9999×2起,結果是一個五位數,中間是3個9,兩頭分別是1,8(9×2);2,7(9×3)…

  (2)你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結果嗎?試一試(寫在書上)那9999×6和9999×8的結果又是多少呢?。

  (3)完成教材第26頁做一做第2題。

  111105÷9=()

  9÷9=1 1111104÷9=()

  108÷9=()11111103÷9=()

  1107÷9=()111111102÷9=()

  11106÷9=()1111111101÷9=()

  四、應用反饋

  1.完成練習四第1題。

  組織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計算的結果。

  2。練習四第3題。

  師先介紹收據上的內容,并指導學生如何計算相應的金額。再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筆算,一人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3。練習四第4題。

  先用計算器算出前三個算式的得數,再找規律,最后直接填寫后面算式的得數。

  五、作業練習

  教材練習四第7、8題(學生獨立完成)。

  六、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線與角》 第一課時“線的認識”。

  教材分析:直線、線段與射線是一組比較抽象的圖形,學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難。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動,主要讓學生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直線、線段與射線,然后通過“認一認”活動,體會到它們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三個圖形的特征。接著,組織學生對直線、線段與射線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最后通過“試一試”、“量一量”、“看一看”等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三種圖形特征的印象。

  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班有40名學生,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被動,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特別對應用題數量關系的分析存在問題。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勤奮,成績不理想。

  教學目標

  1.經歷操作毛線的過程,知道線有直線與曲線之分。從中抽象出線段,射線,直線。

  2.在觀察比較中掌握三種線的特征。

  3.體驗點與線,線與線,線與面的關系,培養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直線,射線,線段的特征。

  難點:建立直線,射線。線段的模型。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計算乘除混和運算式題,能解決一些簡單應用問題。

  過程與方法

  經歷自主探索并嘗試將分步計算的兩個算式改成一個乘除混合算式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感受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將分步計算的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乘除混合算式,會計算乘除混和運算式題,能解決一些簡單應用問題。

  教學難點:

  將分步計算的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乘除混合算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有三個小朋友也特別喜歡讀書,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圖。

  師:仔細觀察圖,從圖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試著解決一下。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3.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說一說每步的算理。

  4.怎樣將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算式?說一說綜合算式中每步運算求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說綜合算式中每步的算理,進而使學生了解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三、試一試

  出示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和結果。掌握在只有乘除法運算的算式里,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運算。

  四、本課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第四課時: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的過程,掌握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進一步認識0在乘法運算中的特性

  2、培養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豎式的簡便寫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40×72= 40×72= 40×72= 20×20= 40×90= 502×7=

  608×5= 908×4= 400×50=

  2、筆算

  708×6= 790×8= 54×278=

  說一說筆算的方法是什么?

  3、這節課繼續學習筆算乘法

  板書課題:筆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車1小時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車1小時可行106千米它們30小時各行多少千米?。

  問:說一說這題如何列式?這是一道什么樣的乘法算式?

  板書課題補充;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

  怎么計算出結果?能不能用我們以前學過的舊知識來解決,自己試一試。

  學生獨立進行計算。請不同算法的學生說一說口算的過程。

  1)160×30= 問:寫豎式時,如何處理0和非0數字的對位問題?怎樣確定積的末尾0的個數?

  2)106×30= 自己試一試

  學生反饋時討論:

  (1)豎式的簡便寫法,為什么不寫成106

  (2)計算106×30時,既然中間的'0與3相乘得0,那么這個過程可以不要嗎?如何寫這一位的積?

  計算時哪個豎式更簡便?

  小結:,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是什么?師生歸納

  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數末尾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的末尾填寫幾個0

  三、鞏固練習:

  1、書后第53頁做一做

  2、練習八的1、2獨立完成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練習八第3、4、7題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

  2、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估算意識。

  3、在通過分類活動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法學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講練結合法。主動探究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創設歌手大獎賽的情境,提出了“誰表現比較好”的問題。教學時首先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的分”“綜合素質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樣判斷誰的表現好呢?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到人們一般是將專業分和綜合素質分加起來進行判斷的。

  二、探索計算方法

  1、根據題目列式,估算結果。

  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結果。

  2、探索計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勵學生用豎式計算,并討論“為什么小數點要對齊”,通過討論使學生體會到只要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上的數就能對齊,然后就和整數加減法的道理一樣了。

  3、研究問題2,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獨立解決,可以有多種解決方法。

  三、當堂訓練

  (一)火眼金睛辨對錯。(10分)

  1、0.3與0.300大小相同,計數單位也相同。 ( )

  2、小數點的后邊添上“0”或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 )

  3、4.4時=4時40分。 ( )

  4、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加法。 ( )

  5、2.7和2.9之間只有一個小數。 ( )

  (二)獨立完成練一練1、2題。教師集體訂正答案。

  四、學習體會。

  寫出本節課你的感想吧。

  五、作業布置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2.5+1.5=   7.8-1.8=   3.5+2.5=   6.4-1.4=   100-84=

  3.3+6.7=   85+15=   45+35=   4.5+2.6=   0.49-0.27=

  2計算

  3.54+5.2  6 368-269   18.32+27.57

  二、目標實施

  出示掛圖

  1、在歌手大賽的情境中,抽象出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模型,探究算法同學們,在電視里看到過歌手大賽吧?出示掛圖:這是一次歌手大賽的比賽現場,來看看選手們的得分情況吧,誰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2、 估計誰的總分會比較高呢?

  小組交流。

  3、高多少分呢?我們還需要來算一算。能用算式說明你的'想法嗎?

  4、怎樣列式?

  (1)8.65-8.55=0.1 0.88-0.40=0.48 0.48 大于0.1

  (2)9.43-(8.65+0.40) 8.65+0.40=9.05 9.43-9.05

  (3)9.43-8.65-0.40

  這樣的小數加減混合題,同學們會一步一步計算出得數嗎?請你選擇一種方法試算一下。

  組內交流

  剛才在與同學們交流的過程中,你覺得誰做得比較好,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或者,在計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也可以給大家提個醒。

  5、練習

  試一試1

  6、小結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有什么異同嗎?

  三、重點探究小數混合運算中的簡算問題

  整數的運算定律一樣適用于小數的加減法,在進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時候,我們應該盡量選擇比較簡便的方法運算。

  完成19頁2

  四、運用小數加減混合運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 出示購物清單----從這張購物單上,你們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西部超市購物清單

  20xx.10.14 15:41

  商品名稱 數量 單價 小計

  面包 1(個) 5.40元 5.40元

  醬油 1 (瓶) 4.5元 4.5元

  醋 1 (代) 1.5元 1.5元

  應收:11.4元

  客付額:20元

  找零:8.6元

  請你任意提三個問題和同學一起解決一下。

  2、完成18頁2,19頁134

  五、總結:今天我們一起探究了小數連加、連減和家建好后計算,那么你有什么收獲呢?在

  計算小數加減法混合計算時,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呢?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使學生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的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于觀察發現數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律的數進行口算。

  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難點:懂得觀察發現一些有規律的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有關計算工具,請同學們把自己的電子計算器拿出來,今天我們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板書課題:用計算器計算)

  二、用計算器計算

  1、教學例1。

  (1)出示386+179=________

  說說你是怎樣使用計算器計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顯示386,再按“+”,屏幕顯示不變,再按“179”,屏幕顯示179,按“=”,屏幕顯示結果565。)

  (2)引導學生按步驟按鍵計算出結果,試試CE圖和AC鍵各有什么功能?

  CE:清除功能,AC為0,也相當于清除功能。

  (3)自己用計算器試試。

  825-138=26×39=312÷8=

  (4)你覺得使用計算器需要注意什么?

  看清數,別按錯了,每次計算前要清0。

  2、教學例2。

  (1)出示: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9999×4=________

  用計算器算出上面幾個算式的結果。

  (2)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嗎?說一說。

  從9999×2起,結果是一個五位數,中間是3個9,兩頭分別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結果嗎?試一試,很有趣。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4)9999×6和9999×8的結果又是多少呢?誰能說一說?

  9999×6=59994

  9999×8=79992

  師總結:碰到9999和9以內的自然數相乘(0,1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最高位和個位就是這個自然數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都是9。

  (5)第26頁“做一做”。

  用計算器算出前面幾道算式的結果,找出規律,再直接寫出下面幾個算式的結果,然后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三、鞏固練習

  1、用計算器計算,練習四第1、4題。

  組織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計算的結果。

  2、練習四第3題。

  教師先介紹收據上的內容,并指導學生如何計算相應的'金額。

  再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筆算,一人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3、練習四第9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怎樣才能用計算器計算時不出錯。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領?

  板書設計

  用計算器計算

  9999×5=49995 9999×6=59994

  9999×7=69993 9999×8=79992

  9999×9=89991

  教學反思

  計算器對學生來說是比較熟悉的,大部分學生也使用過。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帶來的便利,巧妙整合,利用學生已有的認識和操作經驗,相互交流,充分感受用計算器計算的便利。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它們的面積。

  教學重點:

  熟悉所學實際測量的知識,能正確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口算。P.145頁口算(四)。

  二、復習指導

  1.實際測量的有關知識

  (1)同學們已經知道在測量地面上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時,應先測定一條直線。怎樣做才能測定這條直線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看P.86頁的插圖及怎樣做的步驟。

  (2)在進行步測時,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長度。怎樣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長度是多少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讓學生看P.87頁怎樣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長度。

  (3)學生獨立做練習二十第7題。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講自己是怎樣想的。

  2.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

  練習二十第5題。

  (1)明確各是什么圖形?再動手量出計算它們面積所需的數據,并算出它們各自的面積。

  (2)比較它們的面積,你發現了什么?

  (3)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說明,這四個圖形的形狀雖然不同,但面積相等。它們的高都等于2厘米,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底1.5厘米,所以它們的面積相等;而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底擴大了2倍,但按照它們面積的計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還要除以2,所以它們的面積與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三、課堂練習

  1.練習二十第6題。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練習二十第9題。

  在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師再強調:三角形的面積是由它的高和底確定的。如果兩個三角形等底、等高,它們的面積就相等;如果兩個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們的面積就不會相等。

  四、作業

  1.練習二十第8題。

  2.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做練習二十第11題及思考題。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數的產生,掌握十進制計數法,初步認識億以上的數。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和類推遷移的能力。

  2、使學生經歷認識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的全過程,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3、使學生感受到數的產生來源于生活,并為生活服務。

  二、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數的產生,掌握十進制計數法,初步認識億以上的數。

  三、教學難點

  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課前準備

  PPT課件 數位順序表 計數器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師:學了四年的數學,我們每天都要和數打交道,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數,其實我們跟數已經成為老朋友了。到現在為止,你們已經學過了哪些數?(生簡單舉例)但是你們知道數是怎樣產生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教師單刀直入,通過談話,導入新課,不拖泥帶水,能夠節省教學時間。

  ⊙自主學習,互相交流

  1.學習數的產生。

  (1)數的產生。

  師:很久以前,人們在生產勞動中就有了計數的需要,人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各種方法來記錄物體的個數。你知道古時人們是怎樣計數的嗎?

  學生匯報課前收集的資料:有關實物記數、結繩記數、刻道記數的圖片文字等。

  (PPT課件展示主題圖)

  師小結:無論人們采取哪種方式記數,都要把要數的實物和用來記數的實物一一對應起來,這種記數方法與現代的記數方法比較起來不夠簡便,但是也表現出了古代人的智慧。

  (2)介紹各個國家的'數字。

  師:隨著文字的發展,人們逐漸發明了一些記數符號,也就是最初的數字,各個國家的記數符號也是不同的。

  引導學生觀察各個國家數字的特點。(課件展示巴比倫數字、中國數字、羅馬數字)

  師: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交流的增多,各個國家由于數字不同,交流起來很不方便,因此經過漫長的時間后,就逐漸統一成現在這種通用的阿拉伯數字。

  師:對于阿拉伯數字,你有哪些了解呢?

  (請學生閱讀教材17頁“你知道嗎?”,了解阿拉伯數字)

  (3)講解自然數。

  師:數字可以用來記錄物體的個數,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師:你們觀察一下,這些自然數是怎樣排列的?每相鄰兩個自然數相差幾?最小的自然數是多少?最大的呢?

  學生小組討論,然后派代表發言,最后請學生進行總結。

  師小結:這些自然數都是按從小到大排列的,每相鄰兩個自然數相差1。最小的自然數是0,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數出一個很大很大的數以后,還可以數出一個比它多1的數。因此,沒有最大的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

  設計意圖:本節課內容屬于文化性知識,通過介紹記數方法、數字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時學生會積極地去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學習十進制計數法。

  (1)感知比億大的數。

  師:在生產和生活中可能會遇到比億大的數。(課件出示教材18頁上面情境圖)

  (2)認識計數單位“十億”“百億”“千億”。

  師:這樣的數都比億大,你能從億位接著往下數嗎?

  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一億,然后一億一億地數,一直數到九億,再撥上一億。

  師:九億加上一億是多少?億位滿十要怎么辦?(向前一位進1)

  師:九億加上一億是十億。

  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對百億、千億的認識。

  師:我們學過的個(一)、十、百、千、萬……億都是用來計數的計數單位,十億、百億、千億也是計數單位。到現在我們一共學了哪些計數單位?(生匯報)

  強調:還有比千億大的計數單位,由于不常用,暫時不學,因此在千億的左邊用省略號表示還有其他的計數單位。

  (3)完善整數數位順序表。

  師:用阿拉伯數字寫數時,要把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這些計數單位是怎樣排列的呢?誰來說一說?(生匯報)

  設計意圖:借助計數器的直觀演示,既分散了教學的重點,又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認識了新的計數單位。

  (4)補充整數數位順序表。

  讓學生觀察整數數位順序表,把表補充完整,再看看個級、萬級、億級上都有哪些數位以及個級、萬級、億級的異同點。想一想從右邊起第五位和第九位分別是什么數位。

  (個級、萬級、億級的異同點:①每一級都有四個數位;②每一級從右邊第二個數位起,都是十、百、千,但萬級多了個“萬”字,億級多了個“億”字;③個級右起第一位是個位,萬級右起第一位是萬位,億級右起第一位是億位)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身體驗數數的過程,通過觀察整數數位順序表理解計數單位及數位的概念,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5)介紹十進制計數法。

  師:像個與十,十與百,萬與十萬,千萬與億……這樣緊挨著的就是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生回答)

  說明:像這樣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的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22頁1、2題。

  2.畫正字游戲。(見課堂活動卡)

  ⊙課堂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數的產生,了解了數的發展史,同時還知道了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的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這些知識你們都學會了嗎?

  ⊙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多多留意日常生活中的大數,收集一些比億大的數據,下節課匯報。

  板書設計

  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

  1.數的產生:實物記數、結繩記數、刻道記數、符號記數(數字)。

  2.十進制計數法: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的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上冊教案01-15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5-01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1-30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01-29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4

四年級上冊數學優秀教案01-25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5-11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4-30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13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