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3-01-29 13:19:06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上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和驗算。

  2、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逐步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驗算。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

  1、引導學生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解決問題。

  2、師出示問題:“華夏小學同學捐出576本故事書,送給6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

  3、列出算式:576÷6

  4、探討估算方法

  (1)學生獨立估算商是多少?

  (2)組內討論估計的過程。

  5、探究豎式計算方法。

  (1)學生列出豎式。

  (2)提出問題:被除數百位上的“5”比除數“6”小怎么辦?

  (3)交流反饋

  (4)教師小結:被除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就要看前兩位。

  (5)學生獨立計算后,引導學生理解商“9”要寫在十位上的算理。

  二、學習驗算方法。

  1、教師提出探索性問題。

  要檢驗商是否正確該用什么方法驗算?

  2、學生獨立思考

  3、同伴交流

  4、全班匯報,教師歸納小結:要檢查除法算得對不對,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

  5、嘗試解決問題

  問題(1)如果把這些書送給4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多少本?

  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獨立計算后集體討論計算方法。

  問題(2)王老師有100元,最多可以買幾盒拼圖,還剩多少元?

  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你遇到了什么問題?

  小組代表匯報,集體解決問題。

  6、質疑: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鞏固練習

  1、出示教科書P62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交流計算方法,鼓勵學生用比較分析法做。

  (3)集體訂正。

  2、摘蘋果游戲

  (1)出示試題,貼上蘋果。

  846÷6156÷4364÷7432÷6389÷9872÷4

  (2)摘下商是兩位數的算式上的蘋果

  (3)算一算,集體練習,指名部分學生板演。

  四、應用

  1、出示教科書P62第4題,按如下過程進行思考。

  (1)說出題中的數學信息。

  (2)找出題中的數學問題。

  (3)找出問題解決的方法。

  (4)獨立完成

  2、出示教科書P62頁第五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的:

  4、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6、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量,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他摸到什么顏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5

  (1)每小組一個封口不透明袋子,內裝紅、黃小球幾個。(學生不知數量、顏色)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記錄次數

  黃

  紅

  活動匯報、小結

  (2)袋子里的紅球多還是黃球多?為什么這樣猜?

  小組內說一說

  總數量有10個球,你估計有幾個紅,幾個黃?

  (3)開袋子驗證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之間的關系。

  2、練習

  P107做一做

  3、小結

  三、鞏固練習

  P1096

  學生說說擲出后可能出現的結果有哪些

  猜測實驗后結果會有什么特點

  實踐、記錄、統計

  [4]說說從統計數據中發現什么?

  [5]由于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存在的差異,也可能得不到預期的結果,可以讓學生再擲幾次,讓學生根據試驗的結果初步感受到硬幣是均勻的,兩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內容:第1~2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1—7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出示復習題。(投影片)

  (1)整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

  (2)列式并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么?

  5個12是多少?9個11是多少?8個6是多少?

  (3)計算:

  計算時向學生提問:這道題的什么特點?計算時把什么做分子?使學生看到三個加數都相同,計算時3個3連加的結果做分子,分母不變。

  2、引出課題。

  分數加法是否也有簡便算法?今天我們學習分數乘法。(板書課題:分數乘整數)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出示例1,指名讀題。

  (1)分析演示:

  師:每人吃塊蛋糕,每人吃的夠一塊嗎?(不夠一塊)接著出示如課本的三個扇形圖。問:一個人吃了塊,三個人吃了幾個塊?使學生從圖中看到三個人吃了3個塊。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答3個人一共吃了多少塊?(教師在3個扇形下面畫出大括號并標出?塊)訂正時教師板書:+ + = = =(塊),(教師將3個雙層扇形圖片拼成一個一塊蛋糕的圖片)

  (2)觀察引導:

  這道題3個加數有什么特點?使學生看到3個加數的分數相同。教師問:求三個相同分數的和怎樣列式比較簡便呢?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師板書:。再啟發學生說出表示求3個相加的和。

  (3)比較和12×5兩種算式異同:

  提示:從兩算式表示的意義和兩算式的特點進行比較。(讓學生展開討論)。

  通過討論使學生得出:

  相同點: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

  不同點:是分數乘整數,12×5是整數乘整數。

  (4)概括總結:

  教師明確: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兩算式的意義?(引導學生說出都是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

  2、教學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1)推導算理:

  由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導入。

  問:表示什么意義?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求3個的和。板書:+ +學生計算,教師板書:提示:分子中3個2連加簡便寫法怎么寫?學生答后板書:(塊)教師說明:計算過程中間的加法算式部分是為了說明算理,計算時省略不寫。(邊說邊加虛線)

  (2)引導觀察:的分子部分、分母與算式兩個數有什么關系?(互相討論)

  觀察結果: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與整數3相乘,分母沒有變。

  (3)概括總結:

  請根據觀察結果總結的計算方法。(互相討論)

  匯報結果:(多找幾名學生匯報)使學生得出是用分數的分子2與整數3下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根據的計算過程,明確指出: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約分進約得的數要與原數上下對齊。然后讓學生將按簡便方法計算。

  (啟發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學習總結、歸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反饋練習:

  (1)看圖寫算式:做一做、練習一第1題。

  訂正時讓學生說出乘法中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么?

  (2)口答列算式:

  =()×()

  3個是多少?5個是多少?

  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3)計算:

  先讓學生講每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然后教師提示:乘的時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若乘得的結果是假分數的要化成帶分數。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引導學生回顧總結。

  (四)作業。

  練習一5、6題。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1~6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序,能認讀1~5各數,建立初步的數感。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4.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4~16頁

  教、學具準備

  教 師準備1~5的數字卡片、點子圖;學生準備1~5的數字卡片、5個小圓片、5根小棒。

  教學設計

  從現實中抽象出數

  1.師:小朋友們,你去過動物園嗎?你們瞧,(課件演示)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老師和同學們來到了野生動物園。(課件出示14~15頁主題圖),這里有這么多可愛的小動物!跟你的小伙伴講一講,你看到了什么?分別有幾個?

  [創設學生喜歡、熟悉的情境野生動物園激發兒童主動探究的欲望。]

  學生小組內交流,并且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交流中,引導學生按不同事物類型分類數數,并且進行有序觀察。

  [通過教師參與,滲透分類觀察的方法。]

  2.學生匯報。

  3.老師根據匯報情況適時把卡片1~5貼在黑板上進行認讀。

  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的數字卡片,并擺在桌子上。

  [通過小組交流、認讀數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數字卡片等活動,逐步抽象出數。]

  反饋實踐

  1.談話:老師說一個數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來嗎?你還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嗎?

  [從抽象的數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擺學具進一步體會數的基本含義,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2.談話:老師拿出3個蘋果,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和老師同樣多的蘋果數嗎?

  請告訴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種方式來表示這個數的。

  3.同桌之間考一考,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活動中。

  感知數的順序

  1.逐次感知1~5的順序。

  課件演示,學生跟著擺。

  學生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是幾?這個2是怎么得來的?再擺1個得到幾個?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通過親自擺一擺,讓學生感知每一個數都是在前一個數的基礎上添1得來的。]

  2.整體感知。

  a.出示點子圖,你來給它們5個排排隊。

  請兩名學生上臺擺,其他學生在下面自己動手擺。

  [點子圖則讓學生整體感知數與數之間的橫向聯系。]

  b.擺好后提問:5的前面一個數是幾?3的前面一個數和后面一個數各是幾?

  然后同桌間互問互答。

  c.讓學生從1數到5,再倒著數一遍。

  開放性活動

  1.聯系生活,豐富聯想。

  談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話來告訴你周圍的小伙伴。

  [通過學生進行有關數的表述,加深學生對數的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

  a.小組交流,教師參與到活動中,并適時指導,注意表述的廣泛性。

  b.請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學生匯報。

  c.教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數量為1、2、3、4、5的物體,看來只要小朋友們認真觀察,你會發現在我們的周圍有好多的數學問題。

  2.猜數游戲。

  提問:

  a.這個數在2的后面,可能是幾?還可能是幾?

  b.這個數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幾?

  c.這個數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幾?還有可能是其它數字嗎?為什么?

  [利用這個游戲引導學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數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3.張開想象的翅膀,創造學生心中的`美麗世界。

  師:用你們桌子上的圓片、小棒、卡片等擺出你喜歡的圖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說說你擺的是什么?用什么擺的?用了幾個?

  [此活動是為了初步建立數與圖之間的聯系,并且讓學生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小組活動,老師到學生中間參與活動。

  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先互相說說,再告訴老師和大家。

  [匯報學習成果式的總結,是創造性教學的最終基本環節。]

  教學設計說明

  1.創設情境,把學生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研究的對象。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并最終服務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問題變為數學研究的對象,學生就會感到親切,產生對數學的情感,進而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2.優化數學活動,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學生可以體驗的數學事實。

  對于剛入學的小學生來說,深入地理解1~5各數的基數含義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需要把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的數學事實,采用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深入淺出地教學,就能卓有成效地幫助學生建立起這些抽象的概念。同時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創新意識、探索能力和情感得到了和諧發展。

  總之,在教學中,如果我們能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再用學的數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就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學生的學習就能得到情感體驗。

  專家評析

  本教案設計最大的特點在于讓學生進行充分地合作學習。從出示主題圖開始,就采用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觀察。在接下來的反饋實踐與感知數的順序兩個環節中又通過同桌互考的形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在后面的開放性活動中,小給合作方式使學生在用數進行交流和創新方面都得到了發展。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注意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并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很好地體現了教師作為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作用。從全篇教案來看,設計者在教學手段方面形式多樣:創設情境、實物演示、動手操作、數學游戲,這些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主動探究,積極建構。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3頁的例題和“試一試”,第43—44頁的“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學習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學會解決與倍有關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及相應的變式問題。

  2.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今天,老師發現你們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褲子是誰買的嗎?你知道它們的價格嗎?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一個有關買衣服的問題。(板書:解決實際問題)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

  課件出示媽媽帶著玲玲去買衣服的情境。出示褲子標價“28元”,營業員阿姨說:“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玲玲的'媽媽問營業員:“買一套衣服要多少錢?”

  提問:從上面的情境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理解買一套衣服的意思嗎?

  談話: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數學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線段圖。我們可以先用一條線段表示出褲子的價錢。(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表示褲子價錢的線段圖)

  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該畫多長呢?(學生討論)

  為什么要畫這樣的3份長?讓學生在書上畫出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畫。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錢,也就是求褲子和上衣的價格一共是多少,我們可以這樣表示問題(畫出括號,寫上問號)。

  這樣線段圖就畫完了,誰能指著線段圖的每一部分說說表示的意思?

  談話:這個問題需要幾步計算來解決?你會解答嗎?做在草稿本上,如果不會解答,可與同桌討論后再解答。

  交流: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指名說,教師板書)

  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估計學生一般先求上衣的價錢,再求一套衣服的價錢)

  提問:有沒有不同的算法?如果沒有不同的算法,教科書上的第二種解法不再教學。如果有學生說到第二種解法,先讓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再讓學生指著線段圖說一說“1+3”表示的意思,即褲子的價錢是1個38元,上衣的價錢是3個28元,一套衣服的價錢是4個28元。所以第二步用28×4求出一套衣服的價錢。

  2.教學“試一試”。

  (1)談話:媽媽想考考玲玲,她把問題改了改。(出示問題: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元?)指名讀問題。

  (2)談話:我們先看線段圖,問題改了,線段圖要不要改?怎樣改?

  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改線段圖。

  會解答嗎?做在練習本上。指名板演。

  (3)交流: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提問:有用第二種方法解答的嗎?如果沒有,不再教學這種解法,如果有第二種解法解答的,讓學生板演,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比較。

  提問:這兩道是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學生回答時,把課題板書完整。

  三、組織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帶子圖,說說問題是求什么。

  獨立解答后交流是怎樣解決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指名說說線段圖所表示的意思。獨立解答。

  交流并訂正。說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題目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要我們做什么?

  學生各自填表。

  全班共同校對。

  4.補上合適的條件。

  養牛場里有黃牛25頭,________,奶牛和黃牛一共有多少頭?

  (1)補上一個條件,使它成為一道一步計算的問題。

  (2)補上一個條件,使它成為一道兩步計算的問題。

  先獨立思考,再交流。

  5.出示情境圖。

  編一道用今天學習的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四、布置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鞏固所學內容,能根據圖意列出連加的算式,說出是幾個幾相加。

  2、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和加法之間的關系。

  3、總結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總結出規律。

  教學重點:

  理解乘法的意義,能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有關0的乘法。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具準備:

  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2、寫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4 3 = 12

  ( ) ( ) ( )

  3、談話:神奇的魔術家今天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節目,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這個魔術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魔術家的表演吧!語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授。

  出示掛圖:第一幅圖

  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說說魔術師在變什么魔術?通過看圖你知道了什么?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幾個數。

  老師引導學生提問:第一幅共有幾頂帽子?幾只鴿子?板書:原來三頂帽子中一共有幾只鴿子?誰來解決他的問題?(指定5名以上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列式板書)。

  提問:誰能列出加法算式?

  誰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掛圖:第二幅圖

  思考:魔術師現在在變什么新花樣?誰看懂了?老師引導學生第二幅有幾頂帽子?幾只鴿子?

  老師想問問大家現在三頂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鴿子

  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回答出0只。

  提問:誰能列出加法算式?

  誰能列出乘法算式?

  (老師在黑板上列式板書)。

  出示書中的思考題: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數分別有什么規律?然后通過小組的合作,實踐、體驗,最后總結要點,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結論:1和任何數相乘,得數就是這個數。

  0和任何數相乘,得數都是0。

  三、鞏固練習。

  1、 提問

  (1)圖中一共有幾棵樹?你是怎么知道的?

  誰能列出加法算式?說的`對嗎?為什么他說得對?

  誰能列出乘法算式?你為什么要這樣列算式?(學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

  (2)樹上一共結了多少個果子?你是用什么辦法算出來的?

  什么方法數得快、算得快?

  請你在書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讓學生比較數數的方法、連加的方法、乘法哪種方法最快)

  2、 根據插圖,按順序回答。

  (1)吊椅上現在坐了幾個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減法算式。(學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只要學生的問題符合題目內容,都要給予肯定。

  3、自主練習第4、5題。

  4、自我檢測:我學會了嗎?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

  1+1+1=3 13=3 0+0+0=0 03=0

  教學反思:

  學生能根據圖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說出算式的意義,列出乘法算式,并能和加法算式進行聯系,學生在找0和1的乘法算式的規律時,很容易總結出規律,但在具體做題時個別學生還是把乘法和加法的結果搞錯,應讓學生多多練習,加以鞏固。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7

  三維目標:

  1、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教育學生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借助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時鐘

  學具準備:

  每人準備一個時鐘、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新年聯歡晚會的片段)

  師: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師: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象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 新授

  (一)認識鐘面上的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么發現。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① 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 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 如果是讀取電子表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表的讀取方法進一步類推。

  4、 體驗1秒鐘

  ① 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表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② 學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

  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 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一個數,看誰數得最準確。

  ④ 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 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一個數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說服力的數據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 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從數字6走到8,表示經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 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二)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系

  1、師:如果秒針從數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么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三)練習: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

  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么呢?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說說1分鐘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三、 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四:1

  補充:

  ①我們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表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四、 作業

  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如練習十四第3題)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繼續復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能夠正確地觀察日歷,回答問題。

  2、復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感受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復習有關搭配的知識,能夠按照題意進行正確搭配。

  4、能夠根據已知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通過復習加強鞏固,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在以前的復習中,我們都復習了哪些知識?

  本學期我們學的內容除了剛才說到的,你認為還有哪些知識我們應該再復習整理?

  我們一起來整理回顧這些內容,看誰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最棒!最棒的同學我們可是有獎勵的!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賽一賽好嗎?

  二、鞏固探究

  1、回顧整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同學們,你還記得有關年、月、日的哪些知識?

  出示第16題:一年365天,合幾個星期零幾天?

  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做一做。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92頁第18題的圖片及文字。

  請同學們認真看圖,誰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告訴了我們什么?

  你是怎樣設計住房方案的?

  3、復習“搭配中的學問”

  出示第20題:我們剛才解決了住宿問題。現在我們在一起來解決穿衣的問題好不好?

  這是我們學過的搭配中的學問。你能不能自己試著解決呢?

  如果解決得好、搭配得棒,我們將評選它為“出色設計師”。

  自己解決,評選“出色設計師”。

  4、回顧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題,指名讀題,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體回顧:

  在這一學期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問題?

  三、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9

  第一單元

  課時:1

  教學內容:第2——5頁(數一數)

  教學目標:

  1、在非常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初步了解兒童認數、數數情況。

  2、通過觀察等探求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合學生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物快樂,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培養學生會聽、會說、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識。教學過程:

  a)創設情境,b)激發興趣

  教師拿出一封一份禮物————金龜子的信,讓學生隨著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聽信: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為一名真正的小學生了,在學校里,你們將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到許許多多有用的知識,學會許多的本領,會面為一個對社會有著巨大貢獻的人,你們高興嗎?數學書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戲和活動,充滿了神奇,學好數學非常有用,它可以幫助你解決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難,你們想學習數學嗎?那么,從現在開始,你們的數學陳老師將會把你們帶進數學的王國里,讓你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到那時,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小學生的,你們有信心嗎?

  c)認真觀察,d)小組討論,e)了解數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書中第2——3頁的畫面。

  1、這是什么地方?你認為它美麗嗎?

  2、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圖上的物體分別有多少?3、評價:你認為你們組有什么優點,別的組呢?

  三、繼續觀察,小組交流,了解認數情況

  活動形式同第二個環節一樣:觀察——交流——匯報——評價,不苛求學生按怎樣的模式說,讓學生在相互啟迪中自我感知怎樣說好就怎樣說,怎樣說適合自己就怎樣說。

  四、操作感知,及時強化

  1、數周圍的實物(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數一數學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數字卡片

  3、按方位數數

  4、開放性練習

  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驗一驗

  手里最多能拿幾根粉筆?

  1

  盤子里最多能放幾個蘋果?

  筆筒里最多能放幾支筆?

  第二單元

  課時:1

  教學內容:比多少(第6―――8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2、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主動參與學習和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掌握自己認為適用的好的比較方法。

  教學準備:

  師:數字卡片一套(1―――10),小豬、小免卡片各一張,錄音機

  生:學具盒一個,數字卡片一套(1-10)

  教學過程:

  1、導入:

  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主動探討,獲得新知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小免、小豬的卡片各一張并板書在黑板上,

  問:瞧,這是誰?他們倆準備去干什么?誰來猜一猜?

  師:那么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豬怎么說?(放錄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準備去參加義務勞動呢!)小朋友,你們想一起去看看嗎?

  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

  A:出示書中第6面的圖畫:

  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學生數一數)

  B:問:小免去搬磚,有幾只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嗎?

  師:這樣一個對著一個,都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怎么樣?(一樣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4=4學生書空并齊讀

  老師介紹等號

  3、動手操作、理解新知

  A:問:小免和小豬比,誰多,誰少呢?

  B:學生操作:用圓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豬在桌子上擺一擺。

  C:學生匯報結果老師演示

  師:小免比小豬多。也就是幾比幾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板書:4>3老師介紹大于號,學生書空

  2

  問:你能讀這個算式嗎?

  師:小免比小豬多還可以怎么說?

  板書:3<5介紹小于號

  學生書空,再齊讀,

  4、小于號與大于號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老師小結)

  5、現在,你能用大于號、小于號、等號說一個算式嗎?

  三、鞏固

  1、說一說

  問:請你再仔細看一看圖,你還能用多或少說一句話嗎?(4人小組討論后匯報,可以不舉手,誰先站起來誰就先說)

  2、猜一猜

  A:老師從1―――10的卡片中任選一張,請學生猜卡片上的數是幾,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對為止。

  B:指名一學生拿卡片,老師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誰猜得對

  3、填一填:

  A:7○34○93○35○810○1

  B:2>□6>□6=□□=8□<9

  (學生搶答)

  4、試一試

  模擬活動:把4塊同樣的糖放入相應的4杯水中,讓糖溶化。請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請你說給大家聽。

  5、學生完成第11頁的1――――4題。

  課時:2

  教學內容:比長短、高矮

  (第9――-10頁,完成第12頁的第5題―――第9題)

  教學目標:

  1、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體會到長和短也是相對的,進一步建立比較的意識。在比較的過程中,差別比較明顯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結論,差別不明顯的',就要利用數量進行刻畫,再比較。

  3、學生在不同的解題策略過程中,選擇自己認這最為適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

  教學重、難點:在比較過程中,差別比較明顯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結論;差別不明顯的,就要利用數量進行刻畫再比較。

  教學準備:師生共同準備:長短不同的繩子、鉛筆、紙條、玩具等;師準備:三個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導入

  (1)問:你喜歡《神探柯南》中柯南嗎?柯南抓壞人可能干呢,為什么呢?因3

  為他觀察事物非常仔細,細小的差別也能看出來。今天我們就學習他這種細致入微的觀察精神,看誰觀察最仔細!

  二、主動探究

  1、活動之一

  老師拿出二根長短不同的繩子,請學生認真觀察:

  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話完整的話來描述它們呢?

  2、活動之二

  A:教師拿出二根長短不同的尺子,請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誰比誰長,誰比誰短?

  B:請每個小朋友拿出一支鉛筆,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誰比誰長,誰比誰短?(同桌互相說)

  3、活動之三

  師:請每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兩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發現了什么?板書:一樣長

  4、活動之四

  1、教師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學生上臺比高矮,并請小朋友說一說:誰高,誰矮?

  2、老師再往旁邊一站:這時問同學:這時又是誰高,誰矮呢?我們三個人,誰最高,誰最矮?

  (學生隨意回答)

  教師小結:高矮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5、活動之五

  1、比較誰喝的多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二瓶飲料,我要請二個小朋友來喝,誰想來?

  先請大家比較它們的多少,然后讓兩個小朋友背對著大家喝,然后問其中一個小朋友:

  (1)你認為自己與他相比,誰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組討論:想一想,到底是誰喝得多?為什么?

  教師小結:能從剩下的水比較出誰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獨立思考:(學生評價)

  A:讓兩個學生上臺比較高矮(故意讓其中一個學生踮著腳)學生馬上會叫:“不公平”。師:為什么不公平?讓學生明白:事物比較,要在同一起點上。

  B:第12頁的第5題―――第9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看一看有誰能得到一張小笑臉。

  1、自我評價。

  2、學生互評

  3、全班進行評價。

  4

  第三單元

  課時:1

  教學內容:1―――5的認識及書寫(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頁的第1題――――第4題

  教學要求:

  1、會讀、會認、會寫1―――5以內的各數,并注意書寫的工整,

  2、能用1―――5以內的各數來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數量,初步建立數感,并能進行交流。

  3、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教學重、難點:

  會寫1―――5各數,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準備:

  師:各種動物的卡片5張以內,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實物投影儀生: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主題畫:

  問:你認為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畫的是什么?

  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動探索:認識1―――5各數

  (一)認真觀察,主動學習

  1、認識1

  (1)問:你看到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1表示的?(學生隨意回答)

  師:凡是象這樣:1個人、1個太陽等都可以用數字1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1表示的?

  (3)請你拿出1根小棒

  2、認識2

  (教學方法同上)

  3、認識3

  (1)問: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3表示的,請你說一說。

  師:象這樣的,就可以用數字3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3表示的?

  (3)請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請你擺一擺。

  4、認識4、5

  (教學方法同上)

  (二)、出示計數器

  先拔一顆珠,問:你認為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內容:課本P15頁例2,及練習四的6—10。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分數乘法兩步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解答。

  教學難點:

  辨析兩次判斷單位“1”有什么不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先說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義,再口算出得數。

  2、指出下面每組中的兩個量,應把誰看作單位“1”。

  1)香蕉的筐數是蘋果的。

  2)香蕉的筐數的和蘋果的筐數相等。

  3)黃牛只數的等于水牛的只數。4)水牛的只數相當于黃牛的。

  二、新課學習。

  1、出示例2。

  2、讀題,分析題意。說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明確這是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3、怎樣用線段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

  思考:要畫幾條線段?5/6和2/3分別是誰的5/6和2/3?單位“1”分別是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畫圖。

  4、確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計算。

  1)求小華儲蓄的錢數怎樣想?

  思路:根據“小華儲蓄的錢數是小亮的.5/6,把小亮的錢數看作單位“1”,就是求18的5/6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列式:

  (元)

  2)求小新儲蓄的錢數怎樣想?思路同上。注意認清單位“1”

  5、指導列綜合算式解答。

  6、總結今天所學內容和昨天的異同。

  7、練習

  1)完成課本P15頁下的“做一做”。

  2)指名說一說是怎樣確定計算方法的。

  三、新課小結。

  1、分數乘法兩步應用題與前一節所學的一步應用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解答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怎樣判斷計算方法?

  四、鞏固練習:P16練習四6、7。

  五、作業。

  完成練習四的第8—10題。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除法的簡便算法。

  2、能正確、靈活地進行計算。

  3、通過練習,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除法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復習、整理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節課我

  們繼續來復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二、復習

  1、回憶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怎么進行簡便計算的?進行簡便算法時要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個別匯報

  當一個兩位數可以分解為兩個一位數相乘時,可以把兩位數除法改為除數是一位數的連除式題。

  要注意:不是所以的題目都可以這樣的,有些題目這樣并不能很簡便,做時要靈活運用。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根據數位順序的數級正確地寫出億以上的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會進行簡單的概括、推理。

  教學重點:

  掌握億以上數的寫法。

  教學難點:

  每級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教具準備:

  小黑板、投影片、數位表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復習6′

  1、萬以內的數是怎樣寫的`?請寫出下列各數:

  四千零七十七百八十四千零三

  2、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學生在自備本上寫數后交流。

  新課22′一、教學例2:

  1、板書:三億三十億九千萬七千零三億零二十萬。問:這些數怎樣寫?

  2、問:這些數的位在哪位上?萬位上是幾?其它數位分別是幾?怎樣寫?板書:

  三億寫作300000000

  三十億九千萬寫作3090000000

  七千零三億零二十萬寫作700300200000

  3、想一想:整億的數怎樣寫?

  4、重點分析“七千零三億零二十萬”這一中間有零數的題型

  5、練習:做一做中的練習。

  1、學生試寫。

  2、學生根據自己的寫法回答。

  3、學生歸納:有多少億,就在億級上寫多少,再寫8個0。

  4、學生練習。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了解24時計時法的特征,會用24時計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并能正確進行兩種計時法的互換。

  2.經歷認識、收集、應用24時計時法的過程,體會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念。

  3.在探索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互換中,促進思維發展。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把用24時記時法表示的時間,與用普通記時法表示的時間進行互換。

  教學難點:

  理解和發現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鐘面(上面是7時)

  1.同學們,在前邊我們已經認識時鐘,看看現在是幾時?(7時)你們昨天7時在干什么?(看電視、吃早餐、睡覺)為什么會這樣呢?

  2.揭示課題 :24時計時法

  【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數學學習,喚醒了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新課伊始,設疑激趣,一方面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明確了方向。】

  二、圍繞目標,合作學習。

  1.關于24時計時法你有哪些了解?

  2、.談話交流。

  a.晚上12時 談話:春節聯歡晚會新年的鐘聲是什么時候敲響的呢? 思考:這是夜里12時,是舊的一天的結束,新的一天的開始。我們把這一刻稱為0時。閉上眼睛想一想,時針一天正好走幾圈呢?接著演示時針是怎樣走的。

  b.上午7時 思考:現在是幾時?你在做什么?

  c.中午12時 追問:上午的'學習結束,該吃午飯了。是幾時?到中午12時為止,鐘表上的時針走了幾圈?經過了多少小時?

  d.晚上7時怎樣用24時計時法表示?有什么電視節目?(思想教育:關心國家大事)

  e.又到晚上12時

  思考:這一天鐘表上的時針走了幾圈?經過了多少小時呢?1日=()時?

  3. 怎樣用24時計時法來表示一天中不同的時刻嗎?

  4.反饋練習

  a. 0時指什么時候?

  b.上午7時,用24時計時法怎么表示?中午12時怎么表示呢?

  c.下午1時用24時計時法該怎么表示呢?

  d.下午7時,用24時計時法該怎么表示?

  【利用鐘面模型的課件,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感知一天中不同的時間段,時針在鐘面上轉兩圈,一晝夜共有24個小時,建立0時的概念。通過具體的事例,幫助學生明確一天中開始和結束的時間“0時”。認識0時是一天的開始,24時是一天的結束。】

  四、鞏固練習,學以致用。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會看里程表,能從里程表中獲取數學信息。

  2.對照路線圖,能解決求兩地之間路程的問題。

  教學重點:

  從里程表中獲取信息。

  教學難點:

  對照路線圖,解決求兩地之間路程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482-167+456863-(285+578)428+(547-398)

  【探究展示】

  下圖是“北京—西安”沿線各大站的.火車里程表 。

  二、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任務。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共性問題,通過大展示完成,教師適當點撥。

  三、達標訓練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你覺得

  這節課哪個組表現得最棒?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共性問題,通過大展示解決,教師適當點撥。

  獨立完成后小組內交流,教師抽查。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這些物體的幾分之一。

  2、體會分數與現實社會的聯系,初步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談話:你們知道平時老師喜歡做什么事情嗎?(折紙)你們玩過嗎?那你能折出這張紙的幾分之一嗎?(動手折一折)

  展示: 說說你是怎樣折的?

  導入:剛才大家的折法雖然不一樣,但都是把一張紙平均分成了幾份(板書: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一個裝有蘋果的果盤,果盤上用布遮蓋,學生能看到蘋果,但無法看到蘋果的個數。

  述:老師這里有一盤蘋果,如果把這盤蘋果平均分成6份,你們能想到什么?(1/6)如果把這盤蘋果平均分成2份,你們又能想到什么?(一份是這盤蘋果的1/2)

  一盤蘋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可以用1/6表示,平均分成2份,每份可以用1/2表示。那么這盤蘋果有幾個呢?平均分了以后,每一份怎樣用分數表示呢?這堂課我們繼續來認識分數。

  取下蓋布,露出6個蘋果,誰能把這盤蘋果平均分成6份?(生演示把6個蘋果平均分成6份。)

  述:我們剛才是把誰平均分成了6份?(6個蘋果)對了,我們是把這些蘋果(媒體演示把這些蘋果圈起來)平均分成了6份(媒體演示分6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些蘋果的幾分之幾?這樣的一份是幾個,每個蘋果就是這盤蘋果的幾分之幾呢?是誰的1/6?

  問:現在誰來說說這里的1/6表示什么意思?

  2、問:你現在還能把這些蘋果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這些蘋果的幾分之幾呢?

  3、操作體驗

  (1)要求:請你拿出6個圓片代替6個蘋果動手分一分,然后互相說一說每份是這些蘋果的幾分之幾?

  (2)交流演示:你是怎樣分的,可以看出每份是這些蘋果的幾分之幾?(1/3、1/2)是誰的1/3?這里的一份是幾個蘋果(2個),那每兩個蘋果就是這些蘋果的幾分之幾?這里的一份又是幾個呢?那為什么這3個蘋果是這些蘋果的1/2呢?

  (3)現在你能說說這里的1/3(1/2)表示什么意思?(指名說說)

  自己再輕聲地說一遍。

  小結:是啊,我們把這盤蘋果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每一個就是它的1/6,把這盤蘋果平均分成3份,每兩個就是它的1/3,把這盤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3個就是它的1/2。剛才我們得到的1/6、1/3、1/2都是把什么來平均分的?把這盤蘋果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三、想想做做

  (媒體演示)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每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四、操作實踐、鞏固加深

  1、老師在材料袋中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學習材料,你們能通過不同的分法,說說每一份與這些物體的關系嗎?

  2、活動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每兩人合作取出材料袋中的一種學習材料先分一分,并填寫好活動報告,最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六數學上冊教案01-14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15篇)01-29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15篇01-29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精選15篇02-06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精選15篇)02-05

數學上冊教案01-15

小學六數學上冊教案15篇01-14

小學六數學上冊教案(15篇)01-14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合集1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