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中出現“反常態一族” 這樣能考上大學么
高考臨近,高三學生小華(化名)回家后書包一丟就看起電視。記者獲悉,近期高三學生中出現不少“反常態一族”,其家長又急又愁。
最近,小華的父母非常著急,兒子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高考復習的緊要關頭,他卻松懈下來,每天回家后既不做作業,也不復習,不是看電視,就是上網,要不就是看課外讀物。
“這樣能考上好大學么?”對于兒子的逍遙,父母感到疑惑,而小華則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到了這個時候,再拼命復習只會搞得自己很緊張,不如放松一下,減少自己的壓力。”
無獨有偶。張斌(化名)的學習成績較差,對高考沒抱很大期望,模擬考試前后,他還每天看書復習到深夜,但前幾天開始,他便徹底放棄了努力,在家除了玩耍就是蒙頭大睡。對他這種自我放逐的做法,家長急在心里,反復勸說無用后,只好帶他去看了心理醫生。
記者從一些心理咨詢中心了解到,“反常態一族”一般由“篤定型”和“放逐型”兩類學生組成。“篤定型”學生平時學習成績較好,對自己的能力也有信心,認為臨近高考的最后時刻,放松生活,調整心態,對臨場發揮反而有利。而“放逐型”學生則集中在平時學習成績中下、缺乏學習積極性的學生身上,他們對復習已經放棄。
由家長陪同尋求心理幫助的“反常態一族”中,多數是“放逐型”學生,他們大多表現出了自暴自棄的心態。心理醫生通常會給他們一些積極的建議。“讓他們明白自己身上擔負的責任,引導他們不輕言放棄。”瑞金醫院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教授金武官說。
記者發現,某學校如果出現一名“反常態”的考生,往往會引來“佩服”的目光。中小學心理輔導協會秘書長蔣薇美分析認為,“反常態一族”學生的出現,實際上反映了他們身上的消極回避態度。“尤其是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他們覺得壓力太大,用不復習來減壓,這其實也是消極的自我解脫的做法。”蔣薇美認為,適度的緊張對考試是必要的,而有些家長對孩子管束過嚴,引發逆反心理,也會成為學生松懈復習的原因。 (記者 王婧 實習生 陳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