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音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下冊全冊教案(7)
2.復聽范唱,用跟唱的方法盡快學會歌曲。分小組編創角色進行表演。 3.請一部分學生加入打擊樂器沙球、邊打邊唱。其他同學邊唱邊表演。 編創與活動 1.認識沙球,看圖或看教師示范持沙球的正確姿勢。 2.分小組嘗試,發出聲音。 3.指導學生看右面的練習: 第1小節:左手一下,右手一下, 第2小節:左手一下右手兩下。 沙球及演奏方法簡介 沙球:又名沙錘,用密封的椰子殼外加木把制成(兒童打擊樂為塑料殼,內裝沙粒,兩個一組)。演奏時,左、右手各握一把,雙手交替上下晃動,奏出各種節奏音型。沙球發音清脆呈短暫的沙沙聲,多用于演奏有特殊風格的舞曲。 教 學 建 議 一、本課可安排兩課時完成。 二、本課以“巧巧手”為主題,是一個勞動光榮主題的學習,教師可提前預備一些舊報紙,便于學生利用。 教 材 分 析 1.歌曲《我有一雙萬能的手》 《我有一雙萬能的手》是一首創作于20世紀50年代的兒童歌曲。2/4拍,五聲徵調式。輕松的旋律運用了重復的手法,合著有規律的節奏,一氣呵成,表現了歌唱勞動的活潑、愉快的情緒。歌曲以表演唱形式出現,一領一和氣氛熱烈。歷數一雙手的功勞:洗衣服等家務勞動,補圖書、平操場等愛校園的勞動,拾麥穗、拔野草等生產勞動,真是樣樣事情都會做,因而得到爸爸媽媽的夸獎。使學生在歌唱中明白勞動光榮的道理,潛移默化地受到熱愛勞動的思想教育。 2.管弦樂《鐵匠波爾卡》 《鐵匠波爾卡》由奧地利作曲家約瑟夫·施特勞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保險箱制造商為制成兩萬個保險箱而舉行的焰火慶祝大會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爾卡中流傳最廣的一首。做保險箱少不了鐵匠,在德語中“鐵匠”與“火的節慶”是同一個詞(Feuerfest),因此,樂曲喻意為這次大會的內容和形式。據說在焰火大會上首次演出時,樂隊曾采用兩臺打鐵用的鐵砧作為節奏樂器。 樂曲采用D大調,復三部曲式,3/4拍,在以敲打鐵砧為節奏的4小節引子后,樂曲呈示出采用單三部曲式寫成的第一部分主要主題。 此主題輕快活潑,表現了人們對生活充滿信心的歡樂。其中在每個樂句末尾一小節強調后一拍,并突出打鐵的節奏,使人聯想到鐵匠們在火光下快樂地勞動的情景。 樂曲中間轉為G大調,用二部曲式寫成。 中間部主題: 這一強調后半拍節奏的主題形成了輕松跳躍的舞蹈氣氛。樂曲再現第一部分后,在簡短的結尾中用鐵砧叮當叮當的造型性音響效果和活躍歡快的氣氛結束全曲。 3.歌曲《粉刷匠》 《粉刷匠》是一首風趣、活潑的波蘭兒童歌曲。2/4拍,F大調,一段體結構。全曲音域僅有五度,由五個唱名do、re、mi、fa、sol組成短小嚴整的四個樂句。旋律多使用重復的手法,簡單而且易唱易記。第一、二、四樂句旋律基本相同,第三樂句旋律稍有變化,并以 ×× ××|×× ×|×× ××|× —| 的節奏貫穿全曲,給人以完整統一的感受。輕松風趣的旋律與幽默詼諧的歌詞相結合,一方面生動地描繪了小粉刷匠在觀賞自己的勞動成果,得意炫耀自己勞動技術的同時,表現了小粉刷匠一心只顧勞動,弄得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頑皮神態。一方面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和樂觀向上的精神。 歌表演《粉刷匠》動作設計: 〔開始位置〕全體學生原地站立。 音樂小節 歌詞 動作建議 1-2 我是一個粉刷匠 正步站立,1 向左卷左袖,2 向右卷右袖。 3 粉刷本領 正步站立,雙手叉腰。 4 強 左手不變,右手向前豎大拇指。 5-6 我要把那新房子 腳八字步,左右移動重心4次。同時,右手至胸前,掌心向上,左手向左側下方伸展。 7-8 刷得很漂亮 右手由下向上做刷墻動作,兩次。 9-10 刷了房頂又刷墻 腳同5-6小節。右手上舉向左橫刷后,再向右橫刷。 11-12 刷子飛舞忙 手腳姿態不變,右手由下向上順時針方向轉一圈。 13-14 哎呀我的小鼻子 雙腳正步,雙膝彎曲,右手指自己的鼻子,左手左側平伸,掌心向下,頭隨之點動兩次。 15 變呀變了 腳正步站立,雙手五指并攏,擋在臉面前,掌心向自己,身體向前傾。 16 樣 雙手打開,掌心向外翻,身體回原。 4.歌曲《理發師》 《理發師》是一首熱情、歡快而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亞民歌。F大調式,2/4拍,單樂段結構。旋律采用上行級進、樂句模進,八度大跳、同音反復等發展手法,并將三次模擬理發的“咔嚓”、“沙沙”聲與有規律的 × ×|× ×| 節奏相配合,生動地描繪了理發師認真、快速、愉快地忙碌著的形象。反映了勞動時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歌表演 同桌二人共同表演,一人扮顧客坐著,雙手自然放在腿上。另一人扮理發師站在顧客后面。表演動作可參照課本簡圖,也可以由學生自己根據歌詞內容創作。 【動作說明】 第一段:左站右坐(見課本上圖) 第1-2小節,左邊學生扶“顧客”左肩,右手半握拳,伸出大拇指,先向左再向右做“摸胡子”動作。 第3-4小節,右手伸出食指、中指模仿剪刀,由右向左剪四下。 第5-6小節,右小臂向上垂直舉起,向前后方向抖動四下。 第7-8小節,動作同第3-4小節。 第9-11小節,換左手理發,從左向右剪六下。 第12-16小節,左手伸直似撫摸“顧客”的頭發,由下而上隨節拍輕推四下,同時右手上舉,五指分開,手腕隨節拍上下晃動,做噴霧動作。 第二段:右站左坐。 第1-2小節,右手向右下方伸出,做“請”的動作。左邊學生向右轉身點頭打招呼。 第3-4小節,動作同第一段。 第5-6小節,“顧客”雙手舉起手心對面部模仿照鏡子,兩人同時先向左,再向右各晃動一次,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第7-8小節,動作同第一段。 第十課 汪汪與咪咪 教 學 目 標 一、通過聆聽、表演和編創活動,突出“汪汪與咪咪”的主題,培養學生的愛心與觀察能力。 二、理解歌曲的內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創歌詞,并能發揮想像力編創動作表演。 三、能選擇適當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四、運用×和×編創節奏,并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關小動物的歌曲。 教 學 內 容 聆聽《小狗圓舞曲》教學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聽樂曲,讓學生用手指隨課本上的圖形譜劃動。 提示:你感到樂曲描繪了小狗怎樣的動作,或小狗在做什么? 2.復聽音樂,隨著音樂用手勢在桌上進行表演。 聆聽《跳圓舞曲的小貓》教學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聽這首篇幅短小的管弦樂曲。 2.提示:聽了樂曲你想到了什么?可讓學生根據標題去想像。 3.跟著樂曲和教師哼唱第一部分主題A,加深對樂曲的印象。 4.復聽樂曲。用手指在桌上畫圖形譜。 提示:樂曲的情緒和速度有什么變化?你能聽到哪兩種小動物的叫聲? 5.分小組討論:你感到小貓在做什么?結尾使你想到什么? 6.聽樂曲,用動作表演。學小貓的樣子跳圓舞曲。 編創與活動1.本課的編創與活動是一個編創節奏與復習歌曲相結合的趣味性練習。要求學生不但能按節奏編創小動物的叫聲,而且能唱出關于這個小動物的歌曲。(即:課本中學過或平時自己聽過的歌。) 2.在編創節奏中,再次熟悉運用×、×節奏。可分小組進行填創游戲,要求邊說邊做小動物的動作,看誰將節奏讀得準,動作做得生動形象。 表演《貓咪別淘氣》教學基本要求 1.反復聆聽歌曲。提示學生歌中唱出的小貓咪在怎樣淘氣? 2.用聽唱法學會歌曲。 3.分小組討論,做分角色表演的準備。 4.分小組邊唱邊表演。 5.加入打擊樂器表演。 編創與活動 1.本課的編創與活動安排了一個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的練習。教師可指導學生分小組試一試每個人關于選擇樂器的建議。 2.選擇一種效果較好的伴奏方法,為歌曲伴奏。 表演《誰在叫》教學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聽歌曲,用手指隨著課本上的旋律線劃動。 提示:聽一聽,誰在叫?為什么小動物叫了?它們都在做什么?再一次聆聽,使學生在聆聽中熟悉旋律、內容、發現問題、回答問題。 2.聽著歌曲錄音跟唱全曲。或用聽唱法學會歌曲。 3.分組進行編創活動。 提示:你知道哪些小動物,它們怎樣叫,利用小組的智慧你一句、我一句為歌曲編創 新歌詞,分組表演自己的歌。 4.邊唱邊表演動作。第一段唱原詞,第二段唱小組填創的歌詞。 5.背唱自創的歌曲給爸爸、媽媽聽。 課本中《誰在叫》這首歌采用了圖與旋律線示意的方法呈現,生動形象而有趣。學生可通過旋律線的示意,結合看圖,迅速地記憶歌詞。同時也有助于提示學生的動作表演。教 學 建 議 一、本課可安排兩課時完成。 二、結合本課主題“汪汪與咪咪”進行學習、比較兩首聆聽樂曲,感受小狗的音樂是急促的、旋轉的,小貓的音樂是悠閑的。 教 材 分 析 1.管弦樂《小狗圓舞曲》 《小狗圓舞曲》又稱《一分鐘圓舞曲》或《瞬間圓舞曲》。由波蘭作曲家肖邦作于1846~1847年間。初作為鋼琴曲,后被改編為長笛曲、管弦樂曲等。作曲家的朋友法國女作家喬治桑(1804~1876)豢養了一只小狗,常喜歡飛快地旋轉著追逐自己的尾巴。喬治桑請作曲家用音樂表現這只小狗的可愛動態,于是作曲家欣然寫成此曲。樂曲篇幅短小,速度很快,一氣呵成。 樂曲采用三部曲式寫成。4小節引【人音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下冊全冊教案7】相關文章:
人音版小學第12冊音樂教案04-25
人音版小學音樂第八冊教案04-25
人音版-五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1)04-25
人音版-五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6)04-25
人音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全冊教案(5)04-25
人音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5)04-25
人音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