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算乘法》教案
課題:筆算乘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掌握筆算方法,理解算理與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在相互比較中,自主掌握優化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探索算法與解決問題過程中,增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悅,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在理解算理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乘的順序以及第二部分積的書寫方法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 1-1師生談話:學校圖書室準備購進一批新書,其實啊,在購書的過程中也隱含著很多的數學問題,你們愿意幫忙解決嗎? 1-2回顧舊知:(課件出示:一本書24元)問題:如果買10本這樣的書,要多少元呢?(列式:24×10=240) 1-3引出新知:問題:如果要買12本這樣的書,要多少元呢?(列式:24×12),對比前一題,指明這是新知,是今天要研究的內容:兩位數乘兩位數。(出示課題) 二、算法探究 2-1估算:對于這樣一個算式,雖然我們不會計算,但是我們能不能估計出它的結果?估一估,24×12大約是多少? 先進行獨立思考,再進行4人小組的交流互動。比如: A: 24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 B: 24估成20,20×12=240。 C: 12估成10,24×10=240。 …在B、C兩種估算結果出來以后,教師追問:那到底少估了多少呢? B:少估了4個12 C:少估了2個24 過渡:到底誰估算的錢數比較接近呢?應該怎么辦?(引出需要計算:24×12)談話:同學們,以前當你遇到一個新問題時,你會怎么辦啊? 2-2自主探索:學生獨立嘗試在練習紙上計算24×12, 2-3搭設平臺小組交流:學生組內交流,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24×12。預計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4個向度:(1)連加:24+24+…+24=288(12個24相加)(2)連乘:24×2×6=288(3)拆數:24×10+24×2=288(4)豎式: 2-4全班匯報: 教學調控: 2-4-1每出現一種方法,讓學生講明算理與方法,并讓下面的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最好引導學生借助圖進行分析) 2-4-2出現豎式法,準備如下問題:①48是怎么來的?24又是怎么來的?(或者說240是怎么來的?)②24的4為什么寫在十位的下面?24表示實際上是表示多少?③“0”怎么處理?④哪兒來的2個24?又哪兒來的10個24? 2-5算法初步優化:教師對學生中出現的方法進行初步梳理。問:對比一下這幾種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 2-6小練習:出示:23×13=(學生試算,全班交流)探討:為什么不用連加與連乘法?教師點撥:看來在計算時,用連加或者連乘都有局限性,那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時,到底哪一種方法適用的范圍更廣呢?(豎式法、拆數法) 2-7研究筆算:剛才有部分同學說用豎式計算方便,很多的同學也采用了豎式計算,你們知道豎式中每一步的意思嗎?能想出豎式計算的方法嗎?(結合學生的討論交流,教師板書) 2 4 ×1 2 ――――― 4 8……24×2的積, 問:48是怎么來的? 2 4 ……24×10的積, 問:表面上的24是由誰和誰相乘得到的?這里的24是表示多少?接著完成豎式。教師質疑點撥: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豎式,與以前學過的哪里的寫法是不同的?要注意什么? 計算時,哪一步是關鍵啊?三、綜合練習 3-1判錯練習:過渡: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我們的同學也做了幾道題目,請同學們來檢查一下,有沒有問題?出示: 1 2 × 4 4 ――――― 4 8 4 8 ――――― 9 6 問:兩個48一樣嗎?這道題目錯在哪? 3-2基本訓練:出示:21×13= 41×21= 進行筆算同桌互相檢查,匯報出現的問題。 3-3解決問題師:估計一下超市里大約有多少瓶橙汁呢?(出示圖片)每箱12瓶,大約有30箱。學生估計師:要知道到底是幾瓶呢?怎么辦?(補充信息:有33箱)學生計算。校對。 四、小結梳理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什么知識?計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現在你們覺得“24×12”是舊知還是新知?其實啊,學習就是這樣,不斷的利用舊知去學習新知,新知也可以不斷地轉化成舊知去解決。【《筆算乘法》教案】相關文章:
筆算乘法的教案01-01
筆算乘法教案11-23
數學筆算乘法教案02-16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04-03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04-22
《乘數是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教案范文08-26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04-17
《筆算乘法(不進位)》教學反思11-01
四年級數學筆算乘法教案04-04
小學數學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