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指導學生課外閱讀1
一、指導目標
1.通過學生互相推薦寓言故事,從活動中認識更多的寓言課外書;
2.調動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并進一步形成寓言的閱讀習慣;
3.通過指導,提高學生的寓言閱讀能力。
二、指導重點
調動學生閱讀寓言興趣,并形成寓言閱讀習慣。
三、指導難點
通過指導,提高學生的寓言閱讀能力。
四、課前準備
1.寓言故事課件。
2.學生各自準備最喜歡的寓言故事,并準備向別人推薦,記熟。
3.課外閱讀小冊子;
五、指導課時
一課時
六、指導過程
(一)導入激趣,激起學習欲望
同學們,今天我們再次上課外閱讀課,主要是交流我們所閱讀過的寓言,開展一次寓言故事交流會。(師板書課題:寓言故事交流會)
(二)復習《寓言兩則》寓意,介紹出處
1.提問:什么是寓言呢?
2.介紹出處:我們剛學完的《寓言兩則》,它們都是我國古典名著中的名篇。《紀昌學射》出自《列子·湯問》;《扁鵲治病》出自《韓非子》。
3.過渡:其實,我們的世界還擁有很多的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看過不少。
(三)班內互相推薦寓言故事交流活動
課前,同學們都已經把你最喜歡的寓言故事收錄到《課外閱讀小冊子》中,今天我們就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交流吧。
1.提出小組交流要求。(CAI示要求)
小組交流要求:
A.小推薦,講一講:把你想說的寓言故事,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并自己說出故事中的道理,或者考考同組同學你的故事說明的道理;
B.演一演,評一評:同組同學可以幫幫忙,演一演故事,提一提意見,為全班匯報表演做好準備。
2.小組交流。教師巡視,給予指導,讓孩子更完整地發言。
(指導方向:推薦的時候還要具體說明書的來源、作者等資料,而評論的時候應該有針對性一點。)
3.提出班內交流要求,激發求知欲望。
老師剛才在你們中間巡視了一周,聽了部分同學的推介發言。發現同學們口才越來越棒了,課外書幫了你不少的忙;而且大家都作了很充分的準備,所以都把故事講得十分生動。接下來,我們全班交流分享吧。先看看我們的分享目標吧:
全班分享目標:
A.小推薦:每組派一名同學當代表講故事,注意要把寓言故事說清楚,有準備的小組,同組同學還可以幫忙演一演;
B.小評論:代表講完之后,其他同學來評一評;
C.小評選:其他同學要當評委,評出你心目中的最佳推薦員,誰的推薦令你心動,想立刻閱讀那本書。
4.班內交流:
A.4個小組各派一名代表在臺上講,邊講邊把自己的小冊子展示,同組同學幫忙在黑板上板書上推介的寓言故事書目、篇目。
B.每一個代表說完,學生互動環節:可以是講故事的同學提問其他同學,也可以是其他同學評論講故事的同學。
5.小結:老師發現同學們越來越會閱讀了,他們剛才介紹得多好啊。如果你還能與別人分享你的故事你的書更好。但也要注意,記得愛護別人的書籍啊!
6.評價:、現在請大家說說聽完推介后,你現在最想看的是哪本書,理由是什么?(指名3、4人說,然后全班投票。)
7.頒獎:最佳推薦員。
8.布置最佳推薦員任務:課后,請最佳推薦員把自己的看過的優秀寓言故事的書名、作者、出版社等等資料填寫到班級推薦書目表中。
(四)推介寓言故事,延展課文知識
1.推薦外國寓言故事:其實除了同學們所推薦的書,還有很多著名的寓言故事書呢!現在老師向大家推薦其中的幾本吧。(示課件)
2.方法教給:好書浩如煙海,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閱讀理解寓言故事呢?(先讓學生說,再出示課件)
課前,老師也準備了一些好方法小錦囊要送給同學們,快來瞧瞧看。
寓言故事閱讀方法小錦囊:
A、應該邊讀邊思考,邊讀邊畫出關鍵詞句,幫助自己理解;
B、大部分寓言都分為故事和教訓兩部分,教訓就是寓言故事的寓意;
C、寓言的寓意,多半藏在角色的對話中,或者作者在篇末有所說明;
D、能夠舉一反三,聯系生活實際,深入體會它的深刻道理。
3.推介一則寓言過渡:學了好方法,我們還要懂得運用。現在就讓我們帶上這些好方法,來完成以下的這則寓言故事的讀書筆記吧。
4.播放《猴子戴手套》,完成讀書筆記。
猴子戴手套 作者:樊發稼
一只猴子進城玩兒,看見男男女女都戴著手套,挺好看的`。猴子進商店,也給自己買了一副手套。
回到山林里,猴子戴上那副花花綠綠的手套到處炫耀:
“大伙都來瞧呀,我的手套多漂亮!”
八哥鳥隨聲附和地道:“是啊是啊,多漂亮!多漂亮!”
喜歡拍馬屁的小猩猩說:“嘿,猴哥!今兒個你戴了手套顯得格外精神,既有風度也很瀟灑!”
只有上了點年紀的驢子不以為然地說:
“手套是人的專用品,我們動物不宜生搬硬套地使用。猴子戴手套,我看有點不倫不類。”
猴子聽了驢子的話,罵道:
“你這蠢驢知道個啥!我看你是妒忌心太重了。”
沒過幾天,猴子摔成重傷住進了醫院,原因是他戴了手套上樹,握不住樹枝,從樹上跌了下來。
5.學生交流讀書心得──用了什么方法幫助自己閱讀理解了這則寓言故事。
(五)總結
通過這次交流,同學們收獲可真不少,不但聽到那么多精彩的寓言故事,還了解了不少寓言故事書,更學到了寓言故事閱讀的好方法。其實,一篇好的文章,一個好的故事,一本好的課外書,不僅能拓寬我們的閱讀視野,而且能陶冶我們的性情,提高我們的人文素養。所以我們說──閱讀,愛讀,多讀,反復讀。
七、板書:
閱讀,愛讀,多讀,反復讀
指導學生課外閱讀2
《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切合實際的對學生閱讀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目的是讓學生大量的積累課外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農村小學的學生要達到《新課程標準》的這個目標確實有一定的困難。原因有:一是大部分家庭還沒有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有些知道了也因經濟跟不上,沒能為孩子備夠足量的課外讀物;二是由于經濟緊張,圖書室的存書量更新不夠及時,有的書本也比較的陳舊,基本上是形同虛設;三是學生家庭的讀書“環境”不夠健全,周邊的環境影響不利于學生有閱讀愿望的發展。四是學生的閱讀面比較的窄,一般都只是看一些優秀作文選而已,涉足的書目較少。因此,指導農村小學學生完成新課標規定的課外閱讀量,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不是一件易事。那么,如何指導孩子們進行課外閱讀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知曉閱讀的重要性
以課本為圓點的放射閱讀的環境。我們把學生熟悉的諸葛亮、周恩來、老舍等名人的讀書與成功的典型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逐漸的感覺到了他們喜歡的智慧的諸葛亮的睿智來自于多讀書,他們尊敬的周恩來總理的偉大成就l來自于多讀書,他們喜讀的優秀散文的作者老舍先生的文學巨著的成功也來自于多讀書……。讓他們逐漸的領悟到了“唯有滿腹經倫,才能出口成章”,“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道理。引導學生對“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理解,讓學生知道,大量閱讀可以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博古而通今。讓學生認識到語文書的文章雖然優美,但只是指導我們閱讀的典型例子,一本語文教給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而課外書里知識是無限的,猶如浩瀚的大海,只要你勇于探索,就能享受那書海的無窮樂趣。逐步引導學生去尋找課外閱讀書,去涉獵課外閱讀書,去享受課外閱讀書。
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生課外閱讀需要指導,才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促使學生由泛泛的閱讀變成有目的的閱讀,我根據學生的實際讀書能力及家庭讀書環境的情況,以讀書的興趣入手達到讀書的習慣為我的主攻目標,從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掌握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作為我指導閱讀的主要方向,給學生擬定了閱讀內容:以童話、寓言、民間故事、戰斗故事、歷史故事、科幻小說、歷史小說和新聞為主引導學生廣泛閱讀,閱讀的量也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分層要求,可以激活所有學生的讀書興趣。同時,我班開展每周固定一節語文課作為讀書交流會,會上,一個內容是,自選書本讀,另一個內容是介紹好書。在介紹好書的時候,也給學生有明確的規定:一是文學常識的積累,要求學生要介紹作者和書本的基本知識,二是介紹書的梗概,三是談談喜歡的好句子和好的詞語。這樣,學生在讀書的時候逐步從通讀書本到細讀書本。
三、設班級圖書園地
學生自己有的書刊畢竟是有限的,何況是我們這些農村小學的學生。“無書讀”這一難題長期困繞著他們。建立班級“圖書角”是解決這一難題的好辦法。我們首先在學校的號召下,積極的組織學生進行好書交流活動,讓學生把自己的書拿到教室,集中放在圖書架上供學生讀書,中隊會專設了圖書管理員,負責登記交流書目,負責清理班級的圖書,負責登記借閱,收還情況。班級的圖書角每周一、三、五開放,制定圖書借閱要求。也鼓勵學生定《少年報》、《小學生導刊》,鼓勵學生為刊物投稿。即擴大了學生的讀書面,也擴大了學生的讀書交流面。
四、活動激發閱讀興趣。
小學生往往缺乏堅持閱讀的恒心。但是,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是可以為學生積極讀書作好環境準備。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沒有收到實效的。因此,開展“講故事”、“讀書匯報會”、“展評優秀的讀書筆記”、“手抄報”、“知識競賽”、“比賽查閱資料”、“詩歌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能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在這么多的課外活動形式中,其中,最讓學生感興趣的非“講故事”莫屬了。因此,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利用“故事遷移”,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以此來推動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的延伸發展,激發學生自覺進行課外閱讀。故事人人愛聽,尤其是小學生,一聽老師要講故事,都會挺直身子,豎起耳朵,兩眼閃爍著興奮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聽得津津有味。所以,這時候,當老師講完故事,向學生推薦課外書時,這效果肯定比任何說教都有效。但是,僅僅靠老師講故事,學生聽還遠遠不夠。講故事的形式可以多變,不僅老師講,還可以讓學生講,還可以師生、生生之間比賽講。這樣,學生有了自主的發言權,就會千方百計地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感人……每一個故事,都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催化劑。讓講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愛課外閱讀;讓聽者在講述者繪聲繪色的講述中感受課外閱讀的誘惑。你看,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學生在展示過程中得到了成功的滿足。除此以外還要指導學生進行讀書交流活動。樹一批讀書的小標兵,給予大力的表彰。開展讀書積累活動。指導學生在讀書中積累詞語、積累句子、積累好的段落,好的文章。積累的運用活動。指導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中,靈活運用書中的好詞、好句,名人名言等等。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特別的關注學生的知識運用,并對學生的知識積累的成績隨時的肯定,并大力的宣傳,讓所有的學生知道,多看書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面,會使自己的學習提高的更快。
課外閱讀是勢在必行的語文教學要求,其質量如何,不僅在于學生自身的努力,教師行之有效的引導同樣至關重要。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并引導學生輕松完成閱讀任務,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指導學生課外閱讀3
學期初,班級在黑板上布置出一塊“古詩園地”和“好詞佳句”欄目。
每天由老師抄寫相關古詩和詞句,利用語文課前三分鐘,全班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誦讀二年級上學期規定的必備10首古詩,課外閱讀的內容已按預期目標完成了部分的閱讀。學生認字量加大后,適當推薦經典讀物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除了利用每天下午整理課進行閱讀外,教師還在家長會上向家長介紹我們的讀書計劃,讓這項活動得到家長的重視和大力支持,能為孩子購買適合孩子讀的書,在家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督促孩子每天在家不少于半小時的.讀書時間。
每天講一個成語故事,每周背誦一首古詩。在早讀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完成。幫助孩子們積累更豐富的文學材料。經常進行讀書匯報課展示,指導幫助孩子在校在家的讀書情況。教師堅持為學生誦讀經典;教師利用閱讀教學時間交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并鼓勵學生寫讀書感受。班級設立圖書櫥,建立學生個人圖書交流中心;定期舉行學生好書推薦活動。課內外及時銜接,教師輔導學生鏈接課內延伸至課外的相關書籍文章,充分利用每天早晨出操回來后的五分鐘時間,讓學生講一講自己讀的書中的故事,形式不限,可以只講其中的一個精彩人物或一個好玩的情節,也可以背一首新學的古詩或詩歌。讓同學們吐露自己閱讀的所感所思。有書就有希望,讀書就有幸福。
讀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升師生的底蘊,讓師生在讀書的過程中不斷充實,不斷對生活、學習產生新的追求目標,從而從容當書生,瀟灑走人生。這是我們最終的追求。
指導學生課外閱讀4
古人有“書中自有黃金屋”之說。朱熹也曾經指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杜甫所提倡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無不強調了多讀書廣集益的好處。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能不深思:應該如何及早引導學生去正確面對紛壇繁雜而又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博覽群書,開拓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不斷提升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從而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長,潛能得以充分地發掘,以淵博的知識去適應和面對未來社會的需要和挑戰。對此,我們都有諸多感慨:涓涓細流,終能積小流成江河。
一、激發興趣,促成閱讀。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同樣的,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一般的做法如下:
1、巧用故事懸念誘發閱讀興趣。故事人人都愛聽,尤其是從小就伴著奶奶的童謠、媽媽的童話長大的孩子,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個個精神抖擻,雙耳立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隨著教師聲情并茂,娓娓渲講,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早巳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當孩子們津津垂聽、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結局之際,教師嘎然收聲無不動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節交錯復雜,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請自讀原文。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記得有一次,我給學生們講《松雞和烏龜》的故事,當我講到烏龜們為了讓松雞能整天呆在洞里陪它們玩耍,便在松雞的同意下把松雞的羽毛全部拔光。這樣松雞沒法飛走了,它們的目的也都達到了。可是有一天正當它們玩得正開心的時候,突然,黃鼠狼竄進洞來,撲向松雞,一口咬住松雞的脖子……講到這我嘎然而止,學生迫切知道結果。而我卻讓他們先猜猜結局。在一一否定了他們的答案后,我便出示《一千零一夜》一書告訴他們,想知道結果就借讀這本書,里面還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學生被扣人的故事情節激起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要求借書。這樣讓聽者在享受故事情節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課外讀物的誘惑,主動去進行閱讀,這效果恐怕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2、談自己的讀書感受激發興趣。教師要經常講述自己(或組織學生講)閱讀讀物后的收獲和體會,用“現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
3、介紹讀物梗概激發閱讀欲望。教師要經常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書中人物、內容梗概或精彩片斷,激發學生“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學《揠苗助長》、《鷸蚌相爭》后,教師可介紹《寓言故事》;結合《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的教學,教師可出示《三國演義》(兒童版)介紹書中部分精彩內容的梗概。這樣學生就會被興趣推動,紛紛要求借書閱讀,在讀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燦爛文化的藝術所在。實踐證明,只有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變“要我讀”為“我要讀”。
二、教給方法,指導閱讀。
興趣雖然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但是學生光有課外閱讀的興趣,只憑興趣毫無目的、不茍方法地去茫茫課外讀海中“瀟灑走一回”其意義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學生憑著興趣,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顯然這樣讀書收效甚微。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我們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1、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如學習了《狼和鹿》一課,學生為了進一步了解有關保護大自然生態平衡的知識,有目的地閱讀《人與自然》一書(或上網查閱)。又比如,我們學習了《海底世界》之類的課文后,指導學生搜集有關海底知識的資料,比如閱讀科普類作品,然后開展一次“海底世界知多少”的交流活動,以培養學生查閱資料和摘錄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元程端禮說:“每句先逐字訓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語言雋永,引經據典,情節生動。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作品為依據,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3、速讀法。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我國古代有“好古敏求”“讀書十行俱下”之說,可見早就提倡速讀能力。利用速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當今科學突飛猛進,生活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隨之加快,這必然要求我們的工作講質量講時效。如果我們的學生只會字斟句酌地讀書,很難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的需求。因此教會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需要,采用速讀法不諦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4、摘錄批注法。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同時還可以對自己訂閱的報刊雜志,將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讀與思共,思與讀隨。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著用自己的閱歷和知識去審視、對比、評判書中的內容,并及時記下自己讀書的感受和疑點。總之讀書要做到“手腦并用”閱讀才將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閱讀的書籍不同,而采用的閱讀方法也不一樣;閱讀的目的不同,閱讀的方法也不同。我們應該注重教會學生根據個人不同的閱讀習慣,閱讀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靈活使用。
三、創設條件,促進閱讀。
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要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交流。
1、建立圖書角。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教師可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里,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動圖書箱”的辦法,由各班干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為了介紹圖書,也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圖書展覽,把被介紹的圖書陳列出來,同時展出學生整理編寫的宣傳圖書的資料。資料可包括圖書內容提要,作者簡介,時代背景等,這樣就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閱讀條件。
2、保證閱讀時間。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及時推薦合適的讀物或文章,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同時減少書面練習,增加閱讀作業,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空間和時間。除了允許學生在“早讀”或“自習”時,既可朗讀所教的課文,也可翻閱課外的書報,還可每周劃出一、二節課時,保證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及指導。
3、開展活動進行閱讀。學校、班級經常開展有關活動,比如組織朗誦會、圖書節、故事會等,創造條件讓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
4、幫助選擇讀物避免盲目性。小學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面對浩瀚的書山文海,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思想狀況,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教育需要,認真地幫助他們選擇有益的讀物,避免他們不加選擇、不辨優劣地進行課外閱讀。課外讀物的選擇應以思想內容好,語言文字好,適合青少年閱讀為標準。堅決杜絕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書刊在學生中傳閱,造成種種不良影響。
四、鼓勵先進,堅持閱讀。
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自流。為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其形式或是舉行讀書報告會、經驗交流會,或是展覽優秀的讀書筆記、經驗,評比表彰課外閱讀積極分子等。對課外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地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后,會更堅持大量的廣泛的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其意義也就更加深遠了。
課外閱讀是我們人類的一個全新的生活領域,更是人類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資源和趨勢。我們的語文教育要追趕時代,就得超越課堂,帶領學生“躍馬平川”去開辟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荀子云:“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學生沉浸于這日積月累所匯聚成的知識里,定能開花結果,在思想和學習上取得雙豐收。
指導學生課外閱讀5
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對小學生來說,做好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語文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涵養,塑造良好的品質和健康的人格。許多作家、學者成功的經驗表明,語文素養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廣泛閱讀。新課標第一次規定了小學生課外閱讀量,并提出閱讀速度的要求。這是對語文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對小學語文教學有著較好的指導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把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我想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怎樣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
一、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披文而入情,讀書重在激情。我們要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使學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個喜歡閱讀的教師更容易帶出一批喜歡閱讀的學生。教師首先要在教學中利用一切適當的機會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如在教學《福爾摩斯的推斷》時,我發現學生對福爾摩斯特別佩服,就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去收集、閱讀有關福爾摩斯的文章。學習了《嫦娥奔月》后,讓學生收集如《開天辟地》、《女蝸補天》等許多中國古代有名的神話故事。這樣有目的的進行課外閱讀,既能增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又能提高他們課外閱讀的質量。
班級讀書會也是小學生在學習伙伴間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導學生用一段課外時間讀一本教師或同學推薦的書,然后用一個集中的時間由同學和教師共同對該讀物自由討論,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學的讀后感等。可以讓閱讀成為游戲一樣的童年生活。
此外,開展讀書筆記評展、精彩詩篇朗誦會,以及利用影視作品開展影視主題活動都是營造閱讀氛圍的好辦法,都可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促使學生把課外閱讀當成一種自發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為。
二、引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
小學生在閱讀中,面對身邊各種各樣的書,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讀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讀,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如果不重視,學生很容易對閱讀失去興趣,引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要注意以下幾點。
小學生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比較渴望神秘、冒險、刺激,仰慕機智、勇敢、轟轟烈烈等。同時,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據這些特點,我精心挑選學生喜聞樂見的經典兒童讀物,如《海底兩萬里》、《木偶奇遇記》、《吹牛大王歷險記》,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這些經典兒童文學書籍既是符合兒童心理和認知發展水平的課外讀物,又能促進他們完美地發展,純凈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發他們一生的文化向往。
其次,可以適當推薦給小學生的一些有時代特色的暢銷課外讀物。比如童話故事,成為眾多小學生童話夢中的主人公;近兩年,《哈利波特》、《魔法學校》這樣的兒童暢銷書風靡校園,這種具有時代特色的課外讀物也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寶貴契機和資源,可教師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殺。很多圖書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義的感召、美好的幻想、過人的機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對這種課外閱讀,教師要引導小學生積極親身體驗,使其能真正產生發自內心的激動和興趣。
三、指導小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張之洞曾經說過:“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小學生課外閱讀個體性強,隨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1.加強課內外溝通,拓寬閱讀渠道
首先,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導閱讀方法,拓寬閱讀渠道。在教學實踐中,我經常以課本為出發點,有計劃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如,教學《新型玻璃》前,布置學生翻閱與課文相關,相近的文章、資料等。學生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學習興趣大增,課堂上競相發言。如有的同學說:“我想做一套這樣的房子,它可以飛、可以潛水、還能沖出宇宙,尋找更新的世界。”有的同學說:“我想讓每戶人家都裝上一扇智能門鎖。把家庭每個成員的相貌、聲音、指紋等信息輸入電腦,它就能輕而易舉地識別出來,只要主人觸摸門鎖,它便自動打開,對其他人則不理不睬。”各種有創意的構想如汩汩泉水涌出。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再讀讀原汁原味的作品或類似的書,使知識縱橫溝通。
2.根據不同文體,進行分類指導
各種課外讀物的閱讀方法是不同的`,應根據不同的文體,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我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從怎樣閱讀連環畫、童話、寓言、故事、小說、科普讀物、優秀作文和少兒報刊進行分類指導。如指導學生讀少兒報刊,運用瀏覽和細讀兩種方法。指導學生拿到報紙先統覽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選擇重要的、新鮮的和自己感興趣的細讀。還教給學生根據專題收集資料剪貼、寫摘要、做卡片的方法。
3.重視技能訓練,培養閱讀方法
我們重視加強閱讀步驟與方法的指導,指導學生閱讀一篇文章分三步進行:第一步粗讀,要求能了解主要內容,并能簡要復述。第二步細讀,理解主要內容,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達方法。第三步熟讀,要求寫讀書筆記。
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是閱讀教學的任務之一。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小學生樂意閱讀、有效閱讀、享受閱讀。在指導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我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
1.訓練讀書用眼的習慣。減少眼動次數,逐步擴大閱讀視野,縮短注視字詞時間,減少回視,這樣既提高閱讀的準確性,又能提高讀速,形成默讀習慣。
2.訓練閱讀時用腦的習慣。文章大體分三種體裁: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而這三種文章各有不同的閱讀步驟,如:記敘文的閱讀步驟為:文章題目—文章體裁—主要人物—時間—地點—事件—中心思想。每次,拿到記敘文的閱讀材料時,邊讀、邊思、邊記這些要點,達到理解記憶。
3.訓練定時閱讀和限時閱讀的習慣。定時閱讀指每天某一時間內閱讀,限時閱讀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讀書時間。為了保證閱讀時間,我們開設大閱讀課。每周安排一節閱讀課,讓全班同學在一起進行閱讀,閱讀時有老師及時的點撥、引導,提高閱讀的效率。
4.訓練“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在指導閱讀上要求學生圈、點、畫、找、記。圈出不懂的地方,點出關鍵詞句,畫出好詞佳句,找出優美的片段進行熟讀、背誦,養成“摘記”的習慣。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故事的情節,豐富自己的詞匯,培養良好的語感能力,提高閱讀的綜合效益。
課外閱讀是小學生豐富生活經驗,積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養的過程。教師要放棄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對課外閱讀的認識,正確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開卷有益,只要學生讀,就一定會有收獲。
【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相關文章:
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03-14
指導學生寫作03-14
怎樣指導學生書寫05-05
學生預習教學指導04-26
我的課外閱讀故事02-05
我的課外閱讀故事(經典)02-06
怎么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中考作文指導03-06
文獻的寫作指導03-08
高中寫作指導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