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山區中學語文探究式課堂教學師生心理協調初探
〖摘 要〗:山區中學由于種種原因,語文教學大多只能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不能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而實施探究式教學。只有充分地了解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做好師生心理協調,鑄就師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很好地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關鍵詞〗:山區語文 探究式教學 心理協調
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把“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放到了語文教學的重要位置。在這個前提下,新課程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強調“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當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但是山區中學由于種種原因,語文教學大多只能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不能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而實施探究式教學,從而使學生的素質得到較大提高。因此,只有首先了解并協調好師生課堂心理,才能很好地實施探究式教學。
一、山區中學語文教師和學生的心理特點。
1、教師課堂心理特點:
山區教師大多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更新自己知識結構的緊迫感,沒有探討適合山區中學學生具體情況的教學設想,教參成為教學的主要工具,從而造成了學生學習心理的極化現象,表現為機械記憶的相對優勢和能力上的絕對缺陷,以致學生學習心理的不平衡。有些語文教師因為年齡偏大,從教時間長,傳統的語文教學法駕輕就熟,難以揮之而去,對探究式學習抱有成見,牢騷滿腹 ;對于從教時間較短,經驗不夠豐富的年輕教師,對探究式教學熱情很高,但是如果課堂教學沒有出現預期效果,便心灰意冷,毫無激情;還有些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因為主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開展進行探究活動,埋怨條件不成熟。
2、學生的心理特點。
山區中學生的心理發展有它特殊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年齡與心理發展的不同步性。和城鎮同齡的學生相比,山區中學生有明顯的心理發展遲滯跡象。剛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其心理發展特點伴隨著個性差異處于參差不齊的狀態,思維定勢,思辨能力差,保留著農村的幼稚習氣,以及缺少獨立思考的依賴心理,碰到困難容易產生畏懼心理。他們對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學習方式顯得六神無主,一頭霧水。有些學生因平時語文老師的誤解、冷漠、粗暴而消極,甚至產生抵觸和反抗情緒,對老師的探究式學習抱有偏見,嘲諷,不合作,甚至還從中搗亂。
二、山區中學語文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協調。
山區中學要實施探究式語文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山區學生的語文素質,必須探討和研究教師與學生兩方面的心理。新課標對語文課堂教學提出新的要求,教與學的配合需要處在一種和諧的氣氛中,山區中學生的心理缺陷要得到正視。從而溝通師生的心理活動,達到教與學的協調,促進山區學生學習心理的發展。因此山區中學語文教學的課堂心理協調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在探究式教學中,如何協調好語文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呢?
(一)教師在語文探究式教學中的心理協調。教師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教師的心理觀念,直接影響到對學生的全面了解與掌握、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等。
1、轉變教育觀念,與時俱進。教師教學行為的改變是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前提。教師要有更新自己知識結構的緊迫感,主動探討適合山區中學生具體情況的教學設想,構建全新的教育理念。摒棄過去對學生的看法,針對山區中學生思辨能力差,缺少獨立思考的依賴心理,積極實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筆者認為探究式教學課堂結構,可以按照這樣的程序進行:學生自主閱讀-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合作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心理溝通最重要,因此教師要適時進行心理指導。
2、營造良好的討論氛圍。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討論尤為重要。要克服山區中學生不敢發言、不敢討論的畏懼心理弱點,如在教學中,可以將班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充分討論,交流意見,這樣就能激發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由此迸發出創造
[1] [2]
【山區中學語文探究式課堂教學師生心理協調初探】相關文章:
任務型探究式教學模式初探04-29
探究式教學在《歷史與社會》課中的運用初探04-29
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策略初探05-01
新課程物理課堂探究式教學模式初探04-28
網絡環境下中職汽修專業探究式學習模式初探04-30
探究式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04-29
網絡環境下醫學物理學探究式教學模式初探04-29
探究式學習05-01
基于中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04-29
師生交往阻隔原因探究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