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活動課點滴談
開展語文活動課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吸收知識、明曉哲理。活動的開展旨在培養學生課外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愛好,養成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學習語文的好習慣,并在活動中積累詞匯,懂得道理,把生活與學習語文有機地結合起來,進一步的探究文化生活,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學以致用。
活動課是對課堂的延伸,它的開展改變了長期以來單調乏味課外作業,充分地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語文活動課展開與語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它的展開有助于學生進行語文課的學習,它融時事、社會、文學等于一體化,使語文教學有聲有色,真正地把語文教學推向社會,推向現代化。
(一)趣味家庭作業是語文活動課形成的基礎
長期以來,單調乏味的語文家庭作業壓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這也就是我們教育界這幾年來宣傳減負的原因所在,可想而知,這種極易導致學生產生懼學與厭學的心理的教育教學是不適合現代社會需要的,正如生產關系與生產力若失去了協調,必將導致社會經濟的阻礙。作為一名符合現代化教育的工作者,首先要有先進的思想,要懂得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應該善于為教學“配料”,讓學生學“燒”得心應手,學“品”津津有味,這樣的教學效果也就更好了。
1.朗讀的多樣化啟示
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朗讀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它是通過讀的形式讓學生接受祖國的語言文字,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它形式多樣,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分類。如:配樂朗讀,在修訂版的《大綱》中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有所悟,培養語感,在讀中接受情感的熏陶。”而配樂朗讀既能發揮讀的本能,又能更好地幫學生理解課文,增強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并且可以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學了《林海》《桂林山水》《大海的歌》這類詠物且具有詩情畫意的文章之后,可以讓學生回家后為這課文選配樂曲,并為此專門開個配樂朗讀比賽,比一比誰選的曲子最合適,議一議誰朗讀的最美最動聽。這樣,學生朗讀的積極性會成培上增,而且干起來就特別賣勁,何樂而不為?在配樂朗讀會上,一曲曲優美的古箏獨奏,一支支雅致民間小調,真是讓人遐想萬千,浮想聯翩,那輕快的《茉莉花》,舒緩的《高天上流云》,還有哪節奏鮮明的通俗歌曲《大海》,令人無不如癡如醉……這一段段美妙的音樂加之那聲情并茂的朗讀,那美麗如畫的境界,那祖國的大好河山自然便會呈現在學生的眼前,直至內心,激發他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摯情感。除此之外,還有演讀,即邊讀邊演;有極限讀,即邊作劇烈運動邊作朗讀;有曲子讀法,即為課文作曲或選曲,以課文代歌詞;有睡意讀,即在遐想中默讀等。
2.“君子”動手又動腦
由于小學生對形象直觀、色彩鮮艷的事物饒有興趣,再加上他們天性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因此在學完課文后布置一些涂涂畫畫的作業,讓學生在玩中學習知識,在學中體驗玩的樂趣,無疑會起到好的效果。如學了《黃山奇石》《記金華雙龍洞》等這類文章后,為了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調動學習的熱情,可布置涂涂畫畫的家庭作業。《黃山奇石》——自讀課文,把想象中的“神仙、動物、容室”等用圖畫細致地表現出來,做一張景區導游圖;《黃山奇石》——把文中那些美麗的景點用色彩表現出來,對于奇石可以按著自已的想法任意作畫,事后搞一個畫展。這樣,在課文的學習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展示他們自己的杰作,學習的勁兒自然也就“火”了。
(二)趣味活動是語文活動課的生命
1.信息人員英姿,設計師風采
關注生活,關注社會要從小抓起,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做設計師,學當信息人員,對于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具有很大的意義。
信息人員的工作。這里所謂信息人員,即讓學生“下海”去搜羅新詞匯、修辭描述、新名稱、新地點、新聞、新感受、新空間等,并把這些活動與語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相信對于語文教學效果的促進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