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循環練習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

時間:2021-09-04 12:12:28 體育論文 我要投稿

循環練習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

  摘 要:筆者通過在教學第一線發現,初三學生為30分而消極鍛煉,沒有把目標當成動力反而當成壓力。這種現象與大綱要求以及現代教育體制倡導的“終生體育”理念相差甚遠。這一問題引起筆者極大關注,經過教學反思不斷實踐,及時改革教學手段,運用循環訓練法進行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循環練習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

  關鍵詞:課堂質量;循環訓練法;學習興趣

  1 研究目的

  進入初三后,為了使學生不斷提高運動成績,提高對體育課的興趣,就要求體育課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一周三節的課堂體育,還要重視教授運動技能的正確練習方法,以便于學生課外時間也可以安全有效地進行練習。作為一名初三年級的體育教師,在每一天的教學活動中主要圍繞中考項目制定教學內容。在幫助和指導初三學生達到30分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們雖然有奮斗目標,但卻是為30分而練。

  學生本來就覺得體育課艱苦、單調、枯燥,再加上傳統的體育課上的練習,都是以初三中考項目為核心,嚴格枯燥的訓練活動替代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雖然也會取得成績,但在每一節課的后半堂課,學生就會失去激情,往往注意力下降,訓練效果降低。造成老師費心費力,學生卻叫苦連天的局面,中考前的體育課給師生雙方都造成了很大的在心理壓力。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筆者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認真地思考了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后發現,學生們覺得中考項目難,體育課上的練習難,最根本的原因是學生體能—機能水平達不到中考專項成績對他們的要求。

  因而,在教學內容上做了創新和改革。以循環式身體練習替代了傳統的運動項目練習。原來教學目標是使學生中考體測達到30分,現在改進為以學生體能—機能水平增長幅度為目標。經過一段的實驗發現,學生們的運動成績有了提高,激發了學習興趣,最可喜的是他們的健康水平、體能情況及心理品格較原來也有了進步。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循環練習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選取初三年級的19名女生為實驗對象,他們身體形態、機能水平較差,離中考滿分有較大差距,在體育課練習中畏難情緒明顯高于一般同學,缺乏自信,情緒消極,被動練習,是體育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十分有代表性。

  2.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實驗法和對比分析法。

  3 分析與結果

  3.1 循環訓練法理論依據

  3.1.1 循環訓練法 循環訓練法是根據訓練的具體任務,建立若干練習站(點),學生按照既定的順序、路線,依次完成每個站(點)的練習,周而復始的進行訓練。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身體訓練,也可用于技戰術訓練。

  循環訓練法由4個因素構成,即每站練習法、每站練習的負荷量和強度、站與站和每遍循環之間的間歇時間、站的.數量和循環遍數。

  3.1.2 循環訓練法的主要特征 循環訓練法設多少站,每站的內容、負荷均可根據訓練的目的和對象水平靈活確定。因而這種方法雖然主要用于身體訓練,但也可用于技、戰術訓練,鞏固提高技戰術水平。

  練習過程中,學生一站接一站的按規定順序進行,沒有不必要的停滯現象。因此這種方法可加大練習密度。

  循環訓練法每站的練習負荷,循環遍數,不但可以預先確定而且便于在練習中根據具體的情況加以調整,并能夠做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區別對待。

  每站的內容可按身體的不同部位或不同系統器官的活動交替安排,有利于克服機體局部負擔過重,延緩疲勞,加大負荷。

  循環訓練法練習過程生動活潑、有趣,如果再運用游戲和比賽方式進行,能提高學生的練習情緒和積極性,適用于不同層次和水平的學生。

  3.2 對中考體育項目進行分析

  中考體育項目包括800米、立定跳、實心球、仰臥起坐、墊球幾個項目,主要考察學生的力量、耐力、靈巧等素質的綜合能力。這要求我們在體育課上要以有氧耐力為基礎,同時發展速度、力量等綜合素質。

  3.2.1 800米項目特點要求全面提高學生有氧功能和無氧功能水平,并在提高一般耐力的基礎上,必須同時發展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對于初中女生來說,800米是有一定速度的耐力跑運動,內臟器官長時間緊張與放松相互交替的活動是該項目的運動特點。因此,它不僅要求學生有很高的耐力水平,而且必需具備良好的速度和很強的速度耐力及力量耐力。美國生理學家福克斯從運動的供能系統和生化系統等適應方面提出,不同運動項目的身體訓練只有和該項目供能相結合,才能收到最高效。因此,800米項目從能量代謝講,就要全面提高學生有氧供能和無氧磷酸能以及有氧與無養混合供能的能力。按照800米的項目特點,在身體訓練中,必須發展一般耐力和力量耐力。

  3.2.2 中考其他幾個項目主要是考察學生的爆發力和身體協調力等能力。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在短短的45分鐘體育課上,要想同時提高學生所有中考項目的運動成績而分別進行訓練,那么運動量、運動密度和強度是得不到保障的。而循環訓練不是一種獨立的訓練法,而是一種練習的組織形式,它可以同時發展學生的有氧耐力、力量耐力、速度力量及速度耐力等綜合素質。運用循環式訓練法提高學生身體的綜合素質,不斷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及內臟器官的機能,使之能承受一定的負荷,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從而達到更快更有效地掌握各項運動技能的目的。

  3.3 從“健康第一”的教學原則來說

  3.3.1 科學研究表明,人體心血管系統和代謝系統功能的改善,主要集中在兒童少年時期的生長發育階段,發育成熟后,有氧代謝能力的提高的速度逐漸減慢。而發展有氧耐力,提高有氧代謝能力,不僅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功能,提高機體吸收、運輸和利用氧氣能力,增強人體抗缺氧能力,承受長時間大強度的激烈運動,而且對其他素質的改善和提高也有促進作用。傳統體育課用嚴格枯燥的跑的練習來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不但乏味單調使學生不易堅持和發揮主觀能動性,而且從整體分析,影響運動成績各個因素的訓練程度也是不平衡的。而采用“循環訓練法”,練習過程生動有趣,練習內容豐富多彩,不斷變化。每一站的練習可將上肢、下肢、腰腹等不同身體部位的練習交叉安排,能提高學生能過的練習情緒和積極性,因而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訓練上,適用于不同層次和水平的學生。而且可以發展多種素質,持續完成各站練習不但提高有氧耐力,同時增強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力量。

  3.3.2 初三女生正值生長發育突增期階段。在這個階段,人體骨骼生長速度快于其他組織,器官系統的相應發育。女生開始囤積脂肪,體重增長。其綜合表現為運動能力下降,尤其是協調能力變化較大。

  在這個時期的練習目的應是盡快的促進人體各組織、器官系統運動功能的平衡。“循環訓練法”就是有效地利用課堂45分鐘并根據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不同,依據教學條件,自主選擇組合教學內容,將耐力和力量相結合,不斷改善學生體質,同時使學生學會用一種積極健康的運動方法控制體重,塑造和保持健美身材,從而達到激發體育興趣,培養良好的體育習慣的目的。

  3.3.3 從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來看,在教學活動中觀察發現,運動能力差、身體形態偏胖的女生在練習過程中自信度下降,表現為不好意思完成各種身體練習,在運動參與度上也更加消極,畏難情緒嚴重。而循環訓練練習時的組織形式是采用流水作業、輪換作業兩種方式。學生按運動能力不同分成幾組,組數與站數相等,而訓練強度有所差別,同學們互相鼓勵,協作完成練習。

  3.4 實施方法與效果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結合現有的小場地的教學條件,根據具體的任務和場地器材的設備條件,確定循環訓練的各站內容。

  實驗分為兩個階段。

  3.4.1 第1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以發展學生的一般耐力訓練為主。在這一階段一周的3節體育課中,兩節課進行持續性身體訓練,另一節課采用“勻速輕快跑”為主的有氧耐力訓練。根據少年的生理特點,訓練方法和手段,主要采用克服自身重量的方法,重點是次數多,圍繞以發展下肢關節肌肉力量為主的彈跳練習,進行組合。課堂教學案例如表1所示。

  訓練中,要求學生在掌握動作基礎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各訓練手段的連續性和動作速率感。訓練負荷因人而異,心率控制在25±1次/10秒,各站練習連續完成。

  力量既是速度的基礎,也是耐力的基礎,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實踐證明,以發展有氧耐力為主,同時進行組合身體訓練,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有氧耐力水平,并且肌肉力量也得到明顯的提高。持續20分鐘以上的練習時間,就可以使機體在運動中燃燒脂肪,減少脂肪含量。這一點從學生肌肉含量和體脂百分比的改善和800米運動成績的提高可以得到說明。

  3.4.2 第2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每周3節課,分別用一節課安排以一般耐力和力量耐力為主的持續循環練習;一節課安排以發展力量耐力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的間歇性循環訓練;另一節課安排熟悉和適應800米節奏為主的變速跑或專項段落跑為主的練習。每周3節課的教學案例見表1。

  第2階段是以間歇訓練為主的練習組合,每一組練習負荷強度可以較大,但量要適度,在機體未完全恢復的狀態下就進行下一循環的練習。眾所周知,身體素質是掌握運動技術的基礎,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提高技戰術的重要保證。在這一階段的訓練中,學生的運動成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且變化幅度超過了第1階段,對比1、2階段身體成分的變化,發現肌肉增加沒有顯著差異,而體脂百分比改變第2階段明顯大于第1階段,推測體脂百分比即身體成分是800m成績提高的主要原因。

  3.4.3 課外訓練 除了每周3節課的訓練之外,還引導學生運用循環訓練法為自己制定家庭作業,在家長監督下完成,培養學生養成自覺段練的好習慣。這種方法解決了學生節假日沒有練習場地的困難,只要找一塊平地就可以鍛煉身體。在周末和假期,學生運用課上教授的諸多練習方法,自由組合一套練習內容,就可自主完成練習,保持并提高了體育課上所獲得的基本能力,為下一階段提高體育課上練習質量奠定了基礎。每周筆者都認真批閱每位同學的訓練日記,給予鼓勵和建議。

  以下列舉初三八班帥維韜的家庭作業:勻速跑5分鐘,按體育課上部位操練習;羽毛球活動15分鐘;小三跳練習組合:(縱跳50次+交叉跳60次+蹲跳起20次)×3組;仰臥起坐20次/組×3。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對象身體機能改善和運動成績的提高以及我校初三女生在中考以總平均29.64分取得全區第1的好成績得出結論,循環訓練法在初三體育教學中是提高課堂質量的有效途徑。

  4 結 論

  4.1 實踐證明,循環訓練法在初三體育教學中是提高課堂質量的有效途徑,建議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教學目標和身體素質水平制定不同的訓練組合,靈活操作。

  4.2 把循環訓練法運用到體育教學中,能夠保證了課的運動量、運動密度和強度,從而能保證對機體的有效運動負荷刺激,這樣對提高學生的健康和體能是十分有效的。

  4.3 循環訓練法將有氧耐力訓練、力量素質訓練和動作技術訓練結合起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水平,而且使學生掌握了正確合理的動作技術,從而使運動成績大幅度提高。

  4.4 運用循環訓練法進行體育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追求課的內容與形式變化,注重激發學生練習興趣,將“出汗”與“快樂”結合起來。

【循環練習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愉快學習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教育論文09-27

對反饋法在速度滑冰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09-08

體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研究論文01-13

探究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5-05

語言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學科論文05-04

詞匯法在高職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09-06

[中學體育論文]體育教學中“三結合循環模式”的運用01-20

淺談嘗試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5-01

PDCA循環法在深基坑降水施工中的應用論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