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具在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 低段小學生由于其自身的年齡特點,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學習新知識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具體形象或表象,動作進行思維,在數學教學過程上要靠具體形象或表象、動作進行思維,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學具,能滿足兒童好動、好奇、好臟的天性,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看;教師問,學生答”的被動局面,充分運用學具輔助教學,優化課堂教學。
關鍵詞 地段數學 巧用學具 課堂教學
《數學課程標準》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水平,在教學改革中提出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學具作用,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研究與實踐,在實驗過程中,深深地體會到讓學生動手操作學具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在此談一談自己的幾點實驗體會。
1看學具
加強直觀教學和實際操作活動已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課程改革的趨勢,由于活動的需要,學具伴隨數學教材踏入美麗的課堂,成為兒童學習的玩伴、朋友,獲得數學知識的工具之一。
根據新課程改革,低年級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特點,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常用學具有以下幾種:
(1)彩色小棒、實物圖。五顏六色的小棒,有單根的,有成捆的。不僅可以用來學習數和計算,雜亂成堆的小棒,能培養小學生的估算能力。栩栩如生的圖案,不僅能讓小學生喜歡上數學課,還能在美麗的圖案中建立良好的空間觀念,數的概念,培養計算能力。
(2)口算練習卡片。新穎的口算卡片,根據各冊口算內容和教學要求進行編制,如第一冊10以內數的加減,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3+2= 10 - 8= 4+8=
6 - 2= 9- 4= 11+6=
15 +7= 3+0= 9+3=
利用學具卡片上的試題,可讓學生定時進行有效的練習,提高口算、心算、計算,數學中三算的能力。
(3)智能七巧板。七巧板是我國一種傳統的拼板玩具。由7塊形狀不同的板塊組成(其中等腰正方形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三角形五個)小學生通過動手拼擺,加深學生對已學的各種幾何圖形的特征的認識,豐富想像力,培養空間觀念,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用學具
(1)巧用學具,活躍課堂。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學具,學生在學習中動手操作學具,能更好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教學7的乘法口訣中,教師準備了一份同學們都很喜歡的學具七巧板,讓學生小組合作拼自己喜歡的圖案,并觀察自己的拼圖,說說每幅圖的相同點。引導學生明確,一個圖案是由7塊拼成的,我們就可以說有1個7,那么2個圖呢?就必須再加上1個7得到14塊板,那么可以說成有幾個幾呢?(2個7)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積極動腦,展開想象,拼出多種圖案,從動物到植物,從日常用品到形象的建筑,每一種圖案都富有個性的思維,加上老師的積極引導,不僅活躍整個課堂,而且使學生從活動中體驗到數學的無窮奧妙。
(2)巧用學具,調動氣氛。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因素,恰當地進行動手實踐操作,讓小學生從操作中獲得新知,從而激起興趣,調動氛圍,使小學生們積極主動熱情地投入到學習數學中去。
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中,一個鐘面模型,調動課堂積極向上的氣氛。課前早已布置每個學生準備鐘表帶進課堂,教師直接揭課題使這堂課的教學內容吉簡意駭。這樣的教學節約了教學時間,了解生活中鐘表的作用,目的在于提高課堂效率,體現學習數學的價值。讓低年級學生明確學習什么,為什么要學,以提升小學生對學習《認識鐘表》的積極性。教學片段:
各種各樣的鐘表跟隨優美的音樂中播出,拓寬學生對各種鐘表的認識,使學生能自覺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1)師:猜猜它是誰?(電腦放歌曲)
(2)課件出示各種不同的鐘表
(3)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4)學生自由說有關鐘表的哪些知識
(5)觀察一下,鐘表面上有些什么?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向你的同桌交流你對鐘表面的認識情況。
(6)學生匯報總結
數學教學中把學具與興趣這一心理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議學具
3.1學具操作要注意適時
“適時”是指操作時機要適當。最好在學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時,通過學具操作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揭示概念和算理!皵档谋稊祮栴}”在小學階段是重點內容,是難點部分。在初步探究過程中,學生沒有一定的概念,更不懂“倍數”的概念,這時學具的出現,讓學生操作學具,能解決問題,明確倍數的概念。
3.2學具操作時要注意適量
“適量”是指操作次數適量,既不要過頻,又不要花樣過雜,以能充分感知、形成表象為宜。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看一看,擺一擺》中,當我讓小朋友拿出小棒,擺擺自己喜歡的圖案,他們卻在下面竊竊私語,怎么又是小棒,沒勁!這時的課堂在活動操作時,就要減少學具的使用,避免因此破壞學生的心情。所以,適量的拼擺,達到教學中一定效果,完成這堂課的重難點就行了。
3.3學具操作時要注意適度
“適度”指操作學具要掌握好火候;如果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就應該不失時機地引導他們抽象、概括,把認識提高到理性階段。例:學習“比多”、“比少”應用題時,往往會形成“比多”就加,“比少”就減的錯誤認識。適度的操作學具,直觀的圖樣讓學生對這樣一些易混易錯的知識加以區別,加深理解。
綜上所述,實踐證明: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多利用學具更能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小學數學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要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恰當地操作學具,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學具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有利于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杭州教育.2006.3.
[3]小學數學教師,上海出版社.
[4]富陽教育.2006(5).
【學具在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設計論文04-29
自制玩學具在幼兒教育的應用論文04-27
合理運用學具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04-30
論學具操作問題 論文04-30
和諧教育理念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02
轉化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04
風水學在住宅中應用的意義論文04-27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愉快教育」 論文04-30
網絡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03
電控永磁吊具在鋼板裝卸中的應用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