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數學興趣養成教育論文
新教材內容安排新穎合理、生動活潑,對學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師教法得當,就能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面對新教材應該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經過我的不斷探索和實踐,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是新教材編寫者的指導思想。學生翻開剛拿到的中學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功夫,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如在教學第一章時,可讓學生參與部分實驗。在本章結束后,可以利用課外活動舉辦一次自由形式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設計學生對數學難學嗎、有用嗎?數學是不是都這樣有趣?對基礎弱的能不能學好?對各種問題展開討論,以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教學第一章中“展開與折疊”時,讓學生倆倆一組互相制作,同學們積極的認真畫、剪、疊,又互相驗證:畫的時候要注意邊與邊之間的關系。再如在教學截一個幾何體時,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難為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標:數學起始階段的教學,側重消除學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學習興趣上做文章,以數學的趣味性、教學的藝術性給學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鐵上的鐵屑離不開磁鐵一樣,向往著教師,向往著本學科。
二、教師充分備課、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能幫助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因為學生(特別是未成年學生)很容易對帶有刺激性的問題發生興趣。所以在教學設計時,不僅考慮到利用直觀道具、學具、影像資料、彩色圖片等,而且還巧妙地利用語言藝術、肢體藝術去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濃濃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教具和學具的直觀作用,有意識地安排一些“折一折”、“拼一拼”、“滾一滾”、“擺一擺”、“畫一畫”、“剪一剪”、“搖一搖”等活動,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使動手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讓每一個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另外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的精練、語調的變化得當,板書設計合理,字體優美雅觀,知識豐富等都能激發學生和學科情感,達到“親其師,信其教”的效果。
三、教師充分備課,注意適時評價學生。
課堂教學既是知識的傳承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我通過豐富的情感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對我產生了親近感、親切感、信任感。他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樂于表現自己,并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們的肯定;我便適時地捕捉時機,對他們進行評價,從而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對學生評價的具體操作中,我根椐評價的內容和學生自身的特點,選擇恰當的評價方式,以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
興趣與成功是相輔相成的。興趣可促使學習取得成功,而成功又可激發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采用分層教學,針對學生素質不同的客觀存在,將學生分成幾個層次組,并讓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身的基礎層次,同時也可以上升或下降,從而使學生得到最優秀的發展,并從中感受到成功的樂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教材以“指導教法,滲透學法”的思想,在每章節內容的編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讀一讀”等欄目,其獨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設法使學生學有趣、學有法、學有得,同時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我從興趣教學入手,側重于從以下幾個環節中進行:
1.培養閱讀習慣。具體方法是閱讀前出示閱讀題,如教學“角的度量與表示”時,可出示閱讀題:我們以前用刻度尺測量線段的長短,那我們用什么來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幾種?表示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閱讀完畢,或通過提問、或以評估的形式來檢查閱讀效果;或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小組以討論的形式探討閱讀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問題,并不失時機地表揚在閱讀中有進步、有成績的學生,使學生有獲得成功之喜悅,從而產生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
2.培養討論的習慣。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發學生進入教學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引發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特別是一題多解的題目或需要分類討論的問題,如在教學“絕對值”、“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就有很多需要分類討論的題目;還有在探索規律這一節的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此引導學生三、五人一組進行討論,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律。
3.培養觀察能力。學生對圖形、對實驗的觀察特別感興趣,缺點是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去觀察。可采取邊觀察、邊提問、邊引導學生對變化原因、條件、結果進行討論;也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較熟悉的環境中去觀察。如在教學“平行”前,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現實生活中有關于平行的實物,上新課時著重提問幾個學生,并根據他們的觀察、分析的情況逐步導出平行及其性質。這樣能使學生體會觀察所帶來的收獲與興奮,自覺養成觀察的習慣。
4.培養小結習慣。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或讓學生上講臺進行小結評比,或以板報的形式張貼幾個學生的小結,或在課余時間對互幫互助小組雙方的小結進行評比,從章節、小節慢慢過渡到課時小結。由于經常強調自己去歸納、小結,這使學生記憶效果明顯,認識結構清晰,學過的知識不易遺忘。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正確的學法指導,才能使學生站在教學的主體位置上,學有所獲,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保持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另外,還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質疑的形式、列舉生活中數學現象的形式引入教學,以簡單明了、深入淺出、氣氛暢然的開課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五、開辟第二課堂,展示閃光點,激活學生的求知欲。
中學數學的自然性、實用性,決定了開辟第二課堂的重要性。根據新教材的提示與要求,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舉辦數學知識猜謎、小制作比賽、拼圖游戲等等。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生動有趣、吸引力強,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創造力,也可以挖掘學生的潛能,在他們的閃光點上做文章,讓他們領略成功的喜悅,感覺路就在腳下。這樣他們就會興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繼續追求成功。特別要給學生多打氣,多鼓勵他們,要充分肯定其動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給予表揚,使其心理在表揚中受到振動,開始對學習數學感興趣。這時就要趁熱打鐵,教導他們上課要認真聽講、行為要規范,做個好學生,引導他們逐步學好數學。
以上只是我個人在數學興趣養成教育上的看法,這一問題還有待于我們共同的研究和探討,真正把這一教育提高層次。
【中學數學興趣養成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中學數學教育、教學論文的撰寫04-25
興趣與學業議論文11-13
再談大學生的養成教育論文(通用11篇)12-20
淺談小學生養成教育論文(通用8篇)06-29
興趣議論文800字高中作文(通用50篇)06-17
中學數學教學反思04-12
中學數學實習總結11-10
中學數學教育心得03-21
對中學數學教學的開放04-29
興趣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