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毫米的認識”教學片斷及評析
1、導入新課
師:(指投影儀上的尺子)同學們,你們認識尺子上面的哪些刻度?
生1:我知道尺子上面!大格是1厘米。
生2:我預習時知道尺子上面1小格是1毫米。
師:你們能主動學習,真不錯!請同學們在自己的尺子上面指出1小格來。
(教師巡視)
師:l厘米中間的每1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1毫米長不長?
生:不長,很短。
2.體會l毫米的長度。
師:請同學們拿起桌子上的一分硬幣,摸一摸硬幣的厚度。
(學生活動)
師:再把硬幣的厚度對著尺子上面的小格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
生1:我發現1分硬幣的厚度正好占滿1小格。
生2:我發現1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l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我們一起用手勢表示一下。
3.教學1 厘米= 10毫米。
師:1厘米里面有多少個l毫米呢?請同學們看著尺子仔細地數一數。
(作生活動)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數的?
生1:我是1毫米1毫米地教,從刻度1數到刻度2是10毫米。
生2:我是從刻度8數到刻度9,又從刻度12 數到刻度13都是10毫米。
師:通過數尺子上的刻度,你們又發現了什么?
生1:我發現了1厘米等于10毫米。
生2:我發現了只要有10個1毫米就可以構成1厘米。
生3:我發現了尺子上不管是哪兒的1厘米,它里面都有10毫米。
師:同學們說得好極了。
4.完成課本第66頁的“做一做”
師:看圖說出回形針的長是多少毫米。
生1:圓形針的長是28毫米。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好嗎?
生1:我是1小格1小格地數出來的,有28小格就是28毫米。
生2:l厘米是10毫米,2厘米是20毫米,再數上8 毫米是28毫米。
生3:從3厘米里面去掉2毫米得出28毫米。
師:為什么要從3厘米里面去掉2毫米,你是怎么想的?
生3:假設回形針正好指到3就是3厘米,現在還少2毫米所以要減去2毫米。
師:“假設”這個詞用得好。
生4:我是5毫米5毫米地數出來的,5、10、15、20、25,再加上3毫米就是28毫米了。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4:剛才我在數1厘米=10毫米時,發現尺子上面每厘米中間都有一條稍長一點的刻度線,它的左邊有5毫米,右邊也有5毫米,這樣數起來快。
師:你的回答真精彩!同學們,人們在尺子上每厘米中間設計一條稍長一點的刻度線,就是為了方便看尺子。
師:學習了毫米以后,請同學們再量一量,橡皮的厚度是多少毫米?長度又是多少毫米?
(學生活動)
師: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較精確時,就可以用毫米作單位。
評析:
本課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較好地體現了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實。在讓學生體會1毫米多長時,楊老師在每張桌子上都擺放了一分硬幣,先請學生拿起硬幣,摸一摸厚度,把硬幣厚度與尺子上小格比一比,師生再一起用手勢表示。這樣,學生通過實踐,突破了難點,較好地建立了1毫米長的表象.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學生學得實。
2.細。在指導學生看圖說出回形針的長是多少毫米時,楊老師不僅要求學生說出結果,還要講是怎樣看的,又要求學生動腦筋想一想:尺子上每厘米中間都有一條稍長的刻度線,人們把它設計在這1有什么好處(看尺子方便、清楚、快。幾乎所有的教學參考資料都未提及這一條稍長的刻度線,而楊老師注意到了。由此可以看出,楊老師準備得細,講得細。
(此課于20
[1] [2]
【“毫米的認識”教學片斷及評析】相關文章:
《春雨》教學片斷實錄與評析04-28
《刻舟求劍》教學片斷實錄與評析04-28
《毫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04-16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5-01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4-08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4-08
《認識固體》教學評析05-01
《毫米的認識》07-28
《分米、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5-01
《毫米的認識》教案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