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現代網絡技術在高等函授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教育論文

時間:2023-05-01 19:26:41 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現代網絡技術在高等函授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教育論文

  【摘要】

現代網絡技術在高等函授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教育論文

  二十一世紀,現代網絡技術發展突飛猛進。作為實現人力資源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的高等函授教育,要把握時機,與時俱進。充分運用這一全新通信技術,變革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必會是函授教育決勝于未來的關鍵。本文分析了當前高等函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現代網絡技術在高等函授教育中的應用現狀,并提出實現網絡教學的對策,以期為高等函授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相關借鑒。

  【關鍵詞】

  函授教育 網絡教學 應用對策

  函授教育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以自學為主、面授為輔的遠距離教學模式,目前已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及學習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變革,傳統函授教育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

  1 當前高等函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實施困難

  函授教學過程包括自學、面授、作業、輔導答疑、學期考試、畢業論文和答辯等多個教學環節,而接受函授教育的對象大部分是在職人員,這就決定了其不可避免的問題——工學矛盾。面授是函授教學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然而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工作與生活節奏加快,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加大,學員能夠參加函授教育的時間越來越少。課堂紀律渙散,課后作業及復習跟不上,學習效率低,給函授教學的實施帶來相當大的困難。此外,函授教育的基本教學主體是依托主辦院校的和教學點,這些站點一般比較分散,給主辦院校的教育過程監督造成很大的困難。

  1.2 教學設施及教學內容落后

  長年以來,函授教學的媒體比較單一,即教科書與印刷的輔導教材,而這些資料要通過郵局寄發,傳遞時間長,為教學實施帶來了不必要的時間延遲。此外,函授師資不足,函授教育要求教師在幾天之內完成普通高校在校生用一學期或一學年完成的學習內容,這是非常困難的。另外,函授教材大多同在校生的教材一致,內容針對性弱,實用性低,靈活性差,不能夠適應成年人的心理特點和學習需要,嚴重制約了學員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1.3 教育觀念存在偏差

  目前,函授教育的本質是師生之間教學計劃范圍內知識存量的傳遞,一切教學安排、測評都是建立在對知識存量掌握程度這一基礎之上的,教學方式以單向灌輸為主,函授教育必將是一紙空文。另外,當今社會形勢下有不少在職人員參加函授教育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獲取學歷和文憑,以圖提高個人工資、待遇及職位晉升。更有甚者,部分學員為了獲得一張文憑煞費苦心,投機取巧,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接受函授教育,其效果難以令人滿意。

  發展函授教育的目的是為因種種原因未能進入高等學校就讀的高中生和在職人員提供第二次接受教育的機會,其本質是對人力資源的進一步優化與再發展。但是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高等函授教育在實施過程中有些環節不免流于形式,非但不能提高人力資源素質,反而浪費了大量社會資源,造成社會辦學成本增加,實質上對社會進步并未起到應有的推動作用。

  2 現代網絡技術在高等函授教育中的應用現狀

  2.1 教學資源匱乏,質量差,重復建設

  針對函授學員所編的課件及輔導教材數量稀缺,質量不高,知識覆蓋面小,不能很好地適應成人學習的特點,尤其是應用于網絡自主學習型課件幾乎還是空白。大部分課件為學校或者是教師自行設計開發,沒有嚴格統一的標準。有些僅僅是黑板上教案的電子版或教材搬家,有些課件甚至還是印刷資料的翻版。一些視頻課件是從網上下載的已經過時了的陳舊講解或是不加編排的課堂錄像。其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在本質上并未發生變化,僅僅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工學矛盾而已。有些高校著實聘請了專業教師隊伍進行網絡課程設計及課件制作,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但是由于高校之間缺乏交流,開發出的課件資源質量參差不齊,無形中浪費了大量社會資源。

  2.2 教學方式扭轉困難

  教師已經習慣了傳統的“三尺講臺”授課模式,若想使其完全適應虛擬課堂及遠程教學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再次,日新月異的網絡及計算機通訊技術飛速發展,導致網絡教學平臺更新換代頻繁,這給當前本來就對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倍感陌生的教師及學員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同時,很多教師缺乏必要的技術訓練,不具備運用網絡開展教學和輔導的能力,加之學生自學能力弱,網絡教學的實時性互動差,目前的現代網絡技術在函授教育中的應用效果不佳。

  2.3 教學系統不完整

  時至今日,能夠真正形成一套完整網絡教學系統的教育試點寥寥無幾。將網絡技術應用于教學并不僅僅是遠程授課這一簡單的單一環節,還應該包括必要的反饋環節,學習交流環節,測試環節等等,整個教學系統不完整導致教學失衡,收益頗微。

  3 網絡教學的實現

  3.1 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及教師隊伍建設

  據權威組織統計,在2006年我國大城市家用電腦普及率為40.6%,即便如此,仍有很多學員沒有條件參與網絡教育。我們應該集中建立自主化網絡學習教室,為學員提供必要的學習平臺,同時加強對授課中心硬件設施的維護與更新。重視對教師的培訓,使他們能夠熟練掌握多媒體網絡教學技術,熟悉網絡教學系統各個環節的運作流程,熟悉現代遠程教育的信息傳遞手段,從而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組織、設計各教學模塊。

  3.2 開發優質教學資源

  通過有關教育主管部門統一協調,集中眾多優秀教師,統一規劃某些專業課程的網絡資源建設,實現社會資源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充分分享。優質的教學資源應該具有權威性、簡明性、針對性、趣味性,能夠寓教于樂,使學員在疲勞的工作后能夠主動而輕松地參與網絡學習,獲取最新的而非呆板乏味的已經陳舊過時的知識。這就需要在資源開發過程中重視對新思想新觀念的引入,注重對多媒體如視頻、動畫、音頻、圖像的運用。

  3.3 轉變教學與受教觀念

  教師必須更新函授教學觀念。教學目的應該由過去單純地傳播知識轉變為培養學員學習能力,創新能力,開發學員潛質,全面培養學員素質。同時,學員應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力求真正提高個人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學員還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能力及網絡學習能力,主動適應現代網絡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便捷的教學媒體與齊全的教學資源,全面提高自己。

  3.4 建立完整的網絡教學系統

  完整的網絡教學系統所包含的必要基本內容有:學員報名注冊系統,集“網上課堂”、“在線解疑”、“資源下載”、“學習論壇”、“網上作業”、“在線測試”為一體的學習系統,建立在網絡監督平臺之上的考試系統和基于數據統計、整理、分析的教學質量評估系統。真正做到五大系統聯合運行,那么我們會節省很多傳統函授教育在集中報名、授課、考試中耗費的大量時間,財力、物力、人力,其產生的社會效益是巨大的。當然,網絡教學并非對立地排斥面授教學,對于某些不適于完全通過遠程教學完成的課程如《統計學》,則必須輔之以必要的面授輔導。

  總體來說,現代網絡教學能夠以其獨有的生動性,便捷性為高等函授教育注入無限的生機與活力,能夠為社會節省大量的成本開支,能夠為人力資源開發與優化做出杰出而卓越的貢獻。如果我們能夠及時適宜地把握這一新興教學技術,抓住教學方式改革契機,將現代網絡技術應用于高等函授教育,那么其產生的總體社會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現代網絡技術應用于高等函授教育,其前途廣闊而美好,它必將成為我國終身教育工程在未來的有力支柱。

  參考文獻

  [1] 黃曙林,張淑萍.應用網絡手段改進函授教育的策略分析.

  [2] 許強,高志強,吳鑫宏.網絡信息技術在函授教育中的應用.

  [3] 黃正明.應用網絡手段 發展高等函授教育.

  [4] 周文瓊.網絡及多媒體技術在函授教育中的應用分析.

【現代網絡技術在高等函授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現代網絡技術在遠程教育中的應用05-01

高等教育教學中MOOC的應用論文04-30

E-learning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研究04-30

用現代遠程教育模式改造軍隊函授教育05-01

科學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應用評價的論文04-27

揚琴教學模式中的現代教育理念論文04-30

利用網絡技術改造傳統的函授教育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04-28

級配碎石基層在高等級公路中的應用研究05-02

淺談愉快學習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教育論文05-02

現代教育理念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