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英國三明治教育發展歷程及其政策舉措分析教育論文

時間:2023-05-02 11:32:06 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英國三明治教育發展歷程及其政策舉措分析教育論文

  [論文摘要]從20世紀初發展至今,英國三明冶教育經歷了萌芽及艱難起步期、快速增長期、成熟發展期和繁榮穩定期四個階段,已成為英國職業技術教育最高階段最普遍應用的人才培養模式。在三明治教育發展過程中,英國政府定位合理、措施有力。采取“順時引、逆時推”——規范監督和鼓勵引導的雙重策略,提供經費、制度和機構三重保障為三明治教育發展保駕護航。以此為鑒,現階段我國政府應確保經費投入、提供制度保障、加強組織協調、統籌多方資源,以營造產學研合作教育發展的艮好制度環境。

關于英國三明治教育發展歷程及其政策舉措分析教育論文

  [論文關鍵詞]英國三明治教育 發展歷程 政策舉措 產學研合作教育

  關于英國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目前眾人所熟知的主要是這三大類:“三明治教育模式”、“教學公司模式”、“沃里克教育模式”。其中,三明治教育是英國發展最早、影響最為深遠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因而被當作英國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代名詞。時至今日,英國的三明治教育發展了一百多年,已經完美地融入了英國高等教育體系中,成為英國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歷史分析的角度,對英國三明治教育整個發展歷程進行了梳理。在此基礎上,對三明治教育不同發展階段的特征、重要的政策文本及政府的角色定位進行了深入剖析,以期從制度環境建設方面為我國目前快速發展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提供借鑒。

  一、三明治教育的發展歷程及其政策舉措

  “三明治”教育之所以被稱作“三明治”,是對其半工半讀、學工交替式課程設置模式的一種形象比喻。“三明治”教育的演進與發展有一個較為漫長的歷史,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20世紀初——20世紀50年代:三明治教育的萌芽和艱難起步期。(2)20世紀60年代——70年代:三明治教育的快速增長期。(3)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三明治教育的成熟發展期。

  (4)21世紀初——至今:三明治教育的繁榮穩定期。

  (一)20世紀初——20世紀50年代

  20世紀初,隨著社會對技術工人的巨大需求,英國部分技術學院開始嘗試三明治教育模式。作為少數學校的單方行為,這種有別于傳統知識傳授的教育模式,發展之初并未得到產業界的有力配合,發展舉步維艱,直到20世紀50年代,英國政府確立國家技術教育體系,三明治教育才開始慢慢發展起來。

  20世紀初葉,英國已經有部分技術學院開始了對“212學交替”教學模式的探索,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在桑德蘭特技術學院(SunderlandTechnicalCollege,現更名為桑德蘭德大學)。建校之初,該校管理者就意識到注重知識和理解的傳統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新的需求,認為學生在學習課程時,還應同時獲取一些工作經驗。于是率先在機械工程學院引入了一種被稱作“三明治”教育(SandwichEducation)的工學交替式培養課程體系,截至1908年共有25家機械類企業參與該課程體系,到1910年經過改造后的夜間課程已經可以接收2年預科后的專業人員。參加三明治課程的學生可以白天工作、夜間學習,以獲得更高的資格認定。但由于該時期的三明治課程社會認可度低,學生參與總體規模很小。如1956年布魯內爾大學在應用物理學中開設的三明治課程,第一期只有9名學生參與,雖然學校費盡周折推廣三明治課程、以期得到企業、學生和社會的認可,但仍然進展緩慢。

  在這種發展背景下,1956年英國政府出臺了《技術教育白皮書》,正式確立了“國家技術教育體系”的基本雛形。《技術教育白皮書》的出臺不僅提升了技術學院的地位,也充分肯定了三明治教育的獨特地位,指出“政府相信對于最高端的技術教育而言,三明治教育無疑是最為適合的”。隨后于1959年12月發布的《克羅瑟報告》也對三明治課程有著極高的評價,它指出“三明治課程將成為16—18歲青年唯一可行且符合標準的(技術)教育模式。為了應對這一趨勢,‘各產業部門應當根據自身的要求設定相應的基準”。同年,三明治課程的學位認證問題得到解決。國家技術學位委員會(NCTA)正式將三明治教育列為技術學位文憑教育,這在三明治教育發展史上是重要的里程碑。

  三明治教育學位認證問題解決后,三明治課程發展迅速。1955——1956年全國僅有52人參加以學位為目標的三明治課程,到1958年,參加“三明治”課程的學生數上升到了1800人。

  (二)20世紀60年代——70年代

  為保證學校培養的學生能更貼近產業發展需求,產業界開始主動與學校合作育人,三明治教育規模急速擴大。為保障快速擴張中的三明治教育質量,英國政府采取了扶持加規范的雙重策略為其保駕護航。

  該時期,英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早在1958年,英國產業界代表們組建了一個第三方機構“產業培訓委員會”。不過,這個缺少政府介入的中間機構卻顯得軟弱無力,難以完成預定的目標。于是,雇主們只好放棄早先對政府干涉的排斥,轉而由企業家聯盟、貿易聯盟代表及產業界代表提請英國勞動部向國會遞交申訴報告。報告中指出,英國產業界正面臨著嚴峻的國際挑戰。隨著英國科技的不斷進步,熟練技術人員短缺的現象日益嚴重,工業專家隊伍建設已經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這份報告影響深遠,直接推動了196x年《產業培訓法》的誕生。該法案規定英國設立產業培訓董事會及中央培訓委員會。產業培訓董事會由勞資雙方代表與教育專家按一定比例組成,可向所屬系統的產業雇主征收1。5%營業額用于企業培訓活動,并對培訓的設施、培訓協調機構的設置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確的法律規定。該法案的重大貢獻在于從法律和制度上解決了英國長期以來阻礙產業界參與三明治教育的訓練費用問題,提高了英國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

  此外,三明治教育也獲得了中央財政強有力的支持。1965年,英國工程培訓委員會成立。委員會成立不久,就出版了第一期《信息報》,以推動196x年《產業培訓法》所列目標的實施工作,并承諾會不定期出版更多的《信息報》,為3萬個對校企合作感興趣的公司和組織提供幫助。隨后出版的第三期的《信息報》上,委員會明確表示對技術學院中與國家高等證書和學位或國家學位委員會證書有關的三明治課程予以經費支持,并承諾給予企業一部分資助以保證三明治課程中的企業培訓時段的經費投入,這其中包括對企業內部員工的培訓和使用企業培訓設施的大學生培訓,從而大大減輕了參加三明治課程學生實習安置的經費壓力。1966年1月,英國工程培訓委員會明確列出了對企業的補助標準:企業培訓與國家學位委員會證書有關的三明治課程的學生時,在培訓的前52周中,每周每生企業獲5~6英鎊的補貼,培訓與國家高等證書和學位有關的三明治課程學生時,每周每生可獲得5英鎊的補貼。并具體列出了產業培訓所應當具備的四個階段:基本工作介紹、工作間基礎培訓、技術車間培訓、專項訓練,每項歷時22周,用以規范化產業培訓管理。因此,企業的培訓一旦獲得產業培訓董事會的認可,政府將為“三明治”課程的深入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援。國庫財政的支持,加上來自產業雇主征稅專款用于培訓,一條“官產”聯合投入的資金鏈已經形成。

  1972年,英國成立了“三明治教育大學委員會”(UCSC)。委員會通過每年舉辦論壇和研討會的形式,促進大學之間的交流,同時與政府建立了工作聯系,為“三明治”教育模式的推廣做了很多工作。1976年,英國成立了“三明治教育多科技術學院委員會”(PCSC)。該委員會成立后在多科技術學院中推廣“三明治”教育模式,組織學校交流經驗,同時為大家共同關心的如何為學生尋找合適的工作等問題提供建議和指導。這兩個委員會的工作得到了英國政府就業部下屬的人事服務委員會的大力支持。1979年,英國又成立了“三明治教育與培訓教育協會”(ASET)。作為全國性組織,該協會每年舉行學校、雇主、學生之間的交流會議,出版反映三明治教育與培訓發展動態的刊物,為學生和雇主牽線搭橋,提供及時有效的供需信息。

  在政府、產業界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該時期的三明治教育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96x年,參加三明治課程的學生人數達到了3000人,到1968年,國家學位委員會認證院校中三明治課程學生的參與數達到了1.1萬人,技術大學也有眾多學生參與,可謂成效卓著。1972年,國家學位委員會統轄下的16所學院提供的23門應用物理學相關課程中就包括10門三明治課程,4門全日制課程以及9門于夜間進行的函授課程。該時期英國企業在職人員接受三明治教育的情況也十分普遍,主要以工程類專業為主。可見,三明治教育在當時已經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三)20世紀80年代——90年代

  這一時期,英國高教界內外環境的眾多變化使得三明治教育陷入發展困境。英國政府采取加大投入等措施來推動三明治教育順利度過危機時期,進入成熟發展階段。

  進入80年代之后,英國政府實行大幅度削減大學經費政策,大學只得努力尋求與產業界的合作,高校和產業界的聯系反而因此加強。同期,英國人口增長迎來了二戰后的高峰期,面對激增的大學入學人數,原本頗有余力的產業界已無力提供大量的實習就業崗位,但參加三明治課程學生總數不斷呈上升趨勢,這就造成了學生頂崗工作的困難。《1988年教育改革法》和《有限助學貸款方案》白皮書后,英國高等教育資助政策由原來長期實施的“免費加助學金”轉變為“繳學費上大學,貧困學生貸款,學生分期定額還款,銀行回收貸款”,學生求學的經濟壓力進一步加大。進入90年代,英國經濟出現嚴重下滑,這讓學生的實習就業安置工作雪上加霜,三明治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加大政府投入、吸引更多的企業提供學生工作崗位就成了三明治教育發展的當務之急。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出臺了一系列政府白皮書,從政策導向和資金投入上加大了對三明治教育的支持力度。1981年,《一個新的培訓框架:行動項目》催生了“青年培養框架”的誕生,表現出一種更為鮮明的“工學聯合”培養模式。在新框架下,學生將接受實習培訓和脫產知識講授兩種類型的訓練。政府對提供實習崗位的企業發放一定數額的補償金。實習培訓過程中,受訓者可以進入接受政府資助的企業進行實地學習,并可獲得一定工資。1982年,針對企業提供實習就業崗位不足的問題,英國政府決定對參加三明治教育學生,不論是厚三明治還是薄三明治課程,都提供每周45~52英鎊的資助,用于公司正常實習安置總數之外的學生補助。1987年英國政府在《高等教育——應付新的挑戰》白皮書中,把更有效地為經濟發展服務和與工商界建立更密切的聯系,作為20世紀最后十年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白皮書指出:“政府及其主要的提供資金的機構將竭盡一切去鼓勵與贊助高等院校采取使自己與工商界更加接近的措施。政府也將相應地促使工商界認識到同教育密切合作對他們自己的益處以及更為廣泛的價值。”1988年出臺的白皮書《90年代的就業》中提出要建立由地方工商界代表組成的培訓與企業理事會,極大地提高了企業對三明治教育的參與程度。到1995年,英國共成立培訓與企業理事會104個。1991年政府白皮書《高等教育的框架》中,英國政府進一步提出要促進企業參與高等教育的試點工作,旨在通過高等教育機構和雇主的伙伴關系,培養具有勞動技術知識和富有企業精神的畢業生。同時,英國政府還綜合實施多種計劃來解決三明治教育的崗位工作問題。1987年英國政府發起“高等教育創業計劃”(EHE),這是政府大學生創業教育政策的開端,也是對三明治教育的有益補充。該計劃旨在培養大學生的可遷移性創業能力,要求將與工作相關的學習納入到課程之中。首批獲準提交申請報告的20所高等教育機構中有14所高校開展了三明治課程,獲批高校將得到每年20萬英鎊、連續5年的資助。這對于三明治教育的進一步開展無疑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這些高校陸續開始將高等教育創業計劃和三明治課程中的學生工作安置相結合開展工作,為三明治教育的進一步發展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英國政府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采取的一系列積極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當時英國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三明治教育不僅沒有萎縮,反而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到1990年,蘇格蘭有30所多科技術學院、26所大學、49所繼續教育學院和16所學院提供三明治課程。1981到1990十年間,三明治課程參與學生總數增長了50%,其中多科技術學院的參與學生數增長了60%,大學增長了50%。

  (四)21世紀初——至今

  在政府推動產學合作大趨勢下,三明治教育健步進入了繁榮穩定期,已成為英國職業技術教育最高階段最普遍應用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相當高的社會認可度和國際影響力,成為英國吸引國際留學生的一大亮點。

  進入21世紀,為促使高等教育成為凝聚國家競爭力、促進社會和經濟創新性發展的核心單元,英國政府將推動產業界和學術界更為密切的合作作為政策制訂的重心。英國政府以發展“世界級的技能”為主軸,出臺了高等教育的改革方案。2003年英國教育與技能部頒布白皮書《高等教育的未來》,指出,“我們的教育必須具備高度的靈活性,全日制課程、非全日制課程、三明治課程、遠程課程都應該被包括在內,以順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并對加強產學合作提出了具體的措施,指出“政府還將出資建立20個‘知識交流中心’用以支持和鼓勵高校與企業的聯合”,強調“產業界應與繼續教育學院加強聯合,通過在職培訓、產學聯合培養出高素質創新型人才”。這些方案的推出呼應了英國政府提出的“21世紀英國的自然資源是其高素質的人民”的改革口號,體現了政府加強校企合作,建立一個“官產學”三位一體的國家創新體系的希望,這也給三明治教育留下了充足的發展空間。

  目前,三明治教育在英國高等教育機構的發展相當廣泛,英國大部分的高校都提供三明治課程供學生選擇。三明治課程按照入學和教學類型可分為四種:

  (1)學生接受職業技術教育和工作訓練的時間各為半年,交替進行。

  (2)接受四年制課程的學生,兩年接受正式學校教育,兩年接受工業訓練。

  (3)在四年制課程中,安排學生第二年或者第三年到企業單位實習。

  (4)在每年的教學計劃中安排9個月的學校正式教育和3個月的實習,或是先進行一年的工業訓練,接著實施兩年的正式教育,再配合一年的工業實習。

  二、對英國政府在三明治教育發展歷程中作用的分析及其啟示

  縱觀“三明治”教育的發展歷程,它的出現始于技術院校對社會需求的回應。三明治教育從未經認可的個別院校行為,到產業界的積極響應和參與,從多科技術學院的特色培養模式,到各種類型高等教育機構普遍實施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三明治”教育在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步由稚嫩走向了成熟,英國政府在三明治教育發展中的作用功不可沒,在三明治教育發展的每一次轉折點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三明治教育的發展過程中,英國政府定位合理、措施有力。英國政府從引導者和管理者的角度出發,秉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制度設計理念,從宏觀層面人手,采取“順時引、逆時推”這一規范監督和鼓勵引導的雙重策略,為三明治教育提供法律政策引導、財政經費投入和組織機構協調三重保障,從而為三明治教育的跨世紀快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制度環境,在推動三明治教育模式快速擴張的同時,保障了三明治教育的實施質量。

  我國的產學研合作教育起步較晚。1984年加拿大合作教育引入中國后,國內高校就展開了產學研合作教育的試點探索。經歷了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產學研合作教育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發展迅速但堅持下來的高校數量不多,合作形式多樣但發展成熟可供推廣的模式較少,這是目前我國產學研合作教育發展的兩大主要問題。而政府在產學研合作教育中職責不明、支持不足是導致上述問題出現的主因之一。

  借鑒英國三明治教育發展過程中的有益經驗,現階段我國政府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確保經費投入。政府首先應成為產學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投入者。從法律和制度層面明確各級政府對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投入標準,確保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基本投入。二是提供制度保障。政府應積極出臺相關政策和具體實施細則,推動學校和用人單位更為密切的合作,引導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如規定將企業營業額的一定比例用于對產學研合作教育的企業培訓期間經費投入,擴大產業界的參與度等。三是加強組織協調。政府應為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參與者和利益相關者建立更為暢通的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平臺,繼續發揮“中國產學研合作教育協會”這一全國性機構的組織協調作用,不斷擴大其影響力。四是統籌多方資源。政府應協調相關部門靈活制定多種項目計劃,把學校教育和培訓、實習和就業等各個方面結合起來,為產學合作、工學交替創造更多機會。

  只有政府積極作為、加大支持、不斷創新,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中國產學研合作教育才能健康發展,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專門人才方面發揮更大的教育優勢。

【英國三明治教育發展歷程及其政策舉措分析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英國成人教育的歷史發展及其啟示04-30

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歷程及其現狀分析06-03

高校德育教育的發展歷程與發展趨勢04-30

動作教育及其發展的新趨勢04-28

英國終身教育發展概論04-30

略論心理和教育測量理論的發展歷程04-27

中部發展、政策研究與教育政策建議04-30

兒童延遲滿足的發展及其對教育的啟示04-29

家庭教育的現狀及其教育對策 -論文03-13

CIO發展歷程比較分析及我國CIO發展對策研究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