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改下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教育論文
一、背景與意義
基礎教育改革致力于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課程體系,學習方式的變革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要改變原來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主動的、探究的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生和諧均衡、個性化地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
二、研究與實踐
1.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和教學方式
新課改的實施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的積極建構者,是期待點燃的‘火把’”。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組織老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舉辦新課程理論知識
講座,給老師們的教育思想注入新的活水,讓老師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發現,合作交流,從而拓展學生學習知識的渠道,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
組織教師到新課改實驗效果顯著的名校去觀摩學習。其中江蘇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和山東杜郎口中學“三三六”教學模式給我校老師的觸動很大,促使學校下決心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加強新課改監督和激勵機制。學校制訂了《常規工作督查評估細則》,規定領導“節節查,天天聽,課課評”,然后大家交流切磋,揚長避短。評比結果每天一公示,每周一總結,以表揚激勵為主,為老師進行課改提供不竭的動力。
每周舉行新課改教師論壇。為激發教師的教研積極性,學校倡導教師積極寫教學反思,每周舉行教師論壇,總結精彩之處,反思失敗之處,提出困惑之處,讓教師們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實現了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
2.轉變班級的管理
首先,進行班級小組劃分創新。組建學習小組的目的是便于“兵教兵、兵強兵、兵練兵”。學習小組的組建應遵循兩個原則。
平均性原則:一個班級按人數的多少可能有6~8個學習小組;因此劃分時應充分的讓每個小組都平等均衡。
在人數上平均分配;在黑板、學習用具上也要平均分配,這直接關系到以后對各小組的評比,劃分學習小組時一定要把“平均”放在首位。
互補性原則: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也都有不同的特長,為了更有利于每個學生發展。在分組時,班主任應考慮在“平均分配”之后的局部調動,側重于優差互補,紀律性強弱互補,展示能力強弱互補,男女生互補,優劣學科互補,性格傾向上互補等等。
其次,進行小組管理與評價創新。每個學習小組輪流值日,對當天各個小組在“紀律、衛生、課堂表現、學習任務完成狀況”等幾塊內容進行監督,檢查記錄,按小組量化積分的高低評比、排序、公布。 3.探索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在實踐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適合本校校情、學情的教學方法———“學、演、標、評”教學法。
學,即目標導學,可解釋為定標導學,學生自學。教師在充分的備課之后,制訂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提出學習要求并給予學習方法上的指導,然后學生圍繞學習目標,運用學習方法開始自學。
演,即演練拓展。學生在做了充分的自學之后,可向本組的學習組長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由學習組長統一安排,對初學知識進行演練。小組內成員盡可能多的參與,組長可有意識地給本組的弱勢成員一些表現機會,以激發、鍛煉、提升他們參與的膽量和學習的能力。
標,即標異探微。這個環節重在鼓勵學生創新求異,讓學生把演練中的不同解法、答案等進行標示、質疑問難,拓寬思維,延展提升,讓意見不同的學生說出各自的思路或道理,點燃他們思想的火花,拓寬他們的思維。
評,即點評升華。可以評價、評判、評比、測評;可以是尋求方法,發現規律,亦可總結特征,概括重點;可以舉一反三,拓展演繹,深化升華,揭示本質規律;也可評價比較,彰顯優秀,提升能力。被點評的同學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演板,要當時糾正其或偏或錯,也可總結反思。
三、成果與結論
該課題研究經歷三年教學實踐,獲得理想的效果,打造開放、民主、積極、陽光的和諧課堂;鼓勵學生敢問、敢說、敢想、敢爬黑板,敢爭論,敢質疑,“寧可說錯,不可錯過”,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合作、競爭的時代精神;讀、說、議、評、寫、演,貫穿始終;求異探微,培養能力,規范學生學習行為,提升學習能力,為學生一生發展奠基。
“學、演、標、評”教學法的四個步驟環環相扣,逐步遞進,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必要準備,后一步是前一步的自然延伸。它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置于中心環節,將課堂教學、討論交流、點評升華有機結合起來,成功地改變了傳統的注入式教學,讓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新課改下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新課改下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論文05-02
轉變學習方式 促進學生發展04-30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05-02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04-30
微課背景下職業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論文05-02
開展研究性學習促進學習方式轉變04-30
開展研究性學習 促進學習方式轉變04-30
小學德育教育方式的轉變論文05-02
轉變學習方式,提高課堂學習效果論文05-02
轉變學習方式 讓學習主動學習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