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幼兒“感恩父母情感”的實踐探索
【摘 要】感恩是每個幼兒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是做人起碼的支點。培養幼兒的感恩情感,首先應從培養幼兒的感恩父母情感開始,只有加強幼兒“感恩父母情感”的培養與教育,才能真正為幼兒在將來形成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的最高道德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從生動形象的教材與多種形式的實踐相結合、集體的系列活動與個別的隨機教育相結合、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這幾方面入手闡述了如何培養幼兒的“感恩父母情感”。
【關鍵詞】感恩父母 情感培養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1-0172-02
一 目前幼兒普遍存在的不良習慣
當前以“獨生子女”為主的家庭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只知攀比,不知回報;只知被愛,不知責任。在幼兒園的孩子中,也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在家里,有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等不良習慣。認為父母、長輩給他們的關心、愛護是天經地義的。經常會出現任性、自私、霸道、不講道理、不尊重父母等現象,他們只渴望得到父母的關心和幫助,從來不懂得給予父母怎樣的尊重和關心。而家長對此也缺乏良好的教育方法,致使這種習性普遍存在于當今的幼兒之中。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不知道關心父母、長輩,會養成唯我獨尊、自私自利、冷漠無情等惡習,長大后更沒有愛祖國、愛人民的崇高品質。因此,從小培養幼兒“感恩父母情感”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和社會意義。
二 “感恩父母情感”的培養目標
結合幼兒“感恩父母情感”的培養,我們提出了以下培養目標:(1)初步了解自己家庭的自然情況,知道爸媽很關心、愛護自己,工作很辛苦,對父母有禮貌,尊重他們,聽他們的話。(2)了解父母的家務勞動情況,初步掌握自我服務的技能,以減輕父母的負擔,當父母工作、學習、休息時,不去打攪他們,并愿意為他們做事。(3)進一步了解父母對社會的貢獻,知道尊敬父母,能主動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父母高興。
三 實施“感恩父母情感”培養的具體措施
1.生動形象的教材與多種形式的實踐相結合
筆者在長期的幼教工作中積累了許多以孝為中心的傳統教材資源。如歌曲《我的好媽媽》、詩歌《好娃娃》、故事《原來是你》、兒歌《分果果》等,積累了一些幼兒喜聞樂見的比較穩定的素材,為幼兒提供了生動形象的道德榜樣,但僅靠這些是不夠的,我們還利用節日活動、角色游戲、情境表演、家庭調查親子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對幼兒進行情感培養,價值選擇和技能練習,使幼兒激發出較強的情感體驗,獲得一定的實際操作機會,把所學的知識技能運用于家庭實際生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利用三八婦女節,開展了“親親媽媽”的主題活動,幼兒與媽媽進行了親子問答、客串表演、互動游戲等一系列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拉近了幼兒與媽媽的距離,讓幼兒感受到媽媽愛我,我愛媽媽的濃濃親情;為了讓幼兒體驗、感受媽媽懷著寶寶時的辛苦和付出,我組織幼兒進行了“我當大肚子”的情境表演,幼兒們通過模仿孕婦走路、撿東西等情景,親身體會到了做媽媽的艱辛和不易。
2.集體的系列活動與個別的隨機教育相結合
除了通過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如“媽媽,不再麻煩你啦”、“爸爸媽媽的好幫手”、“寶貝媽咪親又親”等,對全班幼兒進行教育,有意識地讓幼兒感受父母的愛,讓幼兒懂得也應愛父母,體貼、關心父母外,我們還針對日常生活中的有利時機和某個幼兒的具體行為,抓住突出事件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一名幼兒病愈來園,有意識地讓他談談生病時爸爸媽媽是如何照顧自己的,從而引起其他幼兒的回憶,增加對父母的感激之情;某個家長從外地帶回一些物品和游覽照片給全班幼兒分享、欣賞時,提醒幼兒感激父母的關心,自己也應關心父母;一些家長帶生日蛋糕來幼兒園給孩子過生日時,引導幼兒關注父母的生日,記住父母的生日,并為父母送去自己的祝福等。
3.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
“感恩父母”教育的問題從家中提出,最后的效果也要落實到家庭。因此,對幼兒進行“感恩父母”教育需要家長們的大力協助和密切配合。我們有時請家長參加情境表演,有時舉辦親子活動,經常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并由家長記錄孩子在家里的情況。如自己的事情是否自己做、有沒有任性發脾氣、父母工作勞累是能否主動問候等,還設立了表揚欄,讓幼兒用繪畫反映在家的表現等。平時,我們通過家長會、家長園地、親子家園和開放日等形式,加強和家長的聯系,把教育活動搞得深入細致、生動多樣。
四 實施“感恩父母情感”培養的效果與啟示
1.實踐效果
實施“感恩父母”教育是一個持續的、逐步深化和完善的過程,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實施結束前,我們采用同幼兒交談、觀察幼兒行為、向家長發問卷、召開家長座談會等方式收集家長的反映,家長們普遍認為幼兒在關心父母的認識和行為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位王姓的小朋友的媽媽說:“通過幼兒園的教育,孩子懂事了不少,一到吃飯時就幫忙分碗筷,還要幫我洗手帕、摘菜。特別讓我感動的是有一次我生病了,他過了一會兒,就來問問我好點了沒有,我喝水、吃藥的事都讓他給包了,
能感覺到他真正關心我。”小林的爸爸說:“原來孩子特別任性,經過幼兒園的教育,變了許多,也能幫大人做事,遇到他想要買的東西,只要我們講清道理,他就答應不買,基本上能諒解、體貼父母。”小頌的媽媽說:“起初小頌在家做一些關心我們的事,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告訴老師,得到老師的表揚。經過一年的教育后,她能主動關心我們,把好吃的東西讓給我們吃,也不要我們告訴老師了。”
在前后兩次進行的家長問卷調查中,我們還得到了附表結果。
從附表中可看出幼兒經過一段時間的“感恩父母情感”的教育、培養,他們的行為和情感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的研究實施有了非常顯著的效果。特別表現在當父母生病或勞累時會主動問候,要求幫助做一些事上,許多幼兒知道為了讓父母不勞累,在家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如能自己收拾玩具、整理圖書,自己刷牙、洗臉、穿衣、吃飯等。
2.啟示
第一,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實施,我認為對幼兒進行“感恩父母情感”的培養與教育是可行的、必要的、有效的。在教育過程中,尊重信任幼兒是實施教育的基礎,這些教育必須持之以恒地進行,可能的話應從小班就開始培養,一直延續到大班,這將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對幼兒進行“感恩情感”的培養必須得到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家園配合也是教育成敗的關鍵。特別在要求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時有些家長會不忍心,認為孩子太小。家長的不一致觀點對教育工作有一定的阻礙,所以教師應加強指導家教工作。
〔責任編輯:李爽〕
【培養幼兒“感恩父母情感”的實踐探索】相關文章:
培養幼兒探索愿望托班教案08-25
基于學生全程參與科研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04-30
實踐與探索01-17
多元化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04-28
工科學生工程安全素質培養的探索與實踐04-25
英語專業醫學方向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04-28
感恩父母實踐心得202208-29
綠色德育 的探索與實踐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