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傳統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實踐論文
論文摘要:介紹了一項基于傳統課堂策略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實踐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該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和英語成績,對于目前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有很強的啟示作用。
論文關鍵詞:傳統課堂;策略教學;網絡;自主學習;實驗
隨著人們對教育規律和對學習者研究的深入.教學觀念也在逐步的改變.原先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法逐漸被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法所代替,培養學習者的學習自主性也隨之成為了近20年來外語界的共識與研究的熱點。本文試圖將現代技術與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探討學生基于傳統課堂策略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綜合能力,這對于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日新月異.局域網、校園網、互聯網用于教學,提供個性化教學環境。其應用于英語的改革教學效果已為國外許多文獻證明(Appel&Mullen.2000;Wible,Kuo.etal。2001)。在國內,黃曉燕(2001).張華(2002.2003),楊敏(2002),詹英(2002)薛淑琴(2003)等對網絡教學可行性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賈國棟.劉麗燕(2004)對基于局域網的大學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2004年以來,很多大學在教育部倡導進行的“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教學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自主式學習方向發展”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契機下,正開展各種基于網絡教學的各方面研究。周群(2005)、李川(2005)、賈衛國(2005)、李新民(2006)和李建華(2006)等人就大學英語網絡教學改革、網絡教學模式、網絡平臺構建和評估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探索.但實證研究少,而就結合傳統教學的優勢進行基于傳統課堂策略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的研究更少。
二、實驗研究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問題
研究對象是經測試選取的兩個自然班,共60名湘南學院2007年剛入學的醫學臨床專業一年級學生,每班學生30人,其中一班為實驗班,另外一班為對照班,兩班學生學習成績和自主學習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這些學生都在中學經過了6年以上的英語學習,年齡在l7一l9歲之間。研究問題是應用傳統課堂策略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能否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和自主學習水平。
(二)基于傳統課堂策略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教學的實施
實驗班和對照班每周4節課,為期一年,每班180個學時。對照組每周4節課。均在傳統課堂上運作.即以教師為中心.為學生講授聽、說、讀、寫、譯的知識,對對照組學生的學習采用終結性評估。實驗組任課教師每周2節課綜合教程課重在“讀和譯”,老師除了講解課文的難點、重點外.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策略。授人以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綜合教程的教學中突出“自主”與“參與”兩個原則。每周另外2節課,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教師和同學進行聽、說操練,當學生在多媒體語音實驗室自主學習時,教師輪流值班進行輔導,對實驗組學生的學習采用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在形成性評估中主要是建立學生檔案.在學習檔案中放入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表、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的大學階段學習計劃、學期計劃和周計劃.每周學習內容、使用的學習策略.學習效果、每周的計劃完成情況、學習心得、英語學習的突出成績。不足之處,教師隨時抽查學習檔案并進行反饋.以促進學生的自我計劃,自我監控和自我評估,提高學生自主能力。為促進學生對學習的自我監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們要求學生填寫每周計劃監控表(如表1)
(三)數據收集
數據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學生英語自主學習量表測試的成績,該量表由作者參考龐維國(2003)、文秋芳(1996)、Horwitz(1987)、()’Malley和Chamot(1990)、Nunarl(1995)及()xford(1990)編制而成。它由84個題目組成。包括6個方面的內容——動機、學習內容、環境、自我評估、學習過程、計劃與結果。量表采用利克特五分制.1=一點也不像我;2=基本不像我;3一有點像我;4基本像我;5=很像我。量表的可靠性分析表明該量表可靠性系數為0.8886大于可靠性系數0.85,表明該量表可靠性強。二是學生英語水平測試成績。我們在訓練結束采用了2003年6月進行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試卷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進行了測試。采用已考過的四級測試卷主要是因為其信度和效度可靠,同時也是為了測試的公準性。
三、實驗研究結果
經過對回收的60份有效問卷進行了統計了解到,經過培訓,幾乎所有學生都認為對自己的獨立學習有幫助,“幫助很大”占了56%,100%能學會應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90%學會了有計劃的學習,85%能選擇自己適合的學習內容,85%學會了評價自己學習。82%對英語學習充滿信心,學生自己認為應該對學習負責占了96%,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大加強。同時筆者就培訓前后英語自主學習水平及學習成績進行了比較,差異顯著。
表2是研究對象培訓前后對自主學習水平比較,表3是研究對象培訓前后學習成績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我們可以看到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自主學習水平的前測平均分分別為179.6333和182.5333.標準差分別為21.46068和20.50478,兩班之間的自主學習水平差異不明顯,對照班比實驗班稍微好些。在后測中,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自主學習水平平均分為210.3667和183.7000,標準差分別為l1.09567和23.45161,差異明顯。實驗班從前測的179.6338上升到后測的210.3667,提高明顯,而對照班從前測的182.5333上升到后測的183.7000,提高不明顯。獨立樣本T測試顯示。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之間的自主學習水平差異顯著(P=0.000<0.05)。
統計表明實驗班的平均分為74.5678,標準差為8.75468;對照班的平均分62.4333,標準差為10.23576。實驗班的最低分為55.00,而對照班的最低分為43.00;實驗班的最高分為92.00,對照班的最高分為83.00。采用了SPSS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測顯示,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實驗后的成績差異明顯(P=0.000<0.05)。
四、對結果的討論
從上面的結果可以看出.使用基于傳統課堂策略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水平和英語成績。其原因如下:
(一)提供了豐富的知識資源
該模式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知識資源。它大大拓寬了教材內容,使英語語言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多樣化,使教學更生動、有趣,為整個教學過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傳統策略教學和網絡教學給了學生很大的學習空間,只要在能連接到網絡的地方。學生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可以在任何時間自由靈活地瀏覽到不同的相關主題,從而達到聽、說、讀、寫、譯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擴大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因教學信息承載手段的局限,難以適應不同個體學生的發展需求。而該模式徹底改變了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擴大了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空間,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三)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由于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其精力及靈活性較計算機都有很大差別,所以只能把教學步驟嚴格地劃分為精讀、泛讀、口語及聽力教學,其中閱讀占了很大比例,這樣學生就無暇訓練其他的相關技能。但基于傳統策略課堂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它在學習系統中綜合了多種技能,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的綻合運用語言能力進一步提高。
(四)培養了學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在該模式的教學中,應用“學習檔案”有效的促進了學生對自己學習的反思。在該模式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意義重大。這不僅可以讓學生隨時掌握自己的學習水平和進展情況,有的放矢,學有目標,同時學生能很好的監控自己的學習過程,發現自己的長處與短處。進而又能有效的計劃自己的學習,做學習的主人,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試論傳統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實踐論文】相關文章:
試論中職學校網絡教學定位論文04-27
高中英語閱讀自主學習教學實踐論文05-01
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論文04-27
小學語文教學自主學習的論文04-29
體育教學中自主學習的應用論文04-30
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05-02
物理教學中的探究自主學習教育論文05-02
自主學習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4-29
物理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的實踐與思考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