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有關9的加、減法的正確率和速度。
2.滲透簡單應用題的結構,為正式學習文字應用題做準備,加深理解“求和”、“求剩余”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夠正確解答。
3.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識圖,理解題意。
教學難點
正確選擇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9以內的加減法。
(1)老師出示口算卡片,請一組同學來算,其他同學當裁判。
(2)學生搶答。
2.看圖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出示教材50頁的牽牛花圖(不注明條件和問題)
師:你能結合這幅圖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嗎?
指名回答,老師板書:6+3=9 9-3=6
3+6=9 9-6=3
問:這兩道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左邊的6朵牽牛花和右邊的3朵牽牛花合并起來,一共是9朵。)
這兩道減法算式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9-3=6表示從9朵牽牛花里面去掉右邊的3朵,就是左邊的6朵。)
(9-6=3表示從9朵牽牛花里面去掉左邊的6朵,就是右邊的3朵。)
師:如果題中標明了條件和問題(板書:6朵、大括號和?朵),這幅圖該怎樣理解呢?
二、探索新知
1.看牽牛花圖,自己說一說圖意,然后指名說。(左邊有6朵,右邊有3朵,一共有多少朵牽牛花?)
學生獨立列算式,然后集體訂正。板書:6+3=9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多少朵牽牛花,就要把6朵和3朵這兩部分合并起來,所以用加法。)
2.出示小鹿圖。
學生互相說圖意,然后指名說。(草地上一共有9只小鹿,跑了3只,還剩幾只?)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集體訂正。板書:9-3=6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減法?(要求還剩幾只,就要從原來的`9只里面去掉跑了的3只,所以用減法計算。)
3.做一做
投影出示50頁的魚圖。
師:你能自己看懂圖意嗎?請你獨立完成。
學生在書上完成后集體訂正,板書:9-1=8
問:誰說說這道題,你是怎么想的?
三、總結質疑
師:今天我們研究的是什么?做圖畫應用題一定要看清圖中告訴了我們什么和什么,讓我們求什么?只有弄清了數量關系,才能正確地解答.
問: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鞏固提高
1.學生獨立解答教材53頁的第15題.
出示53頁的兩組企鵝圖,集體訂正.
比較: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然后指名回答.
問:為什么第1題用減法,第二題用加法?
如果把第1題的“?只”移到右邊來,怎么列式?
2.投影出示58頁的蘿卜冬瓜圖(圖中一部分被蓋住,不能數出來的).
學生獨立解答,然后集體訂正.
3.聽題列式解答
老師口述題目,學生舉手回答.
(1)街道兩邊各種了3棵樹,一共種了幾棵樹?
(2)小明疊飛機,先用了3張紙,又用了6張紙,小明一共用了幾張紙?
(3)小紅要寫9行字,已經寫了5行,還要寫幾行?
(4)媽媽買來4個蘋果,買來的梨和蘋果同樣多,媽媽一共買來多少個水果?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得數是9的加法和9減幾,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2.讓學生根據第一幅圖列出4道算式,加深對加、減法含義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解。
3.讓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借助形象思維發展抽象思維。
教學重點:
學會得數是9的加法和9減幾,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課前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你們喜歡運動嗎?喜歡哪些運動?瞧!操場上喜歡跳高的小朋友正在聯系跳高呢。(出示情境圖)我們不僅要向他們學習,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還要利用這幅圖來學習數學知識呢。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題
從畫面上看,跳高的小朋友可以分成幾部分?哪兩部分?你能根據這幅圖列出4道算式嗎?先自己想一想、寫一寫,再在小組里交流。
提問:誰能把自己想到的4道算式說出來?
板書:8+1=9 9-1=8
1+8=9 9-8=1
提問:你能指著圖說說8+1=9表示什么意思嗎?1+8=9呢?
指出:這兩道算式都表示把沒跳的人數和跳過的人數合起來,一共有9個人,所以雖然8和1在算式里換了位置,但結果都是9。
提問:誰能指圖說說9-1=8表示什么意思?9-8=1呢?
指出:把這兩道算式聯系起來看,從總人數里去掉跳過的人數就得到沒跳的人數,去掉沒跳過的'人數就得到跳過的人數,所以兩道算式是緊密聯系的。
小結:從剛才四道算式中可以看出要把兩部分人數合起來就要用(加法),要從總人數里去掉一部分,就用(減法)。
2. 教學“試一試”。
請小朋友拿出9個花片,分成兩堆,你想怎樣分就怎樣分,不過1個和8個除外,然后再寫出4道算式。誰來把自己的分法和寫出的算式說給同學聽聽?如果不看圖片,那你會怎樣計算4+5呢?9-4呢?(引導學生用分合去想)
觀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減法算式呢?(完成課題的板書)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看到小朋友們學得這樣帶勁,小蜜蜂也趕來了,它想用數字卡片考考大家,請大家拿出數字卡片,誰的擺法多,它就把花香帶給誰。(同桌互擺互看)
誰來說說擺的時候是怎么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小金魚看到你們很順利的解決了小蜜蜂的問題,也想出題考考你們,它說9減幾,你們就把得數的數字卡片舉起來。誰愿意扮演小金魚?計算9-6時,你是怎樣想的?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想一想,你能填出幾道加法算式,幾道減法算式?
同桌互說。誰能把自己想到的算式說出來?(指名先說加法,再說減誰能有次序地一個不漏地把加法算式說出來?減法呢?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有哪些收獲?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3
教學重點:
理解圖上括號和問號的用意。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切實感受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能正確列式計算。
教具準備:
小黑板、磁鐵、磁力棒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圖上括號和問號的用意,能從圖上看清楚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掌握此類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正確列式計算。
2.使學生切實感受到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引導他們感受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樂趣以及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在教學中,根據情境的創設,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讓孩子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收獲一份做人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利用游戲,引入新課
1.游戲一
猜:出示6塊磁鐵,讓生到臺前來,一手拿幾個,另一只手藏幾個?請同學猜,然后說一句話,6可以分成()和()。
2.游戲二
小黑板出示:小動物找家
7號房 6號房 5號房 4號房 3號房
狗(7-1) 貓(7-2) 雞(4+3) 羊(7-3) 青蛙(7-5)
學生匯報,老師連線。最后讓生發現:小青蛙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是小青蛙,你想住幾號房?那么算式應該怎么改?(在此,告訴學生幫助別人是一種樂趣)
二、利用情境,學習新知
(一)加法應用題
1.老師給大家講故事,學生傾聽
有一天,幾只小雞在林中散步,忽然電閃雷鳴,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邊說邊畫雨和閃電)這時把小雞嚇得魂飛魄散,不知該躲到哪里去好,忽然看見樹下有一個大蘑菇,于是他們急忙向蘑菇底下跑去(邊說邊畫蘑菇和4只小雞)問:先跑來幾只小雞?(生:4只)這時,又跑來幾只小雞(畫2只小雞)
2.師:誰能用完整的語言敘述一下這個過程?(用上先后)
生:先跑來4只小雞,又跑來2只小雞
3.師隨手加上大括號和問號,問:在這里,大括號和問號都表示什么? (生:表示一共有多少只小雞?)大括號表示把先跑來的.4只小雞和后跑來的2只小雞合起來(邊說邊做手勢)下面的問號就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雞?誰能完整的說一下圖的意思?(生結合師的手勢說圖意)
4.(稍慢)先跑來的4只小雞和后跑來的2只小雞是這道題的兩個條件,求合起來一共有多少只小雞就是問題。那么,用什么方法計算呢?為什么?
學生說,老師板書4+2=6
5.在這里,4.2.6表示什么?(生:原來有4只小雞,又跑來2只小雞,現在一共有6只小雞)
小結:同學們,你們運用兩個條件解決了問題,孩子們,真是好樣的(豎起大拇指)
(二)減法應用題
1.師:可是幾只小雞同時擠在一個蘑菇傘下,你們看發生了什么事?(生:蘑菇傘被擠歪了)這時有幾只小雞特別懂事,為了不讓同伴被淋濕,他們主動走了,可見,這3只小雞非常愛幫助別人,(邊說邊畫)大家看,一共有6只小雞,走了幾只(結合師手勢把看到的圖意在說一遍)那么剩下幾只小雞呢?
2.師:這幅圖告訴我們有6只小雞,走了3只這兩個條件,讓我們求還剩下幾只小雞這個問題。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算式?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6-3=3
3.情感教育:林中的小雞在困難時先想到了同伴,你們也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愛幫助別人的孩子,有愛心的孩子。
4.師:剛才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學習了6.7的加減法應用知識,也可以說是用數學(板書題目)
三、利用實物,鞏固新知
1.師:為了獎勵你們表現這么好,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段優美的舞蹈(簡筆畫出示)指名說圖意,然后讓學生在本子上列式,指一名學生板演。
2.出示磁鐵,讓學生利用磁鐵到臺前擺一擺,然后說圖意,列式計算。
四、創新(動、說、算)
1.出示7根磁力棒,讓學生自編應用題,說題意,列式解答。
2.鼓勵孩子擺出精美的圖案,再說題意,列式計算。
3.師擺:老師拿了7根磁力棒,用6根擺了一個木字,問小房子里還有幾根磁力棒?如果拿出這一根磁力棒與木字合在一起,會組成那些字?
五、課堂總結
老師總結:剛才我們看圖用三句話說了每幅圖的意思,每一幅圖都是一道應用題,第一題是兩個數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第二題是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減法計算,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應用題,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與大括號與問號結下深厚的友誼。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四版一年級上冊第81、82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探索8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8加幾的加法。
2、借助直觀模型和操作活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并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
3、在具體的計算中,養成認真、檢查的良好習慣。
學情及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9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也為后面將要學習的'十幾減8、9(退位減)的計算做好準備,在本單元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教材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的敘述模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植樹入手,使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算式的過程,并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然的從9加幾的學習遷移到8加幾的學習。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湊十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加幾。
教學難點:
對湊十法學習經驗的積累與遷移;掌握8加幾進位加法的規律,正確熟練地口算8加幾。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我們是南城校區的第一批小主人,學校要準備在校園里植一些樹來美化環境,想請我們去幫忙解決一些數學問題。大家愿意嗎?
生:愿意!
2、師:請看大屏幕,從圖中你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左邊有8棵樹,右邊有6棵樹。
3、師:觀察真仔細,那根據這兩個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一共有幾棵樹?
生:哪邊多,多多少?
4、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解決一共有幾棵樹的問題。
板書:有幾棵樹。
二、新知探究,理解算理
活動1:一共幾棵樹?
1、師:誰能來給這個問題列個算式呢?
生:8+6
2、師:8+6得多少?你是怎樣算的?能與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算法嗎?
生:你知道結果嗎?
3、生:我是這樣想的,先從6里拿2個和8湊成10,再用10加上剩余的4個,一共是14。
師:老師幫你記錄你的想法,板書:8+2=10,10+4=14,是這樣嗎?誰能聽懂他的想法嗎?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5
教學目標
1、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正確比較,善于與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知道你們已經學習了數的組成,數的讀寫和數的 順序,老師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敢不敢接受老師的考驗:
(1)、6是( )位數,100是( )位數,82是( )位數。
(2)、28的8在( )位上,表示( )個( );2在( )位上,表示( )個( )。
(3)、36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4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數是( );99里有( )個十和( )個一,它后面是( )。
(4)、按照數據的順序填數:
34、35、( )、37 69、70、( )、72
2、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下面再來看看這兩道題。
(1)、在○里填入“>”、“<”、“=”。
15○20 11○9 8○8
(2)在66、25、9、89、75、100這些數中,最小的是( ),的是( )。
生回答后,問:“你怎么能這么快就知道哪個數最小,哪個數?”引導學生說出一位數比兩位數小,兩位數比三位數小,最終得出:位數多的數較大。
3、即時練習。
4、如果都是兩位數,我們能不能也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老師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兩位數,我們請兩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來抽取卡片,看看哪組抽取的卡片上的數更大。
開始游戲。
在游戲中使學生明白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
2、小結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比較大小,先看數的位數,位數多的數更大;如果都是兩位數,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個位。
三、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2頁的“做一做”,再指名學生說說是怎么比的。
2、你能說一說六十幾有哪些數?(按順序說一說)這些數與六十相比,比六十大還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
四、拓展題。
1、連線。(課件)
2、填上合適的數。
26<2□ 47="">□7 100>3□ 58<5□ 78<□2
3、你知道我是誰嗎?(課件)
五、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6
教學內容:北師大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時“買衣服”
知識點: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認識大面額人民幣,并會和小面值人民幣進行換算,懂得相同單位人民幣相加減,解決簡單的購物問題。
教學目的:
1、認識多種大面額的人民幣及其換算關系。
2、進一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與幣值。
3、在購物活動中,能靈活地選擇不同幣值的人民幣。
4、了解儲蓄的功能,養成存錢的習慣。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學習識別大面額人民幣及其換算關系。
教學難點: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付款方式。
教具:投影儀、大面額真幣、主題圖
學具:貨幣學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夏天到了,許多小朋友都要買一些新衣服。今天,我們就到服裝商店去看一看。
(課件出示服裝店的場景,畫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裝和價錢:上衣59元,褲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連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褲32元。)
(結合實際情況,把活動置于服裝店,并且把教材上的內容擴充,使其更加豐富。)
瞧,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這家商店的售貨員,怎樣介紹你的商品呢?誰來試一試?
二、活動一:認一認
1、我們怎樣才能買到這些漂亮衣服呢?(付錢) 昨天,我們認識了一些人民幣,用它們來付錢,可以嗎?(太麻煩了!)
2、我們該怎么付錢呢?(用面額比較大的人民幣)你見過嗎?
(教師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模型。)
3、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錢你認識嗎?在小組里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出認一認活動,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空間來觀察,從直觀上感知、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學生可以在組內充分地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為正確認識、區分這些紙幣打下基礎。)4、誰有好辦法把他們記住?(數字、顏色、圖案,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5、教師拿出一張舊版的100元。你知道它的面值是多少嗎?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這是舊版的100元,和大家剛才看到的不一樣,但它們的`面值是一樣的。大家還見過其他的50元嗎?邊說邊把舊版的50元和10元展示給大家,并交流一些辨別的方法。
6、你知道10元錢能干什么嗎?課下可以再調查50元、100元可以干什么。
(出示新舊不同版的人民幣,擴大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觀察數字、顏色、圖案等,幫助學生加深感性的認識。)
三、活動二:買衣服
1、這些人民幣我們都認識了,現在我們可以用它們買衣服了。大家每人挑選一件你最喜歡的衣服,看清它的價格,想一想你怎樣付錢呢?
2、學生匯報,借機發問:大家幫他想一想,還有別的拿法嗎?
(提示學生不同的付款方式,幫助學生更深一步理解人民幣的進率關系。)
3、看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衣服,老師也想挑選,我想買一件T恤和一條褲子,我有100元,大家幫我估計一下,這些錢夠不夠呢?我應該怎樣付錢呢?
4、謝謝這位同學幫助了我,我想如果你將來成為一名售貨員,會很出色的。現在,請大家再為你的爸爸媽媽,或者是好朋友選一件衣服,加上剛才你選的,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你打算怎樣付錢?
5、現在把學具中的錢準備好。利用學具盒里的錢來購物。遇到困難了嗎?(沒有零錢。)怎么辦?(找錢)
(這里有意安排一個困難,學具里并沒有小面額的人民幣,學生們很快就發現如果想準備出正好的錢比較困難,這樣也就自然引入了下一個環節。)
現在請大家兩人一組,一人扮演售貨員,一人扮演顧客,來買剛才挑選的兩件衣服,看看能不能找對錢。
(通過兩個由淺入深的活動,學生充分感受到不同的付款方式,在活動中練習使用人民幣,在活動中深入理解人民幣的進率關系。)
四、活動三:換錢
1、剛才大家當售貨員都很成功,不過,為了買東西方便,通常大家會把錢換一換,這里有一張100元,如果想換成10元的,怎么辦?
還有別的換法嗎?
3、請大家在組里把面額是50元的人民幣換一換。
4、請大家在組里把面額是10元的人民幣換一換。
(換錢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里不僅加深了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而且幫助學生掌握較大面額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五、數學故事
六、總結,今天回家購物,寫一篇數學日記。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7
教學內容:乘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模擬上下車的情景,使學生體會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邊擺、邊說、邊算獲得兩步式題運算順序的體驗。
教學重點:使學生體會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含義。
教學難點:通過學生親身參與活動,邊觀察、邊說、邊算,感知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具準備:電腦,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做游戲:
(1)同學們坐過公共汽車嗎?每當汽車一到站,就會有上車、下車的人。那我們來做一個“乘車”游戲,愿意嗎?
(2)現在我和同學們合作表演上車的情境。咱們把講臺看作是汽車,老師呢,就是售票員,誰愿意來當司機呢?
(3)現在汽車上有2個人,我們要出發了。嘟嘟嘟,……橋北站到了,上車的同學請上車,(先上來了3個同學)嘟嘟嘟,……電力公司站到了,上車的`同學請上車,(又上來了2個同學)同學們想一想:你從游戲中看到了什么?
2、學生匯報。
3、出示課題?
二、根據匯報,解決問題: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觀察,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匯報問題。
3、匯報討論結果,根據匯報板書:
(2+1+4=7)或(2+3+2=7)
4、匯報思維過程,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2+1+4=7)或(2+3+2=7)
5、(電腦出示圖2、圖3)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邊觀察、邊討論、邊提問題、邊解決。
(板書)“=”.
6、請同學們結合生活實際,提出其它有關數學問題,獨立解決。
三、實踐應用,鞏固拓展:
1、說一說,算一算。
(1)觀察圖,把三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2)列出算式算一算。
2、口算。
3、(1)學生獨立完成。
(2)匯報思維過程。
4、說一說,填一填。
(1)同桌兩人交流。
(2)匯報結果。
四、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模擬”、“觀察”、“討論”、“計算”,初步理解了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含義,并掌握了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8
教學內容:
15減幾
教學目標:
1、掌握15減幾的計算方法,能熟練地口算15減幾的計算題。
2、經歷探究15減幾計算方法的過程,感受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普遍適用性。
3、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堅定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具準備:
視頻展示臺、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口算。
12-4=11-6=13-5=12-7=11-3=14-8=
學生口算出結果后,抽學生說一說13-5和12-8的`具體計算過程。
教師:我們在前面學習了11減幾,13減幾的基礎上,這節課繼續學習15減幾。板書課題:15減幾。
二、進行新課
校園一角有一塊空地,學校決定給空地披上綠蔭,因此全校同學響應號召,都去植樹,瞧,這邊有4個小朋友正在植樹。(出示課件例2)
4個小朋友有植15棵樹的任務,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完成任務沒有啊?學生觀察圖后回答。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還要植多少棵?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列出算式:15-9=
教師:同學們,開始我們學習了14減幾,那么你們能不能用相同的方法來計算15-9?
教師組織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將交流的結果告訴大學,教師選取3種,板書:
因為6+9=15,所以15-9=6。
10-9=1,5+1=6
15-5=10,10-4=6
教師小結:同學們想出這多么的方法來計算15-9,非常好。請你們用上面的方法完成15-7、15-8中的1道題,選擇你自己喜歡的一題,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先獨立計算,再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組里交流,最后每組出1名代表將本組的算法講給全班同學聽。
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兩道題的聯系:兩道題都能想一個加法算式來計算,由7+8=15,可以計算兩道減法算式:15-7=8,15-8=7。
教師讓同桌的一個同學說一道加法算式,另一個同學說兩道能用這個加法算式計算的減法算式。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并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計算的?
點評:在這個教學環節里,一是借鑒前面的計算方法來計算15減幾的題目。二是在計算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兩道題的聯系,從中強化想一道加法算式兩道減法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按課堂活動的方式寫出15減幾的算式,完成課堂活動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發現?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樂于探究.
2.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探索相關的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意識.
3.通過整理算式,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準備
彩筆、白紙、小棒、圖片等.
教學過程
激發學習熱情
活動
一:同學們喜歡看特技表演嗎?請同學們欣賞空中特技表演.
1.出示圖片:飛行表演
2.邊觀察邊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飛行員在表演,有紅色隊和黃色隊;
我想到了紅色隊比黃色隊多多少人?
黃色隊比紅色隊少多少人?
紅色隊和黃色隊共有多少人?
我還想到了長大后要像他們一樣學習飛行表演.
……
二、探究解題策略.
(一)活動二:尋找生活中數學問題.
1.根據同學們提出的數學問題,列出相關算式,寫在本上.
2.學生匯報,說明算式的含義,并對算式進行分類、整理.
(二)活動三:重點研究11減幾的算式.
1.學生匯報,體現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方法1:出示圖片:圓片
從11個當中去掉7個,從圖中看出結果是4.
方法2:出示圖片:小棒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減,從11根當中減去7根,還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一7=3 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后再連續減.
11-1-6=10-6=4
方法5:把減數7湊成10,多減后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據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得出結果.
因為:4+7=11
所以:11-7=4
課間游戲:小朋友們,累了吧?咱們一起說個歌謠吧.
歌謠: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二只青蛙,二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
四只青蛙,四張嘴,八只眼睛十六條腿;
(三)活動四:培養思維有序性
思考: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11-2=9 11-9=2
11-3=8 11-8=3
11-4=7 11-7=4
11-5=6 11-6=5
11-6=5 11-5=6
11-7=4 11-4=7
11-8=3 11-3=8
11-9=2 11-2=9
三、培養數學技能.
(一)看圖列式(出示圖片:小鳥和小鴨子)
(二)看圖列式(出示圖片:松鼠和小兔子)
(三)出示圖片:小貓釣魚
教師談話:周末了,小貓歡歡和笑笑到池塘去釣魚,它們倆在為誰釣的魚多,誰釣的魚少爭吵呢?小朋友們,快來幫幫它們呀!
(四)出示圖片:小熊射門
教師談話:森林運動會上,其中一項比賽是足球射門.看圖回答問題,看誰填的數最多,時間3分鐘.
教案點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獲取學習資源。
入課時,通過觀察空中飛行表演,讓中國學習聯盟膽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現實問題,并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列出相關算式。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思維空間,同時用事實印證了數學來源于生活,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體現了數學的實用價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及推理能力。
小學數學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本節課在解決11減幾的問題上,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考平臺,準備了圖片、小棒等等。為學生提供了寬泛的學習材料和充裕的學習時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通過畫一畫、擺一擺以及邏輯推理,從不同角度通過多種方法解決了問題。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注重整理歸納,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通過讓學生整理11減幾的算式,并討論從中發現了什么。既培養了學生善于觀察、思考的好習慣,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四、變“書本”中的作業 為“情境”中的作業 ,增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喜歡數學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條件。作為一名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在設計一節課時,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實踐證明:情境教學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律。圖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節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節課注重情境設計在教學過程 中的作用。課伊始,以精彩的飛行表演入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課結尾,變“書本中”的作業 為“情境中”的作業 ,使學生興趣濃厚,樂于探究。
探究活動
接力賽
游戲目的
1.使學生能熟練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
2.通過游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游戲過程
1.以班級為單位活動.
2.教師任意說一個20以內的數,第一個學生任意說一個運算符號(加號或減號)第二個學生再說一個數,第三個學生根據前面所說計算出結果.
3.以第三個學生所說的結果作為加數或者被減數,第四個學生再任意說一個運算符號,第五個學生任意說一個數,第六個學生根據前面所說的計算出結果.
4.后面的學生照此繼續進行游戲.
游戲說明
1.學生計算錯誤或者出的題目超出目前所學范圍(例如出現19+9或者6-7這個錯誤)都要為同學表演節目.
2.要靈活使用這個游戲,變化著練習.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初步理解數的基數、序數含義,能正確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二)過程與方法
在具體的數學活動過程中,借助生活經驗,解決關于幾個和第幾的實際問題,并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目標分析:
本課教學目標是學生在認識了1~5各數,并會比大小的基礎上,感知自然數的序數含義,并能通過已知經驗正確區分幾和第幾。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理解序數的含義,并知道數的方向決定次序。
教學難點:
區分幾和第幾的意義,能正確使用。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幻燈片,方片4個,圓片1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從前,有一個小朋友特別能吃。一天,他到一家漢堡店吃漢堡,他先吃了一個,沒有飽,又吃了一個還是沒有飽,直到吃完第4個,才覺得飽了;他拍拍肚子,嘆口氣說:“唉,要知道吃第4個能飽,先吃第4個該多好啊!你認為他說得對不對呢?為什么?
通過講故事,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感知4個漢堡與第4個漢堡表示的意思不同。
小結:直到吃完第4個,才覺得飽了,說明他一共吃了4個漢堡;如果直接吃第4個,實際上他只吃了1個,能飽嗎?看來第4個和4個不一樣,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第幾》。
【設計意圖】通過講故事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幾和第幾之間的差別。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感知序數含義。
教師:你們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并讓學生詳細描述畫面上的內容,找到數學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問題:如果你個小法官,你認為誰說得對?為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
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認識到準確描述位置時,不光要說第幾,還要說清數的方向。
小結:就是像你們說的這樣,從前面數,小朋友排在第2位;從后面數,小朋友排在第4位。看來我們在描述小朋友排在第幾時,不僅要說清他是第幾,更重要的是說清你是從哪往哪數,是按什么順序數的。
教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小朋友在隊中的位置,那么其他人都排在第幾位呢?試著說一說。
2.深入探究,區分幾個和第幾。
教師:看來這兩個問題難不倒聰明的你,我們再來看一個問題:穿軍裝的阿姨前面有幾個人?后面有幾個人?
教師:前面有3人,這里的3人與剛才我們說過的第3位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讓學生區分幾個和第幾,并運用課件讓學生明確3人指的是3個人,而第3位指的是1個人。
小結:看來這個3指的是3個人,而另一個3指的是1個人,雖然都是3,可它們表示的意思卻完全不相同。
3.鞏固方法,靈活應用幾個和第幾。
教師:小動物正在排隊準備比賽了,可是小兔子找不到自己應該站在哪兒。小裁判員只告訴小兔子它在隊中是第3位,它應該站在誰和誰之間呢?你能幫幫它嗎?
借助環節一、二的學習,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解決新的問題,充分運用知識遷移,讓學生理解小兔子的位置可能是從左往右數的.第3位,也可能是從右向左數的第3位。馬虎的裁判員沒說清數的順序,所以小兔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教師:如果你當裁判員你應該怎么告訴小兔子?
小結:看來從哪往哪數,按什么順序數真是很重要。我們以后做事可不能像小裁判員這樣不嚴謹。
【設計意圖】借助前面知識的學習,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解決新問題,培養學生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
1.想一想,說一說。
教師:你們幫助小兔子找到了在隊中的位置,那么你能說一說自己在你所在的這一組的位置嗎?同桌兩人互相說一說。
2.完成教材23頁第1題。
(1)把左邊的4只小鳥圈起來。
(2)從左邊數,給第4只小鳥涂上顏色。
(3)從右邊數的第1只小鳥飛走了,還剩□只小鳥。
3.比一比,誰的方法多。
有4個方片,1個圓片,現在要把圓片擺在第2個,可以怎樣擺?你能想出幾種擺法。(數數時,數的方向不同,其結果也就不同。)
【設計意圖】首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其次鞏固“數數的方向不同,位置不同”這一知識點,也讓同學們在考慮問題時要想全面。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第幾》這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嗎?
教師:為了讓別人理解得更清楚、準確,我們在描述第幾時,還要說清楚你是從哪往哪數的,并且同樣的一個數,它既可以表示有幾個,還可以表示第幾。你們看,數學多有意思呀!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11
教學目的:
1、 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學會9+?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2、 教師尊重學生獨特的思考,并促進學生的擔出問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有自己學數學的興趣。
3、 理解湊+法的含義。
4、 在游戲中培養與人合作的觀念,并且有互相謙讓的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湊+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
每組一份小棒,教師的牛奶瓶及數學游戲中卡片。
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是增加學習氛圍,促進學生思考和計算。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況,提出問題
教學首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1、 小芳家很窮,小華送給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道牛奶有多少瓶?
2、 魚缸有金魚8條,又買來9條,一共有金魚幾條呢?
你知道牛奶有幾瓶,金魚有幾條呢?這些都是數學問題,你想解決嗎?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解決?(組織小組活動)
二、自主合作,解決問題
問題提出之后,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并加以解決。
1、9+5 (1)數數法
(2)9+5=14
(分小數湊大數)
(牛奶瓶表示)
(3)9+5=14
(分大數湊小數)
(牛奶瓶表示)
(4)9+5=14
看見9就-1
2、8+9 你喜歡用什么方法,說說你的理由。9+5的計算,是組織交流后共同解決,7+9的教學層面就在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一些嘗試后接受了交流的結果,一些機靈小朋友在交流的基礎上舉一反三,能有新的想法,在匯報后就進步,進一步嘗試,也就是鞏固階段。
3、試一試。
9+3 7+9
可指名8至10位同學板演,不是機械段,而且學生對方法最終選擇的體現和最佳方法的呈現,對湊+法要進一步落實。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在此階段是學生自主實踐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體現。
1、p73 完成書本內容。
題2,原有金魚9條,現又有8條,一共有幾條?
看圖應用題(仔細觀察,說一說圖示,然后獨立完成)
2、9+1+5 9+1+3 9+1+8 9+1+9
9+1+6 9+1+4 9+1+7 9+1+1
9+1+2 9+1+0
鞏固湊十法
3、數學游戲:
游戲可以小組形式組織學生活動,在活動中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4、課外作業:
繼續上課的數學游戲。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通過調查、統計活動,了解一些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質量問題,使學生感受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加深對千克和克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及估算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活動中小組同學們的相互配合,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1.加深對千克和克的認識。
2.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估計物體的質量。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張秉貴的照片,提問:你們認識這個人嗎?生:不認識。師:他就是全國勞動模范張秉貴,是一名優秀的售貨員。他的特點就是顧客要多重的`糖,他一把抓起來放到秤上一稱,準得連一塊糖也不差,所以被人們尊敬的稱為“一抓準”。你們知道他為什么抓得那么準嗎?就是因為他勤學苦練,練就了能夠準確的估算物品質量的絕活。你們想不想向他學習?生:想。
二、實踐活動
師:今天咱們就一起來模仿一個購物的場景,評選出咱們班的小“張秉貴”。
1.活動要求:
(1)同學在小組活動時要互相幫助。
(2)當你在準備稱物品時遇到人多地情況下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排隊等候。
(3)活動時說話要輕,不要影響到其他組。
(4)這次實踐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估計物品的質量,先不考慮物品的價錢。
2.活動過程:
(1)同學們把要買的物品先在手中掂一掂,再估一估,最后拿到售貨員那里稱一稱,看看你的估算準不準,把估算和實際稱的數據請記錄員幫你記錄下來。
(2)老師想先做一次售貨員,你們做顧客,你們同意嗎?(同意)請你拿出帶有紅色標記的物品,先在手中掂一掂,再估一估,說一說你的估算結果。(指名回答)咱們把物品放到秤上稱一稱,看誰估算的最準。(500克)請同學們再來輪流掂一掂,這就是重500克的物品。
3.你還想買別的物品嗎?
(1)角色分配:每組選定一個售貨員,一個記錄員,一個匯報員,其他同學做顧客。下面咱們以小組為單位開始自由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2)小組活動(略)。
(3)全班交流。同等質量的物品都有哪些?(小組匯報)
(4)評選小“張秉貴”。每組評選出一名同學。
(5)提數學問題。師:請同學們看一看你手中的物品,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6)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三、課后小結:
出示生活中的物品:
1、出示一袋奶,你們估計它有多重?出示一盒奶,估計它有多重?出示一袋包子,估計它有多重?
2、藥品:在藥盒上找數學信息。師:克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3、營養配餐:找數學信息。(師指說含量)師:克的知識能讓我們的營養均衡。看來克與千克的知識在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呀!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你就會發現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13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26~27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2. 培養學生初步的操作和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 通過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以及創新意識。
4.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懂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 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1. 課件呈現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卡通形象: 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們嗎?你們想想在哪兒見過我們呢?
2. 小朋友,你帶來了哪些“朋友”啊?向大家介紹一下。(學生展示帶來的物體,能說出名稱的就說出來)
3. 小朋友帶的物體真多呀,看了這些物體,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4. 看來,小朋友想知道的知識還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物體。(揭示課題: 認識物體)
[說明: 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創設生動的畫面和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喚起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并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 動手探究,體驗領悟
活動一: 看一看、摸一摸。
導語: 小朋友,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桌面上的物體,你有什么發現?
1. 學生認真觀察桌面上的物體,初步感知物體的外形。
2. 學生用手觸摸物體,初步感知物體的特性。
3. 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說說物體的形狀分別是怎樣的。
[說明: 理解數學知識首先要“觀察”數學現象。學生通過觀察、觸摸等活動,初步感知物體的形狀,為進一步探究物體的特征建立感性基礎。]
活動二: 分一分、比一比。
導語: 剛才小朋友觀察了幾種不同形狀的物體,接下來,小朋友能不能按形狀把它們分分類呢?
1. 以小組為單位將物體進行分類。
2. 各小組說說自己小組分了幾類,是怎樣分的。
3. 全班交流,達成共識。教師相機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名稱。
4. 各小組分別拿出一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在桌面上滾一滾、堆一堆,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說明: 在學生初步感知了各種物體的形狀后,再通過實際的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動,能進一步感知幾種幾何形體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活動三: 認一認、找一找。
導語: 現在請小朋友看大屏幕,電腦把這四類物體的形狀畫出來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課件呈現幾種立體圖形)
1. 學生看大屏幕上的圖形,說圖形的名稱。
2. 請四名學生頭戴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頭飾,其余學生在桌面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并舉起來,以示響應。
3. 教師指出,像這樣的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小朋友仔細看看我們的教室,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快找找看。
4. 要求學生想一想: 在哪些地方也見過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說明: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四種形狀的物體后及時進行必要的抽象,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在找一找的活動中著力體現“小課堂,大社會”的理念,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又注意把學生引入更為廣闊的現實情境中進行充分的體驗活動,使學生的已有認識更為豐富、生動。]
活動四: 搭一搭、數一數。
導語: 小朋友,你們玩過搭積木嗎?現在我們就用剛剛認識的這些物體作積木,搭一件你最喜歡的東西。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搭得最好!
1. 明確要求后,學生動手搭積木。
搭好后,學生可以離開座位互相參觀學習,并進行評價。
展示部分優秀作品,并指名說說這件作品是用哪些形狀的物體搭成的。
2. 數數自己的作品中,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各用了幾個,把數的結果填在表格里。
[說明: 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設計開放的教學,讓學生自己進行設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創造欲望得到滿足。這樣做,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與創新的意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 總結延伸
1. 今天,我們和誰成了好朋友?學到了哪些知識?
2.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朋友,課后,大家再去找找吧!
[說明: 讓學生自己總結學習的方法和學到的知識,體會互相合作、主動探究是學習的好方法。]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14
一、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教材小學數學第一冊第23-24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與同伴交流5以內加法的算法過程,會有適合自己的算法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學生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3)培養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
激勵每人學生說出計算4+1=5的過程。
四、教學難點:
使學生會有數的組成知識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
五、教法、學法
⑴情景教學法
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及教材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藝術化重組,再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情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再導入新課時,我先創設一個十分熟悉而有趣的動感畫面,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到了最高處。
⑵直觀演示法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鮮明的色彩和生動直觀的畫面。所以,我設計的練習都憑借直觀的畫面,讓每個學生在輕松活潑氛圍中積極思考,主動發展。
⑶合作交流,主動發展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再鞏固、內化的過程中創造一種師生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互補作用,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進取精神。
六、教具準備:
樹林情景圖、P24-做一做的圖片(做成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先出示一個多媒體的動感畫面;然后老師導入:今天,老師帶大家到美麗的大樹林里看看請仔細觀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同組的小伙伴說一說。最后交流匯報:
①大樹上有4只小鳥,又飛來1只,一共有5只小鳥。
②我看到樹上有4只小鳥,又飛來1只,合起來就是5只,列式為:4+1=5(只)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4+1=5(只)。
(二)、合作交流,探索發現
(1)老師導入:4加1等于5,你們是怎樣算出來的?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學流程:
①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②小組交流,探討多種算法。
③全班交流,代表匯報。學生可能有以下的說法:
第一種:我是看圖1、2、3、4、5數出來的。
第二種:我是數手指頭或小棒算出來的。
第三種:我會心算。
第四種:我先數4只,接著再數1只,就是5只了。
第五種:原來有4只小鳥,又飛來1只小鳥,合起來就是5只小鳥,4和1組成5,所以4+1=5。(給予高度的評價)
(2)對學生的回答,老師都給予充分的肯定;最后提出質疑:一道題有很多的算法,讓學生說說最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重點引導學生用數的組成知識來進行計算比較簡便。
(3)最后小結:老師介紹自己喜歡用數的組成知識來計算,因為這樣計算比較簡便、比較快。
(三)分層練習,辨析算理
(1)第一層練習:教科書24頁上做一做的第1題。把左、右兩幅圖制成電腦課件,直觀展示貓的活動情景。先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同桌互相說說圖意再填上數,并說說計算方法最后,可將算式3+2=5 2+3=5 排列起來,如:{3+2=5。}讓學生比較異同,使學生直觀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一規律。24頁第2題也是通過(看圖說圖意填數說計算方法)的過程進行練習,最后把算式排列起來,加深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一規律。27頁第4題的練習方式和前面兩道題基本相同。
(2)第二層練習:聯系生活,豐富聯想。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如:
①今天早上我吃了2個蘋果,下午又吃了1個,一共吃了多少個蘋果?
②今天媽媽買了3條金魚回來,爸爸又買了2條,合起來有幾條金魚?
(3)第三層練習:分組進行拼圖比賽。要求:先算出圖片上算式的得數,然后拼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小組合作,比一比哪個小組算得快,圖畫拼得最美,最后由學生互相評選出優勝小組,獎勵一面勝利紅旗。
(四)總結、歸納:
先詢問學生學會了什么?最后質疑。
八、教學反思: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成為主動探索知識的主體。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參與計算過程,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允許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
5以內的加法是新課程教材小學數學第一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該內容是在學生已認識了5以內的數和初步理解加法意義的基礎上教學的。《標準》認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本冊計算教學部分的突出特點是體現算法的多樣化。所以,根據這一理念和現代教學觀念并結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以下的教學思路:
1、利用多媒體的動感畫面,導入新課。
2、分小組互相交流,探究發現。
3、結合教學內容分層練習,鞏固深化,加深對加法的理解。
4、總結、歸納,提出質疑。從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問題意識、應用意識和創造意識。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力圖體現尊重學生,注重發展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生觀察、自主探索、操作、表述,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讓學生從中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嘗到發現數學的滋味。
學習數學是為了能用它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最主要的目的之一。這一練習主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法的含義。讓學生用自己理解、掌握的知識,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放飛學生的想象,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并且又遷移、默化地滲透了美育,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 15
一、活動導入:
談話:考一考大家四根同樣長短的小棒可以拼成什么樣的數學平面圖形?三根小棒呢?如果兩根小棒呢?(學生準備)你能拼出不同形狀的角嗎?
今天我們就先一起來認識這樣的角?誰來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
今天我們先認識直角(板書:認識直角)
二、教學新課
1、認一認:
談話: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的直角,瞧:這是手帕和一本數學書,你能在它們的面上找出直角嗎?請學生指一指
提問:想一想我們身邊的什么地方也藏著直角?
(注意引導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提問:三角板上有直角。請學生比畫出來
小結:直角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
2、畫一畫
提問:怎樣畫一個標準的直角呢?
想想看有什么好辦法?
(這樣的直角兩邊張開的大小只能憑感覺,不一定是個標準的直角?有更好的辦法嗎?)
提問:三角板上一共有三個角,為什么用這個角來畫直角呢
談話: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其他小朋友看清楚了嗎?誰來說說方法?
講述方法:把三角板按在紙上,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確定一個頂點,
然后沿著尺畫出兩條邊。
提問:轉動三角板可以畫不同方向的直角嗎?請學生說一說:準備怎樣畫?
其他小朋友想自己動手試一試嗎?請小朋友完成練習紙第1題畫一個直角。
小結:瞧老師選了幾個小朋友畫的,他們方向不同但都是直角。
為了和其他角區分開,人們還給了直角一個特殊的符號?教師示范,我們把他叫作“直角符號”。
學生動手給自己畫的直角標上符號。
3、折一折
談話:我們開動腦筋畫了一個直角,現在考考大家這里有一張不規則的'紙你能折兩折創造一個直角嗎?
動手試一試。
提問:交流怎樣折呢?討論一下。
請同學上臺演示自己的折法。
提問:同桌兩人把折出的直角比一比。再拿折好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通過兩次比較,你有什么重大發現?(發現直角的大小都一樣)
4、辨一辯
(1)小朋友真厲害,那想問問大家如果給你一些角(掛小黑板),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驗證它是不是直角呢?把你的方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小組討論交流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象這三個角形狀特別不同可以用眼睛直接判斷,但有一些角形狀比較接近用眼睛判斷可不行了怎么辦?)
小結:如果要正確的驗證直角可以用一個工具:三角板。現在我們跟著電腦博士一起來學一學
學生說方法: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頂點對頂點,一條邊對齊,看另一
條邊,重合是直角。
學生說一說用三角板判斷直角的方法(教師貼出方法)
(2)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和其他兩個角比一比你有什么發現?(學生比時教師板畫出銳角,鈍角)
學生交流。
指出:像這樣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這個角呢?
學生口答比較情況。
像這樣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
通過比一比我們認識了怎樣的角是銳角呢?那怎樣的是鈍角呢?
(板書:銳角鈍角)
猜一猜:教師出示活動角,學生看角快速回答是什么角?
談話:小朋友真厲害,不僅認識了三種角,還學會了正確的判斷方法。
現在請小朋友完成練習紙第2題用三角板比一比看他們分別是什么角?
三、角的實際應用
(1)談話:直角,銳角,鈍角到底誰最能干呢?這樣吧,讓他們比一比,好嗎?1號樓和地面成直角,2號樓和地面成銳角。你愿意住哪幢房子?為什么呢?師:那這輪比賽是誰獲勝了呢?
(2)進入第二輪比賽:圖釘的釘尖分別是銳角和鈍角。你愿意用哪一個?如圖:師:這場比賽銳角又勝出了
(3)第三場比賽開始了,這兩把椅子,你會坐哪一把呢?說說你的理由?師:這回鈍角贏了。比賽結束了,你們說說誰的本領大呢?談話:是啊,它們在生活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正因為銳角、直角和鈍角各有所長,才創造出這樣美妙的世界!
四、拓展活動:
用兩個不同形狀的三角板拼一個直角一個銳角一個鈍角
板書設計
認識直角銳角鈍角
直角銳角鈍角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01-29
數學優秀教案01-19
小學一年級數學優秀教案02-06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03-09
[優秀]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6-06
(優秀)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7-06
一年級數學教案優秀07-24
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優秀03-25
一年級下冊數學優秀教案01-09
一年級數學下冊數學廣角優秀教案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