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獲獎教案中班數學《認識序數6-10》含反思(精選5篇)
在辦理事務和工作生活中,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那么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獲獎教案中班數學《認識序數6-10》含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獲獎教案中班數學《認識序數6-10》含反思 1
設計意圖
數字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而序數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中班幼兒對于“序數”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積累,但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對序數的認識是零散的、無意識的。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地活動對序數有更系統、更深層地認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6-10的序數,了解序數在生活中的運用,感知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方位,理解序數的方向性,并能正確運用序數詞表示物體排列次序。
2、發展幼兒觀察、理解的能力,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激發幼兒學習序數的愿望,體驗學習序數的樂趣。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序數的方向性。
2、難點:能從不同方向排列物體的次序。
活動準備
1、教師:教學PPT,音樂《郊游》、《火車快飛》。
2、幼兒:房子展板和數字貼紙人手一份、每人一張寫有1——10任一數字的“車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郊游》入場。
2、談話引入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呢?(幼兒:春天)對了,春天來了,花開了,草綠了,今天天氣這么好,我們一起去郊游吧!誰要一起去?(幼兒:我們要去。)那我們趕緊出發吧!
二、基礎部分:
。ㄒ唬、創設情景,引出序數。
1、創設情景故事,引出問題,拋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播放PPT)小朋友看,我們到了。這是一片美麗的森林,聽說在這片森林里呀有一群非常好客的小動物!它們知道小朋友今天來森林玩,趕緊出來迎接呢!哇!誰來了?
。ㄒ龑в變赫f出動物的名稱)
2、觀察動物排列次序,復習5以內的序數。
(1)師:(播放PPT)看這是誰?(老虎)還有誰呀?……(依次認識五只動物)我們一起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幼兒:五只)請小朋友告訴我,哪只動物排在第一位?(幼兒:老虎)誰排在第2位呀?(幼兒:小豬)你是怎么數的呢?(引導幼兒說出:從左往右)從左往右數的,那我們用這樣的箭頭表示(出示從左往右的箭頭標志),讓我們一起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來數數吧。 老虎排在第一位,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呀?
。2)依次提問:XX排第幾位,用數字幾表示?
(3)知識小結:我們把小動物排列的次序用數字表示出來了,一個數當用來表示物體排列次序時,叫做序數。
3、觀察動物排序,認識6-10的序數。
師:(播放PPT)哇!又來了幾只小動物!它們是誰?小雞排在第幾位?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小貓又排在第幾位?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依次提問五只小動物的排序,感知序數6-10)
(二)、感知序數的方向性。
1、師:剛才小朋友都是從左向右數的,現在小箭頭的方向變了,你來數數看,會發現什么秘密呢?
。ㄒ来握堄變喊磸挠蚁蜃蟮姆较蛘f說小動物分別排在第幾位,PPT出示兩種不同方向的排列次序,對比感知序數的方向性。)
2、知識小結:序數真有趣,當方向發生改變,它也跟著變了。
3、師:“為了歡迎我們的到來小動物還跳起了舞,它們變成了一豎排,小朋友們看小牛排在第幾位呀?你是怎么數的'呢?”(引導幼兒說出從前往后。PPT相應箭頭標志。)
依次提問幾只小動物排在第幾位。
師:“還能怎樣數?”(引導幼兒說出:從后到前。PPT出示相應箭頭標志。)
師:“數數看小貓現在排第幾位了?(幼兒:第四位)
知識小結:原來方向發生變化,序數真的會跟著變呢。
教師分別指出幾個小動物,請幼兒說說它們排在第幾位。
。ㄈ、操作活動,理解序數。
1、引導幼兒運用“第幾層”的形式幫小動物找家。
師:“跳完舞小動物們都累了想回家休息一下,老師聽說動物們住在叢林中最高的樓房里,(出示樓房的展板)我們一起去參觀吧! “好高的樓房呀,你們知道有幾層嗎?我們一起數數吧?”(幼兒:1、2、3……10層)“每層有幾間呢?”(幼兒:1間)“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動物們的家分別在幾層嗎?請小朋友將小動物家的樓層序數貼在它們樓層旁邊的圓圈里。
2、幼兒進行操作練習,教師巡回檢查。
3、展示幼兒的操作成果并小結。
三、結束部分
師:小動物都回家了,我們也回去吧!現在請小朋友們拿出你椅子底下的車票,上面的數字代表你要在哪個站臺上車,現在小朋友往后面看看,這里有10個站臺,等會請你按照車票上的數字到站臺排隊等候火車。(提問幾個小朋友,請他們找找自己應該在哪個站臺候車)
請幼兒根據各自的車票找站臺。
播放音樂《火車快飛》幼兒依次搭火車回教室。
活動反思
本活動條理分明,層層深入,能很好完成活動目標。我先創設了“郊游”的情景,引起幼兒的興趣。接著利用小動物排隊,復習5以內的序數,鞏固幼兒對“序數”這個定義的理解。然后,從“序數”的方向性入手,從多個角度讓幼兒了解按不同的方向同樣一種物品的序數是會發生變化的。再通過讓幼兒操作材料,加深對“序數”的認識。運用游戲讓幼兒進行鞏固,幼兒在歡樂的氣氛中將“序數”的概念生活化和游戲化。最后運用游戲讓幼兒進行鞏固,幼兒在歡樂的氣氛中將“序數”的概念生活化和游戲化。
獲獎教案中班數學《認識序數6-10》含反思 2
設計意圖:
中班下學期孩子對相鄰兩數的關系已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了進一步認識相鄰兩數的關系,所以設計這次活動,為幼兒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從中感知并理解相鄰兩數間“多1”“少1”的關系,從而掌握抽象的數學邏輯概念,通過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知識。
活動目標:
1、知道6-10以內相鄰兩數之間存在多1少1的'關系。
2、學會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兩組物品變成一樣多。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教師用的正方形格子圖一張;數量為7、8、9、10的實物;小筐、輕泡紙剪的小魚、記錄紙、盤子、透明塑料包裝袋若干。
經驗準備:認識10以內的相鄰數;會點數10以內數的數量。
活動重點:
相鄰兩數之間的多一少一關系。
活動難點:
通過操作掌握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兩組物品變成一樣多。
活動過程:
一、比較6-10的兩數關系。
1、分別出示7、8、9、10實物,引導幼兒發現6-10相鄰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2、提問:相鄰兩組物體的數量有什么不同?怎樣使兩組數量一樣多?
小結:可以通過添上1個或去掉1個的方法讓兩組數量變成一樣多。
二、分組操作。
1、第一組:抓小魚。
材料:數量分別為9和10的紅黃兩色小魚,籃子。
玩法:觀察小魚的顏色,把相同顏色的小魚抓起來放在小筐里并記錄小魚的數量。操作后交流:每種顏色小魚的數量是多少?比較后發現了什么?怎樣讓兩種顏色的小魚變成一樣多?
2、第二組:盛小魚。
材料:小魚、盤子(上面分別貼有6-10的數卡)。
玩法:檢查盤子上的數字與盤子里魚的數量是否一致,想辦法讓魚的數量與盤子中的數字一致。
3、第三組:包裝魚干。
材料:透明塑料包裝袋上的數字所示,判斷里面裝的魚干數量是否正確,通過添加或者減少的方法讓魚干的數量和包裝袋上的數字數字一致。
三、感知10以內的數。
1、提問:相鄰兩列花片的數量有什么不同?誰多?誰少?差別是多少?
2、教師借助正方形格子圖與幼兒共同驗證,發現相鄰數多1少1的關系。
延伸活動:
將小魚和魚干換成其他物品進行比較。
獲獎教案中班數學《認識序數6-10》含反思 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序數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學習序數6-10,進一步理解序數的方向性,能正確使用序數詞表述物體的排列次序。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知識-事先學習1-5的序數。
物質-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幼兒跟教師做開火車動作進教室。
二、展開
1、看課件,復習1-5的序數。
2、學習6-10的序數。
3、引導幼兒按照從左到右辨認10以內的序數。
4、引導幼兒按照從右到左的順序辨認10以內的序數。教師總結:序數有一定的順序性和方向性。
5、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按照從下往上的順序辨認10以內的序數。
6、游戲《排排隊》。
三、結束
幼兒排隊開小火車返回。
活動反思:
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序數,為了使幼兒在生活中能夠更好的運用,所以創設了本次活動;顒拥闹攸c是讓幼兒從不同的方向準確辨別出10以內的序數,并能正確使用序數詞表述物體的排列次序;顒又型ㄟ^教師引導幼兒觀看課件,讓幼兒從不同的方向說出小動物們分別坐在哪一節車廂(或住在哪一層樓),以此辨別10以內的序數,從而突破活動的重點;顒拥碾y點是讓幼兒在準確辨別10以內序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序數的方向性,通過教師重點引導和講解以及游戲的形式進行突破。
獲獎教案中班數學《認識序數6-10》含反思 4
教學目標:
讓孩子們能夠理解和識別數字6到10。
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序數概念的理解,即理解數字不僅表示數量多少,還表示位置關系。
培養孩子觀察、比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從1到10)
小動物圖片或玩具
彩色紙條若干
標簽紙及筆
故事書《小熊找朋友》或其他相關主題的故事書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利用故事書《小熊找朋友》作為導入,講述一個小熊按照順序拜訪它朋友們的故事。在講故事時,可以適時地提出問題:“接下來小熊會去誰家呢?”引導孩子們根據故事發展猜測下一個地點,并注意其中涉及的數字信息。
二、學習新知
復習舊知識:先快速回顧一下之前學過的1至5的數字及其對應的序數意義。
介紹新內容:展示數字6至10的卡片,每展示一個數字就讓孩子們一起大聲讀出來。接著,使用小動物模型或者圖片來幫助解釋這些數字所代表的位置順序,比如“第六只小貓”、“第七只小狗”等。
游戲互動:組織“排隊游戲”。給每位小朋友分發一張帶有不同數字(6-10)的小卡片,然后請他們按照手中的數字從小到大站成一排。完成后,請其他同學指出站在特定位置上的同學是誰。
三、實踐應用
準備一些彩色紙條,每種顏色對應一個數字。將紙條隨機放置于教室的不同角落,然后讓孩子們根據指示(如“找到第八根紅色紙條”)去尋找相應的物品。此活動旨在強化學生對于序數實際應用場景的'認識。
四、總結反饋
在課程結束前,與孩子們一起回顧今天學到的知識點,詢問大家是否還有不明白的地方。
鼓勵孩子們回家后也可以嘗試用今天學到的知識來做些小游戲,比如排列家庭成員的照片等。
反思:
觀察并記錄下哪些環節孩子們表現得特別感興趣或困惑,以便于后續調整教學策略。
考慮到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的特點,在設計活動時應盡量保證每個部分都能吸引他們的興趣,同時控制好整體時間長度。
對于個別學習進度稍慢的孩子,可以在課后給予額外的關注和支持,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
獲獎教案中班數學《認識序數6-10》含反思 5
教學目標
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并說出6至10之間的序數。
通過游戲和實踐活動加深對序數概念的理解。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6-10)
小動物玩具或圖片若干
顏色不同的.小球或者其他易于排列的小物品
白板及標記筆
教學過程
導入環節
利用故事引入:講述一個關于小動物排隊參加運動會的故事,在故事情境中自然地引出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序數。
新授知識
展示數字卡片,并與實物相結合來教授每個數字對應的序數意義。例如:“這是第六只小貓”,同時展示排成一列的小貓模型。
通過互動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的理解情況,比如“誰是第七位?請指出來!
鞏固練習
游戲一:“找朋友”。給每位小朋友發放一張數字卡片(保證每人不同),然后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數字順序站好隊。
游戲二:“接力賽”。將班級分成幾個小組,每組成員依次完成一項任務后才能讓下一位同學繼續,以此類推直到最后一名同學完成任務為止。這樣可以讓孩子們更直觀地感受到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總結歸納
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序數的重要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鼓勵學生們回家后也可以嘗試著使用學到的知識去描述家里物品的位置關系等。
反思
優點:采用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講故事、做游戲等,使得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并且結合了具體事物進行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足之處:可能因為時間限制,在個別環節上沒有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導致部分孩子可能還沒有完全掌握相關知識點。
改進措施:今后可以考慮適當調整課程安排,確保每個環節都能夠更加充分地展開;同時也要加強對個別學生的關注,確保每個人都能夠跟上進度。
【獲獎教案中班數學《認識序數6-10》含反思】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活動6-10的序數教案05-06
中班數學認識序數教案03-25
中班數學認識序數教案(15篇)03-26
中班數學認識6以內的序數教案03-21
中班數學認識序數教案15篇03-25
中班數學認識8以內的序數教案03-21
中班數學5以內的序數認識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