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地理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1年高高中地理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地理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水資源的概念,理解世界與我國水資源的分布規律,并能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加以說明。
②了解水資源在數量、質量上對經濟活動規模、效益的影響,理解科技進步促進水資源利用的進步。
③理解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過程與方法
①立足水資源的“是什么”、“為什么”、“怎樣辦”問題,以人水關系為主線,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探究,同時注重激勵發展性評價。
②重視地理素養培養,聯系社會實際與鄉土地理,突出地理圖象與案例的討論分析研究,合作探究水資源與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要素的相互關系,并嘗試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考和對策。
③有效運用多媒體輔助地理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對水資源及其合理利用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②引導學生關注我國、家鄉的水資源問題,增強憂患意識,形成科學的資源觀。
③通過學習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關愛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1、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2、在不同的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按學習小組分7人一組,共10組。
2、利用網絡、雜志和書籍等搜集關于水資源的內容,對水資源的概念、作用、分布有大概的了解。
3、預習教材內容,明確課本活動和案例的要求,準備以小組集體討論的方式,試得出答案。
4、搜集城市水資源狀況,在講課時適當引用。
5、準備好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二)導入新課
以我國正在發生的春旱對農業生產的巨大影響說明水資源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
帶出新課: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三)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 水資源及其分布
1、設問,引發思考。
我們知道,從宇宙中拍攝的地球照片是蔚藍色的,因為水體總面積占全球總面積的71%。從這一點上看,水,似乎是“使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事實上并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呢?
2、了解學生對水資源的理解。
和學生以談話的方式輕松討論對水資源的理解,快速的將他們的注意力引入地理課堂中,為啟發、引導他們深入研討問題做好心理準備。
歸納:水資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水圈內的水量總體;狹義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因此不能把水資源單純的.理解為廣義的水資源,更應該是指人類在目前生產力水平下能夠利用的水資源。
3、哪些水資源是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4、我們平常可以用這些水嗎?請舉例說明。
宛西河的治理。為什么要治理宛西河?因為宛西河為我們提供生活水源(河水)。
5、這些“容易利用”的水由什么補給?小組討論,請小組的代表發言。(大氣降水)
6、請把問題回到我們從化缺水這個問題上。大家一致認為,我們平常比較容易利用的水資源來自大氣降水,目前這種缺水的狀況是不是經常出現?(不是,僅僅出現在旱季。)
7、再舉個例子,拿亞馬孫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的水資源狀況對比一下,兩地的差別是不是很明顯?(是)
8、你對水資源的理解又得出一個什么規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因而產生差異。)
9、差異表現在哪里?以小組為單位計分,搶答以下題目(把題目投影出來)
(1)判斷正誤:影響水資源數量的因素是徑流量。(錯,降水量)
(2)判斷正誤:衡量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水資源豐歉程度的指標:多年平均降水總量。(錯,多年平均徑流總量。)
(3)判斷正誤:降水量大、水資源活躍的地區,水資源豐富;降水量少、水循環不活躍,水資源貧乏。(對)
(4)讀課本xx頁《世界各大洲的水資源》圖搶答:按大洲說,(亞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亞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
(5)搶答:我國的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狀況是(南方)多,北方少;東部水多, (西部)水少。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狀況是(夏秋)降水多,水資源較豐富;(冬春)降水少,水資源較貧乏。
小結小組競賽活動,指出要養成善于學習、善于思考、善于探討的學習習慣。小組成員應互相幫助,互相督促,共同進步。
10、在答問的基礎上概括水資源的分布:
(1)影響水資源數量的因素:降水量
(2)衡量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水資源的豐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徑流總量。多年平均徑流總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發量
(3)水資源的分布規律
A、降水量大、水循環活躍,水資源豐富;降水量少、水循環不活躍,水資源貧缺。
B、從世界范圍看:按大洲說,亞洲最多(南極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國家說,巴西最多,俄羅斯次之,我國居第六。
C、從我國看:從地區分布上看,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東部水多,西部水少。從時間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資源較豐富;冬春降水少,水資源較貧乏。
D、總之,水資源分布很不平衡。
(4)我國的水資源分布也很不均衡。
高中地理教案2
教學設計
xx中學
地理組:孫賽英
第三節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制作人:孫賽英 撫順德才高級中學
課題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1課時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讀圖和分析數據明確水資源的概念。
2、結合實例了解水資源對人類發展的意義。
3、通過分析圖表資料認識全球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過程與方法:
1、以我國為例,針對我國的水資源利用狀況,結合所學,學生合作探究我國水資源合理利用方案,進而歸納基本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策略和措施。
2、應用相關案例,以課堂討論和學生發言的形式,得出水資源及其利用等相關結論,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和表現欲,挖掘學習潛力,實現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達到新課標要求。
3、分小組合作進行探究學習,包括資料搜集、整理和成果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增強水資源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水資源觀,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2、從全球和未來的角度認識環境,培養對環境、資源負責的觀念和行為。
重點: 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狀況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
難點: 能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水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教法: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相結合
教具: 多媒體課件及教材 教 學 過 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提問導入】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打開水龍頭,水就源源不斷地流出來,仿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聆聽和思考,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從身邊或者目睹的'事實來開始本節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共鳴和反思。
顯示“水資源卡和國家節水標志”
【用時1分鐘】
學生說出各幅圖片所代表的含義。
圖片含義依次為:
1、水資源危機嚴重,危及到我們的生產生活。
2、國家對水資源的重視,節水需要公眾參與,鼓勵人們從我做起。 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
注意在教學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讀圖思維。 教 學 過 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所以說,水資源與我們息息相關,那么我們來共同了解一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學生閱讀學習目標。
1、了解水資源的含義和水資源豐歉的衡量指標。
2、能運用圖表說明世界和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征。
3、理解水資源數量和質量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
4、掌握水資源利用中的問題和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措施。 明確學習目標,為接下來學習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做好準備。
顯示“廣義的水資源和狹義的水資源” 示意圖,回答一下問題:
1、概括廣義和俠義水資源的含義?
2、哪些水資源是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呢?
學生讀圖,小組討論回答:(小組合作探究,推舉代表回答)
1、廣義是指水圈內的水量總體;狹義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因此不能把水資源單純理解為廣義的水資源,更應該是指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水資源。
2、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既然水資源如此重要,我們不禁要問,我們所擁有的水資源是如何分布的呢?
學生思考。 設置疑問,引起學生興趣。
顯示“世界水資源分布”示意圖
請學生讀世界各大洲的水資源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徑流量=降水量—蒸發量 分析水資源狀況,引出問題。 教 學 過 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之間有何關系?
2、水資源豐歉程度的衡量指標是什么?
3、各大洲中,水資源最豐富和最少的分別是哪一個?
2、衡量指標:多年平均徑流總量
3、最豐富:亞洲;最少:大洋洲 分析水資源狀況,引出問題。
顯示“世界主要國家水資源分布”示意圖
高中地理教案3
教學目的:
1、舉例說出區域的特征
2、以兩個區域為例,比較分析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3、以某個區域為例,比較分析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重點:
1、比較分析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2、分析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難點:
1、區域的特征
2、以兩個區域為例,比較分析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引入新課)我們的生活與區域密切相聯。例如,我們介紹自己家鄉在某省某市,去過某風景區旅游等。我們經常聽到省(直轄市、自治區)、流域、經濟區、自然保護區等名詞和反映區域的術語。你知道什么是區域嗎?區域有哪些地理特征?
板書
一、區域的含義
1、區域的概念:是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
2、區域的特征:層次性、差異性、整體性、可變性
(1)層次性。即區域是有等級的。區域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例如,東北平原既是東北地區的一部分,又可劃分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等。又如漳州市既是福建省的一部分,又可劃分為薌城區、龍文區等。
(2)差異性。指區域與同級別區域之間的差異。一般說來,區域等級越高,區域內部越復雜,同一性越小,區域間差異性也就越大;反之,區域等級越低,區域本身簡單,區域內同一性大,區域間差異也小。例如我國東部季風區南北跨緯度廣,內部差異明顯,根據氣候等要素的區別,又可分為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
(3)整體性。指地表區域內各組成部分間的內在聯系,并經過這種長期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融合,形成一種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區域的這種整體性是形成區域同一性的原因。
(4)可變性。首先是指區域界線的模糊性。雖然有的`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如行政區,但大多數區域的邊界具有過渡性質,如干濕地區。其次是指對同一地表空間,人們研究區域的目的不同,劃分的角度、指標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區劃方案。
(過渡)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并會對區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我們首先學習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板書
二、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并對區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具體包括:不同區域地理環境的差異;人們生產、生活特點差異;區域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等差異。我們通過比較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說明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思考:
1、導致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點撥:從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現什么規律?形成這種分布規律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
點撥:長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國降水量的普遍規律一致,原因從該地地形為平原,降水主要來自東南季風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東面有長白山的阻擋,降水較少,基本呈現從東向西遞減的規律。
3、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網密度的差異,對農業生產會產生哪些影響?
點撥:長江三角洲地區因河網密布,湖泊眾多,耕地多為水田,較為分散。松嫩平原地區河網密度小,導致耕地多為旱地,集中連片。
高中地理教案4
教學目的:
1、通過對案例
“周口店這方水土”的分析,準確地理解“環境”的概念和人類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2、培養學生在分析事實資料的基礎上發現問題、概括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人類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教具準備:
有關掛圖等、自制圖表等
教學方法:
比較法、圖示分析法、圖示法等
教學過程:
導入:
環境與環境問題是當代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21世紀人類最大的困擾不僅是戰爭和經濟問題,而且還有日趨嚴重并難以擺脫的環境問題。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關心我們周圍的環境以及它們的變化,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人類要在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就要對我們周圍的環境有所了解,了解它的發展規律,正確處理好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一、環境的概念及分類
1、概念:指相對并相關于某項中心事物的周圍事物。
說明:
⑴本書所說的“環境”與地理課經常講到的“地理環境”是同一概念,又稱自然環境。
⑵中心事物的選取不同,與其相關的周圍事物的含義也不同。如,以人或人類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質就是人類生存的環境。以生物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質就是生物界的環境。
⑶《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法》中把人類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看作人類的`環境。
2、分類(根據人類對其影響的程度)
天然環境:受人類影響較輕微,仍保留著天然生態特點的環境,例如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鹽湖、極地苔原等。
①人類在天然環境基礎上,經長期社會勞動所創造的,須由人類介入。
人工環境:維持的環境。如城市建筑、工礦設施、農田水利、畜群牧場等。
②因人類活動不合理而遭到破壞的環境。如,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因過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二、人類與環境
1、關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人類活動影響了環境,反過來環境也會制約人類,作用力越大則反作用的制約力越大。
(回顧必修II第五單元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讀右圖試說明圖中①②③④這些箭頭所代表的含義?
①表示人類生存和發展中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
②表示人類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包括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
③表示人類作用于環境。
(①、②過程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
④表示環境把它受的影響,反作用于人類本身
說出人類的下列行為分屬于圖中哪一箭頭代表的過程?
開采煤田、工業“三廢”、酸雨、平整土地 (答案①②④③)
2、人類與環境關系變化歷程:
最初人類和其他生物一樣,與環境是互相協調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直至造成今天大規模破壞生態環境的后果。
案例1周口店這一方水土
通過這個案例,應掌握以下問題
這則案例集中展示了我國地理環境的變遷,反映了從采獵社會至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后工業社會人類與環境關系的演變過程。
思考
1、在舊石器時代,周口店的居民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有什么特點?原因是什么?
點撥:古人類與環境處于原始的平衡狀態,具有低水平協調的特點。原因是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對環境影響微弱。
2、農業文明以來,周口店的居民與環境的關系出現了什么問題?原因又是什么?
點撥:農業文明以來,周口店居民與環境的關系日益緊張,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原因是人口過度增長、只顧短期經濟效益。
3、你是如何理解人類和環境之間關系的?
點撥:人類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人類活動影響了環境,反過來環境也會制約人類,作用力越大則反作用的制約力越大。人們必須正確認識二者的關系,遵循自然環境,順應自然環境,使二者真正達到協調。
4、進入21世紀,周口店鄉是如何對待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的?
點撥:人們對環境與發展的關系終于有了正確的認識。進入21世紀,周口店鄉加大了環境整治力度,關停污染企業,處理石化區廢水,治理周口河,造林綠化,保護“北京人”遺址,發展旅游業。
板書設計
我們周圍的環境
一、環境的概念及分類
1、概念:
2、分類
天然環境:
人工環境
二、人類與環境
1、關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
2、人類與環境關系變化歷程:
【高中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地理教案11-02
(精華)高中地理教案08-30
高中地理《火山》教案05-04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案05-05
高中地理教案(15篇)11-03
高中地理教案(精選23篇)06-29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1-05
高中地理教案(精選15篇)12-20
高中地理教案15篇11-03
高中地理教案(集合15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