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學《數的世界》教學反思范文
《數的世界》是一節數學概念課,即教學因數和倍數。在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礎上認識因數倍數;而現在是在未認識整除的情況下用乘法算式直接認識倍數和因數。數學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較難教,而這部分內容學生是初次接觸,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根據本節課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我注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努力為學生的探究發現提供足夠的空間。
由于這是節概念課,因此有不少東西是由老師告知的,比如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在認識了各類數之后,我創設有效了數學學習情境,讓學生動手操作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再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直接告知因數和倍數的意義。這樣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從動手操作,直觀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從具體到抽象,讓學生自主體驗數與形的結合,進而形成因數與倍數的意義,使學生初步建立了“因數與倍數”的概念。
為了突破本課的難點,我通過變式拓展,實踐應用,促進了學生的智能內化。在理解因數和倍數中,我認為有兩個關鍵性的問題是學生比較容易混淆的,第一就是因數和倍數的范圍(非零自然數),我是這樣處理的:通過一組算式讓學生說誰的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如3×5=15 6×8=48 9×4=36 12×5=60等,學生越說越順口,越說越有勁,我突然拋出了1.5×6=9這個算式,結果有同學陷入了沉思(我認為這些同學感覺到了與剛剛的哪些算式有點不一樣),但也有同學還是舉手這樣答道:1.5和6是9的因數,9是1.5和6的倍數,話一說完,就見那些沉思的同學有幾個高高舉起了手,迫不及待的說:我們說研究因數和倍數是在非零的自然數范圍里,可這里的1.5不是自然數,所以不可以說1.5和6是9的因數,9是1.5和6的倍數。我就趁熱打鐵,組織學生進行熱烈的討論,同學們統一了認識,真正認識到了因數和倍數的范圍,從而為理解概念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而第二個關鍵性的問題我認為就是因數和倍數的相互依存的關系,我采取了幾個遞進的環節進行處理:一開始我就直接告知,讓學生鸚鵡學舌。如通過學生寫的3×4=12 這個算式,我就說,這時3和4是12的因數,12是3和4的倍數。通過一些類似的乘法算式讓學生試著說,很快學生就有了第一感性認識;接著我用一個游戲讓學生理解因數和倍數的相互依存,我舉了三個數字卡片,分別是3、6和12,讓學生很快說出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為什么?學生很快找到了3是6和12 的因數,6也是12 的因數;6和12都是3的倍數。我追問:那我說,6是因數,12是倍數可以嗎?通過這個例子,學生認識到6相對于12是因數,而相對于3卻是倍數;而12相對于6才是倍數,它相對于其他的數就說不定了,通過這個環節,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相互依存的含義,更好的理解了概念的內涵;最后我讓同坐兩人一組,一人說任意一個自然數,另一個同學則找出它是誰的因數,誰的倍數?并說出判斷的依據。由于答案不唯一,學生思考問題的空間很大,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本節課,學生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體驗中,享受到了數學思維的快樂,我想這才算是真正的“有效教學”。
【數學《數的世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比較數的大小》的數學教學反思04-27
平均數問題數學教學反思04-27
數學《認識10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04-15
《數的世界》數學教案04-17
數學:數的世界(倍數與因數)教案04-25
數學《數物接龍》反思01-27
數花生教學反思08-30
《數的運算》教學反思04-06
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16
《數金魚》的教學反思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