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1
跳繩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以及掌握跳繩的能力稍差,所以在教學生跳繩時,我注意學生以下幾點:
。ㄒ唬┙虒W目標通過教學過程順利實現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來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以學生所創造的玩法為游戲的載體,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體驗集體和個人獲得成功的喜悅心情,讓學生真正形成“自我學練、合作學練、探究學練、創新學練”的良好氣氛,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我在教學《跳短繩》一課,采用傳授式教學法、學生創新方法、學生反復練習、分組比賽等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勵法進行教學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練習過程中,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為了保持學生的練習興趣,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花樣跳繩,一方面,讓學生當小老師教不會的同學。每當發現學生微小的進步,我都會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有時作出驚呀的表情,有時有意輸給學生。
(二)以音樂為背景,營造濃厚的民主氛圍,把課堂轉化成舞臺,讓學生自始至終是主體
本課我以引導者的`身份進入課堂,學生的學練過程都以音樂為背景,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是在舞臺上盡情的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這樣的美境中,學生的學習充盈著快樂,充滿著幸福!教師也陶冶了情操。成功的運用了情景教學法、愉快教學法、游戲競賽法、興趣教學法等,從而改變單一的傳授式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在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和學法
(三)以游戲為切入點,讓學生全員參與。這節課一直是在游戲的氛圍中的,從開始的聽音樂做跳繩游戲,再到學生聽音樂做捉尾巴游戲。都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游戲為手段達到讓學生自主鍛煉的目的。
總之,這節課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組織學生的能力,課堂的節奏和運動量的把握還是有待提高,希望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多學習、多鍛煉,讓自己盡快的成長起來。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2
一、教材分析
1. 本單元有四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共同表現了“愛“的主題。《平分生命》和《傾斜的傘》反映的是親情之愛,《七顆鉆石》和《一顆小豌豆》反映的是無私的愛,告訴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關愛,學會給自己的心中注滿愛,并把愛心獻給親人,也要把愛心獻給別人,讓人人都生活在愛的世界里。課文語言生動形象,人物特點鮮明,生活氣息濃厚,富有兒童情趣,可讀性強,富有感染力。《傾斜的傘》托物于情,寄情于傘,以一把傾斜的傘貫穿全文。全文9個自然段,寫了外公和外孫女兩代人互相為對方打傘的場景,表達了祖孫間至真至純的親情。
2. 課文對前后兩個場景的描寫,反映外公的愛幼之愛和“我“的愛老之愛都是一種親情之愛,而且抓住人物的神態,反映人物當時內心的感情,反映人物的感情變化。
二、學情分析
1. 學生情況分析:本班是三年級學生,班上有20個男同學,13個女同學,男同學比較活潑、好動,女同學相對有些害羞,回答問題怕出錯。從平時交談和作業、檢測情況看,同學們基本功不夠扎實,積累的字、詞、句也少,課外閱讀很少,欠缺獨立說話寫話能力。
2. 學生的認知發展分析:農村三年級的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認識還比較膚淺遲鈍,本階段是要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培養集中注意的能力,有計劃地提高注意品質,一邊讀一邊想,培養學生的想象和思維能力。
3. 學生的認知障礙:農村的孩子見識少,大多數只是一味的得到關愛,還不知道其實每個人都需要關愛,全面學習作為普通人應該掌握的教養和習慣。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題目的深刻含義。理解“仍然”的意思,并會用它寫一句話。
2. 能力目標: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的能力,理解重點句子的能力,結合詞句,抓住人物的神態,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一邊讀一邊想,從中感悟。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領會祖孫之間的愛,從而使孩子們受到熏陶感染,學習關愛他人,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邊讀邊想,體會外公和“我”之間那種溫馨的情感。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3
三年級學生的體育課是學校體育教育的基礎和入門階段,在整個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三年級教材內容用游戲活動來消化,可以給學生較多的參與機會,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手、腦并用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梢越o學生在大集體中的小自由,提供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和互相學習、增進友誼的.場所。小學三年級體育課,有其自身的發展特點。
在某些方面小學三年級體育教學存在模式僵硬、成人化色彩濃,或教學直奔主體等缺陷,阻礙著小學生全體參與。用游戲教學法,可避免以上缺陷,較好的完成小學三年級教學。把三年級學生教材溶進游戲活動中,能幫助學生在充滿樂趣的課堂活動中,逐漸從適應體育活動開始,到學會體育活動、體育鍛煉,從而鍛煉他們的身心,培養學生德、智、體、美等各方面平衡發展的興趣乃至終身體育打好基礎。上好小學三年級體育課,就要因勢利導,富趣味于教學,寓游戲于教學,既能保證智力的發展,又能幫助學生培養手腦并用能力,三方面實現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另三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熱愛體育活動的習慣,為終身體育鍛煉思想打下基礎。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4
本學期我擔任了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與高年級教學相比,三年級的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好好反思。三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比如,從三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閱讀就應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但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三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在二年級只是安排寫句練習,這個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十分頭疼,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應對這些問題,應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鉆研教材、了解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對教材、教參深入研究后我發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潛力的培養,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本冊教材注意培養學生預習習慣、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透過各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潛力,注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感受。但對一些知識點在練習中雖有所反映,要求卻不夠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比喻句、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的了解、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較為正確、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就能揚長避短、課內外互相補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30篇課文,六個閱讀鏈接和六個綜合學習,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這又是另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對你的學生真正地有所了解,明白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么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透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我想,這也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進行備課的一個方面吧。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習狀況不斷調整。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潛力的構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三年級剛剛從低年級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透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化。如在教學《詩的材料》時,由于備課時側重于對課文資料的挖掘、側重于教學環節的設計,對學生的學情沒有正確的估計、預測,在課堂上,學生感到在跟著老師走,有些要求不知如何去操作,結果學得很累、學得被動。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后及時反思、小結,在后面的幾篇課文學習時,我個性注意這些問題,不再為了課堂的“完美”而勉強學生,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的再次發生。
三、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否定中成長
課上到此刻,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齊成長,有得有失。但最近卻不斷地發現經常在教學中遇到“瓶頸”,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狀況。30篇課文如果只用那么幾種教學模式去上,學生立刻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有時對你的教學思路一清二楚,這樣的課還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是透過講講要求、讀讀例作、嘗試寫寫、作后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瓶頸”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里,對以前的成績沾沾自喜,那只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補充的時候了,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潛力,期望能沖破瓶頸,開拓教學的新天地。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5
一、交流讓學生分享快樂和共享資源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課程資源。在“認識圖形”這節課中,給學生們呈現了由各種數學圖形組合成的美麗的圖案,形成地毯、掛毯、地板等各種美麗奇妙的圖案。然后我讓同學們自由設計由各種圖形組合成的圖案,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動手操作,彼此間的交流,實現了他們對平面圖形關鍵特性的理解和認識,大家共同分享發現和成功的快樂,共享彼此的資源。
二、從生活出發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許多教學時運用的情境,我都精心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使學生能夠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學會解決問題的策略,然后回到生活情境中去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們非;钴S,受到啟發,每個學生都在生活中找實例,學生從這節課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
三、實踐是學好數學的前提
在本學期習題中有關“年月日”的問題,我讓學生將家里的年歷帶到學校里來全班交流,各個年份的年歷中存在的規律,使學生樂而忘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實踐,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效率。
四、在本學期中我還采取了激勵政策
為了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采取了一些激勵政策。作業寫得又正確又工整,可以得一個優加星,集滿5個,可以得一個笑臉,集滿5個笑臉,可以得一個數學獎章,集滿5個數學獎章就可以得到一份獎品。雖然獎品不大,但是效果卻是非常明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極大地調動,作業書寫情況有了非常明顯地進步,正確率也因為好習慣地逐漸養成而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不論什么檔次的學生都有獲獎的可能,使學生能抬抬腳就得到滿足。
以上就是我的教學反思,在教學中還有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繼續努力,邁上新的臺階。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6
在本課教學中,我力爭做到課堂教學扎扎實實,注重讀說思結合。
一、 把字詞教學滲透于教學的各環節中
如在理解“如愿以償”時,喚起孩子的經驗儲備:你有沒有如愿以償的時候?從而體會如愿以償的意思,與小女孩產生情感共鳴。接下來以“如愿以償為主線,展開教學:誰如愿以償了,她的愿望是什么?誰幫的她?使教學環節流暢,一氣呵成。
二、 抓關鍵詞語,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 從“并不寬!焙汀澳吧斌w會金吉婭在并不寬裕的情況下,能毫不猶豫
地給予陌生小女孩幫助,更能體會到金吉婭的美好品質。為什么給陌生的小女孩買洋娃娃時,讓學生體會"什么都沒有"到底沒有什么,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憐;
三、 詩歌接力,感悟“給予”的真諦。
以詩歌接力的形式,孩子們用詩一樣的語言,詮釋出“給予”的真諦。孩子們的妙詞佳句讓人欣喜:給予是幫助、給予是別人摔倒時輕輕地扶起他、給予是一個微笑、給予是幾句鼓勵......
四、課文留白處,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讀到"一個陌生小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如果你就是那個陌生小女孩你想對金吉婭說什么指導學生發揮想象說一說。這是把讀說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結果,很多學生既說出
了對金吉婭的感激,又說出了對金吉婭的贊揚,同時還有愛心傳遞的回報。
上完此課,總還覺得學生雖能體會到金吉婭的善良,有愛心,但并不很受感動。細想一下,并非我們的學生不懂感恩,只是他們缺少這樣的體驗。而要讓學生有較深的體驗,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完全進入到文本,與文本,人物進行三維的對話,應抓住語言文字,讓學生自己走進,而不是被老師拖進去。如在體會小女孩對得到這份禮物的`渴望心情之前,可從理解"盼望"入手,想象"小女孩為什么盼望一個穿裙子的洋娃娃什么叫'一直盼望'她盼望得到洋娃娃做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盼望得到這份禮物的急切心情。然后,啟發學生想象卡片上的內容。這時再出示卡片,也許有前面的鋪墊,學生思維就可能一下子打開了。此后,在后面的學習中,他們就能輕而易舉地理解了金吉婭為什么會這樣做,并深刻體會到金吉婭的善良,仁愛,體貼和同情了。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7
三年級的數學,在小學階段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其中也有不簡單的,較復雜的口算,所以我在上課之前都進行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認真寫好教案。不斷增強專業技術水平,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利用南北組進行比賽的形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F在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數學課,就連以前極討厭數學的學生都樂于上課了。
其次,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做到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去搜集資料,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再次,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我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后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對學習萌發興趣。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
我所教的三年級,學生比較重視數學科,上課的時候比較認真,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課后也能認真完成作業。如:李鳳蘭、李凡、李寶等。但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因為怕被責備,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不敢問老師,作業也因為怕分數低而找別人的來抄,這樣就嚴重影響了成績的提高。對此,我在班級里提倡一種認真、求實的學風,嚴厲批評抄襲作業的行為。與此同時,為了提高同學的學習積極性,開展了學習競賽活動,在學生中興起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
經過一個學期,絕大部分的同學都養成了認真的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風。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8
一、課前交流,吸引學生。
課前交流時我很好的用語言吸引了學生,讓他們喜歡上我;另一方面,我用“善思之星(就是能積極開動腦筋,舉手回答問題的小朋友)、繪畫之星(就是能將這節課學到的知識很好的通過繪畫表現出來的小朋友)、小點評家(就是能用這節課的知識說出別人哪里畫得好,提出恰當建議的小朋友)不知道誰會被評上呢?”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熱情。
二、互動體驗,活躍氛圍。
1、絲帶拉直是靜止的,怎樣讓絲帶動起來?此時,我讓學生拿著絲帶體驗嘗試,很好的拉近了師生距離。
2、老師也喜歡畫畫,瞧!老師還帶來了自己的三幅作品,請大家來評評,哪幅畫的:出示課件《三顆樹》板書:疏密有致。通過讓學生評價老師的作品,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也拉近了師生的距離。
3、課前歌,生唱師打節奏,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引導到位,配合默契。
1、動起來的線條我們都是用什么線條表示的?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會動的線條就是“曲線”。
2、欣賞誰的圖片是我故意將三幅不同動感的水放在一起做對比,于是,學生很容易就發現第一幅平靜,第二幅舒緩,第三幅強烈。
3、正是這些舒緩不一、或多或少、有序無序的動感曲線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生機和不同的美感。由于前面的情境創設到位。所以我接著拋出一個問題:如果生活中所見之處都是直線會怎樣?很自然的引起學生想象。有的學生說:“大海將沒有了波濤”有的同學說:“柳樹都是直的”有的說:“裙子飄不起來了”我覺得把學生的想象力啟發出來了。
四、環環相扣,銜接緊湊。
1、在欣賞雷鋒小學同學的作品時我說:“瞧!雷鋒小學的小朋友用會動的線條讓他們的畫動起來了,你想用會動的線條讓什么在你的'畫面上動起來?”這樣就很自然的過渡到下一環節,學生討論作畫。
2、在評價環節我用自己用曲線制作的小手當小禮品要送給表現出色的同學,故意只做了一個,可有很多同學畫的不錯,于是我說:“怎么辦呢?老師有辦法。其實它做起來非常簡單,瞧!老師還用了什么線條?”這就一下子把學生引導了課外拓展上,感受曲線的多種作用。
當然,讓我感到欣慰的同時,我也感受到自己還有許多不足,最明顯的就是:沒把一節課的時間恰當的分配好,講的時間太長。另一方面是,語言還不嚴謹,有時還重復啰嗦。這些都是以后需要改進的,當然,它們也都是我的經驗。
總之,這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但也不乏精彩之處,是我從教以來比較滿意的一節課,以后我還會努力,相信自己是可以不斷進步的。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9
通過本課教學,我深深體會到美術課程不僅要教學生學習美術技能,還要教他們學習藝術文化,也就是課程標準中提到的。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我在課堂中給學生展示相關中外畫家的美術作品,感受畫家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在我的講授中,體會花的高貴品質,激發對家鄉的熱愛。在師生的交談中認識到花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是教學內容多元化。對學生情感意識的.培養也是課程人文性質的具體體現。
在這節課里,我感到不足的是,我沒能很好地把握時間,由于時間關系,沒能給學生一個相互評價的平臺。如果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把自己畫中的情感表達出來,有利于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10
“年、月、日”是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年、月、日》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建立年、月、日的時間概念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并有掌握大、小月的記法。本節課在學生既有的生活經驗上,學習年月日方面的有關知識。因此教材選取了和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素材。在課的一開始,播放奧運會開幕式的錄像,以此引出難忘的日子,讓學生說一說難忘的有意義的日子或節日,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對通過學生自己動手觀察、小組合作探索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發現年歷卡上的知識、并能找到有效的方法記住大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師作為組織者和參與者,其指導作用體現在精心設計的問題情境上,努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反思:老師讓學生拿出年歷卡,仔細觀察,看看有什么新的發現?學生如魚得水,激情高漲,因為他們從年歷卡上發現了許多從未知道的知識。,一節課,我拋開了自己原來設計的思路,我順著學生的思路整理板書,完全跟著學生的思路走,既不把老師的想法強加于學生,又能在關鍵的時候拉學生一把,使每個學生的思維有機會得到最佳的展示。學生只有親手“做數學”,才能親身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探究:首先,要給學生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不要將教學過程變成機械兌現教案的過程;第二,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不要急于得到圓滿的答案;要給學生以思考性的指導,特別是當學生的見解出現錯誤或偏頗時,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我矯正,將機會留給學生,不要代替學生自己的思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優化學生的學習氛圍,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今后,我還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鉆,下大功夫,在新課程的改革的帶動下,轉變教育思想,改變教學模式,實施主體性的教學,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11
《我是小音樂家》是三年級下冊的一首兒童歌曲。我在設計本課時以體驗當“小音樂家”的樂趣為教學的鏈條來貫穿整堂課,把教學內容有效的整合在這條線上,讓學生在和諧,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感受和表現音樂。
游戲導入,埋設懸念
通過預設的節奏練習,將歌曲中最不容易唱好的部分單獨拿出來,讓學生在模仿游戲中掌握歌曲中難點節奏,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之后,三位音樂家也參與到課堂中給同學們“提問”。通過各種設問,學生知道了每種樂器的名稱,音色特點,并且還能夠用游戲中出現的節奏來模仿各種樂器的音色。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準備了三種樂器的模型,讓學生更為直觀的看到每種樂器的細節,創設一定的情境,完成教學目標中認識中外樂器及了解音色的內容。
注重自我探究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表現精彩,在此點題,送給他們“小音樂家”的稱號,學生們自豪的念出課題,激發當“小音樂家”的欲 望。我在教學中主要通過“聽、模仿、唱”等要素,讓學生去體驗音樂的情緒。分別讓孩子聆聽歌曲的情緒、扮演“小音樂家”去模仿樂器的演奏,去充分聆聽,感受音樂。由于歌曲本身難度不大,在2遍聆聽后很多學生已經能夠哼唱出歌曲,這為教唱環節做了很好的鋪墊。在教唱環節我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提出、解決問題,要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引導者、參與者和鼓勵者。因此不管是歌曲動作的設計,歌曲重難點的解決,還是到進一步打開思路,藝術處理歌曲,都是學生自我嘗試探究后,最終達到在實踐中學會了歌曲,解決了難點,有感情的表演唱了歌曲,又感悟到了音樂的魅力。作為老師,范唱很重要。在范唱第一段歌曲時,盡量用夸張、對比、極富表現力的演唱方法,讓學生感受不同樂句的情緒變化。第二、三段學生跟唱時,基本能夠唱出歌曲所要求的情緒。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12
《石榴》是蘇教版第五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作者以季節變化為線索,描寫了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果的情景。最后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與滋味,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在教學時,我努力運用直觀效應,引導學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詞語,感悟課文內容,從而更好地進行朗讀與說寫訓練。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13
《給予樹》是一篇富有濃濃的人文情懷的課文,愛的教育是本篇課文的教學主題。圍繞“愛”字展開教學,是本堂課的主要特點,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不能忘掉語文本體,語言文字的訓練也要做到扎實,并要跟情感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這課的教學主要體現了如下特點:
一、抓住文本主旨,引領學生深入文本。
在課堂教學中,對教材進行適當處理,“詳則略之,略則詳之”,在文本的留白處進行拓展,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深處。給予是快樂的、幸福的,這是主旨,亦是靈魂。我以“除了洋娃娃,除了棒棒糖,金吉婭還給予小女孩,給予哥哥姐姐,給予我們什么?”為重點,讓學生多元地、多維地、多角度地去誦讀文本、感悟文本,同時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婭那顆善良、仁愛之心、那種同情、體貼之意,引領學生層層剝筍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讓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心靈自由馳騁的過程,成為學生情感自在滋養的過程,成為學生精神自然豐厚的過程。
二、課堂教學扎扎實實,注重讀說思結合。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思考、朗讀、討論、交流,并把字詞教學滲透于教學的各環節中。如在理解金吉婭為什么給陌生的小女孩買洋娃娃時,讓學生體會“什么都沒有”到底沒有什么,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憐;又如理解課文金吉婭對家人關愛的句子“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睍r,我緊緊抓住“沉默不語”的意思,并教會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探究“沉默不語”背后的金吉婭的內心。在讀到“一個陌生小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如果你就是那個陌生小女孩你想對金吉婭說什么?指導學生發揮想象說一說。這是把讀說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結果,很多學生既說出了對金吉婭的感激,又說出了對金吉婭的贊揚,同時還有愛心傳遞的回報。如有同學說:“親愛的金吉婭,你送給我的洋娃娃,我已經收到了,我真不知怎樣感謝你!我也要像你一樣去幫助別人!”
上完此課,總還覺得學生雖能體會到金吉婭的善良、有愛心,但并不很受感動。細想一下,并非我們的學生不懂感恩,只是他們缺少這樣的體驗。而要讓學生有較深的體驗,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完全進入到文本,與文本、人物進行三維的對話,應抓住語言文字,讓學生自己走進,而不是被老師拖進去。如在體會小女孩對得到這份禮物的渴望心情之前,可從理解“盼望”入手,想象“小女孩為什么盼望一個穿裙子的洋娃娃?什么叫‘一直盼望’?她盼望得到洋娃娃做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盼望得到這份禮物的急切心情。然后,啟發學生想象卡片上的內容。這時再出示卡片,也許有前面的鋪墊,學生思維就可能一下子打開了。此后,在后面的學習中,他們就能輕而易舉地理解了金吉婭為什么會這樣做,并深刻體會到金吉婭的善良、仁愛、體貼和同情了。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14
我畢業以來一直叫低年級,這學期我擔任了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與第年級教學相比,三年級的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好好反思。三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比如,從三年級開始閱讀應該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又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三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自己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在二年級只是安排寫句練習,這個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非常頭疼,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面對這些問題,面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新課程的背景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勇于創新的能力。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1、注意新課導入的新穎;
2、培養學生積極探究的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地各抒己見,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課堂氣氛活躍,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活起來
人教版的課文中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優的佳作,其語境描述得美妙,語言應用精巧,思維表達深刻,都是引導學生的重要內容。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語文的精彩之處不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全印象,我在閱讀教學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在誦讀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如教學《給予樹》一文,讓他們在品評中進一步認識生活中要為他人著想,同情他人,感受到幫助他人,快樂自己。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學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內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教訓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新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把語文教學融入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成語故事》《童話故事》等課外書;設采蜜本搜集好詞佳名,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其次,注重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活動,如舉行筆下生花競賽、書法競賽、講故事比賽、編寫兒歌。此外,注意利用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并注重習作與活動緊密結合。三年級學生作文才剛剛起步,怎樣批改才能收到實效呢?
(1) 改其一點,目標明確。布置作文,讓學生明確要求,可先“約法一章”。以記事為例,可要求學生抓住重點,或要求過程清晰,或要求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描寫突出,同時我十分注重鼓勵學生巧用語文書中的好詞佳句。批閱時根據事先約定的“法”,只要學生承諾所約的“法”之一,即使其他方面不夠理想,照樣給優。這樣由于目標單一、明確,讓學生每次習作做好一點就行,這樣大大降低了學生寫作的難度,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也為以后學生寫好習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重評輕改,抓典型。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應把重點放在習作評導上。我覺得重指導,輕講評收效不佳。改得滿篇朱紅,費時低效。我認為可針對習作特點的要求,可以在批閱時把主要精力放在歸納共性問題上,找出典型習作抄在黑板上,或印發給學生,師生一起修改,指出優點,找出失誤;ハ嘌杏,使其變成一篇佳作;或抽好、中、差幾篇抓住帶普遍性的問題,進行對比、分析,邊講述邊修改。如此下去,學生就會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3) 面批幾個,拔優輔后。以吃“大鍋飯”為主,抓共性是必要的,但抓個性也不可少。最好的辦法是面批。但花時間更多,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作文課,在學生完成草稿后,每次輔導幾個,將有些“作文事故”消滅在萌芽中,防范于未然。
。4)充分利用身邊的素材進行作文訓練,總之,本學期以來,我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教學的經驗的不足,本學期在教學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主要有:
1、個別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引導改正。本班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其中有一些學生在習慣方面存在著的問題——寫字習慣很差,寫字姿勢不正確,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還有個別學生字跡潦草。還有的學生作業不能按時上交;蛴龅诫y題沒有堅強的意志,不會主動克服解決。
2、寫作方面水平差異太大。班中學生的寫作興趣比較濃厚,但優生與差生的差異比較大。導致全班學生的寫作水平發展不夠均衡。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加以克服。
3、在課堂中努力構建開放、民主的教學模式還不夠到位。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學習,鉆研業務爭取有更大收獲。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15
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對自然的認識很多是以“接受”的方式形成的。這種“接受”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是被告知,有的是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性的觀察所“積累”的。正因為如此,我剪輯了一系列有關自然現象的影片,通過“對自然事物的感受”“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問題的發現和提出”這一線索,鼓勵學生觀察、思索身邊的自然現象,引導他們自覺地提出疑問,激發探究的興趣,形成對科學本質的理解,而更重要的是從他們習以為常地“積累”中怎樣得到一個真切的體驗,怎樣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從問題開始,可以進入科學的世界,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根據《科學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我在教學組織形式中加入了小組協同和小組討論等形式,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和交流的能力。
在初中學生的想象中,科學研究是高深而神秘的,而且可望不可及。為了消除同學們的這種畏懼心理,我在中插入了《伽利略 擺的等時性》動畫片,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中理解科學研究是一個探索發現的.過程,需要用到很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需要在實驗室里一絲不茍地工作,需要協作和交流。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通過簡單的實驗來檢測一些科學理論!敖痿~在水里上浮和下沉”,這是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現象,為了理解這一現象,我安排了一個“會沉浮的氣球”的演示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我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現象,指導學生把觀察到的現象用語言表達出來。
在這節課最后我安排了“科學技術改變了世界”這部分內容的討論,學生們各抒己見,在討論和交流中明白了科學的發展是無窮盡的,人們在不斷提出和發現新問題的過程中,推動了科學不斷地發展,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對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好處,但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要協調人和自然的關系,保護環境,才能創造更為美好的生活。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教學反思02-05
小學教學反思09-23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04-11
小學三年級體育教學反思04-16
小學三年級美術教學反思04-13
小學三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09-25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三年級10-03
小學三年級《石榴》教學反思10-02
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反思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