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教育教學論文

時間:2022-11-06 11:39:56 教育教學論文 我要投稿

教育教學論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那么,怎么去寫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教學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教學論文

教育教學論文1

  一、民間美術在美術教育中的現狀分析

  在美術教育中,民間美術引入的時間還短,學生、家長、甚至老師對民間美術存有偏見,這樣的觀念使得學校在進行民間美術的教育中舉步維艱,難以推進。現代美術教育要沖破這些不利因素,將真正的民間美術傳播給學生,傳承和發展民族藝術。

  二、民間美術在美術教育中的價值

  民間美術包含了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對生活的熱愛,這些藝術滲透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對于深化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加強思想道德都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民間美術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可以提高審美能力,還能開發創造力,更可以提高動手能力。我國要求開展民間美術教育,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和人文素質,培養審美情感和創造力。新疆少數民族的建筑裝飾就是其建筑文化和工藝裝飾的傳承,在關于教育學生對民族和民族文化的認識方面都有深刻的影響。

  三、民間美術在美術教育的應用模式設計

  (一)樹立對民間美術教育的重視觀念

  首先要進行的是對學生的民間美術的審美普及教育,包括美感的教育,美學知識的普及和普遍美術教育。在課堂教育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展關于民間美術教育的交流活動。民間美術由于其濃厚的民族氣息和富有的藝術特征,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尤為重要,因此在進行民間美術的教學時,要帶領學生重新領悟和解讀其中深意。許多職業學校對民族美術的教育不夠深刻,教學體系也不完整。但是運用地域特色文化來加強對民間美術教育的吸引,相信學生也能更好的適應。新疆少數民族的建筑裝飾算是當地較為常見的民間文化,將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引入課堂,更易接受和認知,也會引起學生興趣。

 。ǘ┨釤掃m合不同層次學校的民間美術教學資源

  民間美術教學資源的選取要根據教育性、學生心理和課程性質出發,選擇適應審美觀念、學生喜愛和可以培養學生美術素養的美術資源。新疆少數民族的建筑裝飾在審美情感表達、裝飾造型表現和文化融合等方面表現出了濃烈的地域特征。這些裝飾既實用又具有藝術性,可以作為民間美術教學資源;而學生們的喜愛和可以動手制作部分裝飾也允許民族建筑裝飾成為教學資源;這種具有民族和宗教特色的建筑最能體現藝術價值,因此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

 。ㄈ┮虻刂埔碎_發民間美術資源教學應用

  制作工藝的難易程度、年齡層次的不同和地方民間美術優勢決定了一個學校在選取民間美術教育資源方面的內容。新疆少數民族裝飾如彩畫、石膏花、拼花磚、釉面磚和木雕等的制作工藝并不太難,具有當地民族和宗教特色,而且適合職業學校學生學習制作,因此可以選取作為民間美術教學資源。(四)開發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民間美術的教育要結合多種教學方法,開放式教學和小組互動交流教學,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內容。以新疆少數民族建筑裝飾木雕為例,老師可用一個小故事引出木雕的來由,然后再進行造型分解,激發學生對民間美術的學習興趣,從而帶動民間美術在課堂的吸引力。

  四、民間美術資源在美術教育中的實施

 。ㄒ唬┬蕾p課教學實施

  通過讓學生欣賞一些民族建筑的裝飾,感受造型藝術的特點和價值,積極鼓勵學生表達欣賞心得,并通過欣賞其造型與色彩,了解不同民族建筑裝飾的文化價值和在生活中的寓意,培養學生熱愛優秀的民間藝術的情感。

 。ǘ┎僮髡n教學實施

  在民間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積極,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民間藝術的美妙與博大精深。如石膏花裝飾,教師可引導學生開闊思路,在顏色和造型上自主創作,例如在淺藍、淺綠色彩外,添加金色,課堂制作完成后可送與同學留念,并向同學解說感想,表達祝福。

 。ㄈ⿲嵤┑谋U洗胧

  將民間美術引入到美術教學,除教師和學生按要求發掘和應用民間美術資源之外,還要求學校在教學設備上進行充分的資源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勵,要求相關教學老師提高民間美術素養和改進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社會要給予民間美術合理的關注和支持,共同發展和弘揚民間美術,從而提升全公民綜合素質,讓民間藝術和社會一起更好的發展。

  五、總結

  民間文化是我國多元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鮮明的民族地域特征和差異。在美術教學中引入民間美術,是推動美術教學向多元化發展。現代教育不僅要求學生接受外來的思想文化,也需要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因此要更好的利用民間美術資源,挖掘傳統民間美術資源的更多內涵,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使美術教學不僅具有地方的民族性,還具有時代的開放性。

教育教學論文2

  一、鼓勵課前探究,進一步熟悉教材內容

  課前進行探究是提高學生教材熟悉程度的有效抓手,并且這樣的課前學習環節還能夠為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的素材和生動的案例。筆者在教學中注重發揮課前探究環節的作用,將其納入到教學設計的有效體系之中,專門對學生提出要求,并作為硬性規定。在這一方面,學生從不習慣到習慣,再到自覺進行課前探究,經歷了一個逐步轉變的過程。在完成了這樣的蛻變之后,學生能夠在課前自覺地開展探究,從而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怎樣搭配食物》一課教學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從自己的家庭、身邊的熟人以及同學朋友的走訪中,了解不同家庭在食物搭配方面的具體表現、是否合理、營養是否充足與均衡,再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初步的分析。這樣的課前探究過程,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初步了解教材內容,另一方面對于課堂學習也提供了生動的素材。鼓勵學生課前探究不僅是教學方式的轉變,更是整個教學理念的提升,有助于構建課內外相結合的立體化教學體系,更加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一點應當引起廣大科學教師的重視,并在教學中予以貫徹落實。

  二、引導課堂研討,進一步深入分析研究

  課堂是科學學科教學的主陣地,提高教學成效要重抓課堂。筆者在教學中基于學生自主地位體現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合作分析、研究思考。為了保證這一探究活動順利進行,筆者要求學生組成6人合作小組,大家一起來分析研究,加深理解和提高認識,也有助于辨析真偽。例如在《冷和熱對物體的影響》一課教學中,筆者針對教學內容專門設置了一組探究題,要求學生從教材中尋找冷和熱對物體有哪些影響,為什么會產生這些影響,并在自己生活中尋找一些案例來驗證這一結論。這一方面的研討活動讓學生的思維充分拓展開來,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互為驗證,學生在尋找身邊事例時,講述了許多熱脹冷縮的案例,整個課堂非;钴S。許多學生在聽了這樣的探討之后恍然大悟:原來冷熱對物體的影響是這么一回事,原來有些現象就是這樣發生的。可見,引導學生在課堂進行民主討論,不僅可以營造濃厚的.教學氛圍,而且讓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更加深刻。筆者在教學中,經常運用這樣的模式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嘗試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不僅有效掌握了知識點,而且鍛煉了綜合能力。學生對于這樣的探討活動興趣也很高,他們有了表達自己思想和觀點的機會,有了和其他同學共同討論的載體,也有了相互辨析的平臺,科學課堂學習活動不再枯燥乏味,而成為了師生互動的良好過程,這對于提高學生掌握效果幫助較大。

  三、聯系生活內容,進一步深化掌握效果

  科學學科的教學內容來源于生活,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將一些生活化的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之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學生深化掌握效果。例如在《摩擦力的秘密》一課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思考在生活中推動一個物體什么時候比較吃力,什么時候比較輕松,從生活中的案例著手引入摩擦力的學習,掌握摩擦力的相關要點。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了小組討論,很快找出許多這一方面的內容,如在平滑的地面移動物體較為容易,在粗糙的地面移動物體要費力一些,圓形物體在滾動時較為輕松,其他物體在推動時極為吃力。有了這樣的生活內容為基礎,筆者向學生介紹了摩擦力大小影響的因素、克服摩擦力的措施,以及怎樣將摩擦力的規律運用到生活之中方便生活,這樣的教學模式既能夠幫助學生形象記憶掌握相關知識點,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學以致用能力。許多學生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創意的建議,例如在家具底部安裝可拆卸滑輪,便于在家庭內部改變擺設,這就是非常好的創意,這不僅表現了學生對摩擦力知識點的掌握效果,而且能夠理論聯系實際進行運用。

  四、拓展課外活動,進一步培養綜合能力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抓住課堂環節,而且要對課后環節的資源進行充分整合,讓學生能夠在課外開展一些拓展延伸活動,以及自主調研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我們的食物安全嗎》一課教學后,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了課外調研活動,要求他們從家庭著手,聯系到自己的親朋好友、街坊鄰居,了解他們對食品安全知識的了解程度,向他們傳授一些食品安全知識,同時對當前影響食物安全的因素進行分析。經過調研活動,學生感觸很深,農藥殘留、水污染、濫用激素等等,這些方面導致我們的食品安全正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有了這樣的調研活動作為基礎,學生不僅加深了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而且增強了食品安全的意識,筆者乘勢引導學生掌握一些提高食品安全性的方法,如蔬菜水果多清洗、怎樣辨別有毒食品等等,這樣的活動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育教學論文3

  一、前言

  語文教學的實質性改革一直是當今課改的重點,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跳出傳統的語文教語文的模式又是課改的關鍵。小學語文具有基礎性強、實踐性多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注重多元化課堂的開展,能夠把語文作為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豐富知識的良好平臺。當然,在跳出語文教語文的傳統教學模式上還面臨著諸多的問題。

  二、當前語文教語文的教學現狀

  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語文的教學效果比較低效。教師在教學當中不能有效的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學習平臺,學生在學習中感受不到語文的實際價值,枯燥無味,導致小學語文教學遇到極大的瓶頸。

  (一)教師在教學當中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隨著課改的發展,小學語文在課程設計上發生了重要的改變,這就使得習慣了傳統教學的教師難以適應,對新課標的教材吃得 不透。在實際的教案編寫過程中,教學目標不明確,一味的借鑒與形式化課改下的教學要求。而且,小學語文教師缺乏自身的知識擴展,總以為小學語文很簡單,不需要在進行相關教育著作的研讀,進而出現教師實質性的教育理念的缺乏。

  (二)忽視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學生的思維與能力得不到全面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總是以“牽引”式的教學法把知識點直白的灌輸給學生,使得學生感覺枯燥。而且教學上缺失實踐交流的活動課,沒有實質性的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做到充足的鞏固。諸如教師在對于漢語拼音字母的教學中,教師對字母的發音不夠準確,在教學中總是用不夠標準的字母發單去教學生,而且課堂上缺乏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不能自主進行字母發音練習。這樣的教學方法是非常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

 。ㄈ┛谡Z、閱讀、寫作的教學過于形式化,缺乏實質性的創新。小學語文的課程應該非常重視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而教師只是依據考試的要求,缺失學生口語能力的教學;在閱讀上寬泛,沒有實質性的閱讀價值,而且往往在閱讀上出現以“教師閱讀為主,學生閱讀為輔”的現象;在寫作上,對學生的要求和約束過于應試化,學生在寫作上要依據教師的模板和考試的要求去寫一些“四平八穩”的形式化作文,使得學生寫作思維的創新能力喪失。

  三、跳出語文教語文的教學模式

  語文作為小學中的一門主要課程,具有充足的教學時間。而且其課程也要求在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踐性教學的要求,同時這也是跳出傳統語文教語文的有效教學方法。當然,要在實際的教學當中真正的跳出這種模式,還需要更加具體的教學方式和考試制度做有力的保障。

 。ㄒ唬┘訌娊處熃虒W觀念的轉變。在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上更加的注重教師的實踐性教學。而教師在教學理念上還比較的傳統,教學理念還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忽視課改的要求。加之,在當前的考試制度下,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觀念同樣可以達到考試的要求,使得教師不愿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改變這沿襲了多年的教學模式。因此,學校和教育部門要加大對教師的新理念的教育,讓教師充分吃透課改的實質內涵,同時做到在制度上約束,學校在教學管理上不能形式化,應該加強具體的教學考察,考察教師的實際教學模式,避免教師“濫竽充數”。

 。ǘ┲匾暯滩牡闹鲗У匚,立足教材開展多元化的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突出教材的實際地位,立足好教材進而有效的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在對學生知識的傳輸時,不能完全根據實際的考試制度來實施教學。諸如在教材中重視學生課外能力的拓展,而該部分在考試中不作要求,但教師仍然要為學生提供相關的閱讀資料,并且組織有效的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材料,以便于學生查閱。這種重視教材主導地位的方式,可以既做到了立足教材的要求,有利于教師的課程開拓,而且又培養了學生自我閱讀和思維的能力。

 。ㄈ┰诮虒W上,做到有計劃、有目標的開展教學。我國的小學教育還是以集體的教學形式開展,而且往往人數的基數比較大。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明確的教學計劃和目標進行有效的教學開展,可以做到對學生學習問題的及時發現,進而及時調整教學計劃的,來適應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教學需求。諸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男同學的寫作能力比較的缺乏,進而可以依據有效的計劃,有步驟的加強部分男同學的寫作培養,同時教師可以在不占用學生課外活動的前提下,對其進行課外輔導,來加強其寫作能力;如果發現部分的女同學的閱讀分析能力比較的缺乏,教師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加強閱讀鍛煉的`計劃,計劃如何合理的安排閱讀時間、閱讀材料的選擇。然后,按照計劃有步驟的開展實施。這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在諸多領域的學習缺陷,而且有利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模式的創新設計,使得課改下的教學模式多元化和具體化。

 。ㄋ模└鶕W生的個性發展,有效的課堂設計與組織。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遵循“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進行有效的課堂設計,以維持教學效果的長久性。教師應該注重語文教學的情景設置,能夠做到把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和案例放置到語文課堂的教學之中,讓學生感覺到語文的魅力,進而拉近學生與語文的距離。同時,在對情景課程的開展中,增加學生動手訓練的環節。例如,在對一篇文章的閱讀理解時,教師根據在學生的生活進行有效的問題創設,通過實際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課堂中,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提問和發言的空間,這種做法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個性特點,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讓學生在對待語文上,做到“想學”、“去學”、“樂學”、“好學”。

 。ㄎ澹┝⒆阌谡Z文課程,進行綜合實踐課程的開展。在課改中,要求語文教學更加聯系實際。在組織教學時,教師的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在課堂上,還可以開展更多的實踐課。把對知識的講解放到實踐活動當中,讓學生在活動課中不知不覺地鞏固知識。例如,教師在對學生寫實的寫作能力的培養時,不能光在課堂上強調寫作的要領,如何去感受實際的生活,進而對作為展開組織和寫作,而應該把課堂放置到實踐活動課中,讓學生在實踐課程感覺到實際的生活到底是如何的,當融入自然時的感覺是怎樣的,這些真實的感受都是作為素材的最好來源,讓學生在寫作時,不再空洞,而是更多地從生活中提煉素材。

  四、結語

  從上述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在課改的逐漸具體化中,開展有效的語文教學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關鍵。傳統的“語文教語文”的教學模式已經嚴重制約著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進行有效的教學改革既是培養現代人才的需要,也是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關鍵。

教育教學論文4

  1小班傳統數學教學的不足

  1.1一般采取“灌輸式教學”

  灌輸式教學即老師講,幼兒聽;老師問,幼兒答;老師演示,幼兒觀看。教師只注意到幼兒思維的集體形象性,而忽視了幼兒理解抽象問題過程中的思維呈直覺行動式的特點,將數概學念以教師重復講解演示,幼兒反復模仿練習等方式進行傳授,傳授的知識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兒的小腦子里灌,幼兒對知識只是“被動接受”。

  1.2傳統數學教學無視幼兒的個性差異,以同一標準塑造

  有的教師認為,數學知識太抽象,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尋求知識的內在規律很難,于是就越俎代庖,忽略了幼兒主體的作用。其實正因為數學知識的抽象,更應該讓幼兒借助對物體的操作,大量積累感性經驗,形成對數學知識的認識。

  2蒙氏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蒙特梭利數學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和蒙氏教具可以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孩子學習數學的自主性,培養專心、細心、耐心、認真的學習習慣,提高孩子學習的自覺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促進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理解力的發展。本學期我園開展蒙式數學課題研究,采用蒙氏數學的教學方法,把抽象的概念、高深的數學思想融入到簡單有趣的教具中,孩子在興致勃勃的玩教具時就潛移默化地理解數學概念,形成形象生動的直觀思維,利用操作材料成功地激發幼兒的興趣,孩子在操作中認知,提供給孩子蘊含教育價值的材料,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基本的加、減、乘、除、讀、寫、算。因為蒙氏數學在教學方法上可以彌補傳統數學的不足,蒙氏操作材料可以讓幼兒“學中玩,玩中學”玩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蒙氏數學里有趣又多樣的操作活動能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整個學習操作過程孩子變被動為主動,并不是老師強迫孩子學,孩子也不要背口訣,而是在游戲中、操作過程中學會的,孩子在剪、拼、貼、畫的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帶動大腦思維,它能提高小班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愉快的情緒中,輕松自然、饒有興味地獲取知識,從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蒙氏數學在小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3.1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學具,在操作中幫助幼兒初步學會了觀察

  蒙臺梭利認為孩子是在操作中認知的,提供給孩子蘊含教育價值的操作材料,能夠讓孩子在操作中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獲取知識。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一件事聽過之后,沒過多久就忘了;如果是看到的,便容易記往;假若再親自操作一下,就更容易理解了。對幼兒來說,親自“做”的效果遠遠勝過對他說、讓他聽。蒙氏數學課程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學具,早期的數學學習都是建立在幼兒操作的基礎上,蒙氏的學具適應幼兒的學習特點,遵循數學概念的形成規律,為孩子提供的材料具備多樣的形式,能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幼兒在操作活動有利于學會按順序、全面地觀察事物,在比較中抓住事物的特點。結合幼兒的特點,我們在學習排序時,教師為每個幼兒準備人手一份的《小熊的一家》學具,在幼兒操作活動的前期,我們先訓練幼兒掌握良好的規則,即有序地取放操作材料,在每次操作進行之前,要求幼兒把學具拿出來,一一擺放在工作盤上還結合兒歌“學具拿出來,桌上擺一擺,小手頂一頂,全部都擺開,輕輕拿,輕輕放,我們的學具,我最愛。”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實驗,幼兒養成操作的全面觀察習慣,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教師巧妙地運用材料的暗示圖形,幫助幼兒獨立地有順序地進行觀察。如小班第2冊《學習高矮》這個活動提供的學具“會變的小丑”總共有三個小丑,每個小丑分頭、上身、下身三個部分,幼兒在組合“會變的小丑”時,經常會重組錯誤,如果老師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幼兒很快發現在學具的右邊都有星星、圓圈、雪花的暗示語,根據暗示語馬上就能把圖形恢復原樣。表象的積累和經驗的豐富反過來又促進幼兒的觀察,通過觀察來理解數學的概念,使幼兒的抽象、概括、比較、分析、綜合的能力大大提高。

  3.2運用游戲的形式,充分調動幼兒學數學的興趣

  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較強的特點,如果組織不好,容易造成枯燥乏味的現象,因此,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愿望作為向幼兒進行數學教育的一個任務。在小班初期,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是和成人正確的引導、恰當的教學內容、方法及良好的活動方式成正比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游戲就沒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發展。游戲猶如打開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斷地將有關周圍世界的觀念和概念的源流,通過這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在數學活動中,我總是采用游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在利用學具《小熊的一家》學習配對時,筆者運用生動的語言“哎呀,不好了,小熊兄弟被大灰狼捉走了我們趁天黑去把它救出來吧”幼兒的注意力馬上集中過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玩救小熊的游戲了,大家準備好了!崩脦椭⌒苄值芫哂型捝实挠螒蚧顒诱归_教學。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復的練習也因游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效果也會更好。

  3.3實施過程重視幼兒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的培養

  蒙氏數學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十分強調幼兒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培養,好習慣一旦養成,終身受益。如學具的收放常規,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了收放物品的良好習慣。引導幼兒自己整理學具,其實是非常好的培養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機會。幼兒在操作整理中學會了分類,在教室的區角里體現最明顯,沒有上蒙氏課時,我們經常多次重復他們玩好玩具,要分類收拾,但是孩子總是沒有按老師的要求做,開展蒙氏活動后,孩子進步特別大,現在的玩具分類很清楚,幼兒都能整齊有序地收拾擺放。教師還可以利用工作毯幫助幼兒管理好自己的學具:要求幼兒擺放學具時應始終都在工作毯上進行,養成了認真做事、細致、有主動性的習慣,久而久之幼兒就能在自己的“勢力范圍”之內操作,不會將學具丟失或與同伴的混在一起。

  3.4操作活動重視合作,為幼兒創造交往的環境和機會

  操作活動雖然每人一套學具,常以獨立的形式進行,但不意味缺乏合作,在操作前,或操作中,老師經常發現,在一些相對較高層次的材料或相對復雜有難度的材料前,因為幼兒發展能力不一樣,能力差的幼兒往往離不開同伴的幫助,往往需要一起討論,互相學習,幼兒在與同伴共同操作,共同討論中,相互啟發,解決問題,加深認知。合作促進幼兒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喜悅。我們在活動室里建立“展示臺”。引導幼兒隨時將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臺,里面貼上幼兒的作業,幼兒在課間非常關注這一欄,他們爭著在課間圍過來,找自己或是同伴的作業,互相評比,看誰得的星星數多,讓老師倍感欣慰的是,以前最讓我們頭疼的課間,現在變得很井然有序,改變了幼兒愛鬧哄哄,打打鬧鬧的局面。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了,幼兒創造性也得以發揮,在向別人介紹自己作業情況的同時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及交往能力也得到培養。

  3.5注重實際的運用,幫助幼兒初步學會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綱要》中指出,成功的數學教育應讓幼兒體會數學是從人類實踐中發展起來的。數學存在于現實生活中,讓幼兒感知各種數學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是怎樣存在的很重要,因此蒙氏數學教育注重讓幼兒從現實生活中學數學,將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孩子在盥洗的同時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對應現象:一只杯子內放一把牙刷,一個小朋友用一條毛巾,并知道小朋友和毛巾是一樣多的,但如果有位小朋友沒有來,就會出現小朋友少、毛巾多的情況;進餐時,教師請每個小朋友排隊取走一杯牛奶和一個蛋糕來感知對應的方法。再如幼兒通過給插座圓柱體排序,發現若從高到矮排,前邊的一個會擋住后邊的一個,因此站隊時,應該矮個子在前,高個子在后,這樣前邊的人就不會擋住后邊人的視線。數學與生活的有機結合,使幼兒運用數學思維去發現和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培養和體現;相反,大量的生活經驗做基礎,也可以引導幼兒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

  4采用蒙氏數學教學的成果總結

  通過一階段蒙氏數學的開展,我發現大部分的孩子都非常喜歡上蒙氏課,經常有幾個幼兒圍過來問“老師,今天要上蒙氏課嗎?怎么還沒開始?”上過數學課后也會追問“明天還要上數學課嗎?”這種學習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是幼兒學好數學的前提和基礎。通過開展蒙氏數學教學活動,幼兒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幼兒對事物感知的靈敏度提高了,觀察更細致了,無論是生活能力,還是學習習慣,都有很強的順序性。同時,他們更愛動腦筋,思維活躍,有強烈的求知欲。蒙氏數學是一套讓孩子喜歡上學習的數學教材,使孩子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幼兒園的數學學習必將成為他們學校生涯的良好開端。

教育教學論文5

  1.教育論文是社會共享的精神財富

  論文一旦公開發表,便立即產生它的社會價值。任何讀者都可以看,都可以用,都可以從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這是任何物質財富都無與倫比的價值作用。尤其是教育報刊的發行量很大,讀者往往有幾萬,幾十萬之多,因而教育論文的宣傳效果和教育效果更難以估量。高質量的教育論文不僅可以永載史冊,而且也是為社會創造的精神財富,是對教育事業的貢獻,是對人類進步的貢獻。

  2.教育論文的數量和質量是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在改革日趨深化,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對許多學校而言,“科研學!、“科研興教”已不再停留在空喊口號的層面上,明智的學校領導人重視教科研工作,獎勵教師寫教育論文,其目的是為了學校的生存和發展,是為了學校的聲譽和知名度。無怪乎,時下媒體報道一所先進學校時,總少不了介紹教科研情況及論文發表了多少篇。

  3.教育論文有利于教師素質的提高

  21世紀的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是教科研能力。面對未來的教育,我們廣大教師應該向科研型、學者型、特長型的方向發展。撰寫教育論文能加速這一發展的'進程。寫教育論文離不開教育教學的實踐,離不開學習和研究,所以說,撰寫論文的過程,就是教學業務水平、理論研究水平和寫作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就是實現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和升華的過程;就是從經驗型“教書匠”向研究型專家轉化的過程。

  4.學生是教育論文的直接受益者

  廣大教師所寫的教育論文,大多是教育教學工作的經驗總結,或者是對教材教法研究的成果,從實踐中來,又運用到實踐中去,直接得益的首先是自己所教的學生。如果論文發表在以學生為讀者的報刊上,無異于對幾萬、幾十萬學生做了一次輔導。

  概而言之,撰寫教育論文的意義在于社會受益、學校受益、教師受益、學生受益。

教育教學論文6

  一、天津市幼兒教師教學勝任力的現狀

  (一)教師教學勝任力的總體水平

  表1數據顯示,被調查幼兒教師的教學勝任力總得分平均為121.14分,占應得總分的73.42%,這表明被調查教師的教學勝任力在總體上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以各維度平均實得分占該維度應得分的比例計算勝任力水平,我們發現,教師在教學勝任力各維度所表現出來的水平從低到高依次為:科研與引領能力(62.23%)、學習能力(73.89%)、教育教學能力(74.16%)、自我監控能力(75.41%)、人格特質(76.25%)、工作品質(80.64%)。這反映了教師在教學風格方面的勝任水平較高,而在教學能力方面的勝任水平相對較低。

 。ǘ┎煌挲g幼兒教師教學勝任力的狀況

  1.不同年齡幼兒教師教學勝任力的整體水平在教學勝任力總體水平上,不同年齡組教師教學勝任力的總得分從低到高依次為:25歲及以下(115.5分)、31歲~35歲(117.3分)、40歲以上(120.2分)、26歲~30歲(123.9分)、36歲~40歲(129.9分)。通過進一步的差異檢驗發現(詳見表2),年齡在36歲~40歲教師的教學勝任力總體水平顯著高于其他年齡組教師;年齡在25歲及以下的教師教學勝任力總體水平顯著低于26歲~30歲年齡組、36歲~40歲年齡組教師,但與31歲~35歲、40歲以上年齡組教師的差異不明顯;26歲~30歲年齡組教師的勝任力總水平除顯著高于25歲及以下年齡組教師外,與30歲以上教師的差異不明顯;31歲~35歲、40歲以上年齡組教師的勝任力總水平除顯著低于36歲~40歲年齡組教師外,與其他年齡組教師的差異均不明顯。2.不同年齡幼兒教師各維度的勝任力水平(1)不同年齡幼兒教師在科研與引領能力方面的差異在科研與引領能力上,各年齡組教師的勝任水平從低到高依次為:25歲及以下(52.07%)、31歲~35歲(56.15%)、40歲以上(62.53%)、26歲~30歲(65.63%)、36歲~40歲(75.29%)。由表3(見下頁)可知,36歲~40歲年齡組教師的勝任水平仍最高,除與26歲~30歲年齡組教師的差異不明顯外,顯著高于其他年齡組教師;25歲及以下年齡組教師的勝任力水平仍最低,除與31歲~35歲年齡組教師差異不明顯外,顯著低于其他年齡組教師;26歲~30歲年齡組教師的勝任水平除與40歲以上年齡組教師的差異不明顯外,與其他年齡組教師均存在顯著差異;31歲~35歲年齡組教師的勝任水平除與25歲以下、40歲以上年齡組教師的差異不明顯外,與其他年齡組教師存在顯著差異;40歲以上年齡組教師的勝任水平則與25歲以下、36歲~40歲年齡組教師有明顯差異。(2)不同年齡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能力方面的差異在教育教學能力上,各年齡組教師的勝任水平從低到高依次為:25歲及以下(67.57%)、31歲~35歲(73.44%)、40歲以上(75.40%)、36歲~40歲(76.08%)、26歲~30歲(78.23%)。由表4可以看出,25歲及以下年齡組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與其他年齡組教師有明顯差異,顯著低于其他年齡組教師;26歲~30歲年齡組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除與25歲以下年齡組教師的差異明顯外,與其他年齡組教師無顯著差異;31歲~35歲、36歲~40歲、40歲以上年齡組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除與25歲以下年齡組教師的差異明顯外,與其他年齡組教師無顯著差異。(3)不同年齡幼兒教師自我監控能力的差異在自我監控能力上,各年齡組教師的勝任水平從低到高依次為:31歲~35歲(72.81%)、40歲以上(73.91%)、25歲及以下(74.05%)、26歲~30歲(76.56%)、36~40歲(80.78%)。由表5(見下頁)可知,36歲~40歲年齡組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水平顯著高于其他年齡組教師,并與25歲及以下、31歲~35歲、40歲以上年齡組教師存在顯著性差異;26歲~30歲年齡組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與其他年齡組教師無明顯差異。

 。ㄈ┎煌瑢W歷幼兒教師的教學勝任力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隨著學歷的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勝任力也不斷增強。不同學歷教師的教學勝任力總水平由低到高依次為:中專(113.73分)、大專(114.96分)、本科(123.29分)、研究生及以上(135.99分)。其中,本科學歷教師的勝任力總水平顯著高于大專學歷的教師(p=0.000<0.001),詳見表6。此外,本科學歷的幼兒教師在科研與引領能力(p=0.000<0.001)、自我監控能力(p=0.004<0.05)、學習能力(p=0.000<0.001)等方面均顯著高于大專學歷教師,而在教育教學能力、人格特質和工作品質等方面則無顯著差異,詳見表6。

 。ㄋ模┎煌冃У挠變航處熃虒W勝任力狀況

  我們把曾獲得區、市、國家級骨干教師(或優秀教師、特級教師、模范教師、教學能手、教學名師、教育先進工作者)榮譽和稱號的幼兒教師視為高績效組,未獲得這些榮譽和稱號的幼兒教師視為普通組。本調查對兩組教師的教學勝任力水平進行比較后發現:高績效組幼兒教師在教學勝任力總分及各維度得分上均高于普通組幼兒教師。首先,從教師教學勝任力的總水平看,高績效組教師得分為128.61分,顯著高于低績效組教師的116.69分(p=0.000<0.001)。其次,從各維度勝任力水平看(見表7),高績效組教師在科研與引領能力、教育教學能力、自我監控能力、工作品質及學習能力上的勝任水平均顯著高于與普通組教師(p值分別為0.000、0.001、0.001、0.001、0.017和0.000)。然而,在“人格特質”維度上則不存在顯著差異。

  (五)不同等級園所、不同教齡幼兒教師的教學勝任力狀況

  從不同等級園所幼兒教師的教學勝任力狀況看,被調查的示范園教師在教學勝任力方面的平均得分為3.65分,一級園教師的教學勝任力平均分為3.68,兩者相差不大,無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從不同教齡幼兒教師的教學勝任力狀況看,教齡在2年以內的新教師教學勝任力水平最低,平均得分為3.48分,16年~20年教齡的教師勝任力水平達到最高,平均得分為3.83分?傮w上看,教齡在3年~5年的教師相比1年~2年的教師,其勝任力明顯提高;教齡在6年~20年的教師,其勝任力水平呈上升趨勢;教齡在21年以上的教師其教學勝任力略有下降。

  二、提高幼兒教師教學勝任力的建議

  根據調查結果分析,要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勝任力,從幼兒園管理入手應做到以下幾點。

 。ㄒ唬┙處煿芾硪詣偃瘟Πl展為主要導向

  幼兒教師的勝任力特征揭示了教師在高效完成日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工作特征,培養這些特征在一定意義上可以加快推進普通教師向優秀教師的轉化過程。然而,在當前的幼兒園管理實踐中,教師自主發展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充分重視,教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就教師個體而言,專業發展往往處于被動狀態,習慣了“聽安排”。改變這種困境的根本方法在于確立以教師發展為本的管理思想,在隊伍建設中以提升教師勝任力發展為目標,營造積極的專業發展環境,同時調動教師自身積極性,共同助推教師專業發展。

 。ǘ┙處熍嘤栆詤⑴c式培訓為主要方式

  被調查教師在“科研與引領能力”與“教育教學能力”方面得分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在幼兒教師教學能力培訓的實效上還存在一定問題。一直以來,幼兒教師專業能力都是教師培訓的重點,但在培訓方式上則以理論講授為主,未能深入、有效結合教師的日常實踐,因而效果不佳。要解決這一問題,應將參與式培訓作為教師培訓的主要方式,將教研活動的重點放在教師日常教育教學實踐問題的研討與解決上。讓教師投入到以親身經歷、體驗為主要特征的新學習方式之中,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愿望,實現專業能力的不斷提升。

  (三)教師評價以表現性評價為主要理念

  教師評價在師資管理中具有明確的目標導向性。如果運用合理,便能有效激勵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其教學勝任力水平。因此,科學的幼兒教師評價標準應以教師的勝任力特征為主要內容,并充分考慮教師勝任力水平的差異,體現出對不同水平教師的引導與激勵。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遵循“表現性評價”的理念,不以評價結果評判幼兒教師勝任力水平,而要關注幼兒教師在勝任教育教學工作方面的實際表現,幫助教師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找到導致不足的原因,并和教師一起討論解決的方法。如此,才能有效發揮“以評促教”的作用,有效幫助教師提高教學勝任水平。

教育教學論文7

  3-6歲兒童的在生理、心理方面發展不成熟,經驗能力不足,他們在幼兒園的生活質量與生存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園內教養工作綜合的質量,尤其是班級保教人員的護理和引導水平。因此為幼兒制定常規,并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是保證教養質量的關鍵。一個班的常規好不好,直接關系到幼兒的成長與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如果常規沒有建立好,幼兒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因在組織各環節活動中要分散精力去維持規則而影響活動的質量。所以,常規培養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以下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的一些體會。

  一、對幼兒園常規教育的理解

  那么班級常規的含義是什么?常規,顧名思義就是指日常的規則。而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級為單位的這樣一個集體環境中,老師如何幫助和引導孩子指定的規則,以保證幼兒在園的日常生活、教學活動、游戲活動等更順利地開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中明確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了解幼兒園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兒園的工作是復雜而具體的。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就包括:專門的教育教學活動、游戲活動還有生活常規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其中的生活常規活動雖然微小,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認真做好班級的常規管理工作,讓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幼兒園常規教育的實施及方法

  1、用擬人的方法引起幼兒的興趣

  幼兒的思維具有擬人化的特點,因此具體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兒身體健康的活動。但幼兒活潑好動,常發生追跑現象。我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嘗試換了種方法,對他們說:咱們來學小烏龜走路好嗎?幼兒特別感興趣。之后,我又引導他們模仿蝸牛走路、小猴子踩鋼絲等動作,小朋友們都非常高興地慢慢地走著,有的孩子告訴我,小烏龜和小蝸牛走路是不一樣的。擬人的方法使散步變成了游戲,在孩子們眼里,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這就將老師讓我散步,不讓我跑的被動行為轉化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動。

  2、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理解常規

  對于幼兒來說,空洞的說教是無用的,理解必須建立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 幼兒洗手后不擦手也是個總也解決不了的問題。正巧有一段時間,幼兒感冒生病的很多,我靈機一動,把洗手變成給手洗洗澡。我說:"不擦手,小手會感冒生病的。"由于有了關于感冒的生活經驗,幼兒對我的話理解很快,有的孩子邊擦手邊對我就:"不擦手,小手應該咳嗽了。" 常規培養在幼兒充分的自身體驗之上,便于幼兒理解并自學遵守。

  3、讓幼兒參與常規的制定

  要讓幼兒主動學習,最重要的是讓幼兒主動思考。讓幼兒參與常規的制定過程實際上也是引發幼兒思考的過程。

  午睡前要疊好衣服,椅子小,疊起來很困難。有的孩子在床上疊,有的孩子在地上疊,很不衛生。抓住矛盾,我組織幼兒討論:應該在哪里疊?怎樣疊?由于是幼兒熟悉的事情他們紛紛出主意想辦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特別是"系扣或拉鎖上衣怎么掛"的問題,有的說把扣都系上,有的干脆疊起來……其中一名幼兒的`主意簡便易行,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把上衣掛在椅子靠背上,把兩只袖子交叉放在前面。當天中午脫衣服時,沒有一名幼兒再把衣服放在床上或地上疊,所有的上衣都掛在小椅子,并且不忘把兩袖交叉放好。看來,幼兒自己出得主意比老師提的意見更有影響,更容易遵守。

  4、用教師的情緒感染幼兒

  教師是幼兒心目中極有影響的人,一舉一動都能發揮巨大的感染作用。 幼兒在喝水時有說有笑的情況比較突出。有一天,在喝水前筆者提了"喝水時請輕輕做事,不要影響別人"的要求,然后放小紅帽的故事錄音。一個叫明明的小朋友忘了老師的要求,放回水杯后跺著腳回到座位上。我連忙用夸張的語氣告訴他:"哎呀,明明,你剛才的腳步聲吵到我了,小紅帽是怎樣被大灰狼吃掉的,我都沒聽清楚。"于是,又重新放了一遍錄音,非常專注地聽著,孩子們看我認真的樣子,都不由自主地輕手輕腳做事。 抓住幼兒情緒易受感染的特點,開展氛圍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5、多鼓勵表揚,正面引導幼兒

  愛與尊重的心理環境有利于幼兒主動學習,多用鼓勵表揚的方法進行正面引導,幼兒更易接受。 在日常生活,千萬不要因事小而吝嗇你的鼓勵與表揚。發揮小班幼兒主動性進行常規培養的方法實在很多,我只是在實踐中進行了一些小小的嘗試。如果我們要這方面多留意、多運用,相信孩子們能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6、更新觀念,挖掘常規教育資源

  未來全球教育的目標是: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幼兒必須從小了解、認識其生存的客觀環境,學習與人共處,而且會用一定的常規規范自己的行為,才能有效掌握以上四個"學會"。

  7、在常規教育中,突顯幼兒發展的主體地位

  通過評價促進幼兒行為常規意識。培養良好的常規,必須經過反復的訓練包括經常性的常規訓練、專門的常規活動訓練和個別常規訓練。而在這其中,評價是使行為訓練內化為幼兒的規則意識,獲得自主發展的有效措施。教師肯定性的評價在增強幼兒的愉悅情感的同時,強化了幼兒對行為的意義的理解,多次的正向強化使行為成為了習慣,更使行為內化為意識,主體獲得了真正意義的發展。在幼兒進餐時老師要注意觀察每一位幼兒,注重糾正幼兒進餐的習慣,以表揚為主,多次示范拿勺子、筷子、端碗、保持桌面干凈等的具體要求,久而久之,幼兒在老師的潛移默化中學會了進餐文明,良好的習慣也形成了。

  三、幼兒園常規教育的意義

  1、良好的開端,創設全新的環境

  開學第一天,我們僑情接待了每一位孩子,帶著孩子參觀了教室的每個角落,讓他們說說大班教室和與原來中班教室有什么不一樣,哪里變化了?孩子在新奇的氛圍中我們及時給予鼓勵,使他們感到十分地自豪,自信也由然而升?粗麄儤泛呛堑臉幼樱覀z知道他們喜歡上了這個班級。緊接著我們給孩子提問了:每天你們進入幼兒園怎么和老師、小朋友打招呼呢?做了一名大班小朋友你會怎么參加集體活動呢?和同伴怎么游戲呢?吃飯時候應該怎么樣呢?離開幼兒園前應做什么呢?在回答問題時孩子都想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大家。老師傾聽著每個孩子的答案,給予及時肯定。我班的一日常規也隨之形成了。

  2、良好的常規利于為孩子實際操作服務

  對于大班的孩子,獨立自主的要求提高了,在班級常規的指定上要充分發揮幼兒的能動性。如我班給每個孩子安置了一個"小書柜",自從有了這個小書柜,孩子們的學習用品就能自己安放得整整齊齊了,而且給我們教學活動減少了不必要的等待。如開放式的區域環境,讓孩子有玩、能玩,區域里的規則圖示在區域值日生的帶領下能如實執行了,從此班上杜絕了你追我趕的壞習慣。

  3、幼兒園常規教育對幼兒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幼兒的心靈是一塊奇特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能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能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能獲得命運的收獲。只要我們辛勤耕耘,未來的幼兒將是生活的主人,他們懂得做人、懂得做事、懂得學習、懂得與他人共同生活。

  常規訓練中老師的榜樣和方法是極為重要的。教師是幼兒的領導者,要想成為一名優秀合格的領導者,我們應該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努力鉆研各種課題,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常規環境,以便更好的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當然,常規訓練中所用的更好方法還有待我們更進一步去研究和探索。所以我們每個幼兒園教師,都有義務根據幼兒本身的各種變化,從幼兒日常生活入手不斷的進行探索,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機會讓幼兒掌握有關良好生活常規的知識、規范行為,讓他們愉快有序的生活,并在活動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幼兒的常規,是一個班集體形象的展現,也是帶班老師班級管理水平的體現。我想,只要有愛心,擁有恒心,一個班集體一定會積極健康地發展,成為每個孩子快樂成長的家園。

  參考資料:

  1、教育部20xx年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幼兒園常規教育參考用書》北京市幼兒園品德教育教研組。

  3、《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與利用》新世紀出版社1995年6月版。

教育教學論文8

  論文摘要: 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就是要培養中職學生成為具有崗位職業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能夠輸送到行業企業上崗就業的中級技術人員。要培養這些職業能力,離不開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而有效的課堂教學也有賴于符合專業特點的校本教材。作者結合目前職業學校的教學與物業管理專業特點,開發適應本校學生需要和當地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的校本教材作為國家統編教材的補充,以凸顯本門課程的職業教育特點,使課程教學更具時代感和實效性。

  論文關鍵詞:中職物業管理專業 《房地產基礎知識》課程 校本教材

  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就是要培養中職學生成為具有崗位職業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能夠輸送到行業企業上崗就業的中級技術人員。他們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成為多面手;不僅要熟練完成本職工作,而且要了解相關領域的工作。要培養這些職業能力,離不開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而有效的課堂教學也有賴于適用于專業特點的校本教材。我以培養物業管理專業的職業能力為出發點,談談對開發《房地產基礎知識》課程校本教材的幾點思考。

  一、物業管理行業就業崗位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已不再僅僅滿足于“有屋住”,而是要住著舒適、住著方便、住著安全。但由于物業管理行業在我國剛起步,物業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需要培養一支專業化、實用型的物業經營管理隊伍。房地產不但開發規模增大,智能化、生態化、人文社區化程度也大幅提高,配套服務項目增多、主題開發、綜合利用等方面都對物業管理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別是物業管理是一個綜合性服務行業,涉及建筑學、土木工程學、建設管理、工程設備管理、房地產投資與金融管理等相關專業,所以要求物業管理從業人員必須是復合型人才。

  我校開設的物業管理專業是國家級重點專業,在這多年的專業教育探索研究及與行業企業的密切聯系中,確定中職物業管理專業畢業生的第一任職崗位為在物業管理、房地產開發的企事業單位從事物業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和市場管理工作。為進一步對職業崗位進行分析,在20xx年年初由我校負責牽頭完成的廣東省物業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編寫工作中,我們聯系了多間校企合作的物業企業,經過調研論證,大致歸納了物業專業的就業崗位有:前期物業管理助理、物業管理員、物業前臺接待員、文員、物業招商助理、房地銷售員、房地產經紀等。因此,學生不僅要具備物業管理相關專業知識,而且要具備相應的房地產基礎知識,如熟悉房地產開發全過程及其各環節的有關業務等。

  二、《房地產基礎知識》課程教學的必要性

  物業管理是房地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有部分學校在開設物業管理專業時認為其發展趨勢已逐步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房地產開發后期的服務性行業。所以在物業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應圍繞“管理、服務、經營”的特點展開,摒棄了一些與物業管理關系不大的房地產前期知識和市場經濟知識。而事實上,經過這幾年房地產市場和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兩者之間的界限越發模糊了。特別是現時很多物業管理都實行前期介入及參與后期物業的營銷、經營管理,這就對從事物業管理行業的人員提出了必須具備相關房地產知識的要求。例如在參與房地產項目前期介入階段,要識讀房屋戶型圖,掌握房屋各種戶型間隔、朝向、風格、裝修、層高等基本知識。在日常物業管理中有可能涉及房屋租賃、買賣等交易,那么掌握適當的房地產中介業務知識和房屋交易流程就更有必要了。

  物業管理在整個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的過程中并不是孤立的,它與開發公司的前期介入、房屋銷售租賃、物業經營活動等工作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因此,培養學生相關崗位的遷移能力也是必需的。《房地產基礎知識》這門入門課程,包括房地產專業教育、崗位設置介紹、房屋基本要素學習、房屋開發基礎知識,其正是為打破學科界限、融合房地產知識這一特色而開設的。

  三、目前選用的《房地產基礎知識》課程教材存在的問題

  1.教材部分內容難度偏高。

  現在我校物業專業所選用的是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管理系列教材,教程內容主要圍繞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可行性分析、項目資金籌措、用地取得、市場營銷等方面,對于物業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在對房地產市場狀況、行業概況、房屋基礎知識等方面都沒有初步理解的情況下來學習這些內容,學生普遍難以消化了解,更不用說學會掌握運用知識了。例如對房地產項目的可行性分析,教材采用的是一些成本估算方法、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引用不確定性分析方法等,這些財務分析法對于高職學生的學習尚且有一定難度,更何況是對中職學生呢?

  2.教材內容的設置對物業專業學生的崗位適用性有偏差。

  學生在以后的物業管理工作崗位上可能會運用的知識除了本專業相關知識外,還應掌握一定的房地產知識,如學會讀懂房屋的平、立、剖面圖紙、了解房地產的種類,知道房屋面積測算的分類、方法,還有諸如房屋產權的.分類及產權登記流程,等等。但現有教材用較多的篇幅闡述房屋建設規劃與勘查設計、房地產開發建設施工管理等內容。學生以后從事物業管理工作時,理論與實踐有偏差。 "

  3.課程評價方式單一、模式化。

  傳統的理論課程采用的課堂考核評價體系,考試仍以知識的積累、記憶為目標;考試方法簡單,重在教室考試。在課程考核上,一般采用單一的筆試形式,考核內容仍依附教材,而且只考共性的、統一的知識技能。如講到房地產項目資金籌措,考核學生掌握哪些開發資金來源、融資的方式、融資的步驟及審查內容等,學生往往就通過背誦記憶等方式來學習。這種教學評價考核機制只看重考試成績而忽視了職業教育的“職業”特征,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重視程度不夠,不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特別是沒有很好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很好的體現與張揚。同時,單一的考核形式不能充分突出物業管理專業中涉及的房地產知識特色,脫離了現實工作環境,沒能與市場很好地接軌,不利于學生就業。

  四、對改革《房地產基礎知識》校本教材的幾點思考

  很明顯,完全采用現行的一些房地產開發經營的教材不切合實際,不利于學生的學業發展,也不能滿足他們職業發展的需要,因而必須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進行認真的分析和思考,充分合理地利用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結合師資力量等綜合因素,探索與開發適用于本專業的校本教材。我在物業管理專業多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認為開發校本教材應以適應學生的實際發展要求為前提,在新的教材中不斷淘汰不適用的內容,增加有利于提高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內容。

  1.作為物業專業學生學習房地產知識的入門課程,教材內容應考慮選擇難度較低、能吸引學習興趣的基礎教學模塊。

  從目前選用的教材內容來看,教材沒有充分考慮中職學生與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業基礎的差異;沒有考慮中職學生的需求及長處。結果所編教材面面俱到且理論性過強,導致學生學不會也不愿學。針對這種情況,以及我校專業特點,我們首先要對這門課程進行重新開發編寫校本教材,使教材符合崗位工作要求。從我校目前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培養和專業知識體系學習來看,《房地產基礎知識》課程安排在第一學期比較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的循序性發展。作為物業專業學生學習房地產知識的入門課程,開發校本教材時應考慮選擇難度較低、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教學模塊。如教材開篇內容可先做專業教育,以及相關職業崗位群的分析、介紹。在講到商品房介紹時,可結合目前最主流、最受認可的一些熱門戶型設計給學生講解房屋的戶型結構、朝向、層高、裝修、建筑風格、物業類型等基礎模塊知識,讓學生從感性認識產生興趣繼而上升到對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

  2.《房地產基礎知識》校本教材應根據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選擇更貼合專業學習特點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內容。

  《房地產基礎知識》作為入門課程,本應教授房地產專業中有關開發、經營管理的基礎知識。但對于物業管理專業學生來說,我們應該把握“以夠用為主,以勝任為主”的原則,在編寫教材中緊緊圍繞學生在以后物業管理工作崗位上需要或涉及的相關知識內容。從目前本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來看,職業崗位群定位在物業管理及相關房地產企業操作層的第一線崗位,涉及如前期物業管理助理、物業管理員、前臺接待、文員、物業招商管理員、房地產銷售、房地產經紀等崗位。所以在校本教材內容編寫上應選擇實用性的“理論”知識,如商品房介紹,小區(寫字樓、商場、工業廠房)樓宇配套設施介紹,建筑物用地性質、如何取得土地,開發建房的資金來源取得等內容。至于應用較少的如房地產開發項目可行性分析、評價;房地產建設規劃、勘查設計;房屋開發建設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則可放至拓展性學習模塊上,讓學有余力。能力較強的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既解決學生為什么要學的疑惑,又使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同樣的學時內可以接受或完成更多的任務,有利于個性化教學。

  3.教材課程內容結構安排應從學生實際生活感受為切入點,再由淺入深地擴展到房地產市場專業知識層面。

  以往的課程教材,內容結構安排一般都是從行業發展歷史、概況現狀等入手,然后以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建設房屋過程為流程導向編排教程內容。但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看,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往往集中在淺顯性、趣味性、生活化的內容上。所以在編寫這門教材上,我認為不妨把傳統的學習內容順序反過來,先從學生最感興趣的職位崗位介紹、涉及相關的房地產專業知識入手,然后從房地產開發的成品——商品房的基本介紹,再到樓宇公建配套建設、建設用地取得、房地產開發資金籌集、開發企業介紹等環節,把房屋開發建設的過程從結果出發,再逐級往前推來安排教程內容。我們在編寫教材時,應大膽改變教學內容的繁、難、不適合的現狀,加入學生樂學、喜學的內容,使專業教學收到理想的效果。

  4.采用模塊化的考核方式能更客觀地評價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效果。

  編寫校本教材,不僅要考慮學生“學什么”,“怎么學”,而且要解決“考什么”、“怎么考”。在考核內容的選擇方面,既要體現課程目標要求,又要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術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識又考能力和素質。從學生的學習過程規律來看,不難發現,學習內容的難度將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狀態又會影響學習結果。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一般是學生沒有接觸過的,有些知識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不易理解,學習難度較高,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用傳統的考試方法測試學生的學習結果,必然出現大批的不及格。所以,我認為在考核方式、方法的選擇上,應根據這門科目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法。例如采用模塊化考試,即在部分難度較大、內容較多的主干專業課中,將學習內容整合成不同模塊,按模塊分別進行考試,各模塊成績的累加就是學生該課程的學習成績。例如在樓宇公建配套設施介紹這內容上,可分成幾個學習模塊:住宅小區主要配套設施建設—寫字樓配套—商場物業配套—工業廠房配套—特殊物業的配套建設。根據不同的物業類型,我們可以對學生進行不同的模塊考核。模塊化考試既能評價學生各階段的學習結果,又能評價學生學習的過程;既能降低了學習難度,又能給學生一個調整自身學習狀況的機會,扭轉以往課程考試“一錘定音”的現象,讓學生循序漸進,較好地解決專業基礎課難學的問題。

  總之,《房地產基礎知識》校本教材應以任務化、活動化為表現形式,貫徹“理實一體化”的原則,在保證內容的科學性和知識點的完整性的前提下,不刻意追求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是著眼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在考慮中職學生的現狀的基礎上,力爭使教材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教師組織教學活動,有利于發揮學,F有的教學資源和專業優勢的作用。只有構建密切結合物業管理行業發展、專業特點的特色鮮明的《房地產基礎知識》校本教材,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本課程才能真正成為為專業服務的專業平臺課。

教育教學論文9

  摘要: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現代教育觀的實施,教育越來越傾向于科技化和多樣化。而現代教育技術也被廣泛應用,尤其是在幼兒教育中,現代教育技術在加工處理信息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汲取知識,并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要積極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并使之與自己的授課內容相結合。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開創新的教學模式,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成效。本文圍繞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幼兒教學展開討論,希望能給教師們以啟迪。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幼兒教育教學;探討

  在數字化的時代,一切都在快速發生變化,想要不被時代拋棄,就要跟緊時代的步伐。教育也是如此。課堂教學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應用。在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現代化及教育技術可以很好地把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起來,利用刺激幼兒的五官來進行教學,從而優化教育結果,動靜結合,生動直觀地把知識傳授給幼兒,使他們得到很好的啟發。

  一、現代教育的重要性

  (一)促進幼兒素質的發展

  素質教育被列為現代教育任務的首要任務,是教學目標的重中之重。傳統的教育方法只是強硬地把知識灌輸給兒童,不管這些知識在幼兒階段能不能接受,也不論教育方式,以至于讓很多孩子產生了不想學習、懼怕學習的心理。孩子的知識沒有得到增強,學習能力也沒有得到提升。因此,在幼兒階段,一定要重視素質教育,要讓幼兒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就需采用一定的教學手段。而現代教育技術就可以做到這一點,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自主的學習,使幼兒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到位。

  (二)教學模式的更新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現代教育技術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從幼兒的性格培養,品質塑造等方面出發,既能夠提高幼兒的知識吸收效率,又能彌補傳統教育觀的缺陷,使孩子德才兼備,全面發展。讓幼兒明白,學習是一種快樂,而不是一種任務,他們應該自助學習,做學習的主人,促使他們積極探索,多思考多提問,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措施

  (一)設置電視欄目,增強幼兒的自控力

  幼兒處于一個自控力低下的階段。因此,若想幼兒能在教育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就要使課堂活動充滿娛樂性,讓幼兒覺得活潑有趣,就會主動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比如播放一個動畫片,猴子過橋的故事,讓學生們懂得像動畫片里的猴子一樣在過橋時互相推擠是無法過河的,只有謙讓才能讓大家順利過河。孩子就會懂得,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人多的情況,要自覺地排隊,要遵守紀律,懂得尊重長輩。另外就是通過獎勵機制來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誰答對了問題就可以獲得一個小的獎勵,比如一顆糖果或一朵花。孩子們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就會努力學習,從而完成教學目標。這樣,學生的自律性也得到的提高,老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也會比較容易再進行類似的活動。

  (二)增設團體活動,培養幼兒合作的精神

  在課上可以進行適當的游戲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分組做游戲,老師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幫助。當幼兒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時,他們就會學會團結合作,發揮自己的特長去完成任務,F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很多孩子被家長溺愛得有些自我為中心,但只要把他們放到集體中,他們就會為了融入這個集體而作出相應的改變。從而變得自立和溫和,不再是小公主、小王子,而是能夠進行正常人際交往的兒童,對他們未來融入社會也有一定的幫助和影響。

  (三)創設課堂情景,提升幼兒學習能力

  現代教育最重視的莫過于學生的素質拓展。為了使幼兒能夠全面得到鍛煉,要讓他們在課堂上有更多的表現機會,因此教師要多創造課堂情景,使學生能夠在情景中得到成長,使他們成為個性化的個體。比如制作一個PPT,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畫來進行語言練習,對這個畫面進行描述,從而提升他們的觀察力和形容能力;蛘咦屗麄冡槍D畫,對老師提出問題,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思考,從而使他們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鍛煉。

  三、結語

  以上,我們可以知道,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現代化教育技術是不可缺少的,是提升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是保證課堂質量的重要手段。徹底貫徹現代化教育觀,改革新的幼兒教育教學體系,才能將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完美地展現出來,以解決幼兒在學習中面臨的阻礙和各方面的難題。使幼兒能夠在合適的、正確的教育環境中,健康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雷巧娟,武瑛,李會功.幼兒園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應用[J].科技風,20xx(14):224.

 。2]曹秋.增強課堂的生機與活力———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運用策略[J].教育前沿:理論版,20xx(2):111-112.

 。3]馮慧.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談談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幼兒教育的發展[J].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xx(5):101-102.

教育教學論文10

  近幾年,我國青少年因學業壓力過大而離家出走或自殺身亡,甚至殺父殺母的惡性的事件等,經常在電視、網絡上曝光。如山西、浙江、北京連續發生三起殺師案,鐵一樣的事實,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實施素質教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刻不容緩!語文教學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語文學科作為工具性與人文性高度統一的學科,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從教材中挖掘心理滲透點,是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愉悅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性情,讓人得到美的熏陶。江澤民同志就曾經倡導我們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語文新課程標準頒布以來,小學語文教材具有了多樣性、人文性、時代性,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精選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質兼美的特點,不僅有很高的文化內涵,而且弘揚很多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語文教師要善于發現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滲透去影響學生,使之自覺摒棄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漸形成積極的、健康的心理結構。

 。1)因勢利導,幫助學生樹立起健康的人生觀。薩克雷說:“讀書能開導靈魂,提高和強化人格,激發人們的美好志向!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遇到富有教育意義的文章,不妨因勢利導,循循善誘,適時對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樹立起健康的人生觀!读H藺相如列傳》中廉頗、藺相如機智勇敢的品質和以大局為重的愛國主義精神,《詹天佑》詹天佑“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氣節,更教育學生一定要將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熱愛祖國,對祖國忠貞不渝。

 。2)科學引導,培養學生堅韌的意志。當前,小學生生活、學習和交往環境日趨復雜,他們的心理急劇變化,心理負擔日益沉重,尤其是日益增加的學業壓力,容易使得一些學生意志薄弱,害怕面對困難。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培養學生堅韌的意志。首先要盡力挖掘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讓學生認識生命的本質、生命的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熱愛生命。地方教材《三生教育》就是對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典范文章。 “我們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賜,它是優越無比的!敝挥姓_認識生命,以樂觀的態度去看待生活,關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才能享受生活。其次,科學引導,提高學生耐挫能力,培養出堅忍不拔的意志。

  (3)發掘真善美,豐富學生情感,陶冶性情。課程的基本理念明確指出:學校語文課程應從小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課堂,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自然,提升學生的情感溫度,把親情、友情、愛情這三條線串起,并以此為基點,延伸開去,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人世間的真善美,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如在學習《輪倚上霍金》時,要引導學生理解這篇文章不是簡單的父愛與母愛的頌歌,而是為了構建健康、成熟的靈魂而對父愛與母愛以及孩子的發展進行的剖析,只有讓學生了解真正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點,才能激發學生培養健康而成熟的心靈的激情,語文教材中的文學作品,以其進步的思想內容和完美的藝術形式的有機統一,謳歌了真善美,鞭撻了假丑惡,情感色彩極其鮮明強烈,作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都會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師要抓住契機引導學生探究課文,讓心理健康教育在春風化雨的無聲滋潤中,不知不覺滲透到學生的心靈深處去。

  二、在課外閱讀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是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課外閱讀活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睂W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可讓學生拓展視野,又可以從藝術鑒賞的角度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提高對真、善、美的欣賞和評判能力,豐富和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他們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語文教師可通過自己的大量閱讀,攝取符合學生閱讀的時文,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求人不如求己》(選自《青少年適應社會的健康心態》)可培養學生克服膽小的'弱點,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相信自己的能力,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做事的健康心理。選讀《一把溫情的鑰匙》(《智慧背囊》),對學生進行真情與信任的健康心理教育。還有許多文章如《蜜蜂報》中許多佳文都可成為隨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使學生在感受美文的同時,凈化自己的心靈,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睂W生在科學的引導下進行經典名著閱讀,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鴻溝,溝通文明與種族的壁壘,吸收全人類的文化精粹,知識經驗擴充了,觀點認識改變了,思想情感升華了,方法技術遷移了,思想境界自然就提升了,綜合素養自然就提高了,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接受了人類創造的智慧的洗禮。如閱讀《海倫.凱勒的傳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可以讓書中的故事感染學生,讓主人公身殘志堅、自信自強的人格力量震撼學生,使學生悟出作為一名肢體健全、風華正茂的青少年學生,更要有無窮的斗志和毅力去迎接人生的挑戰。而《鞋匠的兒子》告訴我們,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嚴加愛,“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想錯了,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一樣充實!”這樣的作品特別適合從小生活在物資充裕,被愛包圍的獨生子女們來讀,可以讓他們充分明白愛的真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總之,每一篇優秀作品都蘊含作者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體現了作者的人格魅力。只要充利用是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提高對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辨別能力,且還有不傷學生心靈,起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功效。

  三、通過指導寫作,為心理保健筑起“預防線”,為心理健康教育開辟廣闊的空間

  眾所周知,“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積的情感不能及時排泄,心中淤積的問題不能解決而形成的心理問題。語文教師可通過指導學生寫日記、周記及話題作文的方法使之排滿泄不良情緒,并通過它們了解學生思想,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為其心理保健筑起一道“預防線”。例如,我班一位女生在作文中寫下這樣的話:“我不喜歡我的人生中有挫折,但我喜歡欣賞別人遇到挫折時那種跳梁小丑的樣子!薄拔业娜松缫褯]有了,現在存在的只是我的軀體而已!边@種“脈相”,無疑引起教師的警惕;這種“跡象”,必然讓語文教師有了打開這位學生的心結的欲望,深入解她的心跡,并能對癥下藥,開出好藥方,幫助她擺脫困惑,走出那片可能陷入而不能自拔的沼澤地。因此通過指導學生寫作文,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通過指導學生寫“心理作文”也為心理保健筑一道有效的“預防線”。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是語文教育的天然使命,同時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是關系到培養健康人才的關鍵問題。它對于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如何立志,引導學生去尋求做人的道理,澆開學生理想的花朵,萌發學生的高尚情操,都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然,這項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各位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去探索和研究。

教育教學論文11

  一、突出人文性的特點,重視“文學教育”的功能

  從時代發展的需求看,當今世界日益激烈的競爭,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單純的科學技術競爭,更是人文素質、人文精神、人文眼光的更深層面的競爭。底子薄,文學素養差,又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期的中職學生們要成為高技能人才,還要注重素質的培養,特別是人文素質的培養。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知識傳播、環境熏陶及自身實踐,內化為人格、旗幟、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通過教育教會學生們如何做人,包括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問題,怎么做事、怎么生存、怎么與他人合作共事,引導他們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和價值,追求人的完美,發展人性、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二、突出實用性的特點,推進語文教育為生活與工作服務

  面對中職學生們的就業需求,語文教育內容應強調學以致用,重點考慮學生們怎樣很快適應畢業后投入工作的需要,這應是中職語文教育的核心部分。中職語文教育要同社會和市場需求對接。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我們要思考職校生應該具有怎樣的語文素質才能適合市場的需要。這時的語文教育內容把重點放在學生們練習與實踐各種實際工作所需的應用文,比如廣告、新聞報道、設計說明、討論記錄、筆記及各種報告等。不要重復紙上談兵的故事,要重在應用,走出課堂,組織活動,參加實踐,動手練筆。職教語文教育要與社會、信息溝通對接,F代社會已經是信息化的社會,高科技已經在平時工作與生活中處處應用,學生們要很輕松地適應這樣的社會需求,學會接受信息、處理信息與利用信息,這樣才能適應如今職場的工作需求。當然,現代化的生活、生產方式都需要學生們通過現代化的通信工具通話、交流信息,有了這些能力學生們才能站穩腳跟,立于不敗之地。信息時代的發展與推進,使傳統語文教學日益顯得尷尬與不適應,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將利用網絡等現代教育手段與流行文化對學生們的影響,給中職語文教育帶來嶄新的氣象和面貌。與以往相比,利用網絡等現代教育手段,重視創造性思維,重視學生們的個性發展,使學生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令其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們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突出職業性的特點,強化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應用

  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突出職業特色可以改變過去語文作為文化課和專業課之間產生的“此厚彼薄”的狀況,以教學內容的相互滲透、教學方法的調整、評價體制的`改革等推動語文課和專業課的共同進步,實現“雙豐收”。努力嘗試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讓語文教師與專業教師一起在課堂中執教,尋找在語文課和專業課之間尋找合適的結合點,讓學生們意識到學生們專業課的學習離不開語文課中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與人文精神的熏陶,慢慢理順語文課與專業課之間的不和諧關系,客觀評價各自在教學中的影響力,只有這樣,語文教學的職業特色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從而相互合作,共同協作,進而推動學生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實際教學環節中,教師讓學生們參與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們的主動性,訓練學生們的膽識、口語表達能力與動作協調能力。在教學數控技術專業的學生們《鄒忌諷齊王納諫》時,應努力為學生們創造這樣一個行為實踐的機會,讓這篇課文變為一部課本劇,要求學生們在課余到網上查找資料,自己策劃和討論寫劇本,再進行表演探討,從而讓學生們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上收獲的不僅是語文知識,而且收獲在網上查找資料的技能,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們進行對《項鏈》、《竇娥冤》的改編表演,甚至構思《祥林嫂》、《林黛玉進賈府》等創作小品演出,以及《琵琶行》中“琵琶女是白居易之知音還是情人”、《項鏈》中的瑪蒂爾德“誠實”的探討上,在課堂上可舉辦演講比賽、主題演講,進行言談舉止有禮貌和用語得體的教育,教會學生們學習寫求職信,掌握求職面試技巧與必要的求職禮儀訓練等。這些體驗、行為與實踐,提高了學生們的綜合能力,豐富了學生們,是使學生們獲得職業發展的重要工具。在求職中,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個人良好的風貌展示,誠懇的求職信會給人用心與穩重的深刻印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自如地書寫報告、信件、說明書、制作圖表及流程圖,能使學生們快速適應企業生產,使整個生產過程有條不紊,生產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不能只講授一般的知識,還應在培養學生們學習能力的同時進行有效的職業化觀念的灌輸,以學生們為主體,高度重視學生們在廣闊的綜合的教學空間里參加各種教學活動,想方設法地營造濃厚的語文學習氣氛,促進學生們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

教育教學論文12

  一、研究緣起

  以“本科教學工程”的實施為背景,基于對目前高校課堂教學現狀的反思,本文擬從高校課堂這一場域對教師教學領導力內涵進行分析,明確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的要素與功能;通過對領導力要素的梳理,指出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研究已成為亟待關注的研究領域和實踐方向。

  二、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內涵、要素與功能分析

  1.內涵:從單一走向多元

  有效學校研究的出現,教學領導力成為校長領域關注的熱點,經歷了興起、削弱和再度回潮三個時期。在這樣的發展歷程中,教學領導力的內涵認識也在不斷演變和深化。從專業領域來看,教學領導力的上位概念是教育領導力,而且教學領導力是教育領導力中學校領導力的核心。從學科領域來看,教學領導力的上位概念是領導力,是教育管理學與管理心理學的交叉領域。目前教學領導力的認識僅限于學校領導力的層面。理解教學領導力內涵,應清楚不同場域下的教學領導力層次。在高等院校場域下,教學領導力層次如圖2所示。因此,大學場域下教學領導力更應從院系主任和教師這樣的主體來探討,這和中小學側重校長教學領導力有著場域的差異性。從實施主體與場域看,教學領導力呈現層次多元化,內涵個性化和復雜化。其中,影響廣泛的是美國學者菲利普·海林杰和賈思鉑·墨菲提出的“三維度、十職能”模型,它從行為和職能兩個線索上界定了教學領導力的內涵和成分,直接與非直接的教學領導行為都得到了體現,結構清晰,組織文化、干群關系、教師激勵等情境性因素也得到了適度的關照。到20世紀末受建構主義影響,出現了質性研究方法對教學領導力內涵的實證分析。進入21世紀,教學領導力研究加強了以學習為中心取向。這種二維分析框架不僅關注校長教學領導力活動本身,而且強調將教學領導力行為與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聯系起來,體現了鮮明的結果導向和質量意識。國內對教學領導力界定分為兩類:一類是領導者影響教師、學生等利益相關者,有效協調課程與教學,以實現學校教學使命和愿景,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能力;另一類是教學活動主體對教學活動施加影響以使教學活動有效運轉進而取得預期目標的一種力量。前者是狹義的中小學校長教學領導力;后者是一種廣義的教學領導力,體現了實施主體和實現場域的多元化。本文更傾向于廣義的教學領導力,從教學領導力實施主體和實現場域的角度,進一步探索教學領導力的要素領域。

  2.要素:從孤立走向整合

  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要素是課堂教學有效性測評指標體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礎,這里僅從要素的宏觀方面進行簡略的闡述。教學領導力的內涵由于其層次的多元化決定了內涵的廣泛性。任何教學領導力的內涵都應充分考慮實施主體和實現場域。所以,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是教師教學影響力、學生對教師愿景的追隨力和課堂教學文化交互作用的結果。它是學校領導力的微觀表現,其內涵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實現場域和主體的規定性;二是教師教學領導力實現過程的系統性;三是體現了大學教學、學術師承與文化傳承三大功能。通過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內涵界定,它的組成要素得以凸顯。通過三個方面交互作用,實現教學活動任務,達到有效課堂教學的目標。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通過領導力的視角,不僅注重三個環節對教學任務實現的影響,而且更加注重三個環節對教學任務提升的交互作用的機制原理,以此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要素的系統整合,實現高校課堂教學形式與內容的整合。

  3.過程:從學校走進課堂

  校長教學領導力概念可以從廣義和狹義的角度理解,前者涉及所有影響學生學習的活動,如資源提供、教學資源、協調者和分析學,F狀等四個方面;后者僅限于直接影響課程、教師教學、教師發展和指導行為。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校長教學領導力的目標是協調和激勵學校中的員工和學生達到目的和創造一個有效的學校,最終是為提升學生學業成就服務。這一目標通過校長教學領導力更多的是間接實現。因此,從高校課堂這一微觀層面來看,教師教學領導力是直接影響學生成就的主體。教師教學領導力是要通過自我發展帶動學生全面發展,并且形成積極的教學文化機制。教師教學領導力是校長教學領導力的衍生和發展,是學生發展的直接因素。但由于目前國內外教師教學領導力研究不足,更多地只能從校長教學領導力角度進行梳理,以期對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研究起到借鑒作用。從校長到教師這一實施主體的變化,其實質就是從中觀走向微觀、從學校走進課堂,也是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1)實施主體維度的關注實施主體是指教學領導力的實施者,即領導力的實現者。目前,國外對教學領導力實施主體的關注多集中在中小學校長身上,認為校長教學領導力就是識別學校愿景和使命、規劃和管理教育、員工發展、監督與評價教學過程以及創造和發展積極的學校氛圍。它的作用一方面是優化學校結構,另一方面是領導力行為影響員工關系,從而促進員工對教學更加投入。校長基本職責表現為肩負提升學生學業成就的使命而實施有利于有效教和學的行為。另外,校長由于時間和精力的限制,要想實現教學領導力就必須授權。授權的途徑是形成有力的領導力團隊幫助識別和更好地服務教學相關的利益共同體,如父母期望、市場需求、高等教育要求和政府教育目標等。教學領導力起初被認為是學校校長眾多角色中的一種。但有研究指出作為管理者的校長也應該具備作為一個教師的知識和技能,比如理解個體學習的需要、組織和社會環境及其交互作用、鼓勵學習專業技術和合適的任務、激勵個體改善自我和加強認可和提供充分的資源支持學習。這些行為的主要目標是組織學習環境和加強教—學的過程。教學領導力開始被理解為教和學過程中的能力。

 。2)實施客體維度的關注實施客體是指追隨者的追隨力。目前,在領導力理論中,追隨力已經成為關注的對象,其核心是追隨者的類型將影響領導者領導力的實現和發展。從教學領導力的研究情況來看,仍停留在領導者的角度,大部分校長教學領導力強調校長需要使用一定的技能,刺激和領導所有影響學生學習的人。也就是說,校長通過改善與利益相關者的關系,這種關系幫助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顯然,校長教學領導力的實現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實現起到間接的作用。當然,校長教學領導力的實現還需要對教師這一重要追隨群體進行關注,投入時間和精力以實現教師的信任。也有研究關注根據教師觀點反映校長領導能力,校長教學領導力與學校類型和校長專業是否相關。

  (3)交互載體維度的關注交互載體是指領導力實施主、客體所處的情景,即領導力實現與發展的環境維度。目前研究發現,涉及改善教和學過程的特定教學領導力對學生學業成就是有效的。這也是狹義的教學領導力概念更能為人理解的緣故。這種教和學的過程就是教學領導力實現的環境要素。還有學者關注到學校社會經濟地位與校長教學領導力行為和學生學業成就有關。研究還顯示,教師對校長教學領導力行為的理解對學校學習氛圍的改善與學生學業成就高相關,而校長自身對教學領導力的理解是沒有顯著作用的。學校情景在校長教學領導力和學生學業成就之間起著重要的作用。微觀上,學校使命和學校社會經濟地位與閱讀成績具有高顯著性?梢哉f,校長教學領導力行為是通過學校情景變量間接地影響到學生學業成就的提升。校長教學領導能力的影響因素涉及學校類型和校長專業領域。研究結果表明,校長應該創造更加民主的氛圍。這是指校長教學領導力實現的專業背景和學校地位。在教育管理領域,教育領導力研究備受關注,有關理論和模型的研究非常豐富,這主要是因為在學校管理中,人的因素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這種關注僅僅局限于教育領導力的現狀研究,很少關注學校校長在過去歷史時期的類型。究其原因,校長在其他領域與當今學校管理和社會歷史有關的領導力和職業經歷文獻相對缺乏。

 。4)實施效果評價的關注實施效果評價是指教學領導力的實現與發展,這是目前教育領導力領域亟須深入探討的方面。雖然大量實證研究表明,校長教學領導力行為與學生學業成就之間具有高相關性,但教育系統基于校長教學領導力行為的評價尚未進入政策視野。當然,是否關注特定的標準行為對學生發展有益尚未進一步證實。也就是說,校長教學領導力走向實踐還需要教育領導者和政府給予更多的理解,不能忽視實踐對教學領導力評價的重要方式,因為通過研究和閱歷評價教學領導力強調的是教學領導力必須是可觀察到的實踐和校長能夠實施的行為。

  4.功能:從困境走向突破

  (1)解構與延異:大課堂教學有效觀教學領導力功能的最終目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教學有效性的出現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教學科學化運動,我國有效教學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隨著高等教育后大眾化時代的到來,教育質量問題備受矚目。于是,有效教學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無論從教育經濟學、教育學還是教學的內部結構看,教學有效性都具有過程性和復雜性的內涵,并呈現出模糊性、發展性和多元性的特點,這就使得對教學有效性的界定陷入了困境;與此同時,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教學領導力又存在著發生場域的差異,使得我們不能照搬照抄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標準與模式。于是,要對高校課堂教學有效性形成科學的理解與理性的認知,其前提必須要對傳統的大學課堂教學進行解構。傳統的課堂教學有效性多是基于教師的角度,將有效教學的影響因素歸結為教師的知識(學術水平)、教學觀念、教學能力、教學機智以及教師對課堂教學時間的有效使用(時間投入)等方面[26]。大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已不再僅僅局限于學科教學目標的完成和課堂發生場域的固定,課堂教學有效性應該使延異現象發生,即通過課堂教學過程的影響,延緩到學生第二課堂中,把在課堂上精神對話后的愉悅和滿足帶到課外實踐活動行為中,實現大課堂教學有效觀,這就是教師教學影響力的持續性體現。(2)教師生命實現:教學能力的聚焦“本科教學工程”的實施是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必然選擇。如今大學課堂陷入的困境無疑與教學的低效、無效甚至負效密切相關?梢,對大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目前對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中小學,大學課堂場域因其更具復雜性而少有涉足,這也是高校課堂教學領導力尚未形成的直接原因。近十年來,我國“有效教學”問題的研究經歷了萌芽、發展和繁榮三個階段。有關教學有效性成果無不提及教師的作用。然而,這些研究對教師的指涉,其意在學生成長,而非是對教師教學生命成長的關照及對教師個體的倫理關懷。在大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過程中,如果不能從教師教學生命成長歷程來關注教師發展,不僅違背教學改革的邏輯環節,而且無法真正解決高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問題。因此,教學有效性提升離不開教師教學生命的關照,拋卻教師發展的課堂教學有效性是片面的、有失偏頗的。同時,教師教學生命發展歷程,與教學能力提升息息相關,教師教學生命發展影響著教學能力的形成。然而,現今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認識,還停留在共性化階段,致使教師發展和教學評價陷入僵局。由此可見,這是高校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的新生點,值得深入探討。(3)教師的自我實現:超越知識的追隨課堂教學有效性無不提到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從教學領導力的角度看,就是形成領追型的師生關系。然而,對關系形成的途徑卻未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傳統課堂教學有效性大都以知識傳授為標尺,這是一元智力觀的假設;而現代大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則是以成功智力觀為理論基礎。斯騰伯格認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和實踐性智力三個關鍵方面。這一理論體現了大課堂教學的有效觀,充分彰顯了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的認識。高校課堂教學有效性實現領追型的師生關系,首先需要超越學科知識的追隨。教師的學術信仰應該融入到課堂教學始終,使教師學術追求愿景和學術信仰與學生追隨力類型相匹配,真正實現超越知識的學術愿景的追隨,以此反饋給教師的是學術生命的`滿足和實現,進而最終延續到課堂內外,形成學術一脈相承的學術流派,實現師生領追關系。這是教師教學生命的卓越追求,更是經師與人師融合的體現。因此,在大課堂教學有效觀的指導下,通過師生同益發展的課堂有效性的倫理關懷和學術信仰共同愉悅下的師生領追型關系的形成,從而形成積極的教學文化,產生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共同體。這里的教學共同體涉及教學、學術和文化,并且使大學使命形成連續統一體,實現教學、學術和文化傳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得以集中體現,這也充分說明了教學改革的邏輯歸宿應該回歸課堂教學的觀點。

  三、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的未來趨勢

  在對教育質量持續關注的影響下,豐富和發展教師教學領導力研究領域,有著重要的學理和實踐意義。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場域下,在成功智力發展理論假設的前提下,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對大學課堂改進,直至實現高等教育質量提升具有更為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然而,關于教師教學領導力的研究領域尚未形成,國內外學界對其的關注也相對較少。因此,該領域在未來尚有巨大的研究空間可供涉足,未來研究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研究內容與視角

  通過領導力的要素分析可以看出,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需要對教師教學影響力、學生追隨力和教學文化這三大因素進行系統性整合,才能建構起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礎上,隨著研究視角的日益多元化,該研究領域也將愈發的豐富與成熟。也就是說,研究領域的豐富和發展依賴于研究視角的多樣,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的出現就源于多學科的交叉。當然,這也符合人文社會科學多元視角審視同一問題,從而不斷創新和豐富各個學科領域的需要。不管基于何種領導學理論,無論是共性的領導力研究,抑或是特殊的領導力探索,關于領導力的探究,已然從某一方面如對特質、行為、倫理、價值、道德和文化等的研究,發展到了對領導力概念視野下的實施主體(領導者)的領導力、實施客體(追隨者)的追隨力、實施環境要素以及三者交互作用實現的影響力程度即領導力效能。從領導力概念深化的認識上來看,無論是具體職位、團體、社團和組織,在追求卓越過程中,賦予實現其目標的影響力,而這種目標和影響都最終歸結到個體人的因素上。也就是說,領導力已不再僅僅高居于領導職位,已經從神圣、絕對服從和命令的權力作用走向個體實現其卓越追求的平凡、合作和授權的權威影響力,領導力已成為每個人分內的事情。從領導力形成和開發的角度來看,領導力已經從經院式苦思冥想走向了在實踐中提升的道路。正如美國學者薩喬萬尼所言:“畢竟,領導力的實質是行動!

  2.研究范式

  研究領域成熟發展的重要表現就是研究范式的建立及其研究方法的成熟運用。為了更好地促進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研究領域的發展,需要對其他相關研究領域的成熟研究范式進行借鑒與參考。教學領導力是領導學、管理學和教育學等相關學科的交叉研究領域。這些領域成熟的研究范式主要有實證主義和自然主義下的量化研究和質化研究。同時,目前比較先進的研究范式是實用主義下的混合方法論,即量化和質化的整合研究,崇尚的是資料來源的三角驗證。當然,第三種研究范式尚處于探索階段,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鑒。因此,在開展高校教師教學領導力研究過程中,除了加大量化研究以外,還要重視質化研究,畢竟領導力具有實踐中發展的特性,這就需要關注更多的情景性因素。尤其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文化,民族志方法就是探討文化模式較為適宜的方法。當然,由于高校教師教學領導力研究處于起步階段,其理論體系非常薄弱,需要大量的理論探索工作,這就離不開扎根理論。另外,這里的領導力內涵已經從領導職位神壇走向個體追求卓越。所以,常人方法論也是需要深入關注的?傊,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研究領域的發展,需要通過量化和質化的共同發展以及二者的整合,才能逐漸使研究領域豐富起來,并不斷走向實踐操作層面,為高校課堂改進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基礎。這里僅從研究內容、研究視角與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等宏觀方面進行發展趨勢的展望,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因其高校教學領導力層次復雜性,必然與大學校長、教務處長、二級院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各級領導職位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復雜程度遠遠高于中小學校的教學領導力。所以,高校課堂教師教學領導力未來研究的發展充滿了魅力。

教育教學論文13

  一、了解編者的意圖,讓插圖為幫助學生更好地解讀文本服務

  選入教材的文章往往在語言上都很精練、為了確保課文語言的連貫、通順,句子的整齊,編者通常會用簡單的幾個詞或一句話來帶過,使學生解讀文本、感悟文本內涵產生了困難,這時候插圖起著不容忽視的補白作用。例如《沉香救母》一課中作者寫到不論是寒冬臘月,還是嚴寒酷暑,沉香堅持習武練功。文中并沒有具體闡述沉香面臨的困難,但課文插圖卻有類似的描繪,我便讓學生邊觀察插圖,邊想象沉香在寒冬臘月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在嚴寒酷暑又是怎樣克服困難習武練功的。學生借助插圖把文本讀厚、讀實了。

  二、通過人物的表情、動作,揣摩人物的語言、心理,從而更好地感悟文本的內涵

  低年級教材中有很多寓言故事,不僅故事生動活潑,插圖也妙趣橫生。例如:一上《北風和小魚》一課,插圖二:北風猛吹一口氣,看不見小魚了,非常得意,小魚卻躲在水底捉迷藏呢。插圖所呈現的北風和小魚的表情、動作都很豐富,教師可引導孩子仔細觀察插圖,啟發他們揣摩此時北風會怎么想,在水底嬉戲的小魚相互之間又會說些什么呢?從而體會北風自以為是、不可一世,小魚不畏強勢的個性特征。

  三、了解插圖的時代背景,體會文本所要傳遞的情感價值觀

  《我叫“神舟號”》一課,指導學生觀察課后練習三的插圖時,如果教師能提前布置學生查找有關神舟五號、神舟六號飛船的相關資料,了解楊利偉等為國家航天事業做出杰出貢獻的飛行家的故事,學生一定能更直觀、清晰地感知我國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并從中受到啟發和激勵。

  四、透過服飾、音樂等要素,了解插圖所包含的民俗特征,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所要營造的氛圍

  《歡樂的潑水節》一課,學生對傣族這一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太了解,即使教師在課堂上補充相關資料,“傣族”對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究竟是怎樣一個民族,他們究竟是怎么過潑水節的,這些都是比較模糊的。教師在教的過程中注意到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孩子觀察傣族人民的服飾特點,為插圖配上典型的傣族音樂,——葫蘆絲演奏的《孔雀舞》。在音樂聲中,傣族姑娘、小伙、老人、小孩一起盡情地潑灑幸福和吉祥,傣族特有的民俗氣息在孩子們心中回蕩。在此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回到文本,結合自己的想象說說除了潑和灌,人們還可能怎樣潑水?學生還沉浸在剛才的情景中,有的說灑,有的說澆,有的說倒,和文本所要描繪的場面很貼切,看來孩子們是真的體會到了潑水節的熱鬧和吉祥。

  五、在插圖的補白處做文章,使文本要塑造的角色更豐滿

  插圖和文字一樣,一定包含了編者本身的意圖。但有時候,這種意圖并不是很明顯,編者在編排教材的時候也一定考慮到不同地區、不同風格的教師對教材會有不同的解讀和不同的實施策略,插圖中往往留有一些個性空間供教師創造、發揮。我在教學《蝸牛的獎杯》一課時,發現插圖并不完全是課文內容的再現,教師完全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個性化地組合、再創造。插圖二只呈現出蝸牛在草地上爬行的形態。利用這幅留有空白的插圖,我設計了這樣兩個場景:一、得到獎杯后,蝸牛和螞蟻的對話。其中螞蟻這一形象是根據理解文本的需要添加上去的。學生通過自編蝸牛和螞蟻的`對話,揣摩蝸牛既想夸耀所得榮譽又怕失去榮譽的心理。二、翅膀退化后,蝸牛與第二屆飛行冠軍蝴蝶的對話。當冠軍遇到冠軍,已經不能飛行的蝸牛會有怎樣的感慨,面對老隊友的悲慘遭遇,蝴蝶又會有怎樣的表現。這些情境是在結合文本和插圖的基礎上再造的,相信這樣的情境創設,一定會賦予文本更為豐富的內涵,使形象變得更立體、更豐滿。

  六、關注兒童讀圖的偏好,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活化插圖

  低年級的孩子喜歡看圖,圖畫比文字往往更讓他們興趣盎然。研究顯示,在同一幅圖中,他們更喜歡色彩豐富明快的、形態生動活潑的部分,喜歡將圖畫中的要素和自身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關注這一點。例如:一年級上冊《大海睡了》這一課,教師僅僅出示掛圖(深夜的大海風平浪靜,海面倒映著星星和月亮),學生很難體會“她抱著明月,背著星星!边@句詩所包含的意境。如果,教師試著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回憶自己躺在媽媽懷里,或趴在媽媽背上的感受,或許,這樣的意境便不難體會。當然,每篇課文蘊涵的編者意圖、插圖的呈現方式不盡相同,插圖背后的隱性資源也各不相同。以上這些策略并不是孤立的、更不是萬能的,需要教師在讀教材的時候做到準確、通透、因“材”置宜、因“圖”而異,真正借助插圖這一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感悟語言文字的內涵,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教育教學論文14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只有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才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因此,作為體育老師要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讓學生在享受體育教學給他們帶來快樂的同時,實現小學體育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育教學論文

  體育新課程改革標準明確指出體育教學要以“快樂體育”為基礎,“終身體育”為目標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技能水平,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和價值。因此教師要因勢利導,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和欲望,讓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一、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營造寬松教學氛圍

  教學既是教師進行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間進行情感互動交流的過程,師生關系的好壞,會對學生的情緒狀態產生直接影響,進而會影響到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效果。小學生的思想意識尚未成熟,如果教師可以跟他們建立親密的關系,成為好朋友,那么他們就會喜歡上老師,同時也會喜歡上老師所教的課,這樣一來,就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反之,如果師生間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相互之間非常嚴肅刻板,學生就很容易產生懼怕老師的心理,更嚴重的'還可能對老師產生敵對情緒,喪失學習的興趣。所以,體育教師必須走到學生中間去,深入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要處處為學生著想,關心和愛護他們,用慈善的態度,與學生建立平等、融洽的關系。首先,教師要用和善的語言、溫和的態度,鼓勵和支持學生的學習行為,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從而主動參加各項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鍛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學生碰到問題或出現差錯時,要用和藹可親的語氣與態度,從內心思想上去理解和支持,關心和鼓勵他們,引導他們鼓起直面難題的勇氣,懷著愉快的心情投入到體育鍛煉之中。

  二、用多樣化教學方法,保持學生學習興趣

  從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現狀來看,大部分體育課堂仍然千篇一律,即:教師講解動作要領之后做出示范,然后讓學生模仿練習,周而復始,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長此以往,體育課堂將失去原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學生也逐漸喪失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導致教學效率的降低。實踐證明,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因此,教師要采用生動、有趣、活潑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例如,在“投籃”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碰到籃板得一分、碰到籃筐得兩分、投進籃筐得三分”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投籃要領,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再如,在教學“前滾翻”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謎語:兩手用力撐,兩腳用力蹬,團身能滾球,展體是雄鷹。讓學生猜一下這是什么動作?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形象生動,而且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再如,在教學“4×100米接力跑”時,教師可以有意安排實力有點差距但是相差不大的兩組學生進行比賽,結果不出學生所料,稍微強一點的隊伍取得了勝利,此時教師對學生們說:“那你們相不相信,只要我跟輸的這一組隊員談一會話,他們就能贏?”學生們紛紛表示不可能,結果當老師把接棒的技巧告訴這一隊的隊員之后,他們真的贏得了比賽。學生們的疑惑感越來越強,紛紛猜測其中的原因,并帶著強烈的好奇心進入了學習狀態。因此,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技能,拓展學生的身心素質,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品質。

  三、合理利用體育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體育游戲和其它游戲活動相比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其本身具有很強的娛樂性與教育意義,它不僅有著鍛煉游戲者身體素質的效果,同時還對游戲者的智力啟發具有積極的影響,促進游戲者全面發展。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體育游戲已經成了最佳的選擇。例如,在體育準備活動中引入游戲,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幫助學生進入良好的運動狀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報數字、反方向運動、集中注意力、聽老師口令做運動等游戲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快速進入準備狀態。如,在教學球類運動之前,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擊鼓傳花”、“人手一球”等游戲活動,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傳球方式,促使學生進行各種肢體活動,并快速有序的分發運動器材。在實踐教學中,還可以利用小貓釣魚、龍傳球、支援前線、換物賽跑等游戲方式,以提高學生的活動興趣;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善于模仿,針對這一特點,可以在教學小學“雙腳連續向前跳”的教學內容,改為“龜兔賽跑”的游戲活動,事先讓學生自己制作小兔子的頭飾和烏龜的背殼,然后在課堂上帶上這些自制頭飾,并在音樂的伴奏中,讓學生開始“龜兔賽跑”的游戲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但在不知不覺中牢牢掌握了“雙腳連續跳”的技術要領,而且有效促進了身心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明白了“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做人的道理。可見,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和辛苦而獲取的快樂體驗,才是最寶貴和最持久的,才能使學生真正對體育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同時,教師要以新理念為教學指導,不斷探索和發現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身心發育規律,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季瀏主編.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22-123.

  [2]潘紹偉,于可紅主編.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210-211.

  [3]蔣麗芳.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研究[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xx(03):90-91.

  [4]林彩霞.論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體育科學研究,20xx(04):156-157.

教育教學論文15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這是企業家牛根生先生的著名觀點,這一觀點迅速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推廣。如此可見“德”的重要性。師德是為師之本。所謂師德,是教師應有的道德和行為規范,是全社會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教師被人們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塑造學生的靈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靈魂。教師教育學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師必須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具有優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最美教師張麗莉危急時刻,用瘦弱的身軀擋在失控客車的前面,奮力搶救學生,最終自己卻被卷入車輪下,造成雙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她臨危不懼、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和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崇高職業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們,她的義舉正是忠于職守的崇高品質和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的最好詮釋。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高尚的師德是一部活的教科書,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使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受益終身,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中具有標識作用,所以從實踐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其學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教師有了人格魅力,他才會有威信,才會受到學生的尊重,他的教育才會獲得較大的成功。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注意培養和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以此鑄就高尚的師德。

  教師的師德來源于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健全的個人人格素養。忠誠于教育事業的教師不把教書看成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是毫無私心雜念的投身其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并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他們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正直去構筑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的高尚品質去培養學生的高尚品質,他們是最能以身作則的人,也只有這樣人,才會愛崗敬業,大公無私,才會以崇高的師表風范出現在工作中、生活中、學習中,才會自覺地用自己的健全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和教育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尊敬,學生在這樣的教師的熏陶下才會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才會有益于未來社會的發展。

  教師的師德來源于個人淵博的學識和優雅的氣質。擁有優雅氣質的教師一定是學識淵博、充滿激情、充滿理想、充滿活力的人。這樣的教師會給學生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他們很會講究教育的方法和藝術,倍受學生的喜愛,他的品質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會樂意接受他的教育和培養。從這樣的老師身上,學生的各方面性格能得到良好的影響,受益終生。擁有優雅氣質的教師一定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和衣著儀表,他們在潔身自好的同時,也會影響和教育學生講究儀表,注意文明,讓那些行為不檢點人在他面前自顯形穢,無地自容,從而予以收斂,并逐漸養成注意良好自身形象的優秀品質。

  教師的師德來源于出眾的口才和準確敏銳的判斷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教師,他們很會說話,很講究語言藝術,注重語言的藝術感染力,善于處理各種關系,在復雜的人際交往中得心應手。這樣的教師學生喜歡接近,并很容易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他的口才,他的能力讓學生折服。他對學生教育的話語才有分量,才富有感召力,對學生產生著巨大的震懾力,對學生的`教育是深遠的。這樣的教師會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和事物的變化具有前瞻性,進而能對學生因材施教,更有益于學生的發展。他們對事物的發展方向有著準確的判斷,從而能得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在處理學生的糾紛時,他們善于處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關鍵,提高辦事的效率,會讓學生受到教育,并心服口服。

  教師的師德來源于對學生的信任、寬容和慈愛。在教學的過程中,他們不是一味地灌輸,包辦代替,而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索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不把學生看成是知識的容器和考試的機器,他們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并想方設法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能力。他們對學生在探索的過程,在學習生活中的過失,采取的是寬容的態度,相信并讓學生自己糾正過失。他們會在平等的基礎上善待每一個學生,不會因為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家庭背景的不同而高看或歧視某些學生。他們胸懷博大,能包容性格各異與興趣愛好各不相同的學生,他們不僅是學生的良師,也是學生的長者,還是學生的知心朋友。他們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也關心學生的思想品質與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更會把學生的喜怒哀樂、寒熱冷暖放在心間。

  教師的師德來源于從不滿足的執著精神。他們始終以勝不驕、敗不餒的形象去感召學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困難面前,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強者。他們不會陶醉在成功之中而不思進取,更不會沉溺于暫時的失敗的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們會反思,并從反思中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確立新的奮斗目標,用勤奮和智慧澆灌更加豐碩的成果。

  實踐告訴我們: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要作一個具有美好人格魅力的人,要擁有一顆寬容學生、信任學生的博愛之心。讓我們每個教師努力地培養自身的素質,用自己健全的積極向上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品德來影響和教育我們的學生。

【教育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教育教學論文12-10

高校教育教學論文11-03

地理教育教學論文12-10

大班教育教學論文12-10

物理教育教學論文12-10

教育教學論文(15篇)11-07

幼兒教育教學論文05-25

職業教育教學論文07-28

教育教學論文15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