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樣在教學實現素質教育探求論文
1突出學習過程
應試教育的突出表現是重結果輕過程,以教代學,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要實施素質教育就要轉變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學習過程。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對課本進行自主研讀接受知識、提出疑問。這種學習表面看某個階段課堂氣氛沉悶,然而這正是學生凝神思考的絕佳環境,也是數學學習不可跨越的階段。讓學生在小組內展示自學成果,將自己的所學用數學語言準確表述出來,這是一個將思維過程用語言再現的過程,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是小組內互相糾正、互相補充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互相分享學習成果,達到完善、提高的目的。最后是質疑問難的環節,大家輪流將自己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呈現出來,全班學生交流探討。在這個環節要遵循“學生優先原則”,即學生能解答的一定讓學生講解,學生無法解決的再由教師來講解。這樣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過程,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課堂的思維密度。
2提倡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或者生活中選擇專題進行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這種學習方式在西方的教育理念中體現最為明顯。教師不但要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不斷滲透研究性學習,還要根據學生的生活環境、社會閱歷、身邊的學習資源等要素,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確立研究性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實現數學學習和生活、生產的連接。比如,在學習函數的時候,讓學生利用函數知識去為經商的家長解決商品最佳定價、銷量、利潤最大化之間的關系。同時,鼓勵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工廠設備的改造,以求取得產量最大化。這種學習能加強學生的綜合思考,不但鞏固、加深了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還能促進學生綜合思考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還有很多。但是,無論哪種方法都需要教師能夠解放思想,不受現有的教學方式的禁錮,不斷接受新的教學理念,樹立新的教學觀和學習觀,不斷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將學生的發展放在教學的首位,那么就一定能開創一片教改的新天地。
【怎樣在教學實現素質教育探求論文】相關文章:
談談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實現04-29
體育教學素質教育論文04-30
語文教學怎樣推進素質教育04-30
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04-29
對素質教育下數學教學的思考 論文04-30
關于鋼琴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的論文04-29
淺談外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論文04-30
中職語文教學下素質教育論文04-29
中學化學教學中的科學素質教育 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