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語文導學案的得失與改進論文

時間:2023-05-02 11:58:05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語文導學案的得失與改進論文

  摘要:語文導學案讓學生課前預習任務更加明確,符合“先學后教”的教學原則,有效拓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時間和空間,但也帶來不少問題,如擠占了學生的閱讀時間,容易讓語文課上得像作業課,大量印發學案,增加了教育成本等。如何揚長避短?本文提出了一些改進策略。

語文導學案的得失與改進論文

  關鍵詞:語文導學案;優點;缺點;改進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創建高效課堂,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賈汪教育局開始在全區范圍內推廣導學案。要求每位教師在上課時,都要發給學生一份導學案,語文教師也是如此。

  經過這幾年來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課前發給學生語文導學案,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的確具有可取之處:

  1.讓課前預習任務更加明確

  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是學習的完整過程。但不少學生因為各種原因,往往不能提前預習。以往教師提出預習要求時,往往只是說一聲,沒有具體要求。有些學生也想預習,但由于沒有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往往不知道如何預習。他們只是簡單地看一遍課文,標注一下自然段,勾劃一下生字詞,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了解,就算完成了預習任務。有了導學案,學生就有了明確的預習目標,就能夠對課文作深入地閱讀和思考,為課堂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2.讓先學后教的教學原則落到實處

  對語文學科而言,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尤為重要。因為文字是抽象的東西,作者通過寫作,把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東西通過抽象的文字表達出來。學生閱讀時,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再把抽象的文字還原成活生生的現實生活,繼而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和寫作目的,得到情感熏陶和精神愉悅。文本是聯系學生與作者的紐帶,學生正是通過文本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碰撞出思想和情感的火花。如果學生不去閱讀文本,或者只是簡單地瀏覽,不作深入地思考,只是聽教師對文本進行分析,試問這樣的閱讀有用嗎?由于不少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課前根本沒有預習課文;課堂上,由于課文篇幅較長,課堂時間有限,不少教師常常是在學生沒有閱讀課文的情況下,就對課文進行分析講解。這樣的講解能有多大作用,值得思考。

  語文導學案,正是把“先學后教”這一教學原則具體化,落實到了具體的語文學習活動中。學生在語文導學案的引導下,閱讀課文,思考問題。盡管這種思考不夠正確,不夠深入,不一定真正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或寫作意圖,但只要閱讀了,思考了,學生與作者就已經進行了初步溝通,進行了對話與交流。因為閱讀本身就是一個個性化的過程,閱讀的效果取決于讀者自身的閱讀儲備。再經過課堂上同學間的討論交流,教師的點撥講解,學生的認識自然就得到了修正與提高。如此循環反復,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反之,如果沒有學生的“先學”,只靠教師的“后教”,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得到提高嗎?林黛玉永遠只是教師心目中那個亭亭玉立、愁眉不展、惹人愛憐的林妹妹,到了學生心中,林黛玉也許就成了班級里哪個長得俊的女生,與書中的人物大相徑庭。因為教師心目中的林黛玉是建立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的,而學生的印象僅僅建立在教師講授的基礎上,與文本之間不知又相差了多少距離。

  3.有效拓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時間和空間

  長期以來,語文教師一直抱怨數理化作業擠占了學生課外學習語文的時間。面對數理化教師布置的大量課外作業,語文教師只能搖頭嘆息,無可奈何地讓出課外時間。近幾年來,學生課外時間幾乎被英語學科占領。背不完的英語單詞,做不完的英語作業,讓數學教師都深感頭疼。這種學科之間不合理地競爭,使得學生偏科現象非常嚴重,尤其削弱了學生對母語——漢語的學習。很多學生不喜歡閱讀,甚至寫不好漢字,記不住詞語,導致寫作文時錯別字連篇。不少學生英語學得比語文好已成不爭的事實。語文學習被弱化,英語學習被強化,學生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英語學習上,導致學生不喜歡語文學習,這種現象正常嗎?

  除了應試教育的原因以外,語文教師未能轉變教學觀念,主動放棄語文學習陣地,也是學生不喜歡語文學習的主要原因。學生畢竟是孩子,他們無所謂喜歡學習哪門學科,哪科教師抓得緊,他們就學習哪科。以前,語文教師布置的作業往往較為籠統:要求學生把新課文提前預習一下,課外多讀點書,寫一篇日記等等,布置了也不檢查。久而久之,學生就產生了惰性,根本不去做。而數學、英語學科的作業非常明確,做多少題目,背多少單詞,第二天要上交作業,或者默寫單詞,躲是躲不過去的。同樣久而久之,學生就形成了習慣:語文作業可以不做,數學、英語作業必須完成。

  語文導學案的落實,填補了學生在語文課外學習中留下的空白。用明確的作業要求學生完成,學生就無法躲避,必須完成。實際上,語文學習不僅僅是看書,寫作文,還可以通過具體的問題(思考題)促使學生深入閱讀,認真思考,并且把思考的結果落實在紙面上。盡管這樣做并不完全符合語文學習的規律,但在目前情況下,是不得已而為之,總比學生課外時間不學語文好。 看到語文導學案優點的同時,語文導學案產生的負面作用也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概括起來也有以下三點:

  1.就學生而言,降低了語文學習效率,偏離了語文學習的獨特特點

  語文學習離不開大量閱讀,只有讀得多了,厚積而薄發,才能心有靈犀,融會貫通。語文導學案雖然能夠讓學生把語文學習落到實處,但畢竟類似于數理化作業,會讓學生產生“學習語文就是做作業”這一錯誤認識,把語文學習同數理化學習混為一談,從而偏離了語文學習的獨特特點,除了完成語文導學案外,不再閱讀其它文章或書籍。如果長期這樣,語文教學就真正走上了失敗之路。

  2.就教師而言,淡化了語文學科的教學特點,會讓語文課上得像作業課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決定了語文課堂必須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并且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語文課堂中,語文教師應該做到激情導入,引導學生讀寫詞語,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品味語言,對文章難點進行探究。但有了導學案,一些語文教師無意當中就把語文課上成了作業課,整個課堂教學活動完全圍繞導學案展開,問題回答完了,一堂課也就結束了,忘記了朗讀、品味等屬于語文教學的獨特環節。

  3.就學校而言,增加了教學成本,加大了工作難度

  每一篇課文都要求發給學生導學案,無形當中增加了學校教學成本,加大了學校工作難度。就拿我們學校而言,初中三個年級共有四十二個教學班,三千余名學生,光語文一門學科,一天就要印三千余份導學案,加上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學科,一天的印刷量可想而知。如果天天這樣,肯定難以為繼。如果一種教學活動需要付出很多代價,那么這種教學活動的生命力一定不會長久。只有便于操作,才能為教師和學校所接受。

  既然語文導學案既有優點,又有不足,那么如何揚長避短,發揮語文導學案應有的作用呢?

  1.重點強化,避免遍地開花

  語文應以閱讀為主,只有大量閱讀,才能培養學生語文素養。讓學生適當地完成語文作業,很有必要;但如果逢“讀”必“做”,就會影響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害怕閱讀。因此,語文導學案不能也不必課課都有,凡是淺顯的文章,讓學生讀讀就行了,就不必用導學案;只有重點名篇,學生學起來有難度,不容易真正理解的,就必須用導學案,引導學生學習。魯迅的文章,如《藤野先生》、《阿長與<山海經>》、《故鄉》等,就需要用導學案引導學生深入學習。

  2.改進設計,激發創新思維

  不少導學案在問題設計上,拘泥于對句義和對文本內容的解讀,不利于激活學生創新思維。不少學生在完成導學案時,不是自主閱讀,獨立思考,而是查閱資料,一抄了事,根本沒有達到提前預習,自主閱讀的效果。因此應該改進導學案的設計,在考查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和對內容的感悟能力的基礎上,更應著力培養學生對文本的創新解讀能力,應該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積累和感悟能力,表達屬于自己的獨特見解。哪怕這些見解是膚淺的,幼稚的,甚至是錯誤的,但畢竟是學生自己的。只有這樣,課堂教學中生生之間、師生之間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認識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3.有機融合,杜絕照本宣科

  導學案的作用在于引導學生預習課文,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合作探究。如果把導學案當成是教師上課的教案,就是混淆了導學案和教案的區別。導學案的使用對象是學生,教案的使用對象是教師。教師上課時,必須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訓練。如果僅僅根據導學案上設計的問題,逐題檢查講解,就把語文課上成了習題課,語文學科的教學特點就喪失殆盡。因此,不能用導學案代替教案,導學案只能成為教師教學備課的一個環節,教師上課時,可以安排恰當的環節檢查一下學生對導學案的完成情況,決不能照著導學案安排整堂語文課的教學內容。

  總之,任何一種教學探索只能是探索,不可能十全十美,完美無缺。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補充完善,語文導學案才能更好地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燕.高一語文導學案使用探微[J].中學課程輔導高考版?教師版,2011(10).

  [2]吳中侶.中學語文教學學案探討[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1(20).

【語文導學案的得失與改進論文】相關文章:

小議學案導學的論文04-27

語文導學案模板04-30

導學案的編寫學科論文04-28

教學案導學之我見的論文04-27

《論語》導學案03-14

《草》導學案03-14

《秋天》導學案12-17

秋天導學案03-02

社戲導學案05-01

頤和園導學案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