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語文內容設置基本維度論文
與別的素質教育課程相比,大學語文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中有其自身獨特性,因為它對學生的教育與影響是從語言層面進行的,學生有受語文習得經驗影響的基礎。要消除這門課程在當前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學生新鮮感差,收獲少、教學效果不明顯”的“尷尬”的境地,必須追本溯源,深入辨析確定這門課的課程定位和與眾不同的特性。
一、大學語文課程的定位探析
學科的定位是課程發展最基本的問題。我國從1903年開始建立分科教學的新學制,開設語文科,從此有了現代意義上的語文教育,這個現代教學制度的特征是把所有的教育內容分科傳授。它適應了工業生產和社會事業發展現代化的需要,能高效、快捷地培養掌握各種專門知識和技能的人才。但“語文”學科的性質有特別之處。“語文是覆蓋在所有學科之上的,是一種把人文精神滲透到所有學科中去的‘學問’,學語文的同時也能學其他的學科,而在其他學科里面也都有語文的因素。”大學語文也同樣具備這一特點,而且是其他學科明顯不具備的,不重視這一點,大學語文將不能找到自己科學正確的課程定位。設置大學語文課不只是為了給大學生提供一個拿學分的“選課”機會,更不是為了教授語言學、文學的純理論知識,最重要的是通過對民族優秀語言的習練給學生個人提供一個安身立命的根本,幫助學生找到靈魂可依托的家園,成長為有文化內涵、精神健全的人才。它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又是一般的人文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大學語文的所有內容的選擇與設置都必須以此為取舍標準,才能不被這樣那樣的傾向所迷誤。故而,大學語文教育的目標定位只能是側重于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適當兼及語文能力水平的提升。這個課程定位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在高等教育上強調“保存西方文明的基本傳統必須的語言、知識和價值觀”的潮流方向是相應的。因此,大學語文課程應是一門重要的素質教育課程,在幫助大學生建立良好的精神家園,提升人文精神,養成其文化素養方面,是其它任何課程都無法替代的。
二、大學語文的七點課程特性
(一)適應不同專業的“通識性”。從精神文明的角度去思考,專業知識和技能都屬于“器”的范疇,“器”必須受到“道”的制約,以人為本,為人類謀幸福才是“器”的終極歸屬,缺乏人“道”引領的“器”極容易演變成危害人類公眾利益的工具,“器”的性能越強大,危害性可能就越大。因此,大學語文這樣的人文素質課程必須樹立仁善、人本主義、人道主義等通識性思想和普適價值觀。由于大學語文授課對象是非漢語言文學專業以外的理、工、農、林、醫、生物、氣象、經濟、管理、外語、財經、政法、藝術、軍事等各專業學生,是一門公共基礎素質教育課程,是一個為學生的人生發展奠定“通識性”的文化基礎知識平臺,要多選具備通識性思想價值觀的語文材料,讓學生反復研讀,探討歷代人類文明的精華,從中受到教育。“通識性”之“通”必須落實在求善、求真的思想價值觀、精神品質上。
(二)區別于大學中文系課程體系的“獨特性”。盡管大學語文課與我國大學中文系課程有一種先天性的“親緣”關系,由于教學對象、培養目標的不同,大學語文要有區別于我國大學中文系課程內容設置的獨特思路,與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有所區別。應堅持做到:凡是具有通識性人文意義的文學內容,才能為我所用;凡是有助于人文教育培養的部分才是合適的。大學語文教育必須把方法的教學與知識的融通和運用放在首位,打通學科之間、知識之間、公共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壁壘,促成學生由“用器”到“用道”的飛躍。因此,大學語文課程在通識性原則的基礎上,應探求適合于高等教育的內容體系和編排方法,并以此對傳統文學資源進行整合重組,選擇能超越各專門學科知識域限,既具有鮮明時代性,同時又具有普遍的精神價值的文獻經典,它們或表現不同時代共同人性,或展示各民族人類共有的美好品質與情感體驗,或引導學生學會有深度的理性思考,提升其哲思境界,或貼近學生當下生活實際,與各專業學生將來工作緊密聯系。在足夠的彈性和靈活度的基礎上,滿足不同類別學校和專業方向學生精神成長的需要。
(三)溝通古今中外、名家與非名家、高雅與通俗的“統一性”。“古”與”中”絕不是大學語文課程內容選擇依據的藩籬,“今”和“外”也不可偏廢,只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現代人文精神與人道主義情感,提高學生的精神品味與語言能力,無論古與今、中與外,都可以考慮納入教學范圍,講授時間不足也要給學生必要的梳理,以方便其日后學習。當然選外國文學作品要考慮我國人民的思維習慣和民族的文化心理;選擇“五四”以來的新文學作品,也要考慮到它們“過重的歐化傾向,精英意識,功利情結”等偏狹文化特征。必要時可以是一段或幾個段落,中國外國都可以,以指導學生閱讀,有效擴大學生知識域限,增加學生學習的新鮮感和閱讀快感。課程指導教師要虛懷若谷,思維超越“定評”,勇于打破“名家”崇拜,不要只把眼光瞄準“名家”,歷代非名家的作品,只要主題積極,藝術強,學生愛讀,就可列入考慮范圍。應破解大學語文課長期以來在體裁、文學流派、時代、國別的內容選擇困境,涵蓋詩歌、戲劇、小說、散文四大文學體裁類別。屬于詩歌范疇的詩經、楚辭、樂府民歌、唐詩(絕句、律詩)、宋詞、散曲、小曲、彈詞、中國內地歌詞、港臺歌詞、現代詩歌、當代新詩,還有漢語特有文體“對聯”;散文中的語錄體、書信體、古代的“移文”、現代雜文等均可入選。語言形式要既有文言文、也要有白話文;既要有散體文,也要有駢體文;文學流派上既重視現實主義作品,也不可忽視浪漫主義作品、現代主義作品,以達到作品體式、體裁、語言形式、風格、流派的多樣性。
(四)語文學習的“終身性”。語文對一個人的影響和作用是一輩子的,它與每個人都終生相伴相隨。如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所培養起來的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人生發展的核心能力,將終生影響著每個人的事業成功與發展。國家教育部語言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教授說過:人生有多長,語文就有多長。東南大學在大學語文課建設中就提出“雙超”理論,認為大學語文“不是給學生‘一杯水’、‘一桶水’,而是給之‘一條河’”。因此語文學習也是終生的,要有終身的理念,決不是學校生涯結束了,課程就完成了,語文學習、語文表達的社會實踐活動是要伴隨學生一輩子的。大學語文課程必須從終身教育出發,滿足學生終身學習的要求,把語文學習方法和探究問題的方法教學放在首位,關注內容提供的情感價值導向,滿足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五)對學生精神文化的“引領性”。人對生命和生活意義的追求常常會成為前進的內在驅動力,出于人的本性,學生們也有對人生的思考。如果課程能幫助學生直接接觸乃至正面應對“精神成人”時所難免的“成長中的煩惱”,以一種較為穩定的精神價值體系,描述和揭示文學大家的信仰、信念、理性、情感的價值尺度和表現方式,讓學生對自我,對社會的思考與困惑,可以在大學語文課程中找到參照的尺度和判斷的依據,得以拓展思維視野,提升精神境界;如果課程能讓學生有一見如故之感,從中看到自己所愿、所需的人格行為,發掘出生活中要尋找的東西,與之進行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生命對話,從而想看、想聽、想讀、想說,這樣的課程會不成功嗎?
(六)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適應性”。如果課程內容的文本主題、情感脫離時代和學生生活、思想實際,學生無法從中找到提升完善當前思想的精神力量,無法與以前掌握了解的語文知識結合,無法與社會現實聯系,無論注釋多么準確,賞析多么完美,匯評多么全面,對學生的實際影響力將會很微弱,學生也不會很好的接受。所以在安排課程內容時,除了考慮主題是否積極,語言是否生動,體式是否完備等各種因素外,還要考慮接受對象的特性,不要過深過難,歸類要清晰,要有開放性,能引領學生尋找知識的海洋與源流。要敢于放棄“文學史”或“體裁分類”的陳規,以思想傾向、主旨的相同、近似或相反來組合歷代、各種體裁的作品,這些思想傾向、主旨又必須是現代的,貼近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的。注釋要精簡,只要幫助學生理解文義即可,注釋中語法、訓詁等方面的內容可簡化甚至省略,解題、賞析都要極為簡短,匯評內容也可省略,節省下來的時間讓學生直接閱讀原文文本。有的短小又朗朗上口的詩歌,學生能記住名句,會寫,領會其意義就足夠了,解題、賞析和賞析性的作業布置可一律省去。
(七)提高語言表達技能的“訓練性”。語言表達的實踐性很強,古代的讀書人平時經常要吟詩作對寫文章,而當代大學生語言表達時心中有而“口”不達或眼高“手”低的現象卻很嚴重。因此在語文教育中,強調文學的情感熏陶與語文運用能力的雙重發展是必要的。課程應根據人類語言能力的形成規律,安排適量的語文運用訓練,在引導學生品味優秀文學作品過程中掌握高層次的語言表達技巧和能力。應緊扣學生心理實際與生活實際,形式現代化、多樣化,注重類比,既強化原有選文的主題、情感傾向,又引導學生聯想到教材外的語文生活場景,有話可說,在聽說讀寫訓練中提高母語水平。作業形式要多樣,辨析、討論、反駁、批評均可,方式上應隨學生自身喜好自由選擇,書面、口頭,紙質書寫、電腦書寫、當面提交、網絡提交都應允許。評價方式要靈活。原創性作品,無論是否正式在媒體發表,應可替代作業提交甚至考試。
參考文獻:
[1]孔慶東.大學語文的教學改革方向[J].中國大學教學,2006(7):20.
[2]魏飴.大學語文課程教材建設新探[J].中國大學教學,2007(6).
【大學語文內容設置基本維度論文】相關文章:
市場營銷專業銜接課程的內容設置論文05-02
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指標設置及基本內容探討04-28
大學語文論文11-14
性別角色與基本人格維度的相關研究04-27
實習的基本內容04-27
論災害信息傳播的背景、維度與價值的論文05-03
論文的基本結構05-30
說課的基本內容12-14
說課的內容與基本步驟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