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音樂教學實踐點滴的教育論文
1深入挖掘優秀流行音樂當中的學科要素
當今的流行音樂已經和古典音樂、傳統民族民間音樂一起共同形成了音樂領域中的三大板塊。流行音樂沖擊中學音樂教育是一個值得時刻關注的音樂教育現象,也是個值得探索的音樂教育領地,假如我們學校的音樂教育把流行音樂拒之門外,則有如掩耳盜鈴。一支在典型的社會背景下誕生的流行音樂,在音樂課上介紹給學生,意義不僅在于了解一首歌曲。針對廣大學生濫聽流行音樂的行為,正面引導要比回避不談或強行制止效果好得多,這也是音樂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精心挖掘現有教材的內涵,與流行音樂結合欣賞,充分揭示作品中豐富的內容和藝術形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本教學內容能讓學生接受并喜歡。比如,初中音樂教材上的欣賞曲目《梁山伯與祝英臺》,它來源于美麗的民間傳說“梁祝”的愛情故事,教師在給學生欣賞之前,可以先請學生聽賞流行版的《梁祝》,然后再去欣賞教材上的曲目,兩者作以比較,這樣會使學生容易接受,樂于去接受欣賞、體味傳統音樂的旋律之美、情感之美。久而久之,學生對課本上的歌曲會漸漸喜歡,并會主動去了解和接受它們。
利用恰當的“流行音樂”進行教學,不僅可以補充現行教材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更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在熱愛課本上的“陽春白雪”音樂的基礎上,了解和吸納其他風格的音樂,從而為造就新一代音樂人才創造條件,鋪平道路。讓流行音樂進課堂,絕不是放棄教材內容,而單純地遷就學生,把音樂課簡單地變成流行音樂的教唱和欣賞課。而是對入選教材的流行音樂進行分析和精心的挑選,挑選的標準應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盡可能完美統一”和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并在整個教材中只占適當的比例。流行音樂與正統音樂教育理念和手段雖然有著極大的差別,但在基本方法、基礎訓練、基本理論方面仍然有著許多共同之處。因此,在基礎音樂教學中有選擇地納入流行音樂的教學是有必要的。
2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無論是有音樂天賦還是沒有音樂天賦的學生,老師都需要與他們取得相互之間的信任和支持。音樂課堂上,表現活躍的通常是有音樂天賦的學生。他們自信、活躍,音樂天賦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和肯定,已經取得大家的一致認可。而對于那些自以為是音樂“差生”的學生來說,音樂課似乎與他們無關,有的則干脆放棄音樂課。對這些產生了自卑心理,對音樂學習缺乏信心的學生來講,尤其需要音樂教師的激勵和信任。在教育界有這么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如果這時候老師選擇放棄,有可能會使這些自以為是“音盲”的學生終身與音樂無緣。我們老師不能選擇天賦,但可以選擇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在每位學生身上,教師都要看到他們的長處,找出他們行為中的閃光點,哪怕是細微的優點。
3發揮教學媒體的優勢
有的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形式上。他們竭力挖掘教材中可用多媒體的知識點,利用了一切所能利用的媒體形式,錄音、錄像、投影,制作的課件也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穎、花哨、動感。這樣的教學,看起來熱熱鬧鬧,學生大開眼界,但實際效果一般,甚至學生的注意力被無用信息牽制,忽略了真正需要欣賞的音樂的內涵,反而降低了教學效果。這違背了媒體的運用應為音樂教學服務的教學規律,是不可取的。
因此,要從課堂實效出發,真正做到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體驗音樂內涵,想像音樂意境,參與音樂創作。
以上三方面內容是筆者在音樂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嘗試。學生是極具可塑性的鮮活個體,音樂老師要善于挖掘每一個學生的內在潛力,重視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發展學生的音樂能力、個性和才智等。總之,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老師一定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細心觀察的眼睛……要做個教育的有心人,寓教于樂,序循漸進,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總結,讓學生在快樂的音樂學習中信心百倍,個性飛揚,超越自我,使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更加燦爛多姿,光芒四射!
【初中音樂教學實踐點滴的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實踐中滲透感恩教育論文05-02
物理教學點滴談的教育論文05-02
初中音樂教學論文 音樂論文03-30
初中音樂教學論文05-15
實踐教育論文教學模式論文05-01
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論文05-02
音樂審美教育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5-02
在音樂教學的實踐中體現的論文05-01
如何開展初中地理的實踐教學的教育學論文05-02
初中數學教學教育論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