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英語speaking教學初探論文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密切,作為一種國際交流用語,英語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交際是語言教學的本質,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借助它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和交流,而最直接常用的交流方式就是“說”。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高中英語說的教學應該著重培養學生以下的能力:能傳遞信息并就熟悉的話題表達看法;
能通過重復、舉例和解釋等方式澄清意思;能有條理地描述個人體驗和表達個人的見解和想象;能用恰當方式在特定場合中表達態度和意愿;能用英語進行簡單的語言實踐活動,如訪談。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口語在英語教學中所占的主導地位。然而,我們在現實教學中卻遇到了下列問題:
1.由于我們的母語環境,在生活中學生缺乏聽說英語的機會,尤其是來自農村的大多數學生英語基礎薄弱,他們沒有開口說英語的信心。
2.我們目前的英語教學采用的是大班化教學,這種形式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口語操練。因為在這種教學環境下,教師不能為每一位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口語訓練,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機會進行會話訓練,久而久之,學生練習口語的情緒不高、興趣不大,甚至內心焦慮緊張,在這樣的心境中,學生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角色轉變成旁觀者。
3.目前高考無法考察口語,平時考試更不考,所以很多學生和教師都不重視口語教學,認為上口語課是在浪費時間,就將此部分刪掉,以節省時間多練習語法,結果造成了學生英語高分低能的現象。
面對以上的問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摸索,并總結出了如下解決策略。
首先,觀念是引導人們前進和行動的指南。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而且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引導我們的學生去更新觀念,讓他們清楚:我們新課改是要培養全面發展,適合于未來國際化發展的綜合型人才,而不是只會參加考試的機器。我們要讓他們意識到:英語是一門語言,它的最終目的是達到與人交際交流的效果,而不是拿張試卷來答題。在交流過程中,聽和說是我們的主要活動,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說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用英語授課,以期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聽說氛圍。總之,we should remember:being Englishteachers,we should use English whenever possible anduse Chinese if necessary.
接下來,針對農村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的實際情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加強對他們聽說能力的培養,以下是筆者個人在教學中采用的一些提高speaking教學效率的途徑。
1.我們教室布置要盡量英語化,而且我們在教室外面要做黑板墻,貼上英語名言警句,展示優秀英語作文,以增強語言信息量,給學生制造濃厚的英語氛圍,激發學生說英語的欲望。
2.充分利用課前5分鐘練習。在每節課的開始,筆者都抽出5分鐘時間讓一名值日生為大家作duty report,且我們的report題材和內容不限。值日生可以朗誦一首英文詩,講一則英語笑話或者談論自己的近期學習生活情況。通過此活動,我們不僅鍛煉了值日生的口語,而且增強了他們說英語的信心,真可謂是事半功倍。
3.創造輕松的課堂氣氛,多為學生提供一些展示他們說的舞臺,并在他們遇到困難時給予及時的幫助。我們的說的活動豐富多彩,如:answering questions、discussing topics、dialogue shows、performances。而且在學生給完presentation之后,筆者都會給予他們適當的表揚評價,如:good job,youhave done much better,well done,very 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在說方面的表現欲,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4.在平時教學中,多滲透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對于基礎非常薄弱的學生,筆者引導他們從單詞和閱讀課文的錄音入手,要求學生多聽、多模仿錄音閱讀,平時廣泛讀文章,擴大詞匯量和豐富知識,逐漸養成聽英語新聞和看英語節目的習慣。并鼓勵他們在同學、朋友之間運用英語交流,逐漸形成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逐漸排除他們“怕出錯,難張口”的心理障礙,幫助和引導他們多聽、多說,使聽讀和說寫各個方面相互促進和提高。
5.組織口語活動小組。我們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4至5人一組。在分組時,既考慮到學生性格、興趣的特點,又注意到男女搭配、基礎差異。小組各成員分工明確,聽說兩條線,給每個人開口說話的機會,讓每個人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6.在課余時間,多組織一些英語活動。如:英文歌曲比賽、校園口語大賽、英語話劇節、英語詩歌朗誦會、英語角等活動。筆者用英語來充實學生的課余生活,也為他們建立了英語說的平臺,增強了他們說英語的勇氣和自信心。
最后,我們要清楚一個觀念:教材只是教學的一個媒介,我們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們應該靈活運用教材,從學生的實際能力出發,對教材進行合理必要的取舍,在課文和workbook中精選難度適中的口語材料進行訓練,并可以將自己搜集好的說素材進行整合,將說的話題多樣化,以增強學生說的趣味性,并達到強化學生說的能力的效果。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筆者堅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使用上述提高說能力的方法,筆者調動了學生說英語的積極性。現在無論是在閱讀課的回答問題、討論活動中或者是在聽說課上,學生們都非常的積極主動,他們踴躍舉手爭取回答問題的機會,他們回答問題時,條理清楚、觀點明確,語言表述也比較準確。
尤其是在我校去年舉辦的校園口語大賽中,筆者所帶班級中20人參賽,其中15人獲獎。這足以表明我們的說強化訓練沒有枉費,我們的行動已初見成效,這令筆者感到很欣慰。因此,筆者決心將此說強化練習進行到底!總之,發現問題是我們取得進步的動力。在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地尋找出新的問題,并不斷地探索進取,筆者相信一切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也深信,伴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我們的學生將會更加優秀,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高中英語speaking教學初探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初探論文05-04
高中英語學困生教學之初探論文05-04
教學創新的初探論文05-04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初探04-29
小學數學教學初探論文05-01
高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初探04-30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授之以漁策略初探論文05-03
詞匯教學方法的初探論文05-01
小學體育激勵教學初探論文05-02
中職英語情境教學初探的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