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激發學生學習大學物理主觀能動性的探討論文
摘要:大學物理是工科院校開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礎課。但由于種種原因, 當前大學生對學習大學物理的興趣不高, 不能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本文根據教學實踐經驗和相關文獻, 提出了一些對策, 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大學物理的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大學物理; 主觀能動性; 興趣;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一般運動規律及物質相互作用的學科, 其基本理論滲透到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 應用于工程技術的各個部分, 是其他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基礎, 也是科學進步和科技創新的源泉, 近年來大量的新興產業如量子通信、微電子、材料、生命科學等無一不是因物理發展或物理學相互交叉滲透的結果。此外, 大學生通過大學物理的學習還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拓寬他們的視野, 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探索意識, 因此大學物理一直以來是高等院校工科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然而, 由于大學物理的高度基礎性和理論性, 不像計算機、外語那樣學了就可以用, 另外受當前社會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和實用主義思維的影響, 學生普遍存在對大學物理重視度不夠, 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這已經成為影響大學物理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為了擺脫這種局面,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 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為了克服學生對物理課程的抵觸情緒, 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使他們真正積極的、主動的學習, 筆者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 選用了不同的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介紹如下。
一、將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
盡管物理學是一門古老的基礎性學科, 在大學本科學的物理知識基本上都是一兩百年, 甚至三四百年前的發現, 在物理教學中, 學生普遍反應大學物理理論性太強, 枯燥乏味并且缺乏實用性。但是實際上物理學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 生活的許多方面都體現著物理學的規律。上至“神州”上天, 下到石油鉆探;大到宇宙探秘, 小到納米世界, 都離不開物理學的知識[1].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物理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結合學生所見所聞, 將物理知識生活化,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相對運動時, 可以聯系下雨天以多大的速度跑時淋在身上的雨最少;在講動量定理時, 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水果外面要包一層厚厚的網套, 碼頭上為什么放輪胎, 跳高桿下為什么放厚厚的海綿墊子, 汽車里的安全氣囊又是怎么起作用的等等;講相對論時可以把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與現在的核電站聯系起來;剛體的轉動這一章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也是非常多的, 如騎自行車時車輪子的轉動, 花樣滑冰運動員旋轉時的姿勢, 飛輪的轉動, 飛機上的導航儀等;機械振動和機械波部分也和日常生活有聯系, 例如怎樣讓樂器發出美妙的音樂, 爬雪山為什么不能大聲喧嘩, 收音機的調頻又是什么原理, 古代人打仗時為什么爬在地上聽馬蹄聲等。物理學的每一部分幾乎與日常生活都有聯系。在教學過程中如能引入現實生活中的例子, 既能使學生眼中的物理變得豐滿生動, 貼近生活, 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公式, 又能使學生覺得學習物理很有用, 能夠解決實際問題, 這樣他們就能主動學習物理。
二、將物理知識與教師科研相聯系
物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 大學物理雖然是一門基礎課, 但當今不斷發展的高科技研究成果, 其原理中都有物理知識, 我們在課堂上可以把教學內容與自己的科研聯系起來, 也可以介紹一些新科技、新發明、新動向, 把一些重大的比較有意義的科研進展、科研突破推薦介紹給學生, 使學生認識到大學物理課程的重要性, 從而產生學習的需要, 培養求知欲, 進而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大學物理。例如講光的顏色和光譜的時候, 筆者就把這一節的內容和自己的科研結合了起來, 給學生展示了稀土離子的發光光譜和稀土化合物的水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發出的光顏色, 指出稀土離子的發光光譜比較窄, 發出的光色純度比較好, 而半導體的發射光譜比較寬, 色純度不好, 但半導體發光也有自身的優勢, 進而介紹了稀土和半導體在不同方面的應用, 并給學生留下了懸念, 促使他們主動的去探索。在講光的圓孔衍射的時候, 光學儀器的分辨率, 為了說明儀器的分辨率和光的波長成反比, 筆者就把科研上用的很廣泛的電子顯微鏡引入到了本節中。即使是紫外光, 光的波長還是比較長的, 所以光學儀器的分辨率有限。而電子不僅具有粒子性, 還具有波動性, 作為波, 電子的波長是很短的,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就比較高, 所以能看到更小的粒子。同時還說現在科研上用的電子顯微鏡都是從國外進口的, 價格比較昂貴, 我們應該研發自己的儀器, 這樣還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使他們主動的去學習大學物理。
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心理學研究顯示, 在簡單重復的對象刺激下, 人的注意力往往會遲鈍起來, 而新穎奇特的對象則會使人腦神經系統興奮, 激發強烈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教學形式要多樣化, 不能給學生“老一套”的感覺, 否則就會消弱學生的注意力, 久而久之, 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喪失殆盡[2].隨著科技的現代化, 教學手段也應該現在化, “粉筆+黑板”已不能適應當前的需要, 現在多媒體教學系統日益完善, 如果將其用于教學活動并加以合理運用, 可以起到積極作用。例如講光的偏振時, 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三維立體電影, 讓他們體驗帶偏振眼鏡和不帶偏振眼鏡看電影的區別, 從而使他們更好的理解偏振光。課程可以從講故事、唱歌、演小品、朗誦詩歌等形式開始, 例如講參考系時, 可以讓學生唱“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兩句歌詞;講相對論時, 可以讓學生講一個愛因斯坦的故事。課程中間還可以討論、辯論、表演、練習、自學等。還可以組織一些與大學物理學習有關的科技活動, 如物理現象再現、展示與物理有關的小發明、小創作。甚至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筆者上習題課時都是讓學生上黑板給同學們講, 讓下面的同學給他糾錯, 這樣既增加了講課同學的自豪感, 又提高了下面同學聽課的積極性。這樣一來, 學生覺得每節課都有新鮮感, 自然興趣盎然, 睡覺、看手機現象就會減少, 因此經常變換教學方式, 滿足了學生求新求變的心里, 這樣就能主動學習大學物理。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積極性充分發揮又相互結合的過程, 如果教師始終處于絕對支配的一方, 客觀上凌駕于學生之上, 命令指揮學生, 只準按老師規定的做, 這樣學生就會逐漸從“我要學習”的主動探求變成“老師要我學習”的被動觀念。良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 學生是感性的, 如果喜歡這位老師, 就愿意聽取老師講授的知識, 并愿意把自己的接受狀況反饋給老師, 愿意與老師互動, 這樣一來, 老師講的課就更加精彩。如果學生不喜歡這位老師, 要想他們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是很難的[2].作為老師, 要想讓學生喜歡自己, 必須注意塑造自身的形象, 廣博的知識, 優雅的談吐和高尚的人格是老師的魅力所在, 教師要不斷的加強自我學習, 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 用自己廣博的知識去征服學生, 使學生心悅誠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尊重、信任、關愛學生, 與學生坦誠相見, 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使學生主動學習。
五、結語
綜上所述, 大學物理作為高校工科類學生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必修公共基礎課, 學生對它的掌握程度不僅直接影響到該課程的學習, 還影響到學生對其專業課的學習。但是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 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主動學習。作為一線教師, 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 要科學、有計劃、有目的的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欲, 提高大學生學習大學物理的主觀能動性, 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
參考文獻
[1]庹靜。大學物理教學的“激趣”探討[J].物理與工程, 2010, 20 (4) :59-61.
[2]熊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J].讀與寫雜志, 2009, 6 (8) :128.
【激發學生學習大學物理主觀能動性的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提高學生學習大學物理積極性的探討論文05-02
對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的探討論文05-02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論文05-02
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論文05-02
淺談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論文05-03
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論文05-03
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論文05-02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論文05-02
探討學生口語學習動機論文05-02
激發興趣快樂學習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