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5篇)
在各領域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體育教學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
體育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是提高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整體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學生科學的鍛煉身體以及健康成長的過程。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與同伴之間交往、合作,相互激勵、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創造性地學習,科學地鍛煉自己的身體;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技能以及科學的健身方法,增進身體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在鍛煉中初步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要使體育教學適應教育教學的需要,適應時代的需要,適應人的.需要,就必須解放我們的頭腦,高瞻遠矚,樹立“大體育”的教學觀,從而開辟體育教學的新途徑。
一、從“教”變“導”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課堂學習中就要引導學生多涉獵、廣積累、勤練習,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好習慣,使學生認知能力不斷提高。特別是在進行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更要注意引導和創造豐富的教學環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歡迎學生從參評一個新動作起就七嘴八舌,廣發議論。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體育新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更能提高學生鑒別所學知識的能力,幫助學生很快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認和選擇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
指導不僅是幫助學生解答教學內容方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指導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學習的方法。當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體育教學本身的要求。一旦學生掌握了體育學法就可以更主動、更有效的進行學習,這樣也就促進了體育教學效果的提高。通過多種途徑、形式進行指導,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和認知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逐步掌握體育學法,并把被動的學變為主動的學。
二、教學內容的選用
不同學科都有其完成本學科的主要教學目標的專門內容。體育教學在把握體育學科教學內容全面性這一點,必須把能全面發展學生各種身體素質,有利于學生身心素質,健康均衡的發展,教師應從教學內容的選擇與設置入手,考慮以下幾方面:
1、教學內容要面向學生,著眼于學生的未來,能為自身體育的形成和發展打基礎。
2、教學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利于與社會體育接軌。
3、教學內容豐富多彩、靈活多樣,教材融民族體育、健身項目和娛樂活動于一體,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個性的發展,自鍛能力的養成。內容涉及理論、技術、保健、素質等方面,突出健身性、休閑性、娛樂性、終身性、實用性,以利于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鍛煉。
現行的中學體育教學內容中過于競技化,枯燥乏味, 田徑內容較多,現有狀況是有的學生為了出勤而來上體育課,有的是出勤而不出力、不出汗,甚至東躲西躲的,不是跑完800米、1000米,而是走完800米、1000米,整個體育課堂不倫不類,學生沒有興趣,教師沒有信心;有些學生喜愛的又有課余鍛煉價值的終身鍛煉卻沒有。因此老師應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要不斷的鉆研新教材,如準備活動部分可由教師帶做徒手操換為學生自己組織、或以武術操、健美操、校園集體舞、體育游戲等方式進行;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都可以選進教學內容。使學生愛上體育課,變老師要我上體育課為我喜歡上體育課。因此要注意選好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的目標。
三、教學過程層次要清楚,教學手段要有效
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一個和諧而不死板、熱烈而不松散的教學環境。教師在動作要領及要求等的講解上要層次分明,通俗易懂,采用不同教學手段,不同的組織形式引導學生學習,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如在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教學中,解決出手高度問題時,采用將球投給跳舉羽毛球拍后面的接球人,還有教師輕松自如準確無誤地單手肩上投籃的示范動作,既突出重點、又掩蓋了難點,在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效果。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2
一、當前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現狀
1.學校教師重視程度不足。不可否認,在現在相當比例的農村小學及體育教師,對于體育教學工作重視程度存在問題。校長認為體育學科不是應試科目,在師資力量安排、教學投入以及課程執行等方面存在著不夠重視的現象,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也沒有能夠完全對照課程標準開展教育,認為體育學科是一門副科,教學中隨意性較大。從學校與教師重視程度不足方面來看,體育教學工作難以高效開展。
2.必備體育教學器材匱乏。在許多農村學校,教師在體育課上能夠使用的合格器材較少,不僅品種少,而且數量少。由于辦學經費等方面的制約,部分學校將有限的經費投入到語數學科相關教學器材設備的購置上,對于體育等學科兼顧不足,導致現有的教學設施無法完全滿足體育教學需要。
3.教學研究活動成效不高。在部分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研究活動陷于停滯狀態,學校在整體教學安排中,只是象征性地安排一些體育教研活動,沒有深入開展和精心組織,教師對于體育教研活動的積極性有限,導致整個教學研究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沒有切實發揮出對教學活動開展的'促進作用。
4.教學課時出現擠占現象。在農村小學,語文、數學學科隨意擠占體育教學時間的現象層出不窮,部分教師在任教語術學科的同時,還兼任體育學科教學,有時直接就將體育課變為了語文、數學的練習課,這一現象在期中考試前后、期末考試前后表現尤為突出,導致體育教學活動沒有充足時間。
5.特長學生發掘培養不力。在每一個群體中都有著特長生,體育學科也是一樣。在當前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許多教師缺乏對特長生進行發掘與培養的能力,部分教師半路出家,缺乏過硬的教學技能,即使發掘出了特長生也難以開展有效性的訓練,導致這一工作處于停滯不前狀態。
二、有效突破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困境的思考
針對當前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出現的諸多薄弱環節,教師以及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對其開展深入思考,結合新課程理念要求優化與提升,主要應當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1.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重視程度。無論是學校管理層還是小學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體育學科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將其與學生增強體質、身心健康等方面結合起來,并上升到全民健身、全民族素質提升的高度來看待這一問題。學校要盡可能地為體育教學工作提供便利條件,在教學師資力量安排上盡可能安排體育專業出身的教師任教,在教學設施上想方設法滿足教學要求,強化對小學體育教師教學工作的考核力度,激發他們工作積極性,以科學嚴肅的專項考核促進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規范化發展。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才能夠在行動上有效落實,各學校及體育教師應當將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作為推進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抓手,為教學成效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2.加大體育投入,滿足教學實際需求。作為學校管理層,應當在整體投入安排中統籌兼顧體育教學設施,可以采取對外購置、內部修繕等途徑,滿足體育教學工作需求。學校還應當積極向上級教育部門、財政部門反映本學校辦學條件狀況,爭取他們的支持,在財力扶持方面予以照顧,將體育教學設施投入納入教育經費預算范疇。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改善體育教學設施匱乏的困境,為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物質基礎。
3.加大教研力度,促進教師能力提升。各級教育部門以及學校,都應當強化體育教師教學研討活動,可以按照區域劃分的方式,構建結對、輻射兩種類型的教學研究團體,以地區龍頭校體育教研組牽頭,向本區域其他農村小學進行輻射,牽頭開展體育教學研究活動,以研討會、座談會、觀摩課、示范課等形式,讓廣大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理論聯系實際,開闊眼界,拓展思路,進一步汲取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先進經驗。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教學體育教師駕馭教學工作能力和教育教學研究能力。
4.嚴格執行標準,不得隨意擠占課時。學校應當強化對體育課教學的管理工作,嚴格禁止各學科隨意擠占體育教學時間,尤其是在復習環節,更要保證學生體育課能夠正常上起來,做到緊張的學習生活與身體的適當放松相結合,有張有弛,保證學生身心得到調節。同時,嚴肅課時執行標準也是保障小學體育教學目標任務得以完成的重要基礎,只有保證了教學課時這一基礎性條件,教學目標才能夠順利完成。
5.加大培養力度,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農村小學在體育課教學中,教師應當做有心人,通過運動觀察、項目考核等方式,發掘出所任教班級的體育特長生,在教學中予以有意識的培養,如適當提高訓練難度、加大訓練量等等,并在征得學校、家長與學生同意的前提下,對體育特長生開展專門訓練,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體育特長生得到全面發展。綜上所述,在當前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著重視程度不足、器材匱乏、教研活動膚淺、教學課時隨意擠占以及特長生培養不力等薄弱環節,學校與教師應當開展針對性分析研究,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全面貫徹落實突破措施,切實有效提升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成效。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3
當今,無論哪個國家,學校教育課程中都不可能缺少體育課程,這是因為體育課程在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課程不能替代的。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科技的迅猛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此外,全民健身活動蓬勃發展,休閑娛樂方興未艾,醫療保健改革成功,社會保險日趨完善。上述種種舉措都說明了健康問題已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健康日益成為人們的第一需要。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程擔負著增進學生健康的重任。我們幾十年的體育教學,的確走過一條曲折的道路,我們確實也在不斷地改革體育教學,但為什么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健康狀況堪憂,這一現狀呢?根據健康三維觀,今后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的就健康為主要目標的一門必修課程。它關注的不僅是通過體育教學增強學生的體質,而且還要通過體育教學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
一、樹立身心健康觀
體力是生存法則中重要的一條,是一種生存能力,人人都希望自己擁有的身體素質,有健康強壯的體魄,有敏捷柔韌的身體,有良好的耐力和暴發力。《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紀的教育宣傳和行動綱領》出:“實質上,人們的身體是個性的基礎。因此,人們應該學習如何充分適應他們的身體。”成長中的青少年,面臨21世紀日益激烈的競爭與挑戰這個最大的生存考驗,更遠遠應該具有這種素質。他們不應該是在溫室培養出來的.“胖墩子”“病包兒”我們的獨生子女這一代,在父母的百般照顧呵護下,越來越少那種強者的氣質。身體素質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質指標,沒有這一條,其他都談不上。因此對不能為了達到素質指標而丟掉這個根本,另外,身體素質的提高應該講究科學的方法,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人的生長發育不僅是組織、器官、身體的高矮胖瘦發生變化,更重要的是其內在功能的逐步完善和成熟。青少年正是發育的“敏感期”在這一階段讓孩子們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使他們的身體素質取得最有效的提高。
1.特性
跳繩是我國民間的一項體育活動,深受兒童喜愛,具有較大的鍛煉價值。通過跳繩活動,能使上、下肢肌肉變得豐滿結實、富有彈性,同時還可以促進兒童肌肉和骨骼生長發育。
2.作用
(1)跳繩可以促進生長發育跳繩時,由于下肢肌肉有節奏地收縮,落地時身體自重對下肢骨骼有一定的壓力,從而刺激骨質增強,促進兒童骨骼的生長和上、下肢、關節、韌帶的發展。(2)跳繩可以使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3)跳繩可以促進同伴間的密切協作精神。
二、樹立心理健康觀
長期從事體育活動的人是充滿自信的,因為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比較了解,相信自己的身體是可以保證目標的實現的。要讓學生知道體育對心理的調節作用,學會一些基本的利用體育活動調節自我心理的技能。從一個人就健康的身體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何止是體格外表的美感,那源源不斷流淌出來的堅韌性、靈巧性和自信心,使我保持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例如,支撐跳躍等、在學練活動中給學生布置具有一定困難的任務,要求他們完成有一困難的動作負荷,使學生“形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推高他們戰勝挫折的能力。
三、樹立適應社會觀
社會適應是體育教學不可缺少的領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不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學會交往和處理問題,就是剝奪其學習權利。在體育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遵循規則,尊重對手,尊重裁判,要培養學生戰勝挫折的能力。人際交往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精神與物質的交換過程,只有在這種交換達到互惠平衡時,人際關系才能和諧,而且只有在互惠平衡的條件下,人際關系才能維持。提倡人際交往要貫徹一個基本原則的條件下,人際關系才能維持。提倡人際交往要貫徹一個基本原則一個基本原則,即“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在體育活動過程中,有貫徹這個原則得天獨厚的條件,就看教育者如何運用。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只有把一滴水融入溪流,江河中,才能匯成永不枯竭的浩瀚無邊的海洋。同理,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使自己學會與人共處。與人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個人的能量。從教育學和社會學角度看,人們接受教育的過程就是逐漸完成社會化,即從自然人逐漸變成社會人的過程,也就是個體為了適應社會生活環境而調整自己的行為習慣或態度的過程。合理地組織體育教學、對促進個體社會化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同心協力(二人三足)為了讓學生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教師引導學生自我總結,明白自己“為什么會勝”或“為什么會敗”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同時,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善于合作、善于競爭的精神,適應社會和時展的需要。總之,體育教學必須充分體現以身體練習為主的特點和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的三維健康觀,每堂課的教學,都應把學生的運動實踐活動為實現綜合目標的達成,有目的、有計劃、有創造地靈活實施,始終把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貫穿于教與學的全過程,確保“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落到實處,使學生健康地成長。引導學生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友好相處、團結合作、競爭進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頑強、堅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的意志品質,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會適應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鄭長和
單位:大安市安廣鎮第三小學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4
一、音樂選擇與韻律活動
韻律活動在體育學科教學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表現,在《體育與健身》教材大綱上指出:韻律活動有生動、活潑、形象和精神感染力,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節奏感、韻律感、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自我表現的欲望,提高自信心。可見,韻律活動意義和作用之重大,不容教師的忽視。小學階段的韻律活動包括:節奏練習、韻律操、器械活動、集體舞等等。因此,在韻律活動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度成為教師思考的問題。通過實踐發現,音樂給韻律活動帶來無限的操作空間。它可以不斷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從而帶來美的享受。在接受音樂熏陶的同時,可以使疲勞的身心得到緩釋、產生心曠神怡的放松效果。因此,捷韻律活動的教學中必須對音樂的運用動一番腦筋。節奏練習與器械活動的教學,就應該充分考慮學生對于不同節奏的辨別能力,通過節奏來落實每一個動作,并且逐步體驗動作交換的規律,在音樂的運用上,可以考慮節奏清晰拍點較重的音樂。在練習中,讓學生盡情體驗,循序漸進,不斷地適應音樂節奏的來回變化,使動作與音樂相互融合。也可充分利用學生音樂課上學過的節奏樂曲,讓他們在熟悉的節奏中來進行體育動作的表現,提高學生的參與面和學習的興趣。集體舞教學即將全面鋪開,對于教師來說,利用配套教學資源的音樂是理所當然的,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教師教學準備的時間和難度,讓教師能專心的研究技術動作的教學,而不是扎在音樂堆里去尋找。但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表現能力和適應性,在除了運用配套資源的音樂以外,還要盡可能讓學生接觸更多地適應所學集體舞節奏的音樂,讓學生不斷理解肢體動作,從中慢慢明白音樂與舞蹈是相通的,不同的音樂所表達的舞蹈也同樣有著藝術的表現力。使學生充分地去適應各種音樂,提高實踐與運用的能力。
二、科學與技術知識與模仿活動
在小學階段,攀登與爬越教材有一部分是以模仿活動為主,它是發展學生平衡能力,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提高身體靈巧性、協調性,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在落實攀爬教材時,特別要重視學生的模仿能力的培養。模仿是指:照著現成的樣子做,以達到逼真的效果。因此,學生在具有一定的科學與技術知識的基礎上,能夠更好的進行較為有型的模仿活動。在小學低年級科學與技術教材中就有關于小動物的外形、習性以及特征的教學內容,學生在學習后就有了一個較為初步的理論知識基礎。如果,此時來進行體育學科教學中模仿動物爬行的教材,將會達到較為良好的教學效果。模仿小動物爬行這一教材,是讓學生模仿自然界的一些動物的爬行動作,來提高模仿和身體的協調的能力,培養觀察力、想象力,充分體驗爬行獲得的樂趣。在科學與技術課上所學的小動物的知識就會被學生自然而然地運用到體育課中。并且,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爬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簡單的科學的理論的指導下,學生腦中會形成一些動物的形態、動作、習性的初步表象。從而,來指導他們的肢體行動。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學會觀察圖片、聽小動物的叫聲以及引導學生自己區分動物爬行的特點,大膽表現肢體動作。
三、結語
由此可見,把科學與技術知識的輔助作為鋪墊,抓住教學的時機,這對于體育教學就產生了“如魚得水”的推動作用。也使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同時,進一步的地了解大自然的奧秘,學得快樂、學得有意義。協同教學的實踐與探索工作還在不斷地進行,要使各學科教學協同的有序、協同的有效、協同的完美,還需要每一位第一線的教師不斷思考和探索。在實施協同教學的同時,更應該展開充分的反思和研究,揚長避短,使協同教學能扎扎實實地為教育教學活動服務。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5
摘要:在小學體育教學改革中,教師應探索“OK”教學快樂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學活學,使學生能夠體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促進學生的個性和身體素質的發展,以達到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目的。本文作者通過創設情境、激發情感和角色轉換三個方面論述了小學體育“OK”教學法。
關鍵詞:愉快;效率;情感;興趣;角色;熱情
歲月流逝,星月交替,新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向前,廣大小學體育教師也隨著時代步伐的穩健前進。本人結合教學實際,初步摸索出了小學體育“OK”教學法,就是在遵循體育教學原則的基礎上,根據其自身的特點,以運動和情感作為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滿足學生學習的愿望,使學生真正體驗到運動的樂趣,領悟到“OK”(快樂)教學的真諦。
一、創設情境,促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運動
雖然小學生在體育課上的激情一般還是比較飽滿的,但理解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都較差,注意力也不夠集中。因此,教師創設好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愉快地參加教學活動。我在課堂教學中把握好“三大關”:
1.主體情節關。小說有開端、發展、高潮與結局等情節,體育課堂也如此,作為體育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整個教學過程,特別是主體情節(高潮),讓學生在主體情節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體育潛能。
2.動作模仿關。新課程雖然倡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但是,作為導演角色老師必須首先作好一些關鍵的示范動作,這樣,讓學生在認真模仿的基礎上得到創造性的提高。
3.語言描繪關。教師的一言一行,往往給學生帶來很深刻的印記。我堅持運用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活潑地參加體育鍛煉。
創設好情境的`關鍵就是教師根據新教材進行科學的加工、再創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趣,使枯燥乏味的教材內容生動化、故事化,讓學生扮演各種角色,使其沉浸在角色的歡樂之中,然后伺機將學生誘導到教材要求的學知上來,使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探究知識、鍛煉身體、拓展思維、培養優良品質。譬如,我在講授跳躍內容時,首先開門見山地教會學生跳的方法,然后創設這樣情境:規劃出新穎的場地圖形———兩個同心圓,小圓內為小島,兩圓之間為壕溝溝,讓許多學生扮演小山羊,教師扮演羊媽媽,讓另一名男學生扮大黑狼,情境創設好了,就開始演練了:羊媽媽帶領一群小羊,自由自在地蹦蹦跳跳在草坪上,突然聽到羊媽媽喊了一聲:“大黑狼來了!”羊媽媽指揮小山羊按教師教的跳的方法跳到小島上,從游戲中教會學生連續雙腳跳或單腳踏跳,雙腳落地的方法,從而使學生在歡樂中學、愉快中練,有效提高可課堂效率。
二、激發情感,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興趣
學生的情感既是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又是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產生的態度,把握好學生的情感有利于構建師生友誼橋梁。“OK”教學模式把激發學生興趣作為重要的課堂重要目標。我在教學中特別重視發展學生情感,從而有效調節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逐步形成以學為樂的情感,具體做到:
1.在課堂教學中,我堅持通過行為、態度、舉止和言傳身教的途徑,循循善誘地激發學生的熱愛體育運動的情感,讓學生蕩起心理的愉快漣漪,促使他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的情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產生凝聚力,并產生情感共鳴,達到“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的有效課堂目的。
2.實踐證明:學生的情感影響著教學效果。因此,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自身的情感,而且要引導他們會用情感的動力來調節自己的能力、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動作與情感的協調一致。這樣,學生在鍛煉身體、掌握運動技能的基礎上,也陶冶了運動愛國的高尚情操。
三、角色轉換,激發學生積極自主參與學習的熱情
實施小學體育“OK”教學模式,必須徹底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觀念,切實把學生放在主角的位置,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并努力培養、提高自我組織、自我鍛煉、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能力,使他們從中去親身體驗運動的真正快樂。我確定每堂課的教學目標時,以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為宗旨,不但重視學生體質的增強和身體的全面發展,而且重視學生能力和心理素質的綜合提高,力求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由于小學體育以游戲形式比較多,并且其要求也不高,所以,教師必須放手讓學生自主參與,使他們在運動中身心得到愉悅、滿足和發展,實現課堂的有趣味性、娛樂性和集體性有機結合。其實,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合理的應用游戲教學,能使學生輕松的參與、消除疲勞,有利于學生的智力和體力的全面發展。我在課堂教學中盡量多安排與教學內容相相關的游戲,讓學生快樂地參與練習,在快樂中體會運動技能。如上投擲課時,就讓學生練習投擲“紙飛機”的游戲來學習肩上揮臂投擲的動作,通過組合“開飛機”游戲,體驗個人活動與集體活動的區別,讓學生享受體育學習的快樂。
小學體育新課程改革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作為一名教師必須銳意進取,認真反思過去的教學思路,揚長避短,逐步最終達到“寓教于樂”這一教學最高境界。我相信在教改的東風中“,OK”體育教學模式將不斷得到完善,但愿大家同舟共濟地完成黨交給我們的教育重任。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6
新的體育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求新、求異的心理咨詢較強,這就要求我們每節課都要有新意,用新鮮的事物、形式或角度來刺激學生,啟動學生活動的動力,滿足學生的心理咨詢需要,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從而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
新的體育課程標準提出以目標達成來統領教學內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師都可以選擇多種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達成課程學習目標,在這個廣闊的空間內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去發現、去探索、去耕耘、去創造,以便我們的課堂更貼近學生的需要。
一、追求開放多樣的教學內容
1、做到教學內容多樣化
根據兒童好動、好玩的心理咨詢特點,每堂課的教學內容要多樣化,一般不少于三個項目,各項目的時間安排不宜過長,組織教學要緊湊。即使同一內容的教學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變換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種姿勢的起跑、搶物跑、折線跑、過障礙跑等,豐富教學內容的內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學內容游戲化
小學低年級的教學內容一般都比較簡單,沒有較難的技術,是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的。把教學內容進行游戲化的改造,讓學生在體驗樂趣的同時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進行隊列隊形練習時進行游戲化改造,學大雁排排隊、推火車等形式,提高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3、做到教學內容循環化
教學內容的單一重復有利于掌握一定的動作技術,但是也易引起學生厭煩,我們可以對多個內容進行一定的循環,每節課可以從不同的點切入,每節課的切入點要有一定的聯系和提高。這樣每節課滲透一點新的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4、做到教學內容生活化
許多的教學內容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教學內容生活化可以從兩個方面切入,一方面我們的教學內容設計的主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一次郊游,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過獨木橋——兩手側平舉,足尖跳;盤山道走——曲線行進。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引用學生日常玩耍中對教學內容有幫助的活動,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二、堅持教學方法的創新完善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必須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安排、變換自己的教學方法,運用合理、新穎的教學組織形式來調動師生兩方面的積極性。
教學形式要多樣,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復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采用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的、能使學生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例如,分組輪換、小組合作、競賽、展示互動、探究討論等,可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教學主題要多角度
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歡童話故事,針對這一點進行情景教學,課上先把學生的思維引入童話意境中,再滲透教學內容,可以使單調的學習變得有聲有色。主題還可以是學生喜歡的動畫片、電影,生活中的某一個場景等。
2、教師言行要有魅力
教師形象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通過一節課,學生就能判斷這位教師是不是自己所喜歡的,而教師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舉止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手勢、眼神、語言”的作用,即采用“手勢指揮、眼神暗示、語言激勵”的組織方法。在實踐中我們要善于總結和挖掘其中的內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貼近學生,提升我們課堂教學的魅力。
三、豐富教學手段以激發興趣
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就像舞臺上的道具對于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樣,多種教學手段的介入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
1、視覺的刺激
圖片是最直接的視覺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觀、新穎等特點,多變的'圖片不斷地給學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學生活動的欲望。我們還可以把活動場地安排畫在紙上,來幫助小學生理解授課的意圖。
2、多媒體的運用
適當的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需要,精心設計一些多媒體課件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這個課件可以是有關技能學習的,或者是體育常識方面的,也可以是體育欣賞方面的,那具有代表性的畫面、優美的藝術造型、簡明的文字顯示加上生動的語言解說總能給學生以深深的觸動。
3、聽覺的變換
除了哨音,可以通過音樂、小號、鼓聲來對學生產生刺激。如學動作時,播放點有節奏的音樂,會讓學生耳目一新,取得好的效果;比賽時,可以用音樂來渲染氣氛,用小號和鼓聲來加油助威,所有的學生都會身心愉悅的
此外,在場地和器材方面也要多下功夫,注意開發設計,保持學生的新鮮感。
總之,只有抓住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咨詢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滿足學生需求,讓他們真正喜歡上體育課,就抓住了新課程的本質,也必能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我們的體育課也因此而永葆生機。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7
隨著我國新一輪的教育改革發展,小學的體育教學主要是以“運動教學”為基本目的,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力也是一直沒有改變過,但是隨著當今我國的生活環境的全新改變,也嚴重的出現了很多感覺神經得不到好的發展的學生,統一叫做“感覺統合失調癥”。根據有關數據資料顯示,在我國現代城市當中學生的得病率已經達到了15%~35%。尤其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更是明顯的增加了感覺統合失調癥的幾率,通過有關的研究數據表明,體育活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學生的感覺統合失調癥的得病幾率。
一、感覺統合的含義概括
感覺統合(SensoryIntegration)簡稱SI,其概念含義也是由英國有名的生理學家謝林頓首次提出的。并在此的基礎之上,經過相關的心理學家反復的研究分析,終于提出了感覺統合理論以及如何治療感覺統合失調的方法。并指出在孩童的大腦中具有相當高的發展、塑造性,而認為人的心理活動并不是僅存在大腦中一個區域內單獨完成的,而是通過不同的時間、空間對大腦當中各個區域中的信息進行解釋、結合。而大腦只有達到靈活的轉變,才能對事物的分析上產生正確的認知。通過大腦接受到所有的信息進行全部整合,并逐個對大腦進行感覺上的刺激,經由大腦反復的分析綜合,能夠使中樞神經形成有效的組合形式的過程就叫做感覺統合。感覺統合是青少兒童的大腦在收到外界信息的刺激,以此做出正確的應答,而兒童一旦對感覺統合的缺失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大腦、身體的協調性發展[1]。
二、小學生的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原因分析
1、中樞神經系統受損或者產生紊亂現象
中樞神經是整個感覺統合當中的.主要基礎,意味著要想找到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就要從最主要的中樞系統上分析。由于學生的感覺統合是由大腦中很多中樞神經相互合作完成的,因此,不同區域中的感覺神經和不同區域中的樞神經之間的是緊密相連的,學生在感覺外物的任意一條中樞神經受到損傷或者出現紊亂都會導致學生的感覺統合失調。另外,還有很多藥物以及問題食物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的中樞系統紊亂,致使感覺統合的失調[2]。
2、大量的缺少對小學生感覺上的刺激訓練
通過有關的數據研究成果來分析,人在產生感覺統合訓練的時候是從胎兒在母親的子宮里就已經逐漸開始了,但是由于胎兒在子宮內收到的刺激想對比較小,也就意味著,對感覺統合的刺激是要在出生之后才可以進行的。而當今這個逐漸現代化的城市已經很嚴重的“剝奪了”孩子的感覺刺激,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小學生的感覺統合能力失調[3]。
三、感覺統合的失調對小學生的影響
1、對小學生的學習上產生了影響
主要的表現就是小學生學習成績的低下,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感覺統合失調的學生更是對學習產生困難,感覺統合失調下的學生在同比于正常學生在對學習的閱讀、記憶、理解上都有著發展滯后的情況,缺乏思考的能力以及對學習的主動性。而感覺統合失調的小學生在行為學習上也有著一定的困難,主要表現在上課不注意集中、好動、調皮等,而感覺統合失調的學生較正常的學生更容易產生厭學的行為[4]。
2、對小學生的心理產生影響
學生在認知的過程是通過外界事物的信息來獲取的,而對于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來說,由于不能很好的對外界事物信息進行統合,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學生產生出不正確的主觀思想。雖然統合失調的學生在智力上都處于平均水平或者高于平均水平,但是由于受到了感覺統合失調的影響,導致其智力沒有能夠充分的發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學生的學習成績較低。
四、感覺統合的訓練隊小學體育教學當中的啟示分析
1、能夠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
體育課相對于文化課來說,不同之處就是它是以種實際操作技能較強的學科,體育課的學習與文化課的學習不同之處也在于它并不是需要對知識的積累上,而是表現在身體素質以及體能等方面上。正是由于體育課的這個特殊的性質,決定了體育課是需要通過各種活動以及運動方法來進行教學的。而在日常的體育課教學當中,體育老師應當充分的把教學內容與感覺統合相關的訓練想結合,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體制還能幫助學生改正感覺統合的失調。
2、可以增強學生的技能能力
總的來說,很多感覺統合的訓練原本就是一種體育技能,但是由于感覺統合設計到理論知識很廣,所以體育教師在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熟練的掌握其理論知識與技能,這樣才能使小學生在體育課中真正的訓練感覺統合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感覺統合失調。
3、組織“聽海”類似的體育活動
聽著海聲,感受生命的運動,這種類似于“聽海”的體育活動,它能有效的使學生開放自己的五官,并學會運用大腦進行思考問題,產生出試著動手去試一下的想法,讓孩子可以在這樣比較特殊的體育活動中真正的鍛煉自我,很好的提高學生的感覺統合能力[5]。
五、結論
當今,社會環境的改變致使產生出越來越多感覺統合失調的學生,而在這種情況下,以對孩子身體的刺激為主要的手段,結合目前小學生的需要,可以在體育教學中開展不同的針對于感官刺激的教學活動,這樣才能真正的鍛煉了小學生的感覺統合觀。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8
針對小學體育教學,教師應當注重教學的趣味性,以使體育教學變得尤為形象生動,讓學生對體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確保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事實表明,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根據異樣的教學知識與教學環節及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應用趣味游戲能夠優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知識、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推進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
1.應用趣味游戲引導學生迅速地進行熱身運動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熱身運動這個環節必不可少,盡管熱身運動較簡單,可是十分關鍵。由于學生在進行熱身運動之后,能夠調整學生的身心狀態為運動的模式,因此便于進行接下來的體育訓練及防止運動過程中導致一些傷害。可是,一部分教師忽視這個環節,沒有進行深入分析,以隊列隊形或者是慢跑方式實現熱身,進而導致學生缺少運動的興趣,特別是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講,他們缺少持久注意力,這就迫切要求教師實施一種理想的熱身運動教學模式。以使學生不但能夠熱身,而且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奠定接下來體育訓練的情感及思想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戲,像是在熱身運動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進行蛇形跑的練習,且劃分學生為一些學習小組,每一個小組練習幾分鐘,這樣學生能夠瞬間被這種趣味性的跑步游戲吸引,變得非常開心。在學生訓練幾分鐘之后,再進行下面的正式體育訓練,能夠迅速進入狀態,從而達到熱身運動的效果。總之,教師通過趣味性的小游戲取代傳統意義上乏味、枯燥的熱身運動,不但能夠實現熱身的目標,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及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2.應用趣味游戲的遷移功能化解體育教學的難點知識
學習遷移指的是通過一種學習而影響到另外一種學習。學習遷移有非常廣的范圍,只要是通過學習得到的經驗,涵蓋行為方式、態度、技能、知識等都能夠在相應條件之下進行遷移。遷移存在正負的區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仔細地探究、科學地組織、合理地應用,盡可能地體現遷移的積極功能,防止遷移的負面影響。由于學習體育技能具備相應規律,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體育技能的過程中,靈活有效地應用遷移規律,大大地優化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為了讓學生更迅速地學習和把握正式講解課程的體育技能,教師能夠在課堂導入環節組織趣味游戲,確保趣味游戲的內容類似于正式講解課程的教學知識,從而使學生向學習的體育知識上遷移,推動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和理解體育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立定跳遠的時候,能夠將小青蛙跳荷葉的趣味游戲引入,讓學生對青蛙的跳躍動作進行模仿,進而學習和理解立定跳遠的技能,然后通過教師的點撥與引導,對難點進行分析,學生就能夠迅速地學習和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能。教師以這種方式進行教學,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從而切實體現在趣味游戲中遷移學習的優勢。
3.應用趣味游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具備好勝心理與好奇心理,而富有趣味性的體育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因而跟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相適應。可以說,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趣味游戲不但能夠推動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體育技能和知識,而且能夠發展學生的智力、娛樂學生的身心、增強學生的體質、陶冶學生的情操。尤為關鍵的是,小學生在參與體育游戲的過程中,能夠增強團隊觀念,培養自律、自信、堅強的良好品質,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耐久跑運動的時候,組織老鷹抓小雞的耐久跑趣味游戲。小學體育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體現,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小學生的生理特點,選用耐久跑的內容,實現學生持久耐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學生敢于戰勝困難的精神和頑強拼搏的毅力。而通過老鷹抓小雞的趣味游戲的方式進行耐久跑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獨立、合作學習、團結協作觀念,從而有利于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4.結語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身心,順利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與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小學體育教師應當注重趣味游戲的應用,發揮趣味游戲的優勢,進而更有效地服務于小學體育教學。
參考文獻:
[1]洪愛華.實施體育綜合干預保障學生健康成長[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10).
[2]安全順.一堂拖堂的體育課———教師要奉行自己的承諾教學案例[J].赤子(上中旬),20xx(21).
[3]胡蜜,吳友良,宋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化現狀研究[J].體育科技,20xx(03).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9
一、更新教學觀念
《體育與健康》的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的理念,以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為課程總體目標。在平時的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體育教學當成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樹立以“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參與到體育教學與活動中的教學觀念,讓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教師在課堂上要為學生提供平臺,創造條件,把學生的主體性很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學習,讓學生充分享受到體育帶來的樂趣。例如,在田徑項目的教學中,舊的教學方式是很多教師注重追求學生的運動成績。看重哪個學生跳得高、跑得快、擲得遠等,忽略了學生上體育課的真正目標———健康第一。因此,我們在今后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當更注重對學生體育能力提高和體育鍛煉方法的培養,使學生能做到自我鍛煉,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的目的。
二、靈活運用教法
有道是:“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不管采用何種方法進行課堂教學,都應該考慮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能夠取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所采用的方法是無效的。所以,教師只有靈活地選擇最適合本班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才能最佳的教學方法。1.運用游戲進行教學。游戲是體育運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由于它內容豐富、形成多樣,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年齡特點,靈活運用游戲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如我在教學投擲沙包之前,先組織學生進行甩手練習游戲,兩兩結合,比比哪組做得最好。這樣,學生不僅復習了投擲的動作要領,而且培養了學生對時間和空間的判斷能力和投擲能力。學生懂得了投擲沙包取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須要認真的學習投擲技巧,否則單靠用蠻力是投不出好成績的,從而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認真聽講、盡力練習。2.采用競賽展開教學。我們知道,在體育課教學中,如果所采用的教法老套、形式單一,根本調動不起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而變化多樣,能根據學生好勝心理特點。引入競賽機制,那效果就不同了。如我在以往教學60米短跑時,分組讓學生跑,學生總是跑兩次就厭煩了。后來我改變方法,讓學生胸前貼報紙快速跑,并且進行分組比賽,規定速度快、紙掉下少的組為勝隊。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場面活躍,積極性高漲。這樣,學生就會為了集體的榮譽而全身心投入,從而增強了競爭意識,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培養良好品質
意志品質是人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去克服困難而產生的心理體驗和心理過程。良好的意志品質,是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效率的重要保障,也是《體育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健康第一”思想的重要內容。現如今,小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意志力都顯得較差,更應該得到良好的.培養。因此,在體育課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教給學生必要的運動知識與技能,更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使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都能得到充分發展。1.開展一些彈跳之類的活動,如跳山羊、跳高等。此類活動,部分學生會表現出動搖、膽怯等消極的意志品質。因此,教師要善于幫其尋找原因進行有效的引導。首先,教師要先講清動作要領,并進行示范,解除他們的害怕心理。其次,降低“山羊”的高度,加寬跳高架的距離,翻松沙坑,讓他們覺得安全,從而鼓足勇氣,獲取成功,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鍛煉意志,體驗快樂。2.開展一些培養學生應變能力的活動,如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學生在這些活動中能靈活地處理自己所碰到的問題,培養了他們果敢機智、靈活應變等良好意志品質。3.開展一些培養學生耐力訓練的活動,如1000米長跑或200米接力跑。這些活動都會使學生出現心律加速、呼吸出現困難、口干等觀象。意志品質薄弱的學生就會失去信心,中途退出,這時就需要教師的支持與鼓勵,讓他們樹立信心、克服困難、戰勝困難。
四、講究教學效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快樂是學習之本,沒有了快樂,學生如何會喜歡上你的體育課,而且更談不上講究教學效率。因此,體育課堂教學教師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引導學生,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寓樂于教。因此,教師要根據各年級學生水平的特點,通過不同的教材,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來保持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在指導“摸高練習”時,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身高的特點,按身高進行分組,自選高度,并且隨時調換高度,使學生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發展,使他們有種跳一跳就你能嘗到果子的滋味。而且在做動作的過程中引導并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討論、判斷,從中獲得正確的答案,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會成功的快樂。
總之,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體育課堂一定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應用新穎有效的教學教法,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校的體育課堂中身體素質得到提高,讓體育教學回歸他的本質,讓體育課堂更具有活力,促進每個學生健康成長。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0
一、有針對性地選擇游戲,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一)根據體育練習項目選擇游戲
把游戲引入到體育教學中,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選擇游戲時要考慮到課堂練習的體育項目。例如,在進行短跑練習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老鷹抓小雞”的游戲,在游戲中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短跑速度。在進行立定跳遠的練習時,教師可以選擇“青蛙過河”的游戲。在游戲中進行體育項目的練習,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忽略練習的疲勞,使體育項目練習順利進行,并讓學生對體育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選擇游戲方式
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要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深入探究,找到真正適合教學的游戲,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游戲環節有效掌握知識的重難點,促使課堂教學高效進行。例如,在教師示范完要學習的體育項目動作之后,讓學生分小組進行練習,并利用下課之前的時間進行小組之間的比賽。這樣學生積極地對體育項目的動作和技巧進行了探究和學習,小組中的成員互相幫助,較快地掌握了運用技巧。學生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增加了小組成員的凝聚力,他們為了贏得比賽都積極地努力練習。這種游戲方式使體育教學擺脫了對學生進行強制性鍛煉的現象,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讓學生對體育學科產生了興趣,并使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二、優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游戲在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方面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這是由于采用游戲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游戲中,并在游戲過程中進行體育知識的探究和體育技能的訓練。所以,要使游戲方式的選擇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除了要考慮到運用游戲進行教學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之外,還要使游戲和體育課堂學習內容緊密聯系。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優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獲得發展和提高。
(一)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
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新課改大背景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共同積極地溝通交流。要讓學生不再對教師懷有畏懼情感,而是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朋友和伙伴,在積極的互動中增進師生情感。例如,在進行短跑練習時,教師也參與到學生中,和他們一起進行鍛煉。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在提高他們短跑技能和速度的同時,對體育練習產生了興趣。
(二)進行情境教學
提高學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燃起強烈的探究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體育知識,并掌握體育技能。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點,用學生喜歡的游戲進行情境創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地投入練習中。在寓教于樂的學習中提高體育運用技能,實現高效教學的目標。例如,在教學“立定跳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青蛙的動作跳躍,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教師也參與到游戲中,并和學生進行跳躍比賽,看誰先跳到終點。學生為了能贏得比賽,就會認真觀察教師的跳躍姿勢,學習如何跳得最遠。在比賽中逐漸掌握了技能技巧,這就使他們通過游戲環節完成了“立定跳遠”的學習任務。
三、游戲和體育教學結合要注意的問題
在把游戲和體育教學相結合時,教師要注意從學生的興趣持久度考慮。選擇的游戲不能一成不變,如果每節課都用同一個游戲,游戲教學對學生就沒了吸引力,學生就會對體育課堂失去興趣。同時,教師在選擇游戲時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選擇適合他們的游戲方式進行教學。
(一)用豐富多彩的游戲進行教學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喜新厭舊”的心理比較明顯,不管多好玩的游戲,如果長期反復也會令他們失去新鮮感。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不斷變換游戲方式與內容,始終讓學生保有新鮮感與好奇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編排游戲時,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主體性,從而促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重視不同年齡學生的身體差異
學校體育教學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善于引導、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因此,體育游戲的選擇必須要根據課的任務來確定,同時還要考慮到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的不同。小學一、二年級的`教學內容應選擇一些小朋友喜聞樂見的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等游戲項目,以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興趣為目的。小學三、四、五、六年級的教學內容可選擇一些小球類作為游戲內容,以發展學生靈敏、協調和綜合活動能力為目的。
(三)教學既要注重趣味性,又要注重教育性
在體育教學中,采用有效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進行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探究。但是一些教師過于注重教學的趣味性,選擇的游戲和教學內容沒有關系,課堂氛圍看起來也非常活躍,但學生沒有真正掌握學習的知識和技能,這就失去了游戲教學的意義。所以,在選擇游戲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既要考慮其趣味性是否與學生相符,更要考慮到游戲具備的教育性,使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掌握體育項目的動作技能和技巧,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使游戲教學真正達到高效。
總之,把小學體育教學和游戲教學相結合,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使他們在強烈探究欲望的驅使下進行知識探究,提高對體育理論知識的掌握。并能指導他們進行正確的體育運動項目的練習,使學生的體育技能不斷提高。在選擇游戲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從趣味性和豐富性出發,讓學生時刻對體育課堂教學有新鮮感,提高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高效進行。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1
摘要:小學體育教育想要有效地進行就必須在教學中準備充足。在教學中的準備活動、教學實施、教學評價、課后作業等在實施過程中要有正確的決策,策略落實到每一個階段中。本文將通過實際的教學例子討論新課標下小學體育有效教學的途徑。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途徑
一、準備階段的有效實施途徑
準備階段主要包括了在上體育教學前的教案制定、場地器材的準備、對學生身體情況做基本了解等活動。其中的教案制定是最重要的環節,這是保證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因素。教師在制定教案時要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上課時間等綜合考慮,制定出最合適的教案。如在教授學生投籃球技術時,教師根據所教班級的學生身體素質、上課的時間段制定出合適的教案。如果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由于他們的身高的限制以及力量的不足,還沒有達到三分球投籃的要求。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站在籃板下做定點投籃練習。而女生對于籃球的掌控沒有男生強,教師可以安排他們練習傳球技術,先把基礎動作練習好。這樣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適當的體育教學活動。在學生的接受能力范圍之內。他們也就不會感到任務繁重而產生厭煩情緒。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體育技能。
二、創設教學環境
死氣沉沉的環境是無法以視覺上興奮起來的,他們在活動時也會無精打采。而相反的,一個好的教學環境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想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教學,就要創設好的教學環境。如在教授羽毛球技能時,教師要以學生打成一片,建立起民主,和諧的關系。鼓勵學生對羽毛球保持好奇心,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講述我國羽毛球在國際賽臺上的光輝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精神。安排學生之間進行羽毛球技能競賽。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感到愉悅,掌握體育技能的能力也會提高。
總而言之,教師想要在小學體育的教學中實施有效的教學就需要從教學的各個方面入手,重視課堂教學的內容和質量。保持教學的熱情,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參考文獻:
[1]鐘林.新課標下小學體育有效教學的途徑探討[J].考試與評價,20xx(9).
[2]楊洪霞.新課標下小學體育有效教學方法研究[J].內蒙古教育,20xx(16):66-66.
[3]王剛.淺談生本理念下小學體育的有效教學[J].教育(文摘版),20xx(12):00165-00165.
[4]許巍.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體育分層教學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xx,21(9):80-83.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2
摘 要:新課程標準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新的要求,促使小學體育教師對教學方式進行改變。
關鍵詞:教學方式;綜合素質;課堂活力
一、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多數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通常以示范型的教學方法進行體育教學。具體地說,教師利用肢體語言進行體育教學,要求學生嚴格按照自己的動作進行模仿和學習。
這種教學方式的本質是一種強行的灌輸,學生獲得的認知并不深刻,所學習的姿勢與動作也容易混淆和遺忘。因此,教師需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究與摸索,在獲得更深層次認知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以小學短跑教學為例,教師不再嚴格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而是在簡單的講解與示范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并通過分組合作進行短跑訓練。在此過程中,學生就能夠通過相互的競技、比賽和合作不斷完善自身的短跑姿勢與動作,并不斷提高自身的成績。在自我的探究以及合作互助的過程中,學生的收獲無疑更大,達到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以趣味性為主導的教學方式
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就是要增加小學體育教學的生動趣味性,使學生能夠集中精神地面對教學,并主動配合教學工作。
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運用游戲教學法開展教學。例如,教師可以開展“打空降特務”的體育游戲,要求學生手持沙包擊中從空中拋下的“降落傘”。教師以游戲為載體,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反應能力,并有效提高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
這就能夠吸引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變得更加主動,達到維持課堂活力,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總的來說,教師要對小學體育教學方式進行改革需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及教學的趣味性,這就需要眾多教師在本文研究的基礎上不斷總結與交流,提出更有效的教學策略,達到推動小學教學進一步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李犁花.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方式研究:以北碚區為例[D].西南大學,20xx.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3
一、課程設置
在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體現了“四性一體”的要求。所謂“四性”:一是體現基礎教育學習的完善性;二是建立合理的學科課程體系,體現高等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共性———大學普通教育(即開設“通識教育課程”),通識教育課程包括基礎文化課程、基本技能課程、教育類課程。課程設置充分體現小學教育的特點,要求學生掌握小學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是體現高等師范專業課程設置的個性———“教師教育”或“雙專業教育”(即專業課同時開設“體育專業課程”與“教育專業課程”);四是體現小學體育教育專業的特性———“綜合培養、有所側重”課程培養模式。“一體”即按小學體育教師專業化要求與職業特點,在六年課程體系中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于一體,即:整合學科專業課程、重視通識教育課程、拓寬教育專業課程、強化教育實踐課程,適應了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需要,著眼于培養全科型小學教師。從課程體系來看,一師范體育系課程是由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限選課程、專業任選課程、實踐教學課程、專業輔修課程六大部分組成。其中通識課程,包括文化課程(高中所有科目文化課程)、教師技能課程(普通話訓練、教師口語、音樂基礎、基礎鋼琴、形體舞蹈、美術基礎、小學實用美術、書法、體育與健康、計算機操作、現代教育技術等)、教育課程(小學生心理學、小學教育學、小學教育心理學、小學課程與教學論、教育研究方法基礎、中外教學思想史、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與指導、小學班級管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育法規學)、實踐教學課程(入學教育、軍訓、社團活動、俱樂部、課外文化活動、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專題調查研究、社會實踐、畢業論文等)。其中通識課程占總學分的58.8%,專業課程占16.5%,選修課程占9%,實踐課占15.9%。第一師范體育系初中起點六年制小學教育專業(體育方向)教學計劃表從課程結構的課時分配比例上看,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專業課程、教育實踐課、選修課程程的學時比為:8:3:2:1,通過通識類課程、學科類課程與教育類課程的綜合,著力于學生基礎知識教育的積累,同時注重學生教育教學素養和教學研究能力。一師范體育系教育實踐活動主要有體育實踐課、技術動作分析課、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各類小體育競賽組織工作、裁判工作、常見運動創傷的處理與預防知識咨詢、常見體育教學實驗與研究的設計、典型的小學體育教學案例分析等,通過這些實習活動有利于使教師做到體育專業理論知識與運動技能相統一;教育理論知識與小學體育教學實踐相統一;教育研究與小學體育教育活動相統一,不斷提高教師自我創新,自我探究的能力。
二、初中起點六年制本科學歷小學體育教師培養模式的策略建議
1優化課程設置,增加課程的科學性與實用性初中起點六年制小學教育專業(體育方向)課程的安排與一師范體育系培三年制、四年制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課程設置沒有明顯區別,沒有突出其培養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特殊性。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1教學資源有待優化整合通識類課程、教育類課程授課教師來自于學院各個系部教師,對于六年制課程任課教師應設置相應的“教學部”統一管理:對課程有機編排,對教學計劃統籌安排,注意交叉學科的資源整合調整,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和教育資源的浪費,保證教育類課程教學的有序銜接。教育類課程的開設,應考慮教師技能形成的特殊性,遵循集中編排、避免重復、相互協調、遞進提升的方式[4]。1.2專業理論課時偏少,不能覆蓋小學體育教育的理論知識體系,開課順序有待調整教學計劃僅開設了6門與體育教師職業相關的課程,不能涵蓋體育基礎理論知識,而且學專業學科構建不能反映農村小學體育教育專業理論知識系統化的特點,不利于學生職后的發展,建議增加《體育史》、《體育倫理學》、《體育營養》課程,以增加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積累。開設的《學校體育學》、《小學體育教學論》針對學生學校體育授課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課程,應在調整到大學三年級(這個階段學生具備完善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結構)開設,教學計劃中把《學校體育學》放在大二第一學期,而且六年制的課程計劃與一師范體育系培養三年制、四年制課程計劃沒有太大區別,學生用書相同,不能體現初中起點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培養特點。2加強師資建設學科授課教師深入中小學基礎教育(尤其是農村基礎教育)不夠,基本上都是從理論角度傳授教育理論知識,缺乏知識的實用性。因此,初中起點六年制本科學歷小學體育教師在培養過程中應加強與中小學學校,特別是農村小學的溝通與合作,創造更多機會讓學生了解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與中小學學校體育前沿發展動態;同時只有注重教師培訓與學歷的提升,全面提升系部教師的專業素養,才能培養出合格的農村小學體育教師。3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教育實習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有一理論聯系實踐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使他們不再僅僅只是從受教育者的角度來理解教育、教學,而是從教育者的角度來理解教育、教學,來感受教師這一角色,為將來更好、更快地進入角色打下基礎,因此小學體育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獲得尤為重要。如體育實踐課、技術動作分析課、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各類小體育競賽組織工作、裁判工作、常見運動創傷的處理與預防知識咨詢、常見體育教學實驗與研究的設計、典型的小學體育教學案例分析等,通過這些實習活動有利于使教師做到體育專業理論知識與運動技能相統一;教育理論知識與小學體育教學實踐相統一;教育研究與小學體育教育活動相統一,不斷提高教師自我創新,自我探究的能力。4注重學生師德培養,實行人性化管理初中起點培養本科學歷農村小學教師是第一師范就初中起點免費培養農村小學教師采取的培養模式,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免交學費、住宿費等一切費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壓力相對較小,而且體育專業的學生性格外向、容易沖動,正確的引導管理就尤為重要。因此,要對學生實行人性化管理,尤其是在強化師范生從教思想、職業道德修養方面,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的勵志教育,增強學生從事農村教育事業的決心和信念。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4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與中學生有所不同。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不強,對自我的認識也不夠清晰,但同時小學階段正是兒童對周圍的人、事、物等初步建立起興趣的重要階段。尤其是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小學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包括"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等。因此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游戲教學方法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在小學體育課堂中被廣泛運用,對小學體育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一、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體育游戲"寓教于樂"的性質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其在小學體育教學各階段都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一)在準備活動中的應用
準備活動是整堂課程能夠順利、有效進行的重要前提。尤其是體育課程的準備活動,更加強調在這個階段對學生興趣的調動。如果能夠在準備活動中充分調動起學生對本節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將會使整堂課程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課前準備活動經常會采用慢跑、定位操等形式來熱身,這就會呈現出老師單調地發出口令,而學生無奈地重復練習的情境,從而使得整節課程從一開始就讓學生感受到枯燥乏味,沒有參與的興趣。因此,我們需要在準備活動中運用體育游戲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比如可以將常規的慢跑創意性地改編為"跑步造字""、聽號組隊"等游戲,這樣既達到了熱身的目的,又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二)在課堂中的應用
小學體育課堂中存在的一個現實情況就是很多學生喜歡運動,但是不喜歡學習運動。具體來說就是在我們的體育課上,如果老師安排自由活動,將各種體育器材交給學生自行活動,學生們的參與度往往會非常高。但如果老師安排統一教授運動技術,學生們的參與性就不如前者高。這其實反映出學生對傳統的教學方式的排斥,也反映出學生對"單向灌輸式學習"的不自覺的抵觸。而游戲教學則在游戲的過程中,消解了學生的這種抵觸心理,在無形中實現了運動與快樂的雙重目標。比如,我們在跑步訓練的課程中,如果只是單純地講授跑步的要領或者比賽,無法調動學生的興趣。尤其是一些身體素質本身較差的學生往往表現得不愿意參與。但是,如果我們將這個課程設計為"快遞情報"、"移花接木"等具有趣味性的游戲,并且以小組形式來比賽,就既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又避免了個別能力較差的學生的尷尬。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體育老師如何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來設置游戲形式,對提高學生參與度,增強教學效果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
(三)在整理活動中的運用
在體育課堂結束時,很多老師并不重視最后的整理活動。也有的老師認為結束的階段需要學生們安靜下來,調整情緒進入下一節文化課的學習,不需要安排游戲。其實,我們所提的體育游戲并不一定是歡快、激動的游戲,也可以安排一些舒緩、輕松的游戲,幫助學生放松肌肉、關節等身體部位,以平緩、愉快的心情結束體育課。
學校體育教學本質上與體育競技訓練是有區別的,它的基本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傳輸基本的運動技術。因此,體育教學在方法上相對于文化課更加需要體育老師在調動學生興趣、創新教學方法上不斷探索。游戲法教學不僅需要貫穿在體育課堂的各個階段,更需要體現在體育課程從始至終的細節之中。
二、體育游戲對小學體育教學的積極影響
(一)創新體育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
在中小學教育中對教學方法的創新一直是一線教師和教育研究者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相對于室內教學的文化課來說,體育課上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更為緊密。所以,體育課堂在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方法的創新上具有更為靈活的形式。而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具有非常明顯的影響。這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課程對象---小學生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接受性強、對重復練習容易疲勞的特征,有利于體育老師在教學方法上有所突破。比如對于中學生來說,游戲教學法實施起來最難的地方在于,很多學生對老師在教學方法上的改變不一定有興趣,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在游戲教學中,上節課的游戲到下節課略做改變,他們還是有非常大的興趣參與進來。因此小學體育教學老師有很大的空間來運用游戲來創新體育教學方法,從而極大地豐富課堂的內容。
(二)提升教師教學水平,靈活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如前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對老師來說既帶來了挑戰的也提升了老師的教學水平。因為老師不只是簡單地將教學內容游戲化就可以實現教學目標,更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和設計游戲。一般來說,1-3年級的學生理解力還不夠成熟,并且喜歡模仿,所以在備課時應該多考慮富有情節的游戲,并且游戲規則要簡單,利于小學生盡快掌握。而4-6年級的高年級學生則更加傾向于比賽類的游戲,通過在游戲中獲勝來獲得周圍人的認同和贊揚。另外,老師在游戲的設計中,還需要考慮游戲所需要的場地、道具、人數等各種因素。這些都需要體育老師既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非常清楚,也要對各種客觀因素有一定的把握。因此,老師在體育游戲的備課到教學再到總結的整個過程中,其教學水平會不斷地自覺或不自覺的得到提升,從而靈活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實現體育教學目標
小學生往往比較活潑,但同時也表現出不能長時間集中精力、容易受外界影響等性格特點。而在新課程標準中,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中明確指出"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出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而將體育游戲引入到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結合小學生所處的成長階段的特征,設計各種運動型的小游戲,讓學生充分參與到運動之中,這既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又在整個環節中,通過對游戲規則、角色以及過程的理解和參與,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通過對各自在游戲中角色責任的擔當,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通過游戲中的互動與競爭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因此,體育游戲在培養了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實現了體育教學的目標。
(四)提高小學生創新能力,鍛煉思維方式
體育游戲是一個需要學生身心智全方面參與的活動。在體育課堂中,多樣的體育游戲會緩解學生文化課學習中的疲勞,同時也會極大地活躍學生的思維。因為,在游戲中涉及到角色、規則、要求以及團隊協作等因素,小學生參與其中既要身體上完全調動起來,也要在精神和心理上動員起來參與其中,在豐富的游戲體驗中訓練自己的思維方式。尤其是在一些自主性較強的游戲中,小學生需要充分動腦筋,創新自己的方法才能達到目標。而老師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在講清楚游戲規則和要求后,就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能力的空間,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鍛煉小學生思維。
總之,體育游戲作為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教學形式之一,其在趣味性方面有著突出的優勢,同時也對體育課堂、老師和學生等各個主體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的影響。當然,這些積極影響需要各個方面一起努力才能使其真正發揮出來。
三、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不利影響
當前,將體育游戲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課堂實踐越來越多,但是在這些實踐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存在一些誤區,對小學體育教學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一)為游戲而游戲,忽視教學目標
不可否認體育游戲教學法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和趣味性,但這也容易造成許多老師在課堂中一味地突出游戲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教學目標。具體表現就是一味地追求快樂,為了游戲而游戲,為了興趣而游戲,從而導致在課堂過程中學生所掌握的體育技能非常少。再就是在游戲中為了追求輕松,運動的強度有所欠缺。小學體育課程雖然并不追求讓學生全面地掌握各種體育競技技術,但是也并非無所追求。整個教學過程和內容依然需要圍繞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積極勇敢的意志等教學目標來展開。
(二)內容不合理,影響教學質量
不同的階段,游戲教學的目標和內容都有所不同。比如在準備階段,最主要的目標在于熱身,為后面的活動做準備,因此游戲應該選擇初步活動性的、簡單的熱身游戲;而在課堂中的游戲則重點在于通過游戲學習和強化運動技能,所以應該選擇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和參與的游戲;而結束時的游戲,目的在于使學生放松肌肉和精神,舒緩情緒,因此應該選擇放松性的游戲。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有的老師或者在一開始準備階段在學生還沒完全熱身的情況下就安排運動強度較大的游戲,或者在過程中安排忽略目的的游戲等等。這些在教學內容上的不合理,不僅使體育游戲的優勢大打折扣,而且在有的時候甚至會適得其反。
(三)組織不嚴謹,影響教學效果
在實際的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中還有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對游戲過程的組織不夠嚴謹。或者是在游戲前的規則和要求的講解過程中,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從而造成了學生參與游戲的時間較少;或者是游戲過程中存在很大不連貫的地方,從而不斷反復,浪費了太多時間,導致臨近下課匆匆結束,沒有進行很好的總結。諸如此類問題的實質是老師對游戲規則和過程的準備不夠充分,對中間會出現的各種問題的預見及應對不夠及時,對臨時情況的應對以及對游戲的掌控能力不夠,所以呈現出整個教學過程組織的不嚴謹,從而影響了整個教學效果。
四、總結
總之,體育游戲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對體育課程、老師和學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
然而,近年來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也存在濫用的情況,從而對小學體育教學造成了不利影響。但從總體上來看,體育游戲有利于對傳統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優化,對增加小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因此,體育游戲教學法還需要在體育教學工作者的不斷探索和學校教學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下,不斷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踐、檢驗、調整和創新,從而為小學生未來的健康成長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毛振明,萬茹。小學體育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8)
[2]劉小強。簡析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的誤區[J].運動,20xx,(5)
[3]顧曉業。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xx,(22)
[4]孫寅超。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的價值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xx,(25)
[5]唐煒烽。淺談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創新導報,20xx,(28)
[6]劉海軍。淺析小學體育游戲教學[J].學周刊,20xx,(35)
[7]印麗梅。小學體育游戲教學對學生興趣的影響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xx,(17)
[8]張瑞文。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運用體育游戲[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xx,(4)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5
1.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理念下教學存在問題之分析
基于引言我們得知。但目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似乎沒有嚴格貫徹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新課程標準寫明小學體育課程基本理念共有四項。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目前小學教學普遍缺失的,“放羊式課堂”令學生感到“徹底解放”,隨便玩玩聊聊天便成了體育課的主要內容,造成學生玩樂心重,體育鍛煉意識淡薄。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來談談如何以“新”促學。
2.走進新課程——小學體育創新教學模式之途徑解析
(1)角色轉變更新教育理念是前提。轉變教育理念是首當其沖。我們注意到,新課程標準對小學體育提出了四點課程價值內容。增進身體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及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由此可見,單純的教師布置任務與游戲課堂并不符合新課程標準對小學體育教學的要求。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新課程標準終身體育的理念才能走出副科體育的霧霾,建議教師從學生需求出發,課前多做調研工作,了解學生鍛煉喜好,才能構建出一個民主和諧,共同進步的體育課堂。
(2)優化課堂精心設計是重要途徑。精心設計課程內容,規范化的動作示范與生動形象的舉例說明能夠淺顯易懂地將體育技巧傳授給學生。比如在水平二(四年級)原地雙手向前拋實心球的訓練課中,由于實心球對于某些學生有危險性且比較重,許多同學并不喜愛練習。我就利用廢舊報紙,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提出利用廢報紙的不同玩法,有的學生折成紙飛機、有的學生則將報紙團成圓球向前拋擲、攬在胸前奔跑,我則獨自示范實心球前拋的標準姿勢,引得學生競相模仿。樂趣與學習共存的目的輕而易舉地就達到了。
(3)主動參與激發活力是關鍵。缺乏主動參與性是目前所有中小學乃至大學教育所缺失的。不主動參與便不會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不參與學習過程便不會主動思考,不會思考便不會反思與創新。新課程標準理念二中提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讓學生在不斷體驗和進步的過程中,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生活態度。對于這點來說,按照學生喜好選擇教學內容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因此在內容選擇上教師應盡可能地尊重學生的意見,激發主體意識,以興趣促學習。
(4)互信互利增進交流是有力推動。不可否認,許多同學把體育當作副科。體育課在課程安排量上的確明顯少于其他科目,這就導致體育老師與學生的交流遠不及其他老師。學生更愿意和熟悉的數學老師、語文老師交流而常常忽略了體育老師。增進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設計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堂游戲,課下找機會多與學生親近交流,讓孩子們認同體育老師,這樣才能徹底改變體育老師“教導主任”的印象,增進互信與了解,形成一個共同發展的體育課堂。
(5)完善評價多元測評是保障。新課程標準理念五指出,要根據課程發展性要求建立評價體系。課
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整個學習過程與改善教學手段,目前使用的定量計分法令體育好的同學越來越輕視體育課也使得原本體育不好的同學逐漸厭煩體育課。因此,我們應強化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把平時訓練表現、學習態度、合作情況也作為評價因素,綜合考慮才能逐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綜上所述,應試教育的背景埋沒了體育教育的原意,“副科”“休息課”成為了小學體育的新特色,創新教學方式便顯得尤為重要,增加師生互信,采用激勵政策才能真正實現體育教學的應有之義。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08-21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05-23
淺談小學體育教學論文05-15
淺談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1-03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優秀]06-21
中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1-10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5篇11-06
中小學體育教學論文05-31
小學體育教學論文(集合15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