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創意學習課程》中小班體育活動環節設計論文
在實施《幼兒創意學習課程》體育教材的時間里,我們感受到認真地分析體育活動的設計,是完成核心目標的保障;嚴格地執行體育活動的設計,是組織教學活動的前提;
靈活地掌握體育活動的游戲特點,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基礎;仔細地建構體育活動的語言組織,是把握好教學活動的關鍵。
在實施這套《幼兒創意學習課程》一年多的時間里了,我們發現這套改版后的教材,從課型選擇上,活動組織環節上,材料準備投放上都有獨具匠心的一面。
主要表現在教材的選擇上能充分結合幼兒園生活經驗和身心發展的年齡特點,教材內容特別關注幼兒的生活情境;教材環節設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并能巧妙的將教學的核心目標融入到活動的各環節之中;怎樣提高教師組織教學及駕馭教材的能力呢?下面我就對實施中小班體育活動的環節設計,談談自己的幾點感受:
一、認真地分析體育活動的設計,是完成核心目標的保障
在使用中小班體育活動這套教材中,我們感覺到活動中為了完成核心目標,在活動的基本部分都是通過3—4個小的活動目標來完成的。如:在進行《行走》這節活動中,為了讓幼兒完成核心目標“平穩地行走”技能,在活動中設計了“直線行走”、“持球行走”、“持物行走”三個小目標環節來完成核心目標。其中“直線行走”是要求幼兒兩人一組“手拉手”向前走,我們都知道對于剛入托的小班幼兒來說,直線行走是相當困難的,他們在走路時,往往都表現出隊伍走歪走斜的現象。
因此,在第一個環節設計上本教材非常尊重幼兒動作發展特點,讓幼兒“手拉手”向前走,通過我們老師以強帶弱的配對練習,讓身體操控能力弱的幼兒跟著身體操控好的幼兒一起走路,大大降低了幼兒直線行走的難度,這樣就可以較好地完成手拉手向前走的要求。
在接下來的“持球行走”中要求幼兒兩人一組,分別持球向前走,通過此環節,訓練幼兒和同伴一起抱球向前走,在“抱球”這個動作上,就自然脫離了“手拉手”的要求,進而提升了幼兒獨立走路的技能要求,在這個環節訓練上,我們發現幼兒基本上能跟著同伴一起向前走。在最后的“持物行走”中,更是要求幼兒合作拿(各種玩具)沿著直線行走,這個環節,在幼兒能獨立“抱球”向前走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走的要求,是兩人合作拿(各種玩具)步調一致地向前行走。
通過上述三個環節,我們感受到運用這樣集體鍛煉的方式,采用小組活動的形式,可以給幼兒一個充分的空間、時間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運動,從而達到鍛煉的目的。而且在活動中,我們也可以清楚的認識到教材中對走的技能“直線行走”、“持球行走”、“持物行走”是逐步加深的,從而達到了完成核心目標的要求,因此我們說體育活動的環節設計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給幼兒提供運動機會的。
二、嚴格地執行體育活動的設計,是組織教學活動的前提
我們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的精髓,駕馭好這套教材。真正達到“解讀”運用好這套教材的目的。因此,我認為在不改變教學環節的同時,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自身特點和教師教學經驗,靈活地運用適合本班幼兒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活動。
如:在進行《改變方向行走》的活動中,有一個環節要求幼兒輪流扮演小司機繞過障礙物行走。在活動中,幼兒不會一個接著一個地沿著一定路線繞過障礙物,往往跟著跟著就走到別的方向去了。
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認真地進行分析,發現我班幼兒在平時的站隊活動中,就不能較好地獨立的一個跟著一個走。找到了問題出現的原因,我能及時地根據幼兒活動特點,調整了教學方法,讓幼兒利用他們平時熟悉地“一個拉一個幼兒衣角”的方法進行一個跟一個的繞過障礙物行走。
通過我這樣方法的改變,我們發現幼兒能較順利地一個跟著一個地繞過障礙物,從這一點上我深刻體會到,要想使用好這套教材,教師們就必須具備有靈活駕馭教材的能力,要能根據幼兒活動的實際情況,運用適合本班幼兒的學習方法來組織活動,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完成教學目標服務。
在活動的基本部分,要求幼兒通過玩一個“揪尾巴”游戲來掌握“左右移動”身體進行躲閃的動作要領,而恰在此環節上教師又沒有給出“左右移動”身體進行“揪尾巴”動作指令,導致全班幼兒只是一味地玩揪尾巴游戲,沒能掌握在左右躲閃中進行揪尾巴的動作訓練。
因此我們說要嚴格地執行教學環節,而且要充分地理解環節中游戲的規則要求,只有嚴格地“備”活動,我們才會體會到它每個環節的具體要求和訓練目的是什么,有時一個看似很簡單的環節要求改變,就可以決定活動成功和失敗。所以我們要求教師不能根據自己的習慣,隨意地刪減活動環節,這樣做只會是事倍功半。
三、仔細地建構體育活動的語言組織,是把握好教學活動的關鍵
在實施和組織體育活動中,我感覺到,本套教材的環節設計非常精煉。各環節之間,沒有過多的過渡語和引導語言提示,這就給我們出了一個難題: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有較高地組織活動的能力。我們知道想上好一節活動,離不開各方面的因素,其中我認為教師的語言組織對上好一節課非常關鍵,良好的語言組織包括:“活動過程中的過渡語是否自然,游戲活動的情感渲染是否到位,交代活動規則是否清楚”等等。
如:在組織《投擲布球》的活動中,教師想讓幼兒通過練習說出離目標“近”投擲沙包到目標容易,而離目標“遠”投擲沙包到目標則難的動作要領。
在這個環節的組織上,教師沒有在幼兒投沙包前,提出明確的語言指示,也就是說沒有交代清活動規則,導致幼兒只是感受到了投沙包的樂趣,沒能說出為什么近好投準目標,遠則不好投準的動作要領。因此我們就要求教師要有很強的組織活動的能力,首先要設計出體育活動中,各環節的過渡句,讓幼兒明確每個環節該做什么,怎樣去做。
其次,針對不同游戲特點,設計出相關地活動要求,最后用巧妙的語言梳理活動的核心問題,我想只要教師注意這幾點,就能很好地駕馭這套教材,從而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組織活動能力。
綜上所述,想把握好《幼兒創意學習課程》的環節組織,感悟它每一個環節的設計特點,就需要我們教師用心去解讀這套教材,用實踐活動去體會它的教育價值,做到《幼兒創意學習課程》真正為我所用!
【《幼兒創意學習課程》中小班體育活動環節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珠寶設計課程教學中的體驗性學習論文05-02
淺析力學課程中實驗環節的重要性論文05-03
淺析力學課程中實驗環節的重要性的論文08-30
高校的課程設計環節初探04-30
藝術設計教學中應重視的實踐環節論文05-03
新課程中的評價論文05-02
淺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習中的誤區論文05-03
《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與實施05-01
作文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環節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