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集合)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1
小學數學課程設置的核心動機,便是在學習合理知識的基礎知識前提下,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創新教學理念和引導模式在數學教學實踐中貫穿沿用至今。而新課改階段下最富有代表性的改革成果便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莫屬,其主張將各類生活狀況融入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中,令學生快速掌握相關知識要點并自覺在生活中檢驗認證,在深刻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特殊輔助效用基礎上,進一步激發深層次的數學知識研習解析欲望,為今后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大幅度提升奠定基礎。
1 如今我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生活情境流于形式
須知現代小學生活化教學改革的核心動機,主張將數學教學活動和現實生活狀況予以動態化融合,令學生深刻體驗到邏輯思維的原理?膳c之相互沖突的是,部分教師在開展該類實踐活動過程中,始終未能消除傳統理念約束效應或是未能深切感悟生活化教學概念,引發生活現象和教學內容嚴重脫節的現象。如此的行為模式絕非真正意義的數學生活化教學,至于生活化教學的特殊輔助效用也難以得到切實性發揮。
讓生活走進課堂。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而現實生活本身又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這些都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不僅讓學生感受數學無處不在,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同時又強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其實不是每一節數學課都是貼近生活,有一些生活情境得你自己去琢磨。如:在學習多位數乘多位數的知識。怎樣能讓學生多練習,而不敢到乏味呢?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設計了一個這樣的教學環節:制作了幾個大蟲子卡片,這些卡片上的數學算式都有錯誤。告訴學生們一棵大樹爺爺生病了,你來幫助大樹爺爺找害蟲。學生們踴躍的行動起來。在一陣陣歡呼聲中,練習做完了。愛護樹木的德育也滲透了,一舉兩得。
1.2情景設計不夠簡易
情形設置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工作中,是一類極為關鍵的工序流程,唯獨如此,才可以密切聯系諸多生活現象和數學知識,令學生數學知識生活化應用技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激發鍛煉。不過實際規劃布置期間,因為教師對該類概念認知不夠精準,經常引發情景設計工作過分關注問題。在此類背景下,教師通常會在課堂上設計并講解一些不是十分重要的情形,這類偏激行為無疑令原本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嚴重浪費,最終無法順利達到預設的教學規范指標。如:在講三角形的特性時,教師出示三角形,讓學生觀察,并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時,各別學生會說出它具有穩定性,這時教師可以隨機應變,而不是一定要照教案來講。
2 新課改方針執行過程中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2.1維持數學課程內容和生活實際狀況聯系的緊密程度
在進行全新課程講解前期,教師需要督促學生盡快做好上節課的復習任務,爭取做到溫故而知新。在講解過程中鼓勵學生細致聽講并將不明白的問題標記出來,之后師生則聯合生活實際進行探討,令學生快速劃分課程內容的主次結構,進一步減輕身心壓力并大幅度提升學習實效。歸結來講,課前預習和復習是小學數學教學規范體系中不可輕易省略的結構單元,對于學生邏輯思維技能激活和改善,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如:在教《統計》一課,教材上創設的情境離學生生活較遠,學生興趣可能不高,教師可以結合班級情況,提前讓學生進行統計。在第二天上課來譚,學生會覺得數學離自己生活很進,而且也能切身體會,這樣更能提高課堂的氣氛,而且可以使授課的效率提高許多。
2.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組織豐富且有趣的實踐活動
為了愈加清晰化地認證不同學生課前預習狀況,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講解關鍵性知識點的同時,針對學生提出合理的較有難度的問題并順勢檢驗學生的自學效果。特別是在新課改方針大力推廣執行過程中,教師需要聯合諸多生活實際現象設置多元化實踐活動,令學生主動結合已學知識點和諸多實際狀況,分析教師提出的生活化課題。如:在開展體積和容積課題教學時,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清晰化辨別哪類容器可以裝更多的水,可以在課堂之中放置裝滿水的杯子和塑料桶,之后透過親手操作計算出要用多少杯水才能裝滿這個塑料桶。經過親身操作和體驗過后,小學生思維之中并快速浮現出關于容積和體積的概念,特別是在生活實例牽引作用下,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主動性明顯得到全方位激活,敢于踴躍回答教師設置的延伸性問題,其余學生在如此深刻互動的環境下亦可加速知識消化進程,最終提升課堂整體教學質量。
2.3透過階段化培養提升教師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素養
如今我國小學數學教師團隊實力參差不齊,特別是農村小學數學教師,礙于技術和經濟條件的不足,便更加有必要時刻強化自身專業技能,所以應多參加學校組織的賽課、評優課、繼續教育等活動。并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使教師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高尚的道德素養。讓自己成為一個專業技能過強,道德素質過關的好教師。
3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布置要點,便是在提升學生數學思維技能水平的前提下,結合創新技術手段和生活化情境應用貫徹寓教于樂的目標,最終令學生在消除以往沉重學習壓力的基礎上,獲取更為理想的學習成績。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積累愈加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保證在以后教學活動中持續理想化既有教學方案,真正提升自身業務水準并為小學教育事業做出更多的支持服務貢獻。總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改革是為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應使我們教師重視。
參考文獻:
[1] 陳寶秀。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考試周刊,20xx,39(36):123-146.
[2] 東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析[J].考試周刊,20xx,33(30):79-84.
[3] 王歷婧。 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 教師,20xx,12(03):110-136.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2
摘要:小學是中學的基礎,中學是小學的延續與拓展。因此,搞好中小學的教學銜接,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統一連續的發展,順利過渡,是擺在初中數學教師面前的一個實際問題。
關鍵詞: 數學 教學 銜接
小學是中學的基礎,中學是小學的延續與拓展。因此,搞好中小學的教學銜接,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統一連續的發展,順利過渡,是擺在初中數學教師面前的一個實際問題。那么,如何做好中小學數學的教學銜接呢?
首先我們比較一下初一(上)新老教材的目錄。老教材包括“代數初步知識”、“有理數”、“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新教材包括“有理數”、“一元一次方程”、“圖形認識初步”、“數據的收集與整理”。這種變化體現新課標的第一大理念,即“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保涣硗猓陆滩陌选坝欣頂怠弊鳛榈谝徽拢康囊彩菫榱伺c小學銜接。
其次,由于新課標把初中數學課程定位于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第三學段,教科書在編寫上特別重視與前面學段的銜接,本冊書中許多地方都是前面學段所學數學知識的總結和提高。這也說明今天我們做中小銜接工作的'必要性。比如對于“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內容,《課程標準》在3個學段都有要求,呈螺旋上升的方式安排。根據課標的這個特點,初一教材整理前面兩個學段所學的知識,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同時注意增加了一些新內容,比如增加了設計問卷調查、利用抽樣調查來收集數據的初步知識等。引導學生在復習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更好地體會統計思想。但是我感覺老師們沒有很好的體會編者的意圖,做好教學上的銜接工作。主要原因是中學老師不了解小學教材。盡管在教材分析時提了一些要求,但這遠遠不夠。因此,我建議每所初中校應該至少配備一套小學教材,讓老師們系統地了解小學數學教學。
第三,新教材特別注重聯系實際,體現知識應用。以“一元一次方程”為例,從數學學科的內部來看,整式及其加減運算是一元一次方程的預備知識,而新教材不象老教材那樣先安排整式,再講一元一次方程,而是將與一元一次方程有關的整式概念分散于解方程的過程之中,對它們采用“夠用即可”的處理方式,回避了代數式、同類項等概念,淡化了系數的概念,通過例子解釋了一些運算。這樣處理的目的是為了突出以方程為工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個重點。事實上,在新教材中實際問題貫穿于全章的始終。
第四,改進呈現方式,體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在新教材中,穿插安排了大量“觀察”、“思考”、“探究”、“討論”、“歸納”等欄目。讓學生從觀察身邊的事物入手,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獲得結論,通過對解決問題的過程的反思加深認識;讓學生通過探究解決問題,探求結論;讓學生通過討論互相啟發,促進數學思考,擴大和加深對問題的認識;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探究、討論的基礎上歸納結論,體會特殊到一般的過程。
二、做好中小學數學的教學銜接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加親和力,搞好學生學習心理的銜接
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從心理到生理上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這個時期學生在學習上是屬于獨立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同時存在的時期,感知的有意性有了提高,但不夠穩定和持久。由于環境和教學的對象變了,學生對任課教師存有一種既畏懼、又信任的心理,很容易對教師采取一種琢磨的態度。
因此,首先應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授課時,要采用深入淺出、形象鮮明、幽默風趣的表達方式,使教與學始終處于和諧民主的氣氛之中,同時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的事例,用別出心裁的比喻和推理、巧妙的計算方法,誘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主動走近教師,和教師一起求知,一起創新。
其次,還需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數學的發展史和古今中外數學家的成就、數學在科技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來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立志學好數學。此外,還可利用課內和課外的有利時機,組織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一些形式多樣、活潑有趣的數學游戲,諸如二十四點游戲等,活躍學生的身心,拓展其心理空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學習方法的銜接
1)、指導學生預習,培養自學能力
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實質上是從預習開始,由于中學數學學習內容增多,難度增大,對學生的預習自學有較強的要求。我們不妨從這五個方面指導學生預習:(1)任務落實預習法:即教師布置預習任務,學生帶著明確的預習任務去進行預習。(2)課本標記預習法:即在預習時,邊閱讀邊用特定的符號做出標記,并在書上空白處提疑問、寫心得。(3)溫故知新預習法:在預習過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識,歸納新知識的重點,找出疑難問題,另一方面復習、鞏固、補習與新知相聯系的舊知識。(4)嘗試練習預習法:對于計算類新授課、練習課,預習時先進行嘗試練習,遇到疑難再返回預習例題,然后再嘗試練習。不管是哪種預習方法,有了預習我們必須檢驗學生預習效果,這是數學預習不可缺少的過程。這樣才能讓老師發現學生學習新知識時較集中的問題,以便課堂教學時抓住重、難點。
2)、勤于思考
小學生聽課或看書往往不注重思考,或者說是不會思考,不去想想為什么。因此,在進入中學后要重視教會學生思考。提出一些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又有一定的思考價值的問題,啟迪學生的思維這一基點出發,要教會學生養成一邊聽講一邊思考的習慣,使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活動,無論是課前、課內還是課后,都要指導學生去研究課本,多問幾個為什么,從而加深對定義、定理、法則的理解。
3)、強化訓練及時復習
就書面練習來看,小學生往往重結果而輕過程,進入初中后,雖然獨立意識日趨提高,但并未成熟,如何去鞏固運用所學的知識呢?一是要指導學生進行復習小結,及時再現當天或章節單元所學的知識。二是培養學生積累資料,即及時將平時作業、單元練習中技巧性強的題目收集,便于復習時參考,從而提高解題能力,鞏固所學的知識。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3
數學思考能力對于人一生的學習是很重要的。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起點,在這個階段重視對他們思考能力的培養更將影響著他們的未來。所以說,注重對小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和素養,加深他們對數學知識、方法、規律等的認識,訓練他們的數學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從數學的學科任務來說,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也應該是小學數學教學追求的主要目標,是數學教育的重心。從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的模式來看,更多的教師強調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在這樣的教學思想主導下的課堂體現的是教師的思考或者是個別優秀學生的思考,大部分學生更多的時候只能是充當“收音機”的角色,是極其缺乏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從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來看,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對學生思考本能的抑制,是對學生思考能力的限制與摧殘,是非常不可取的。新課程改革提倡的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學習方式,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放在首位的學習目標。所以說,小學數學教師要從根本上扭轉傳統落后的教學方式,切實把培養小學生數學思考能力提到教學的中心工作中來。那么,新課程改革背景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呢?
一、讓小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鍛煉思考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小學數學要選擇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必需的、學生能夠接受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作為教學內容”。由此可見小學數學學習之于生活的關系密切。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積極創設與數學學習相關的生活情景,讓小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感受、體會、思考,進而使他們的數學知識能力、思維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小學生如果能在與數學緊密聯系的生活情境中進行學習,那么他們就能夠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并在學習中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獲得對數學概念的認識。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只要我們小學數學教師稍加指導就能促使他們在具體可感的情境中進行積極思考和相互交流,引導他們主動探索,把感性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并且在活動中不斷提高思考能力。數學概念往往是比較抽象的,要想讓小學生對數學概念理解透徹就需要小學數學老師善于去創設情境。例如我校一位數學學科帶頭人在教學《周長的認識》的時候就創設了這樣的情境:“體育課上,小明和小強在操場上賽跑,小明沿內圈跑,小強沿外圈跑,這樣的比賽公平嗎?”通過這樣的情境創設,小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經過短暫的討論,同學們很快就認識到這樣的比賽是不公平的,也因認識周長的概念。經過這一環節之后,接下來的教學就簡單順當多了。
二、讓小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鍛煉思考能力
教育學研究表明,學生在課堂上單純的依靠聽和看的學習,效率是極其低下的,而課堂上的動手操作的學習效果卻是最佳的。所以說,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轉變以往簡單地傳授、灌輸知識的習慣,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動起手來,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去發現、嘗試,去驗證猜想、去碰撞思維。只有學生經過分析、思辨、比較、反駁等思維活動之后他們才能從對表象的粗淺認識深入到對本質和內在聯系的認識上,才能真正完成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就好比始終站在岸上死記游泳口訣是永遠也學不會游泳的道理是一樣的,當學生遇到對抽象概念理解障礙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去動手操作一下。比如說在教學“可能性”的時候,不讓小學生動手去驗證種種的可能性而是不停地用言語講授是沒有效果的。所以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放手讓學生去動手操作是充分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是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的最佳辦法,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三、讓小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鍛煉思考能力
合作交流是被許多國家地區普遍采用的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和方法。合作是指兒位學生圍繞相同的`學習目的而進行的行動上配合的過程,交流是指兒位學生針對共同的學習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實踐證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它有利于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增進理解,從而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性。總之,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機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他們的全面發展。合作交流也是要講究時機的,簡而言之,合作交流是要在有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礎上來進行的。小學數學教師如果在合宜的時候進行學生小組間的合作交流的話是能取得預料之外的效果的。例如我在教學《軸對稱圖形》的時候,為了研究對稱圖形的特征,我讓前后桌的四位同學組成一個學習小組,讓他們聯想見過的所有圖形,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先把圖形畫出來,然后再動手把這些圖形折一折,看看它們到底有兒條對稱軸。正是因為有了組內成員間的通力合作,這項浩大工程才有了完成的可能,同學們都在合作交流中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感,既復習了以往學過的圖形知識,又加深了對當前學習任務的理解。
總之,不管是以前、現在還是未來,數學思考能力的培養都將是數學教學的重心,是小學數學老師們永恒的話題。但是,小學數學思考能力的培養能否達到預期的目標是要看數學老師能否更新教學觀念,能否堅持通過創造具體情境、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和引導學生合作交流等方法來進行有效培養。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4
課程改革既要改變教師的教,也要改變學生的學,同時也改變了教材內容呈現的方式。由于過去數學教學大綱存在的局限和弊端,以及傳統教學因其單一性、封閉性、依附性過強,探索性、開放性、發展性不足而受到了批判和質疑。新課程給教師帶來了新觀念、新思路、新手段。但是,一系列的新課程改革對于農村學校來說存在不少問題,以下幾點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反思。
第一,來自家庭環境的影響。在農村小學學生家庭中,父母離異、長期外出打工、縣城經商等,留下未成年的孩子與爺爺奶奶生活或寄養于親戚朋友家。父母不在孩子身邊,就形成了一個“隔代”管理或監護管理的怪圈,爺爺奶奶、親戚朋友管不了、不好管或不敢管。常以“不是我的孩子”為托辭,這樣的孩子在如此的生活環境中,又怎能不“與眾不同”呢?
第二,來自教師自身的素質與觀念的轉變。農村地區教育基礎差,經濟底子薄,加之,教師長期拼搏于“應試教育”中,習慣了“應試教育”的教材、教法,而對課程改革的要求、觀念,以及新課程內容的教法思之甚少,做之更少。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現狀不如人意,能實實在在體現新理念的課堂不多,部分仍然是面貌依舊,與新課程相對應的課堂教學模式沒能得到有效構建,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益得不到提高。
1.數學課堂教學目標未能全面落實
目前,農村小學相當一部分數學教師新的目標觀沒能真正確立,在數學課堂中對目標把握不全,一進課堂,就開始把目標緊緊鎖定在課本中的幾個知識點上,他們手里拿著的是新教材,用的是老一套,守的是舊觀念,完成的是老目標——知識與技能。他們有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深入探究的愿望,卻總不愿也不敢花時間等待,認為這會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卻不知自己的目標是一種片面的目標。這在小學不同年齡的教師課堂中都有表現。
2.傳統教學方法仍占主導
當下農村小學的課堂教學,許多教師尤其是老教師,依然熱忱于粉筆、教本加嘴巴,講解、練習加作業。還有的教師不習慣使用現代化的教育媒體,不習慣使用相配套的教育資源,自己又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所以課堂上教師只是講得多、演得多,看的是結果是否正確,聽的是是否有大呼隆地齊聲回答,一節課下來很難見到有生動有趣的體驗場景。新課程倡導的教師應指導學生開展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教師包辦包攬中失去了應有的光澤。
3.教學方式注重形式實效低
新理念所倡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目前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中的落實情況表現以下兩種:A、在一些教師的課堂上,由于受“灌輸式”教法影響,學生已養成等、要、裝的依賴思想,課堂上不習慣發言,不會發言,不習慣表達意見,不會表達看法,不習慣互動,不會互動,不習慣質疑,也不會質疑,這一類很讓人擔憂。B、更多的一些課堂,在學生們學習中已出現新的學習方式,從形式上看,教師在課堂中能創設情境,課堂中不時出現探究學習影子,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能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然而因內容空泛,缺少啟發性,仍處于淺層次的水平,多是形式而已,哪能談得上深度與質量。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提高家長素質,轉變觀念
孩子是否能成人、成才,家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可以通過舉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及正確方法,使家長重視關心子女的'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條件。提高家長素質,提高家長的認識水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改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素質
1.加強學習,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認識
教師長期拼搏于“應試教育”中,對實施課程改革的實踐,還有諸多難以適應的地方。比如“應試教育”在文化知識的教學中重考試科目,輕非考試科目。要使數學新課程能在農村小學順利有效實施,首要問題是要解決教師們的認識問題,因此要抓好教師對數學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提高兩方面認識。其一,目前與新課程相對應的考核、評價機制尚不成熟,分數至上觀念并非一時半會就能轉變,但許多在新課程方面率先實踐的同行們深切體會到:實施新課程與提高學生學業成績不矛盾,新課程也需要成績,只是更需要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其二,要明確數學教師角色。新時期,在課堂中數學教師也是一個組織者,一個引導者,一個合作者,而不是傳授者,課堂不是教師的演講場所、表演場所,凡是學生能表達、能動手、能完成的內容,要堅決讓學生獨立完成,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要學會課堂等待技巧。
2.開展活動,促進教師發展
目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師駕馭新課程課堂、駕馭新教材的能力不高,致使部分教師在踐行新課程過程中失去了信心,迷茫了方向,有的走回了封閉、傳統的課堂教學路子;有的停滯不前。一要加強培訓活動,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培訓是必要的,實踐證明,這項活動可促使教師轉變觀念,吸收新知識,提高綜合工作能力;二要加強競技活動,通過聽課、評課、品課、教學設計比賽等提高教師整體教學水平,把教師對課堂教學鉆研推向深層次。
總之,課程改革要在農村小學發揮其作用,社會、家庭和各級主管部門都應齊抓共管,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師必須轉變和更新教育觀念,要主動適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積極投身于改革的潮流之中。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5
教育改革的提出,是對傳統應試教育的一種挑戰, 這次改革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徹底性,在全社會強調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工作者立足自身工作,從理念和行為雙向層面上做出改變。在教學思想上,數學教師要順勢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思維,找到學習數學知識的科學方式。在行動上,要為學生提供學習知識必備的材料,善于利用多媒體學習技術改善教學條件, 讓他們學會利用便捷的互聯網技術自主學習,成為知識學習的主體,有效促進教學效果,提升義務教育的質量。
一、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改革是一個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帆風順。改革政策的推行為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帶來了多方面的推動作用,但是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1.對小學生數學知識接受心理的考慮不周
傳統教育史的漫長和影響至深,對教學工作者和教育工作的后續影響是短期內無法消除的。傳統教育的粗放、以教師為中心、忽視教學過程等內容都是素質教育所不容的。在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科任教師應當認識到每一個年齡段的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心理和能力是不同的,教師不能從自身的立場出發來教導學生,也正是教師較少的考慮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小學生對部分數學知識的理解出現了偏差,最終的學習效果不太理想。
從現實狀況看,小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和學習習慣正在養成階段,一方面,他們對新事物容易產生較強的興趣,另一方面,他們的注意力轉移的速度較快, 對事物的興趣會瞬間消失,因此,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應當考慮心理活動對小學生學習知識的影響,不能按照自己的個人意愿對小學生施教。
2.教學內容難度較大導致小學生出現了不適應的癥狀
新課改實行之后,各年級、各科目的教材和輔助教材的內容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一是在豐富度上有了明顯的變化,圖片、文字等內容的配合使得教材的表達手段多元化;二是在難度上有了大幅的提升,對學生各種思維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邏輯思維、創造性思維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應用較廣,如果在思維方式上跟不上,低年級的小學生很有可能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進度。另外,新課程改革之后數學課程中的一些概念、新的知識點對小學數學教師來說是不易掌握的。 在教師理解不透徹的情況下,是很難向學生講解清楚的。因而,一些思維跟不上、基礎薄弱的小學生在數學課程的學習中出現了困難,這一點需要引起小學數學教師的注意。
3.對知識本身的強調忽略了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
任何學科的知識都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并要求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才能達到學習的真正目的。當前,一些學校和教師有時候過于強調學生的解題能力及對知識本身的理解,忽略了對小學生真正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實際應用和知識之間無法建立緊密的聯系,達不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也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大問題。需要明確的是, 只有課程改革與教學方法之間緊密配合才能通過新課程內容的講解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課程改革的出發點和目標之一也是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如果不能及時認識到這一點,也就違背了課程改革的初衷。
二、課改背景下做好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關鍵
從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既出現了一些可喜的變化,同時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小學數學教師首先需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然后找準對策,爭取使問題得到很好解決。
1.體現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和選擇性
課程改革之后,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安排需要考慮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和體系化,使教學內容前后銜接, 遵循由簡到難、由少到多、由一元到多元這樣一個路線。 綜合性是指數學知識教學的全面性,教學內容豐富, 重難點突出,主次分明,在教師的講解下學生能夠透徹的掌握;小學數學教學還需要在內容上有所選擇, 結合考慮教學的主要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對主要知識加以重點講解,對難度較大的知識有選擇的取舍, 保證課程進度的正常進行。
2.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傳統教育時代,教師在教與學的關系中處于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性不明顯,往往被定位為被動的知識接收者。在新課程改革的情境中,不僅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自身的認識,保證教學過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同時也要求學生要轉變舊有的學習方式,提高自身在數學課程學習中的自主性,培養自身獨立學習的能力;養成勤于發現問題、 善于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對數學知識的質疑、調查、 探究能力;在發散性思維的指導下,從多個層面看待問題,做到一題多解、一問多答,鍛煉自己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手段的選擇上,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將當下應用較廣的信息技術引入課堂,創新數學課堂的教學方式和內容呈現方式,發揮新媒體在學校教學中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高效的學習工具。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關系
小學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關系緊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家長通過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來開導孩子的智力。同樣,在課堂內外,教師也要注意引導小學生正確認識數學科目與實際生活的關系, 從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發現數學現象,同時也可以運用課堂上所學的數學知識教會學生處理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兩方面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加深學生的記憶,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
在信息化時代,數學教師不得不重視對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利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利用校內圖書館、實驗室、數學教學的專用教室等,讓小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便利的信息服務方式,漸漸熟悉并掌握現代化的信息搜索技術,學會從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獲取知識,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
三、改進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措施
環境在變,小學數學科目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理念也在隨之發生變化。結合當前一些前沿的教學思想,本文認為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尋找改進思路。
1.創設游戲情境激發認知興趣
小學生天性好動、好玩、喜歡做游戲,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創設游戲式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輕松的游戲中進行學習。實踐證明,創設游戲情景,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學而不厭,樂此不疲。 如教學“小動物回家”的練習時,我把全班學生分成四個隊,分別是小鹿隊、小兔隊、小狗隊、小熊隊, 老師在四個隊各放了一些不同答案的算式,各隊隊長帶著動物頭飾 ( 頭飾上有號碼 ),帶領小隊成員分別到四個小組中尋找和頭飾上號碼相對應的算式,小隊之間進行比賽。這樣設計,不僅鞏固了新知,而且調動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創設質疑情境營造寬松氛圍
重視數學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是數學課程標準的一個顯著特點。問題是數學的核心,問題對數學學習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決定了思維的方向,也是思維的動因,好的數學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實踐證明,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對于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是極有幫助的。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與新知有密切聯系的數學素材,設計出形式生動、可供探究、空間寬綽的數學問題。“問題情境”的出現,要能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進而引發學生的探索行為。
3.創設操作情境培養探索能力
小學階段學生的自律能力不強,他們往往需要家長和教師的正確指引才能及時完成課程的預習和復習等工作。在指導過程中,家長和教師應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教師可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在課堂上巧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在由教師和學生一同創設的虛擬環境中提高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借助數學教材之外的實物、圖形、表格或符號表達出來的教學觀念進行操作的活動。如在教學一年級數學下冊 “用3根小棒可以擺出1個三角形,擺兩個這樣的三角形最少要用幾根小棒?擺3個呢?用10根小棒最多能擺出幾個正方形?”等這些問題時,在數學教師的帶領下,學生不僅學懂了這一數學知識,也能夠更加深刻的記住這個問題,獲得更高一級的學習體驗。
4.創設想象情境引發想象思維
拓展創新思維在數學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間,挖掘學生的想象力因素,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由單一思維向多向思維發展,培養創造力。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設計這樣的活動情境,用一根線拴住一個螺帽。
師問:如果先固定一個點,再把它快速地甩動起來, 可以得到一個什么圖形?
生:是一個圓。
師追問:想一想,圓在哪兒?說一說,圓是怎樣得到的?
教師引導學生充分發揮空間想象能力,讓生初步形成定點、定長、曲線等概念。讓學生想象在甩動過程中不斷把線放長可能得到的圖形,把一個簡單的判斷置換成有價值的思考,特別是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構成了挑戰。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6
摘 要:數學是人類數形交流的語言,數學能賦予人創造性。從學生發展角度來說,掌握各學段數學知識和技能能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新課程改革注重教學實踐,立足課堂探究,著眼學生綜合發展。在教學中,要思考教學問題,把握課改重點,采取教學策略,促進教育發展。
關鍵詞:數學 課改 思考
小學數學教育,無論是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活動還是教學評價、教學實踐,各個方面都在不斷更新和完善,新的“教研教改”理念也在教學環節中逐步滲透和深入,根據學科性質和學生成長需求,教材內容編排有所側重。我覺得,小學數學具有“與生活聯系密切,內容開放,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建立學生主體地位,探索式學習方式明顯,注重創新思維培養”等特點。筆者現就新課程理念下的一些教學問題粗談幾點思考,與同行商榷。
一、關注小學數學教學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要以課程內容學習活動為主線,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筆者認為,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課堂練習等方面,應該把握以下要求:
1.要深化理念認識,立足教材內容。小學數學內容要求我們要樹立新教材觀,靈活運用教材,F行教材經過了歷次改革,融合部分國外課程及教改成功的經驗,結合義務教育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特點,具有重視學生生活經驗、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創設寬松學習氛圍等性質,教學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理性與感性協調發展。
2.要注重角色轉變,精細設計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前提下,要聯系生活,在數學中創設童真童趣教學素材,注重學生情感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根據學生差異,安排教學內容要有“彈性”,應在過去已有模式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靈活運用,選擇探究式教學手段和體驗式學習方式,有效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把握小學數學教改重點
從新課程改革思想看,小學數學要立足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數學學習興趣。
1.注重聯系生活。農村學生對數學有一種畏懼感,覺得數學遙遠,無法觸摸、感知,太抽象,不容易理解。
所以,教學時,要盡量提取學生生活中看得見、用得著、聽得懂、體會得到的內容,舉出生活實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深化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增強學生學數學和用數學的信心。 2.注重主動學習。新課程改革體現了素質教育,要求學生主動、全面、綜合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保證人才規格的多樣性。按學生是主體、主動發展的教學原則,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開展合作式、探究式、自主式、交流式的'學習方式。
3.注重課堂活躍。新課改要求課堂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中心轉變,由被動學習向探知科學轉變。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求,設疑誘發、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轉變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采取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設豐富生動、富有挑戰性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動手實踐、嘗試練習,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1.教學內容生活化。密切數學和生活的聯系是新課程基本理念之一。《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提供數學活動和交流機會。教學應與學生生活充分融合,讓他們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發現和探究數學,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教學過程探究化。學習數學的有效途徑是實踐再創造。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自己參與科學研究活動,獲得親身體驗,就是“再創造”。因此,教學時必須注重學生能力的形成過程,親身體驗如何“實踐數學、運用數學”。
3.教學評價多元化。新課程要求注重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即時評價與長期評價來評價學生,但并不表明要完全拋棄考試分數。新課改要求不能把考試分數當“靶子”,不能讓“形而上學”泛濫,要把形成評價與考試分數有機結合使用,學生好的、正確的、新穎的觀點,應肯定和表揚,要注意表揚與批評的有機統一,注重學習成果評價導向。
數學是社會數形交流的語言,對學生一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階段,應立足學生數學思維“轉化”,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造的數學思維品質。數學教育,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還有教學評價、教學實踐等方面都在不斷更新和完善。教學中,教師能不斷思考教學問題、把握課改重點,采取教學策略,依照數學本身的發展規律來構建生動、優質、高效的教學課堂,就會不斷提高數學教學實效,促進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江峰數學課:亮出你精彩的結尾[J].小學教學參考,20xx。
。2]邢寶志小學數學教學如何適應新課程改革[J]教改研究,20xx。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7
摘要:四年級數學課程教學是我國小學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對增加學生數學知識儲備、培養其數學思想,提高學生該學科學習水平等均具有重要意義。但現階段,已有多項教學研究報告指出,目前我國許多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尚存在多種問題,課堂教學有效性不高,教學效果不佳;故當前環境下,任課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需及時探索新型的數學教學策略,以增添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增強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主要從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現狀及其凸顯出的主要問題出發進行分析,研究并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四年級;數學;教學策略
數學課堂教學是小學四年級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在學生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許多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中存在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以及缺乏信息化教學技術應用等多種問題,學生學習興致不高,課堂氛圍沉悶,教學效果不容樂觀;故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中需積極思考和探索新型教學策略,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筆者收集并整理了多項相關的文獻報道,主要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巧設課堂導入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是一節課教學的關鍵環節,良好、有效的課堂導入等于成功了一半。故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需遵循新課程標準,依據本節課教學內容,充分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方法,以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特征”的實踐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開始時不直接教授學生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知識,而是先利用課件為班級學生展示“橫木在電線桿上上下晃動”的情景圖片,并提出相關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怎樣做才能使橫木固定不動呢?以此種生活問題開展教學,可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可指導班級學生積極討論;待課堂討論后,有學生回答:在晃動的橫木上加一根支木,使幾條邊構成一個完整的三角形,就可以穩定橫木了。之后,教師可依據學生所講使用電腦演示完成這一操作過程,并順勢引入新課知識,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增強教學效率。
二、積極聯系現實生活,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
從本質上來講,數學學科知識教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我們的現實生活聯系密切。故現階段,教師在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需提前熟悉和了解教材內容,并積極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開展教學活動,將學生的課堂學習從抽象、枯燥的公式、符號中解脫出來,增強其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的實踐課堂教學中,由于本節課的`課堂知識比較抽象化,學生自行理解起來難度較大,自主學習效果不容樂觀。故此種情況下,教師可從學生的現實生活情境入手引入課堂知識,指導學生認真觀察現實中的一些生活用品或建筑物,并鼓勵其積極開動腦筋,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形狀,使其于腦海中形成抽象、立體的長方體與正方體圖形,增強其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在同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角的分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讓其自行捕捉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素材,使其在腦海中建立“角”的概念,培養其自主探究意識,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
三、適當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不能單單依靠任課教師的言傳身教,還需積極與先進的信息技術相接,將現代化教育手段滲透到實踐課堂教學中,利用其多面的優越性增強教學的靈活性,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整體教學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的實踐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本節課課堂知識之后,為了加深班級學生對“圖形運動”的認識與記憶,可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中的圖畫、動畫形式展現教學內容,將數學教材中抽象的、代表特殊含義的圖形與符號直觀化、形象化地呈現出來,通過多媒體圖形動態性的平移展示,增強學生對“圖形平移”這一重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教師也可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對數學課堂中的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搜索,為傳統的數學教學增添活力,開闊學生視野,使其能夠在廣闊的知識海洋中培養和發展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目前我國許多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整體教學效果不理想。針對此種教學現狀,本文筆者建議教師在小學數學四年級實踐課堂教學中需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方法,快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依據教學內容積極聯系現實生活,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同時也可適當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數學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秦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xx(2):97.
[2]張榮山.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好家長,20xx(1):196.
[3]張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海峽科學,20xx(4):96-97.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8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從高高在上的教者轉變為與學生平等的學習體,尊重學生的學習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以及不同的學習需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與學生組成學習共同體,一起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使教學成為師生共同參與與探究的過程。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還要信任學生、鼓勵學生。小學生雖小,但是卻有著鮮明個性與巨大的潛能,為此,我們要信任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期待,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展開學習,勇于發表個人不同見解,體現教學的民主,讓課堂上能夠有更多不同的聲音。這樣,才能使教學氛圍更加愉悅、輕松,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其中,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性學習。
二、開展互動探究教學,讓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構建者
傳統教學,學生是教學的附屬,只是在機械而被動地接收著經由教師傳遞的書本上現成的知識。教師眼中的成功課堂是學生沒有疑問,取得高分。這忽視學生主體參與、主動探究,只重書面成績這是傳統教學的重要弊端。在新課改下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出知識與能力并重的教學目標,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不是教學的附屬,而是學習的主人,不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構建者。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代之以啟發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與教師展開積極的探究,形成師生互動,這樣的課堂才是新課改下成功的教學。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以問題來誘發學生探究動機,以問題為主線在師生之間展開互動探究,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大更寬的互動平臺,改變傳統教學的單向灌輸,實現教學的多向互動與交流。如在學習“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首先讓學生任意出數,多大的數都可以,只要學生說出來,我很快就能判斷出這個數能否被3整除。學生發現我總是能快速而準確地判斷出來,而他們在判斷時往往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費時費力不說,結果還一定準確。此時,我引導學生思考,在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時,有沒有簡便算法,如果有的`話,是什么規律呢?這樣學生便會以此問題為主線來認真地觀察這些數的特征,不斷地進行假設、驗證,展開充分的交流與激烈的討論。在教師的相機誘導與啟發下,從而透過表象,達到對深層次的內在規律性認識。這樣的學習不再是教師將現成的結論型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而是經過學生的主動探究達到的規律性認識。學生真正參與到了知識的探究過程中來,這樣不僅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了自主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這將會對學生的今后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學生經過自己的探究掌握了知識,更能夠感受到數學探究學習所帶來的樂趣,更利于學生對數學學習形成正確認識,產生持久而穩定的學習興趣。
三、建立健全評價體系,靈活評價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考試是教學環節中一個特殊的過程,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有效途徑,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根無形的指揮棒,能夠指揮并激勵著學生努力刻苦的學習。在傳統教學形勢下,考試幾乎就是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為核心的試卷考試形式,它側重于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忽視學生的能力和品質,在一定程度上會束縛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展,抑制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推廣。為了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就必須探索出適應素質教育理念的考核及評價制度,建立起以知識、能力以及素質相結合的教學評價制度。我認為在考試中可以采取閉卷和開卷兩種方式,在試卷中設置知識考查題、能力考查題以及素質考查題,運用更加靈活的習題形式來讓學生各抒己見,在滿足學生表現欲望的同時,也能夠讓教師全面地了解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綜合發展。
四、結語
總之,新課程改革為我們的教學提出更為全面的更高要求。這正是我們進行教學改革的指導性思想,我們要認真學習新課改,樹立先進的教學觀念,以觀念為向導,才能更好地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進行全面改革,從而為學生打造一個開放、富有活力而高效的魅力數學課堂,讓學生愛上數學學習,享受學習所帶來的樂趣,達到知識、素養與能力的全面提高。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9
一、數學教學要實現多元化的課程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边@就是說,小學數學教學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使學生得到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我們的數學課程目標就應是多元化的。
1、數學教學要著力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我們應當堅決克服傳統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偏重知識獲取、忽視能力形成和情感培養的做法,把小學數學課程目標定位在:使學生不僅在知識與技能方面,而且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都得到進步和發展。我們設計每節數學課,都要有明確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尤其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要使學生體驗數學價值,感受數學思考過程,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2、數學教學要著力于全體學生的發展
我們的數學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要堅決改變傳統教學中存在的那種偏愛優等生、冷落學困生的錯誤傾向。在數學教學中特別要關注學困生的學習,堅持因材施教,注意提問有深淺,練習有層次,作業有彈性。要多給學困生思考的時間和提問的機會,允許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學習數學。
3、數學教學要著力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今天的數學教學不僅要關心學生現在的發展,而且還應當考慮學生未來的發展,我們不僅要對學生今天的數學學習負責,而且要對學生一生的發展負責。影響學生未來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們不僅要為學生從小夯實數學基礎,而且要用心培養學生的學力。學力是直接影響學生一生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因素,我們應當十分重視學生學力的培養,在平時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強化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訓練,抓好學習策略的總結與積累,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學會數學思考,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力。
二、數學教學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數學來源于現實,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們應當將數學教學回歸現實世界,回歸兒童生活,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
1、讓學生在現實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
數學知識抽象、概括,容易使兒童感到枯燥乏味,難以理解和掌握。我們應該改變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那種脫離現實生活的枯燥呆板的狀況,注重創設現實生活情境,向學生提供那些貼近生活實際,特別是能反映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新成就的素材,讓學生學習生活里的數學,學習身邊的數學,學習現實的數學,學習鮮活的數學,從現實生活背景中主動地、自由地捕捉數學信息,使學生不僅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而且增強對數學的親近感。要創設班級生活情境,讓學生學習教室里的數學,如計算文具的多少,測量同學身材的高矮,計算人體上有趣的比等。要重現學校生活情境,讓學生學習學校數學,如計算操場、花圃面積大小,統計有各種興趣愛好的學生人數,計算各類興趣小組所占百分率等。要展示家庭生活情境,讓學生學習家庭數學,如計算家里一天的開支,一年存款的利息,用統計圖表反映家庭有關變化情況等。要模擬社會生活情境,讓學生學習社會數學,如模仿超市購物、郊外旅游等。要走進社會生活情境,讓學生學習社會數學,如統計相關數據,調查丟棄廢塑料袋而污染環境的狀況等?傊,我們要積極創設生活情境,讓數學課堂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
2、啟發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學習數學
學生學習數學新知識,不僅要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而且要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數學教學除了要打好數學知識基礎外,還要注意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一是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經驗。例如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要同起點;比較物體的多少,要一一對應;比較物體面積的大小,可用重合法;等等,這些基本的生活經驗對于小學生學習數學都是十分有利的。二是要自覺聯系生活經驗。例如,學習兩位數加法,能自覺地聯系擺小棒,借助捆與捆(每捆lO根)、根與根合并算的生活經驗,理解十位與十位上數相加,個位與個位上數相加的算理。三是要借助生活經驗解釋有關數學信息。例如,學習長方體、正方體,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看同一個物體,并畫下來,使學生理解:長方體、正方體雖有6個面,但人從一個方向卻只能看到其中的3個面,所以在平面上只畫出其中的3個面。
3、讓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要通過數學學習培養學生運用已有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創新精神。(這部分內容,本文后面將會詳細談到,這里就不贅述了)
三、數學教學要富有情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而數學易使人感覺枯燥乏味,我們數學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根據課標的理念,把數學課上得富有情趣,使學生喜歡數學。
1、展示數學的內在魅力
數學是抽象的、也是有趣的,數學最大的情趣就在數學本身。數學教師應當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高超的教學藝術、生動的教學語言向學生展現大自然中的.數學情趣、藝術作品中的數學美、科學技術中的數學威力、數字化社會中數學的功勛、具體數學知識的內在魅力。我們要注重將靜態的數學知識變成動態的探索對象,如推導圓面積公式,先讓學生動手做可行性操作,再用多媒體入微演示,生動有趣地化曲為直。我們要注重創設新舊知識的矛盾,制造懸念,展示數學內在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不計算,就能判斷一個數能否被2、3、5整除,又如知道三角形兩個角的度數就能說出第三個角的度數等。
2、在富有情趣的活動中學習數學。
我們要積極開展富有情趣的數學學習活動。我們可以根據兒童好玩的心理,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數學游戲活動,如找朋友,對口令等?梢愿鶕䞍和脛拥男睦,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如讓學生擺擺、畫畫、剪剪、量量、折折、拼拼,動手做實驗,搞制作等。可以根據兒童好勝的心理,開展帶有競爭性的活動,如組織摘蘋果、奪紅旗比賽等,還可以把電視節目中能激發觀眾興趣和熱情的活動形式巧妙地運用到數學課堂里來。這樣做,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集體主義和團隊精神。
3、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樂趣
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天天體驗成功的樂趣,建立學習的自信心。要很好地運用評價手段,盡可能地保護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一定要真誠,發自內心,語言要豐富,感情要真摯。不要濫用“很好”“你真棒”之類的贊美語。教師對學困生要特別關愛,充分寬容,充滿期待,永遠不要對他說“你不行”。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給他們鼓勵,例如對把6+4算成得數是9的學生,用期待的語氣對他說:“你算的得數已經很接近正確結果,再仔細一點,就一定能算對”、而不是僅以“你錯了”一語了之。
四、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我們應當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以下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數學學習活動方式。
自主型數學學習活動這里特指以學生個體閱讀教材為主的活動形式。對于教材中那些知識跨度較小、文字敘述較多的數學學習內容,可以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讓學生自主去學習。自主型數學學習活動一般包括閱讀教材、試做例題、自悟思路、歸納方法、練習鞏固這幾個環節。要使自主型數學學習活動生動活潑地開展起來,教師必須增強學生自主意識,加強自學方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和習慣。要求學生個體對為什么學習、能否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問題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我們應讓學生學會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我強化。在學習活動之前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作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作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當然,教師應對學生的自主型學習活動給予適時的必要的指導。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10
數學來源于現實,因而也必須扎根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數學如果脫離了那些豐富多彩的而又復雜的背景材料,就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在日常的教學中,教材作為師生聯系的紐帶,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按照數學課程標準由國家或省編寫的向學生傳遞學習信息的載體,是師生教與學聯系的紐帶,具有一定的時間性和地區性。由于時空、經費、資源等條件的限制,他一經編寫,在一定時間內,其內容一般不作改動,這表明同一教材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間與學生實際、教學實際存在脫節現象,它不應成為學習信息的唯一表達方式和唯一闡釋。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學習的需求!
教師要使用好教材,必須首先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即數學不是符號的游戲,而是現實世界中人類經驗的總結,同時數學又是充滿了各種關系的科學,通過與不同領域的多種形式的外部聯系,不斷充實和豐富數學內容。數學學習的`內容不是固定的,而是多彩多姿的生活的反應,與學生的生活具有密切的聯系。
因此,作為一個數學教師,他的數學觀,對從事的數學的教學,影響不言而喻。其次一個數學教師應該清楚,教材傳遞的是其中蘊藏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數學規律等,我們所培養的學生不應該只是個解題能手,學生習所得的也不應該只是解題方法。一個稱職的數學教師應善于從教材中發現其中蘊藏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數學規律等,結合學生的實際,再不改變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采用與學生生活貼近的素材,激發學生探究的勇氣,愉快地進行數學化。從根本上改變數學教材的統一模樣,編出符合本地、本班實際的教材,從而使學生更容易達到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動力。數學也會因此變得生動、豐富多彩。
事實證明,只有給教材注入生命的活力,教材這棵參天大樹,才能生生不息,枝繁葉茂;只有不斷地對教材加以改進,才能符合時代的氣息,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具有一定的鑒別、編寫能力的教師,才能與時俱進,成為一個合格的數學教師。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11
摘要: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教育行業在國家戰略地位當中占著越來越多的比重,通過參考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理念和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我國正從應試教育逐漸向綜合素質教育的發展,于是“新課改”應運而生,新課改指導學校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是教會學生各種知識和方法的殿堂而非知識培養考試機器的工廠;因此,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成為了現階段學校的重中之重;而數學作為我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學科,十九世紀以前我國的數學還是領先于世界水平的,況且如今數學作為探索世界奧秘是必不可缺的運算工具,就更應該讓學生從小學做起,高效的學習數學知識,理解掌握數學的技巧和精髓。新課改提倡解放學生思維,激發孩子的聯想創造力,讓小學數學課堂成為學生開創自我的平臺。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初探
一、引言
新課改對于我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思想形成了強有力的沖擊,它迫使相關教育部門和學校做出非常大的教學調整,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使學生熱愛數學、喜歡數學、鍛煉數學思維等一系列問題擺在了大家面前。想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就必須要改變以前老師強制學生學習這樣的一個現象,不能再是“黃金條子出好人”這樣一個傳統私塾理念,為了讓學生能夠自主積極地學習數學,為了能讓他們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學校必須圍繞新課改,積極創新探索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方式方法。
二、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和新課改下需要改變的方向
中國幾千年的教學理念根深蒂固,通常在數學課堂上,老師以講課為主,學生沒有養成自主預習的習慣;一來,學生上課容易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造成學生不想學、不愿意聽的局面,學生上課效率低,接受消化的知識點少,不易記牢;二來,這樣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建立沒有任何幫助,會造成嚴重的工科思維即遇到什么問題都想生搬硬套。此外,傳統的數學教學是每講到一個新的知識點都會讓學生練習大量的例題;老師喜歡采取題海戰術,只是這樣一來,對于小學生的數學興趣會有很大的降低,學習效率也沒有保證,讓學生感到枯燥,沒有學會方法,感受不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更有甚者會對數學產生厭煩的情緒。建立高效數學課堂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言而喻,學校應該根據新課改相關文件建立探索一種高效的課堂模式,以適應當代教育行業的快速發展;要盡快從傳統教育模式過渡到新課改所要求的標準!皵祵W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育教學”,是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過程,課堂之上的互動環節是新課改的核心內容,因此融洽的'課堂氛圍是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基礎,課堂上老師應注重從數學知識本身出發,側重建設與當代小學生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的背景息息相關的學習情境,做到將數學知識直觀現實化,還原數學知識與應用的生動場景,使死板的知識點靈動化,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此外老師也應該改變自己的傳統理念,不能跟不上時代的變化節奏,不能自己高高在上不與學生溝通;要知道小學生思想敏感、認知不完善,老師更要加強教育他們這方面的認識,總之,要讓他們真正的喜歡數學,課堂上才會有高效的學習,新課改才有效果。此外,老師應做好課堂引導工作,以一些教學軟件等備課方式,以網絡課堂為輔,做好系統性知識網絡;通過適當的課堂提問來強化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加強他們的思維運轉,以活躍但不缺嚴謹的課堂氛圍與小學生溝通,這些都是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所需要具備的,只有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數學課堂上的效率才會真正有效。
三、加強小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應用
新課改的理念就是把“自主性探索學習”作為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核心,從原理基礎上改變以老師教、學生學的傳統教學方式。學習的主體自然是學生,必須要盡可能展現小學生的主體性,改變他們的主觀意識,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性和自學能力;應當成立數學學習小組,讓小組成員充分發揮各自的數學天賦和發散思維,而不應該像以前那樣強制學生接受傳統數學理念,這樣對數學的發展也沒有好處;每個數學學習小組之間要有合作也要有競爭。課堂說到底是學生的課堂,老師要做的就是教會學生做人做事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理性思考數學問題、人生道理,真正學會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為學生的以后數學學習打好基礎!皵祵W來源于生活,但必須返回到生活”,新課改可謂是這句話的精髓所在,生活當中充滿著數學問題,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課實則就是在教學生活,小學生自然個個熱愛生活,所以新課改的要求亦是要讓學生覺得學習數學就是在生活,想要課堂效率高就要將數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通過教或者帶領小學生觀察生活、運用數學知識,會讓學生對老師、對數學產生發自內心的喜愛,自然會有高效的課堂。
四、結束語
要做好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途徑,就是需要老師結合傳統教學和新形勢下小學生的思維模式根據新課改要求,積極創新教學方法與途徑。小學數學課堂需要在形式上不斷充實、方法上不停改進,這樣才能有更強的適用性和進步。老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觀點,以更加民主的方式,在討論中解決問題,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學術成果,從而愛上數學,愛上學習。
參考文獻:
。郏保萃踅◣X.創設情境優化小學數學教學[J].現代教育探索.
。郏玻萃跽儆瘢W數學教師實現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J].科教導刊.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12
摘要: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是一門具有抽象性的學科,學生學習起來存在很多的困難,在這一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概念被提出。數學教學生活化有利于學生的生活和數學課堂相結合,同時有助于學生面對社會需要和提升理解數學的能力。本文主要針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與途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背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小學數學是一門具有抽象性的學科,為了優化教學效果,實施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一項具體要求,采用這樣的教學策略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就現階段來看,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已經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重視。
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積極意義
只有將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連,才能夠讓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源源不斷的興趣,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鍛煉學生的思維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小學生可以隨處發現各種各樣的數學元素,如時間、零用錢等等,在計算時,必須要應用到基本的數學知識。從這一層面而言,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對于學生生活能力的提高有著積極的效果,此外,還可以轉變學生傳統的思維模式,讓他們從新的角度看待生活中蘊含的數學知識。
(二)促進學生的創新發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如果可以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元素上挖掘數學知識,就能夠迅速提升學生的探究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理解。可以說,生活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教學資源,將這些資源充分挖掘出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并將其應用在實踐中,這對于實現學生的創新發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二、如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用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來尋找生活中的數學,這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學方式:
(一)鼓勵學生從數學的角度來觀察生活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傳達這樣的思想: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處處有豐富的數學知識,鼓勵學生帶著疑問,從數學的角度來觀察生活,用心來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周圍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是學生的觀察對象,這也是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前提條件,采用這樣的措施可以讓數學學科變得更加具有親和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熟悉學生的生活范圍和背景,注意觀察學生在校園中的表現,通過電話、家訪等形式來了解學生的生活背景,挖掘出學生生活中蘊含的各類數學知識。
(二)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簡單的生活知識
小學階段的孩子理解能力偏低,對于他們而言,數學中的很多知識都是抽象、復雜的',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簡單的生活知識,將復雜的數學難題轉化為簡單的生活問題,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學習到相關的理論知識,有效降低了數學教學的難度。當然,這需要注意到做到以下幾項:第一,教師要積極的走入學生生活,努力挖掘出生活中的素材;第二,要注意到的是,并非所有復雜的知識都能夠轉化為簡單的生活元素,教師必須要考慮到知識應用與后續教學活動之間的關系,從全局角度來考慮問題,不能顧此失彼。
(三)知識的應用設計和呈現應體現生活情景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題材宜多樣化,呈現方式應豐富多彩。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內容上,應選擇那些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內容,在方法的呈現上,應具有開放性,不把教師的思路和教材的方法強加給學生,也不強求學生用統一的方法去思考,去解決問題,要給學生留有充分討論的時間,留有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思維途徑,形成創新的土壤,培養實踐能力,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滿足感和自我實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積極實行啟發式教學,在理解數學問題的提出、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得以及數學知識應用的過程中,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開展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一種渠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立足于生活,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不僅要重視課內學習,還要抓好課外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時,課題需要由教師來選定,單獨探究、小組探究的形式均可,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不需要進行全程的指導,只要進行適度的點撥即可。
三、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階段,只有小學的基礎打好,才能更好地理解更高層次的數學理論。隨著新課改的發展,“數學生活化”理念將會慢慢地被教師的自覺執行。數學教學生活化有利于學生的生活和數學課堂相結合,同時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發展,提升學生理解數學的能力。當然,我們不能忽視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元素,這就要求我們以學生生活元素為切入點,優化教學方法并加深和豐富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整體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徐騰達.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聯系生活進行數學教學有感[J].華夏教師,20xx(06).
。2]呂秀。畬π抡n標下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探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xx(S2).
[3]仇桂霞.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途徑和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xx(18).
。4]宋艷華,王政.春意盎然別有洞天———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鳳林小學新課程改革掠影[J].中小學教師培訓,20xx(07).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13
摘要:新的小學課程教學改革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之要求,不僅要求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還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诖,文章從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開展實踐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微課教學,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結構;加強合作探討,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四個方面論述了新課改視域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小學教育新課改從小學生的身心實際和學習情況出發而制定,更加關注學生整個學習活動中的感受及體驗,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更加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發展,以促使學生掌握相關學習技能,更好地成長。因而,本文結合具體教學實踐,從四個方面探討了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
眾所周知,興趣不僅是實現高效學習的首要前提,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在深入挖掘教學素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多媒體優勢創設問題情境,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分數”教學時,教師事先準備了一張蛋糕圖片,并創設了如下情境:“媽媽過生日,爸爸買了一個蛋糕回來,東東十分歡喜,并跟媽媽說他想吃蛋糕。媽媽告訴他可以吃二分之一,但東東覺得二分之一太少了,想吃四分之一。同學們,如果換成是你,你選擇吃二分之一大的,還是選擇吃四分之一大的呢?為什么?”在學生進行充分思考與討論后,教師通過圖片折疊的方式進行了實際演示,并對兩個概念進行對比,這樣學生不僅加深了對分數的思維認知,而且明確了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的原因。在問題情境中,學生學習興趣得到了有效激發,并實現了抽象概念的形象化轉換,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開展實踐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可將知識點轉化為具體任務,并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探究,使學生加強理性認知和生活感悟,進而拓展學生能力,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比例尺”教學時,教師利用互聯網搜索到北京城市地圖,并制作成簡易地圖利用多媒體PPT向學生呈現出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該地圖上標注了天安門廣場的具體位置,然后給出天壇、八達嶺長城、鳥巢水立方、頤和園、北京大學等景點到天安門廣場的直線距離和方位,讓學生自己動手在簡易地圖上利用所學知識標出各景點的具體位置,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通過動手制作簡易地圖,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獲得了一定的提升。
三、利用微課教學,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結構
微課是以微視頻為核心教學媒介和手段的現代課程。在信息技術支撐下,開展微課教學實踐,能夠有效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由于微課的知識主要是通過學生自學來獲取,因此,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深刻。例如,在進行“時、分的認識”教學時,教師通過相關主題的微視頻,在具體學習任務的引領下,組織學生自主觀察和挖掘鐘表背后的數學知識。如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大格,鐘表上有大格12個,小格60個,一小時等于60分鐘等。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認知和經驗,可以初步讀出某個具體時間。所以教師將此作為微課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結合實際展開自主學習,若是遇到問題就進行反復觀看、認真思考,直到全面掌握所有相關知識點。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縮短教師講解新知識的時間,優化課堂結構,而且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
四、加強合作探討,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分組合作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數學探究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例如,為了考查學生數學綜合應用能力,教師設計了如下問題:“小鵬要與2個朋友去西安旅游4天,總共的旅游費用為2500元,且至少要游覽5個景點,請為他們計劃具體行程,設計最佳旅游方案。在設計中一定要注意住宿、交通、游覽景點、時間與經費安排等問題。”接著,教師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共同搜集資料、設計方案。在學生完成任務后,組織學生集體探討,互相指出各組方案的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議。如此,學生在合作探究之中既發散了思維,也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五、結語
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教師需想方設法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其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學生也需擺正心態,正視學習是自我成長和發展之必由之路,需付出辛苦與努力。如此教學相長,才能成功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曾玉清.淺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黑河教育,2016(1):85-86.
[2]彭潔.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模式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77.
[3]高書琴.論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考試周刊,2014(13):75.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14
摘要: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小學數學教育模式也必須及時的改革、創新,這樣才能夠滿足新課改的發展需求,也才能夠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本文以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作為切入點,簡單的探討做好新課改小學數學教育的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育措施
新課改的實施,對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比如說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精神以及新的教育要求等等,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促進學生的成長以及發展,從而為國家、社會培養出優秀的人才;谶@一點,小學數學教師也必須及時的整合自身的教育模式,這樣才能夠不斷的改革,不斷的符合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育的要求,最終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
一、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ㄒ唬⿲W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盡管小學數學不像中學數學、大學數學那樣枯燥、乏味,但是其教學的內容相比小學的其他科目,仍然會顯得不受小學生歡迎,從而導致了小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興趣不高的現象,而興趣又是教學的關鍵,如果沒有興趣作為基礎,那么勢必會影響到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以及效率。
。ǘ┙處熃虒W觀念比較落后
雖然教育的改革已經推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仍然影響到了教學的順利開展,絕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仍然比較落后,比如說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忽略了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過于看重自身的主題地位,忽略了學生的主題作用等等。
。ㄈ]有準確的把握好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既包括了開展教學活動的教材,又應該增添學生所熟知的內容,而在就目前小學數學的教育現狀來看,教學內容仍然是一個比較顯著的問題,比如說教師刻意回避教育內容與社會發展的必然聯系、教師過于簡單化教材等等,這樣不僅僅沒有起到教育的目的,甚至誤導學生對知識的'認識。
二、做好新課改小學數學教育的措施
。ㄒ唬┘ぐl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以及源泉,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因為它們還處于認識世界的初級階段,其自身的自我約束能力以及學習模式還沒有良好的形成,對于知識、經驗的接收往往會受到興趣的影響。正是因為這樣,在新課改畢竟下的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的、及時的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保證小學數學教育的順利開展。
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第一,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比如說以學生感興趣的例子為導體,使小學生能夠成功的通過環境進入到學習的狀態;第二,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以融洽的師生關系確保小學生能夠主動的、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第三,鼓勵小學生大膽的探討、發言,使其能夠自覺的開展合作學習,并以合作學習的氛圍逐漸的養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ǘ┮龑W生開展自主學習
盡管被動的學習也會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其質量必定比不上主動學習,更何況新課改的目的是要培養小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的引導小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這樣才能夠轉換學習的角色,也才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第一,引導小學生對知識能力的自我遷移,從而真正的實現小學生自我的深化發展,強化其自主學習的能力;第二,激勵小學生質疑以及釋疑,也就是讓小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與學習小組交流中產生新疑,并敢于提出質疑點,最終通過小學數學教師的點撥、啟發、誘導,幫助小學生能夠歸納、釋疑;第三,指導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學生疑,比如說讓小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內容來發現自己能力范圍以內所解決不了的問題,最終根據問題的提出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第四,激發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就是在教學開始的時侯,首先創設一個能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個自尊、自信的心理機制。
。ㄈ┘訌妼W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與實踐
知識、經驗的初步認識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學習,而要想推動小學生對教學知識、經驗的內化,就必須積極的加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與實踐,只有通過不斷的應用、不斷的實踐,小學生才能夠更加全面的理解知識,從而將知識內化成為自身的東西,而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教學的質量以及效果,也才是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第一,加強課堂練習。小學數學教師在完成教學活動之后,必須及時的開展課堂練習,而通過課堂練習,不僅僅能夠更加全面的掌握學生學習的狀態,更能夠幫助學生應用知識,從而加深對新知識的印象;第二,加強課外聯系。教師在完成教學之后,應該適當的、科學的為學生布置家庭作業,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能夠利用課外時間鞏固新的數學知識,也才能夠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應用、實踐;第三,融合知識與生活。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應該積極的將新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這樣不僅僅能夠拉近小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更能夠幫助學生整合知識結構,明白這些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幫助學生消化知識、理解知識,最終轉換成為學生自身的能力。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的、及時的整合自身的教學模式,正確的、客觀的認識到自身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而結合自身的實際教育特點,探索出適合的、科學的以及合理的教育模式,這樣才能夠推動新課改的實施,才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全面成長、綜合發展,最終實現預期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田紅奎.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幾點建議[J].現代閱讀(教育版),20xx,(08).
[2]陳其冰.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施[J].新課程學習(上),20xx,(05).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15
一、當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方法
當前,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方法種類比較多。老師不同教學方法就千差萬別,數學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會根據課程內容進行規劃,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難易的搭配,然后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但是,教學方法的制定未必就能帶來學生成績的變化,很多情況下,老師制定了教學方法,可是由于多種原因,在現實教學中不能實施,或者是實施起來并不能收到想要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老師在制定教學方法的時候要注意貼近性,不要只追求新、變,而失去了教學方法的真正意義。一般情況下,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出現最多的教學方法就是,老師通過板書在講臺上講解,然后學生進行被動的接受。這種教學方法存在著極大的缺點,首先,教學方法呆板、無趣,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學生在數學課上并不積極。其次,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被動者,學生應該是課堂的學習主體,而這樣的方法使得學生不能自由發揮自己的想法,使得思想受到了束縛。再次就是這樣的教學方法需要學生全神貫注的聽,因為數學是一種連貫性、思維性極強的學科,所以一旦其中一個環節沒有聽到就會導致后面的整個內容都不能理解。但是這種教學方法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足夠多的知識。還有一種常見的方法就是通過向學生提問來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這種教學方法,在實施中有很多的問題。首先,學生剛剛接觸一個新的知識點,并沒有一定的基礎,采取這種方法,會有很大的難度,而且這種方法降低了教學進度。使得教學緩慢,而且學生理解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作為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應該努力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在原有的教學方法上,提取精髓,摒棄糟粕。幫助學生提高數學能力。同時,還要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這樣的做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方法
隨著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為了緊隨教學的改革,就需要小學數學老師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進行方法的總結,不斷的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改革,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有自身的數學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小學高年級教學是由老師與學生共同配合才能順利完成的,高年級數學教學對學生日后升入初中、高中學習數學有著極高的影響力。高年級數學教學不能只進行數學的知識的講解,還要教會學生如何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新課改背景下,老師應該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緊跟教育發展的形勢,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實施。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08-17
【集合】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08-18
新課改初高中數學銜接論文04-27
義教數學滲透新課改理念粗淺體會論文04-27
正確面對小學語文新課改的方法論文04-29
小學數學新課改心得體會02-18
基于新課改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研究論文04-30
關于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陶冶性教學的論文04-28
新課改下幼兒教育論文04-29